[我与地坛]学案 - 范文中心

[我与地坛]学案

08/14

《我与地坛》学案

一、学习目标

理解作者独到的人生感悟及作者对生命的认识。

抓住文中的关键句,揣摩语言。

二、作家作品

史铁生(1951-),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958年如北京市东城区王大人小学读书,1967年毕业已清华附中初中部。而后,于1969年到陕北延安地区“插队”。三年后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北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主要作品:《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合欢树》、《病隙碎笔》、《命若琴弦》、《原罪宿命》、《钟声》、《我的丁一之旅》等。

三、字词积累:

1、识记字音

宿( )命 坍( )圮( ) 玉砌( )雕栏 亘( )古不变 撅( )捋 蝉蜕( ) 窸窸( )窣窣 ( ) 嘈( )杂 熨( )帖 猝( )然 倔( )强 隽( )永 恪( )守 焦灼( )

四、文本解读

(一)整体感知:

1、 课文的题目是“我与地坛”,可课文除了写自己,写地坛之外,还写到了什么?课文中第一处同时出现这三个要素的句子是哪一句?

(二)精读精研

1、 作者来到古园,说: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为什么这么说?

2、“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这时候”指什么时候?为什么此时才是我该来的时候?

3、“我一下子理解了它的意图”,这“意图”指什么?

4、“理解了地坛的意图”的作者眼中的地坛有什么样的特点?

5、在园子中有了这么多深刻感受的作者最终理解了生命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作者在园中思考了哪些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

6、为什么要“独自”去?地坛可以给予作者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使作者要独自去?用课文的原文回答。

7、 在(二)1段中,作者说“给母亲出了一个难题”,“难题”是哪些?母亲是怎样面对这样的“难题”的?用原文回答。从母亲对待“难题”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用课文的原词组合回答。

8、如何理解“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和福祉”一句的含义?

五、合作探究:

1、贯穿全文的思路是什么? 试着概括本文主题。

六、问题探究

1、阅读课文第一部分景物描写部分,讨论:景物描写的作用

2、 讨论概括母亲的形象

七、艺术鉴赏

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八、素材积累

1、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曹植)

2、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3、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文天祥)

4、身既死兮神以灵, 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

5、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6、士为知己者死。(史记)

7、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8、人类因梦想而永生;失去梦想,生与死无异。(詹姆斯迪恩)

9、人生的光荣,不在永远不失败,而在于能够屡扑屡起。(拿破仑)

10、生命的用途并不在长短而在我们怎样利用它。许多人活的日子并不多,却活了很长久。 (蒙田 )

1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普希金 )


相关内容

  • 坚持的背后
    坚持的背后 --读<我与地坛>有感 "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 一个人的一生很难有什么让自己坚持一辈子.而有 ...
  • [合欢树]教案
    合欢树  合欢树,落叶乔木,伞形树冠.叶互生,为偶数.花美,形似绒球,清香袭 人:叶奇,日出而开,日落而合.有"马缨花"."绒花"之称.常象征夫妻恩爱.婚姻美满. 史铁生 史 铁 生 1951年生于 ...
  • 史铁生逝世
    史铁 生逝世 " 一 位伟 大 的 中 国作 家 , 铁生 , 有 史 从我 们这里 走 了 !他 , 自己充满 磨难 的一生 , 用 见 证 了生 前 的两 条诺 言 :能 呼吸 时就要有 尊严 地活 着 . 当他 临走 时 , ...
  • 名著目录及简介
    名著目录及简介 1.<我与地坛>简介 <我与地坛>,长篇哲思抒情散文,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著.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其前第一段和第二段被纳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一教材中.前两部分注重讲 ...
  • 史铁生阅读感悟
    跋涉 每一次深刻的思索都注定是一段艰苦的跋涉. 触摸死亡痛苦,直视阴暗污浊,面对人性的丑恶之处,剖析自我,焚烧罪恶,从最黑的黑中看到澄澈,从最深重的苦难中看到光明. 就这样,一步步跋涉在人生之路. (一)寂灭与重生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 ...
  • 想念史铁生
    我们共同经历了1966开始的"文化大革命".1967年初中毕业后,我们于1969年1月13日一起去陕北延安插队,住在延川县清平川的关家庄,他教我针灸给老乡治病.1971年9月,铁生腰疼加重,回北京治病,后来下身瘫痪.我留 ...
  • 浅谈初中语文情感教育
    一.为什么要进行情感教育 首先,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由此可见情感教育占有举足 ...
  • 文学知识竞赛题目
    一.趣味抢答 1.张绩的<枫桥夜泊>中"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指的是今天的哪个城市?(江苏苏州市) 2.<西游记>中唐僧三个徒弟出场的先后顺序是? (孙悟空猪八戒唐僧) 3.路遥的代表 ...
  • 20**年社会实践的感想
    社会实践,去了四天,早上6点起床,下午5点半回家. 其实工序一点都不难,一学就会,可是时间还是那么难熬,一分钟都变成了两份过.当动作成了习惯,眼睛可以到处跑的时候,我只能让思绪飞扬,才能抵抗越来越重的无聊. 从天南想到地北:想昨天哥哥开的玩 ...
  • 秋天的怀念学案
    七年级语文 <秋天的怀念>学案(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掌握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概括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平凡而伟大的母爱,激发感恩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