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印象派画作之后感 - 范文中心

观印象派画作之后感

09/28

观印象派画作之后感

印象派绘画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19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其影响遍及欧洲,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在法国取得了最为辉煌的艺术成就。

在网上观看了世博会法国馆印象派名画后,对印象派的好感油然而生。其富有鲜明个性的时代感悟、审美理念、艺术倾向、造型法则、绘画特征、语汇情趣、文化取向、人文精神让人眼前一亮。印象派绘画文化含量丰富,人文精神矍烁,清晰可见依附于艺术之链的文化冲撞、文明凝聚、人文关怀与岁月屐痕。

对于构图,印象派画家几乎都强调那种偶然一瞥,力求从一种全新的角度去审视对象,例如从晚会包厢里俯视舞台,从某一个角落侧视大厅,从头顶上仰视一群舞女,都是以前古典绘画里没有的。古典艺术主要关注神话、战争和历史题材,讲究构图的舞台戏剧化效果,场面宏大富有文学性。而印象派的构图突破旧的固有模式,多作架上小品,并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审美要求对画面构图进行随意剪裁。这种似乎漫不经心的构图与传统的舞台样式的构图相比,要自然生动多了。

对于造型,由于印象派画家重写生,重实践,他们大多在户外描绘外光和大自然的瞬息变化,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笔触奔放而果断。他们的画,不论是即兴写生还是记忆创作,都有一种一气呵成、不求甚了和随意的特点,有一种未完成的完整性。为此,在造型特征上有这样一些特点:

1.注重平面化的造型。这一点在马奈的作品里是非常突出的,他精简了黑与白之间的过渡层次,在每一个形体内部,又简化了光影,与古典绘画中朦胧的多层次光影效果不同。

2.印象派在处理边线轮廓时非常含蓄,甚至形体与形体之间浑然相连。这在莫奈、毕沙罗、西斯莱、雷诺阿的大量作品中就能够明显地看到,特别像德加的舞女和洗澡的裸女更是如此。

3.更看重色彩,强调发挥色彩独立的表现功能。用色彩造型,这是印象派画家的共同特点。

同时,印象派绘画具有重要而奇特的文化内涵。

印象派将绘画从客观自然再现转向主观精神表现,反映其具有绘画独立性的美学观念。印象派在艺术精神上对立于西方古典传统绘画,强调创造新时代的艺术形态;他们对主题性地再现现实不以为然,提出应自然而随意地表现生活与客观物象;他们游离于传统艺术所关注的社会功用与教育职能,离开了艺术表现现实的情节化和戏剧性结构,排除叙事性的文学内容,注重画家对现实情境的自我感受和自觉表现,擅长对现实情景的生命状态和存在形式进行直觉式的客观再现与描绘,将绘画从客观自然再现转向主观精神表现,以迎合新兴市民阶层的审美需求,努力反映印象派绘画独立性的美学观念。印象派并不反对以自然为师,只是强调“不要失掉你所感觉到的第一印象”。印象派认为“记忆”和“想象”可以“从自然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塞尚还提醒画家“应防止倾向于文学”,在绘画中排除叙事性的文学内容。毕沙罗的《农家女》的纯朴与率真、《牧羊女》的灵动与鲜活

等,正反映了“以自然为师”,描绘了“感觉到的第一印象”。德加的《赛马》的投入与动情、《骑马散步》的闲情与潇洒、《舞台上的芭蕾舞者》的欢快与忘我等,正叠加了“记忆”和“想像”,试图“从自然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塞尚《弯曲的树》的豁达与野趣、《马纳河上的桥》的静谧与清淳、《埃克斯近郊的巨松》的简练与张扬等,正依循了“色彩的逻辑”。印象派画家从具有“社会学功能”的传统艺术倾向中走出,又带着“绘画的独立性”步入当时的社会生活。马奈的杰出风俗画,如《咖啡音乐会歌手》、《咖啡馆里》、《弗利·贝杰尔酒馆》等,恰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劳特累克尽管出身贵族,却以带有讽刺意味的心情表现现实,他笔下的巴黎上流社会的夜生活,没有优雅高贵的生活情趣,却是一个堕落、污秽并充满欺诈的世界,他的《红磨坊的舞会》中喧嚣中的狂欢、《女丑角莎尤考》中人物形象的静思与无奈等,实是痛苦的呻吟。这里,也可以领悟印象派要真正反掉传统艺术中的“社会学功能”是不可能的,印象派生活在各种矛盾交杂的社会之中,即便再三强调具有绘画独立性的美学观念,其实是无法真正步入游离于“社会学功能”的“独立性”之中的。

在现在有人说印象派的东西已经“过时”。现在艺术家玩的是行为,架上绘画已经从展览厅中消失。但印象派的绘画艺术不仅在创作题材形式上采取在户外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追求光色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和氛围气,脱离宗教题材的束缚多描绘身边的人和事物。在色彩运用打破了固有色的说法在色彩上强调从对自然色彩的描绘到对主观感情的表现中运用的较多的是高纯度和高明度的色彩。在技法运用上将挫、拍、揉、扫、跺、刮、点、砌、擦、抑、等方法运用到一副画中。都是适合我国的美术教育的,其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应该说取其道而用之。印象派画家以其广阔艺术视野,在相互影响、借鉴、冲撞和激励之中赐予我们艺术历程甚至是艺术教育过程的反思。印象主义使自己的艺术更贴近于现实的真实,但是在形式表现上却走向了更高的层次,对光与色的追求引发了一套新原则模式的艺术创作。而新印象派的行为说明了艺术的真实性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才能获得成就。

尽管印象派绘画具有明显的艺术思想的多样性、绘画的探索性和历史的局限性,但印象派绘画的艺术震撼力和历史穿透力是毋庸置疑的。从19世纪以来,艺术思潮、绘画流派众多,在一种艺术思潮、一个艺术群体衰落了一百多年以后,依然专题展览不断、评论文章延续、欣赏者代传,很难做到,然而印象派做到了。在一个多世纪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中,画家辈出,技法纷呈,一些绘画作品在百年之后对观赏者依然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其文化响应者成千上万,实为不易,但是印象派绘画做到了。一个艺术思潮、艺术群体能完整地、波澜起伏地在文化及其人文精神的层面上展开艺术实践,可系统地从历史渊源、艺术思想、美学观念、审美价值、光学和色彩学思考、视觉审视、文化积淀、社会影响、艺术传承等众多角度进行研究探索,实在不易,可是印象派做到了。印象派绘画不仅把光和色融进了自己的作品中,而且撒向了20世纪21世纪的现实社会。

回首看印象派,它的特立独行我们不能不赞扬,同时也不得不沉醉其中,让其填充如今愈亦空虚的灵魂。同时也更加期待,21世纪的我们,会出现一个能与印象派媲美的画派!


相关内容

  • 中国画坛之真大写意也 --观汤立先生中国画有感
    ?? ??? 一幢一百多年前的西式老楼内,陈设着几件中式老家具,墙上挂有几幅装框的中国画,透出了主人的品位和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钟情.置身其间,我忽被镜框中署名为汤立的写意花鸟画小品所吸附,寥寥数笔,简洁生动,笔墨醇厚,气度非凡,这是我平生第一 ...
  • 换种视角看艺术 寻找电影中的世界名画
    2015年04月04日 08:28   99艺术网  我有话说(4人参与)收藏本文 一.<达芬奇密码>(The Da Vinci Code) 图注:<达芬奇密码> 丹·布朗的代表作以达芬奇的作品作为线索,用大胆的联想 ...
  • [嘉利·展讯]巴比松画派大师&毕加索原作风采怎能错过!
    11月 在这个阳光再好也能感受到寒风的月份 我们翘首期盼着的是供暖日的到来 然而对于嘉利来说 最期待的当然还是优秀的艺术展览 比如这场大师原作的国内首展 ▽ ☆让我们来抓抓重点 1.是谁的作品? ▷BARBIZON SCHOOL&P ...
  • [静止的生命--外国静物画]说课稿
    <静止的生命--外国静物画>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装点生活>,我将围绕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重点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七个方面来汇报我的教学内容. 一.说教材 静 ...
  • 观未来主义有感
    观未来主义有感 周二之行,我们来到中国美术馆参观未来主义艺术作品感受良多. 此次展览汇集绘画.雕塑,摄影.设计乃至海报.建筑设计手稿.出版物以及家具等作品,展出作品的时间跨越100年,既展出未来主义在20世纪上半叶的发展脉络,也提示了这股艺 ...
  • 苏轼生平事迹研究报告
    苏轼生平事迹研究报告 研究小组成员:包颖婷 朱佳雯 邱凯杰 薛睿健 孙锦辉 指导老师:凌志锋 1.初出茅庐 纵顾苏东坡的一生,与常州结下了不解之缘.当年苏东坡初出茅庐,中举及第,便与多位常州籍同考举子结成好友,他们在苏东坡眼前展示了一幅绚烂 ...
  • 荷兰小画派:经典的涅?
    2011年6月11日下午,央美美术馆外正下着一场诡异的暴雨.馆内却是人头攒动,大雨丝毫不能打断人们参观的热情,而如此汹涌的人气却是因一位中国画家临摹的三张维米尔画作而起.这位中国画家表示:"我与他的水平差距很大.我用了毕生精力,人 ...
  • 三岛由纪夫的死亡美学
    三岛由纪夫的死亡美学 三十五年前一个初冬的凌晨,准确地说,是1970年11 月25日深夜零点,一位日本作家在他的书房中,为集其文学观.美学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之大成的超长篇巨著<丰饶之海> (全四卷)的最后一卷<天人五衰& ...
  • 唐物:风靡日本的"中国制造"
    何为"唐物"? 如今日本的饭店里几乎都会卖一种简单的食品--"唐扬"(唐揚げ)鸡块.这种看起来似乎与中国没多大关系的油炸食品,日本人却深信它是从中国传来的中华料理代表.此外,原产美洲的辣椒,在日本也被 ...
  • 安徽省20XX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4)
    黄麓镇中心学校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温馨提示: 1.你现在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相信你能在150分钟内完 成所有答题.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