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汇编 第225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 范文中心

太上感应篇汇编 第225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08/25

太上感应篇汇编   (第二二五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2017/03/09     講于孝廉講堂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今天我们研討《太上感应篇汇编》第八十九句,【苛虐其下,恐嚇於他】。请各位同学翻开课本第七百四十一页,我们看经文,『苛虐其下,恐嚇於他』,它的白话解说就是苛薄虐待自己的属下或奴婢,並且恐嚇他人。我们看经文,七百四十二页第一段:

【在上而酷虐吏民。居家而过挞奴婢。皆苛虐也。在上虐下。篇中歷已详言。故兹独就居家待下致悉焉。】

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说:

在上位的人,严厉的酷虐自己的下属及百姓,在家中过分的鞭打奴僕婢女,这叫苛虐。在上位的人虐待下属,在《感应篇》里面其他章节的部分,都已经有探討也有详细说明过,所以现在单独就居家对待下人奴僕的部分来详细说明。

酷虐吏民或者是虐待奴婢,老法师说,「苛虐其下,恐嚇於他」,这都是我们很容易犯的,都是我们的习气,我们讲说作威作福,这个多半是属於习气,苛刻虐待下人。像我们现在是民主时代了,在过去那一种帝王时代,官吏虐待平民,苛刻百姓,这是有可能的。在以前的家庭里面,尤其是大家庭,中上等的家庭用奴婢也都很普遍。对於这些人,往往或多或少都会加以虐待。老法师说,其实做主人的也要想到,其实下人本身也是人。我们佛家讲,眾生皆有佛性,皆当作佛,所以也是人家的儿女。我们学佛以后,我们知道眾生都平等的,每一个人都具足佛性,所以对这个事情就会瞭解更深。那为什么他们会墮落到变成是奴婢的身分呢?这个有过去生的因缘果报,主要的原因是行业不善,行业就是身口意业不善,所以才感得这样的果报。

我们现在读书明理,一个真正学佛的人,对待部属也好,或是对待奴僕下人也好,一定都能够非常厚道。我们从这个地方回过头来想,我们修行也好,修学佛法,我们都希望在这一生能够有所成就。那为什么不能成就呢?实在说是不能够克服自己的烦恼跟习气。如果我们用苛刻虐待別人这种手段来对待自己,对待自己更严格,要求更高。说严以律己,宽以待人,那你道业没有不成就的。过去、现代我们看的,凡是有成就的人,对於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对於別人都能够宽恕。这是对於这一段,老法师他有这样的一个开示。

我们再来看下面这一段经文:

【佛告尸迦罗越言。一切世人。视其奴僕。当有五事。一者先宜知其飢渴寒暑。然后驱使。二者有病当为医治。三者不得妄用鞭挞。当问虚实。然后责治。可恕者恕。不可恕者训治之。四者若有纤小私財。不得夺之。五者给与物件。当令平等。勿得偏曲。袁氏世范曰。奴僕下人。天资多暗。作事多乖。又性健忘。嘱之以事。全不记忆。又性多执。不是自以为是。又性多戾。轻於抵对。不识尊卑。凡为家长。於使令之际。宜宽以处之。多教诲。勿瞋怒。主人胸中。亦觉安乐。即或犯事当惩治。亦宜平心责问。既已惩责。呼唤使令。便当顏色如常。庶无他事。至於妇人。秉性褊愎。家长所当常时喻导。家中子弟。亦不许擅打下人。有事当令告之家长。若夫顽暴不善之人。宜善遣之。不可过於严刻。恐此辈挟怨为恶也。】

我们看这一段的字句解说:

『尸迦罗越』是佛典故事里面,在古印度佛陀那个时代,王舍城一位长者子,一个长者的儿子,翻成我们华语叫「善生」。「善生童子」,他「顺婆罗门之法,每朝洗浴,礼拜六方」,他每天早上起来盥洗的时候,他一定会先礼拜六方。佛看到善生童子,佛陀就为他说佛法的「六方礼」,「父母为东方,应以五事敬顺。师长为南方,应以五事敬奉。妻妇为西方,应以五事敬待。亲族为北方,应以五事观敬。僮僕为下方,应以五事敬授。以沙门婆罗门为上方,应以五事供奉。」

他这个其实在方位来讲,他其实是有表法。比如说父母是东方,东方代表什么?东方代表生生不息。比如说太阳从东方出来,从西方落下去,西方代表圆满。所以我们说西方极乐世界,这代表你在这一生修行功德圆满。所以东方可以讲说出生,也可以讲说造作,这个在经典上的表法,其实可以这样做解释。那你从什么地方来?你从父母,借父母的因缘来到这个世间,所以你没有父母,你就不能来到人间做人啦,你不能够到人间来学习教育啦,学习圣贤的学习工作。那父母代表,表法是东方。

师长呢?师长是要增长你的智慧,教育你,所以他让你精进成长。所以南方在佛经上的表法,是代表增长,所以南方增长天王,在《地藏经》里面讲光明方,就是指南方。所以南方本身就是增长的表法,师长让你能够增长智慧,增长聪明学问,那就是南方,代表增长。那妻妇呢?要把这一家都能够圆满,家庭能够和谐,能够相夫教子,让家庭幸福。所以妻妇表法西方,就是必须要做到圆满。亲族表法是北方,奴僕他们比较卑微,所以他说婢僕僮僕是在下方。

「沙门婆罗门」在印度里面来讲,在印度婆罗门里面,四个种姓里面他是比较尊贵的。婆罗门、剎帝利、毘舍、首陀罗,四个种姓里面,「婆罗门」是最尊贵的,「沙门」是指修行人,在印度属於修行人,在中国就专指出家人,僧宝。所以「沙门婆罗门」他表法尊贵,他是在上方。所以这个六方其实都很重要。所以「应以五事供奉」。「礼敬如是诸方」,临终的时候可以生天。

哪「五事」呢?下面就跟你解释了,在《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里面有讲,这个是安息国三藏法师安世高译。安世高,我们讲过他的故事,安世高大师两次来中国还命债。安息国就是现在的伊朗,在伊朗的时候,在安息国的时候,他的同学也是会讲经说法,但是瞋心重,出去托钵的时候,人家供养不好,就起瞋心。当时那一世不叫安世高大师,他就跟他同学讲,他说,你这样没有心存慈悲,瞋心,来世会招感丑陋果报。所以他的同学到第二世,到中国来就当蟒神,河神,中国的共亭湖的河神,祂就是蟒蛇神。

安世高第一次到中国来,就在中国广州被人家误杀,这也是有因果的。被误杀以后那一世,那时候的这个,我们现在讲叫警察,以前叫捕快,並没有侦办这个案子。安世高大师那一世就还命债,他的神识又回到安息国,他是不愿意当皇帝的,他就让位给他叔叔,因为他想出家修道跟佛陀一样。第二世,他让位给他叔叔以后到中国来,到中国来,这一世第二世就是安世高大师。他坐船,在船上就告诉其他商人说,我要到共亭湖那个庙去度我同学,前世的同学,现在已经在当蟒神了。

那他同学知道安世高大师要到了,就跟庙的住持讲说,明天有位大师到,你要以礼相待。所以安世高大师到了以后,带这些商人做见证,他就叫这个蟒神现形出来。那蟒神说,我长得很丑陋,我不敢惊嚇大家。安世高大师说,没有关係。祂就现出来是一条大蟒蛇,就缓缓地在安世高大师旁边,盘旋,就是在旁边,接受安世高大师的加持。你看同样都是同学,安世高大师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来了三世因果,他同学墮落到蟒蛇身。

安世高大师给他持咒加持以后,那蟒蛇神就流下眼泪懺悔,祂也交代住持把人家供养的,都能够供养安世高大师,去帮祂做善事。因为如果有商船经过,不上去跟祂供养,顶礼膜拜,祂就会狂风大作造成很多海难,所以祂也是瞋心的习气都还在。后来安世高度完他同学以后,他就上船要离开了。后来帮祂盖了一个大安寺,那就看到河边的码头那边,有一个年轻人挥挥手。安世高大师说,那就是蟒神的下一世,祂又到人间来修行了,还好祂可以现男眾身继续修行。

后来安世高大师就到广州,去找前世杀死他的那位老人,那个已经变老人了。他说,你在二、三十年前,在几十年前,有没有在广州曾经在路上误杀一个出家人?他说,有。他说,那个人就是我,我又来了。结果他就请他当见证,到会稽,就今天的浙江江苏那一带,古代叫会稽,再去那边还一条命债。也是在街头青少年械斗,他也是被误杀,两次来还命债。这是安世高大师。真正明心见性的,他已经没有我执、法执,他破根本无明了,他瞭解因果不空。所以他已经证得法身的时候,他已经是证得大涅槃,他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他瞭解本觉本有,无明本无,所以他会欢喜受报。

这个《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是收藏在《大正藏》第一册,这里面就是有这五事。「大夫视奴客婢使,亦有五事:一者当以时饭食与衣被」,是你要给这些奴婢有饭吃,要给他穿得好、穿得暖,这个是第一个。「二者病瘦当为呼医治之」,奴婢僕人生病了,你赶快送他去给医生看,第二个,要有爱心。「三者不得妄挝捶之」,你不能够无缘无故的殴打他、鞭打他。「四者有私財物,不得夺之」。这奴婢有存了一点小钱,你不能侵佔他,「不得夺之」。「五者分付之物当使平等」,可能奴婢很多。

像我的好朋友,广州孝廉讲堂张益萍居士,她也护持三宝,她也护持净空老法师,我们帮助她成立广州孝廉讲堂。她第一胎没有学佛,生两个儿子叫大旺、小旺,希望旺家嘛,大旺、小旺。那第二胎,已经学佛了,那时候开始要学习觉悟之道,因为她有香港的身分,所以可以多胎,本来大陆是一胎化嘛,但是因为她有香港的身分,所以她第二胎生出来小孩叫正觉、正悟,觉悟,正觉、正悟。那第三胎呢?就是我到香港大埔给老法师,在二O一五年的二月,我介绍她见老和尚,那时候刚好我把《玉历宝钞》拍好,给老法师看母带,然后她也在那边看。她第二胎跟第三胎都是试管婴儿,当时看到寒冰地狱的时候,她在现场一直呕吐,我是坐在老法师的后面,在老法师的课堂,那张居士坐在左边,她就一直呕吐,她也没怀孕,就是一直呕吐,她就看到寒冰地狱,她就开始呕吐了。

她回去问了一位她认识的师父,修持也不错,她问那个师父说,诶,奇怪,我为什么看黄警官那个《玉历宝钞》的母带,演到那个寒冰地狱,我一直呕吐呢?那个师父也有一点修行功夫,他说,那妳不是有在七、八年前,妳有把妳那个精子跟卵子放在精子银行?就是男眾她丈夫的精子跟女眾的卵子,放在我们现在讲的所谓冰冻银行,就是精子银行,等待以后有因缘,她才要来做试管婴儿,因为她第二胎就是试管婴儿。那他就跟她讲说,妳看到寒冰地狱,就是妳那个精子跟卵子的那个小孩,那个有缘的小孩,现在在寒冰地狱受冻。因为它那个是极度低温之下被冷冻。

她一听就很紧张了,赶快要救她小孩,那个母爱就出来。刚好我们二O一五年办祭祖,不能来当陪祭官。我说,求地藏王菩萨,一定可以来的。后来我就发愿带动莲友,诵一千部《地藏经》迴向给她,她们广州的莲友也不遑多让,臺湾话叫输人不输阵,也发愿诵一千部《地藏经》,加起来就两千部了。那她就真的能够如愿到臺北来参加万人念佛祭祖大典。回去以后马上就植进去,就怀孕、受孕了。所以怀孕求观世音菩萨、求地藏菩萨最灵。《地藏经》里面跟你讲,念满万遍,念地藏菩萨圣號满万遍,那小孩子都安乐易养。结果她回去以后马上就受孕了,到二O一五的年底就生出来了,十个月就出来了。

结果这次进去试管婴儿,一次三胎,两男一女,还没有出生就取名字了,叫正戒、正定、正慧,戒定慧。第二胎是觉悟,第三胎是戒定慧。我一去,他就给我抱了,就乖乖地给我抱。那三个生下来都不哭,晚上跟白天都不哭,静悄悄地,如入禪定,就有禪定再来的修行人,要不然就过去生学佛的,两千部《地藏经》,不可思议。那快出生的时候,因为老大是女的,老二、老三是正戒、正定,刚好老大就取成正慧,慧刚好是女孩子挺適合的。老二、老三就取正戒、正定,正戒、正定就共用一个胎盘,那个羊水就吸过去比较多了。女生怀孕都知道有羊水,羊水要破以后才会生產。结果那个正戒老二,羊水吸得太多了,百分之九十。老三正定呢?剩下百分之十,很危险啦,马上被医生发现,当场用雷射把它分成一半,两个就不要爭了。你看两千部《地藏经》就有加持力量,就发现这个紧急状况。后来三胎都顺利的生出来,现在真的是《地藏经》里面讲的,「安乐易养」。

他们家正觉、正悟年纪也很小,才五、六岁而已,所以说还需要佣人来带。那正戒、正定、正慧又三个,所以五个小孩要五个僕人来带。所以这个张居士年纪轻轻,过去生有行功立德,有布施,所以她家就彷彿古代的大家族,很大,事业做大,房子也大,福报也大。你看她请五个僕人,她都对她们很好,她们每天晚上共修,在佛堂共修,在自己家里佛堂共修。持六字大明咒,她几乎是用背的,那个速度都很快,还有她们持那个百字明咒,密宗里面那个百字明咒。诶,我觉得这样也很好,主人跟眷属还有奴僕一起学佛,这比这个更好了。所以「五者分付之物当使平等」,因为僕人一多,你给他东西礼物,你要平均、要平等。这个就是这里面讲的,佛陀教善生童子要供六方佛,六方礼,要礼拜六方,要五事供养。

再来『偏曲』就是不公正。

『袁氏世范』,它这本是南宋袁采编撰的三卷,初名叫《俗训》,后来更名为《世范》,是府判刘镇为他写序文。这本善书里面所说的,不仅可以在当时流通,而且可以行诸后世,而且还可以传到后代。现在通行的叫做丛书集成初编。卷一讲「睦亲」,怎么样使家庭成员能够,和亲戚之间能够和睦相处,这是卷一。卷二讲「处己」,怎样待人接物,怎么样居安思危,这是卷二。卷三,「治家」,怎么样管理婢僕,怎么样营家治產,都说得非常有道理。言之谆谆,反覆详尽,而且语言通俗,就算不认识字的「田夫野老」,就是乡下人或是农夫,「幽闺妇女」,一般寻常人家的妇女,也都能够看得懂,闻见皆能「晓然」。这本书对后世较有影响。

有人认为《袁氏世范》这本书,不失为顏氏家训之亚。另外一本善书,我们有《朱子家训》,另外一本叫做《顏氏家训》,这本也是善书。所以清朝陈宏谋的《五种遗规》,就把《训俗遗规》里面卷一,有收录《袁氏世范》原文。那么《汇编》这一段是引用《袁氏世范·卷三·治家》,略有改动。

再来,倒数第三行七百四十二页『天资多暗』,「暗」就是什么?就是暗钝,就比较笨拙、比较愚昧。

七百四十二页最后一行,『又性多戾』,「戾」就是脾气不好,比较乖张违逆,比较会迕逆,就指这一类的。

『抵对』就是什么?会对答,你跟他讲,他马上又给你回嘴,这叫对答。

七百四十三页第三行,『褊愎』就是,「褊」就是心胸气量,性情急躁。「愎」就是固执、任性的意思。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说:

佛告尸迦罗越说,所有的世人看待奴僕应当要注意五件事,第一,先要知道他的『飢渴寒暑』,就是他吃穿的问题。他饿不饿?「寒暑」就是什么?会不会太热啦,太冷啦,这些问题,也就是指他的家居,他的吃穿的生活问题,然后再去使唤他。第二,身体有病应当要带他去给医生医治。第三,不可以妄用鞭子来打他,应该要问事情的情况虚实,然后再加以责治。可以原谅的就原谅他,不可以原谅的要训诫他。第四,如有一点私人的財物,不可以强夺。第五,送给他们的东西应该要平等,不可以有偏私。

《袁氏世范》说了,这些奴僕下人,天资就是不聪慧、不明朗,做事情多乖违,又容易健忘。交代他的事情完全不能记起来,不能记忆。个性又多偏执,常常自以为是,个性又乖戾,不懂得对答的礼貌,不知道尊卑的礼法。凡是身为家长的人,在命令他们的时候,应该要以宽容的態度来处理,多教诲他们,不要瞋恨生气,这样主人的心中也觉得安乐。即便是做错事应当惩罚,也应该要平心静气的去责问。既然已经惩责完毕了,在呼唤命令他们的时候,便应当要保持平常的脸色,好像没有其他事情发生一样。至於家中的妇人,心量较为狭窄固执,身为家长的人,应当要常常教导她们。家中的子弟,也不准许他们隨便打下人,有事情应当教他们向家长报告。如果是顽劣暴戾的人,就是你的奴僕如果是顽劣暴戾的人,应该要好好地遣送他回家,不可以过於严厉苛刻,如果这样做,恐怕这种人会挟恨做出报復的坏事出来。

那么这一段,老法师说,它引用的是《尸迦罗越经》的经文,老法师说,这一部经是属於小乘经典。老法师以前在臺中莲社跟李炳南老师学佛、学讲经的过程里面,也曾经有学过这一部经。佛告尸迦罗越说,『一切世人,视其奴僕,当有五事。』这是佛教给我们怎样对待属下,「一者先宜知其飢渴寒暑,然后驱使」。老和尚说,这一条很重要,你要先照顾他的生活,然后才可以使唤他。『二者有病当为医治』,一定要尽心尽力帮助他治病。

『三者,不得妄用鞭挞,当问虚实,然后责治,可恕者恕,不可恕者训治之。』老和尚说,下人有时候会有过失,这是在所难免的,那他为什么会沦落做僮僕呢?我们能够想像,他没有智慧,愚痴啦、鲁钝啦,做事哪里会没有过失的呢?即使有了过失,应当仔细观察,可以原谅的原谅他,不能原谅的要教训他、要教育他,不能够隨便鞭打他。尤其在现在的社会,不要说是鞭打了,你鞭打就犯法了,国家法律也不允许。如果你鞭打他,严厉一点,都跟对方结冤仇。现代这个社会普遍存在著报復的心理、报復的行为,所以社会大乱。我们处事待人接物不能不小心、不能不谨慎。有的时候这个祸害,不知道从哪里起来的,这是自己的疏忽。

我就曾经在讲座里面讲过,我们臺中有一位搞赌博网站的大老板,他从中正机场下飞机,一上他的座车,他的豪华座车以后,就被他的司机绑票,后来撕票弃尸。他恐嚇取財,然后就拿不到钱以后,把他杀人灭口,弃尸在臺南山区,也是奴僕。就是这里讲的,祸害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冤亲债主就来当你的司机驾驶,这是很可怕的事情。

『四者,若有纤小私財,不得夺之。』老和尚说,下人有时候他也积蓄一点財物,这是他所有的啦,你不能够夺取他。「五者给与物件,当令平等,勿得偏曲。」家里用的人多,赏罚要公平,给他们东西要平等,衣食日用或者零用钱都要平等,才不致於引起他们內心的不平、怨恨。

老和尚说,我们读这一段经文,不仅是要用在对待自己的属下,在这个社会,我们现在接触的面很广,尤其是这一个世纪,我们冷静的观察,就像外国人所说的,进入一个多元文化。这是真的,你看臺湾有外国人,有菲律宾来的、有越南来的、有马来西亚来的、有印尼来的,多元社会,共存共荣的社会。《华严经》所讲的就是多元文化的教育,佛这些教诲,我们要牢牢地记住,要依教奉行。你如果按照佛陀的这五事,这五条方法去做,家庭就是和谐幸福,平安吉祥。

好,再看下面这一段:

【卖子诗曰。养汝如凤雏。年荒值几钱。辛勤当自爱。不比在娘边。又曰。哭尽眼中血。洒汝身上衣。业缘如未断。犹望梦来归。】

在古代有卖小孩的,现在其实也是有啦。这一段的白话解说:

这个古代人写的诗叫『卖子诗』,在养育妳的时候,就像在养育幼凤一样的用心,幼凤就是『雏凤』,就是刚出生没多久的凤鸟一样。我们都望女成凤,望子成龙。但当荒年的时候把妳卖掉,又能值几个钱呢?妳在他人家中应当要辛勤、勤劳的工作,並且要自爱,因为这个时候不比在娘旁边,在母亲的身边。又说了,我哭尽眼中的血泪,將血泪都洒在妳身上的衣服,因为母亲可能要缝一点衣服,给这个女儿下次回来,给她带到主人家去用。如果业缘还没有断的话,我希望能够在梦中,妳回来看,在梦中回家来。

看下面这一段:

【于铁樵曰。驭下者。苛虐固所不忍。而纵肆尤所不宜。每见达官贵人之家。豪奴悍僕。尊如帝天。出则怒马鲜衣。入则呼卢浮白。或宾客踵门而坐不为礼。或亲戚相访而拒不为通。使强者奋怒而行。弱者饮恨而去。甚至借端生事。倚势诈財。为主者。绝不闻知。而眾叛亲离。友讎人怨。已不知凡几矣。慎之。】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字句解说:

『驭下』就是统治下属、管理下属。

『纵肆』就是放肆。

『豪奴』就是强悍狡黠的奴僕。

『怒马鲜衣』,「怒马」就是奋马,就马很壮硕,这叫「怒马」。「怒马鲜衣」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个僕人也骑了很壮硕的马匹,穿了很华丽的衣服,过著很豪奢的生活。因为他所服侍的主人是富贵人家,这叫「怒马鲜衣」。

『呼卢浮白』,「呼卢」就是古代的话,它叫赌博的意思,现在叫赌博,以前叫「呼卢」。「浮白」就是什么?就是饮酒的时候畅饮,给它乾杯啦,现在话叫乾杯,举杯,我乾了,你喝了,举杯以告人,这个叫做「呼卢浮白」。

『踵门』就登门拜访。

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说:

于铁樵说,管理统御属下的人,以严苛虐待的方式,固然是不忍心,固然是於心不忍,但让他们放肆更是不应该。经常看到达官贵人的家中,那些蛮横凶暴的奴僕,被尊宠得像上帝一样。出外都穿著华丽的衣服,骑著壮马,回家就赌博喝酒。或者是宾客登门拜访,却坐著根本不理不睬,也不以礼相待。或者亲戚来拜访,却是拒他於门外,也不为通报。使得刚强的人,就是脾气很刚强的人,就愤怒的离开,懦弱的人含恨离开,就是个性比较温和的人,他就含恨离开了。甚至假藉理由,生出很多是非事端出来了,或者倚仗势力来敲诈財物,主人却是充耳不闻。等到眾叛亲离的时候,已经不知道得罪多少个朋友跟亲戚,使得他人產生怨恨,身为主人应该要谨慎。

好,再看下面这一段:

【晋陶渊明戒子曰。汝旦夕之务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当善视之。】

我们看这一段的字句解说:

『陶渊明』,这个大家都熟悉的,「陶渊明」是东晋文学家,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號靖节先生。他是潯阳柴桑人,就今天江西九江人,陶侃的曾孙,他父亲很早就死去了,家道衰落。少有济世之志,博学能文,他年轻的时候就有那种,想要救济世人的这种大志,他学问很好,博学能文。放达真率,「不慕荣利」,他非常地真诚率性,他不羡慕荣华富贵。为乡里所重,乡里的人都很尊敬他。耻於为五斗米折腰,他不愿意为一点点,区区的五斗米去卑躬屈膝,去当官。所以去官归隱,他就辞官,就隱居起来了,写了一首赋,叫「归去来兮辞」,以明志,当时他才四十一岁而已。后来「躬耕自资」,自己在乡下种田,自己养自己,过著閒云野鹤的生活,诗酒自娱,写诗,饮一点小酒,不復出仕,不再想当官了。诗文现存一百四十余篇,后世的人称他叫田园诗人。他写了一篇非常有名的散文,大家都耳熟能详,叫「桃花源记」,最为著名。他也有写小说,《搜神后记》,有《陶渊明集》,也有写一篇叫「五柳先生传」。

再来看,『力』就是劳役、僕役。

『薪水』就是去打柴汲水,就是去挑水。

『善视』就是善加看待。

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说:

晋朝的陶渊明教诫儿子说了,你早晚的事务繁忙,要照顾自己都很困难。派这个奴僕帮助你砍柴打水的劳务,他也是人家的儿子,你应该好好地善待他。

我们看下面这一段:

【宋杨万里诚斋夫人。年七十余。每冬月中。早起诣厨。躬自作粥一釜。徧给奴婢。方服使令。子东山曰。天寒何自苦若此。夫人曰。婢僕亦人子也。清晨寒冷。须使其胸中略有火气。乃可服役耳。】

好,我们看字句解说:

『杨万里』,他是宋朝人,他的號是诚斋,他的书房就写诚斋两个字。他担任太常博士,广东提点刑狱,最后担任太子侍读。他会写诗,自成诚斋体,跟陆游等称为南宋四大家,有《诚斋集》。各位如果看海贤老和尚,《来佛二圣永思集》里面也有提到杨万里。当时是在二OO五年,一百零四岁的海贤老和尚,他为了给海庆老法师,因为他是肉身菩萨,要把他装金身,就到广州,在广州遇到西藏的十一世,班禪额尔德尼不期而遇。额尔德尼,这个年轻的法王子,就把海贤老和尚当成活佛,他邀请海贤老和尚共进午餐。

当时有请几位名人作陪,其中有一位是国际著名的书画家张云田先生,参与这个餐会。张云田先生就问海贤老和尚说,你身体这么康健,头脑清醒,你养生的祕诀是什么?这世间人都会问养生的祕诀,海贤老和尚说,持戒念佛。就持戒念佛四个字,持戒精严,老实念佛的结果。张云田先生就至诚的顶礼海贤老和尚,而且讚叹海贤老和尚如赵州禪师再世。禪宗有一位禪师非常有名,叫赵州禪师。

他当下挥毫,因为他是书画家,引了一首「咏菊」,这「咏菊」在《来佛二圣永思集》里面也有唸出来,「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菊花自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很多人都看到这首诗,这诗在讲什么呢?讲明心见性,「物性从来各一家」,就是蠢动含灵都有佛性,菊花,你有情有佛性,无情也有法性,你看植物会生生不息,所以万法都有它的法性存在,有情叫做觉性,所以叫「物性从来各一家」。

「谁贪寒瘦厌年华」,谁在「贪寒瘦厌年华」?就是说喜欢好的,不喜欢不好的,我们的习气在执著,哎呀,太冷,太热啦,太苦,太甜了啦,太酸了啦。谁在嫌呢?太丑了啦,太漂亮了啦,我要好一点的啦,谁在贪呢?谁在起心动念?我们的习气,我们的毛病执著,「谁贪寒瘦厌年华」。

「菊花自择风霜国」,菊花是大家认为最敬佩的,天气再冷,你看菊花绽放得非常好看,菊花没有说,我应该开在阳光普照的地方,就算是非常寒冷的天气,它一样绽放那个光彩给你看,所以「菊花自择风霜国」。这是什么?相应。菊花也让人家感觉是非常地挺拔、非常地坚毅。那就表示什么?它持戒精严。那「风霜国」就代表什么?果清律师讲戒律讲的,持到很清净的时候叫尘点不染,一点汙染都没有,皎白如月,洁白冰清,像冰天雪地这样的清澈,这叫「菊花自择风霜国」。

「不是春光外菊花」,「春光」就是表示,哎呀,太漂亮,太美了,这个景色太好了。就像我们,比如说我们去看日本的樱花,哎呀,好漂亮喔。是花漂亮,还是你执著了你觉得它漂亮,「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春光」就是庄严、漂亮。不是,这个菊花看起来很庄严,对不对?这个庄严是我们心生的,心生则种种法生,法生则种种心生。所以你心庄严,那菊花就庄严。所以不是菊花以外还有一个春光,心外无境,境外无心,就是境界跟心是一体的,不是你的心以外,再去找一个春光,再找一个庄严出来,不是。所以这一首杨万里的「咏菊」,张云田先生他就引用这里讲的杨万里「咏菊」的诗,来讚叹海贤老和尚的持戒精严。

『自作粥一釜』,「釜」就是古代的炊器,圜的底部有两耳,就是可以提起来的把手,这个叫「釜」。

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说:

宋朝杨万里的太太诚斋夫人,年纪已经七十多了,每到冬天的时候,早上起来到厨房,亲自煮一锅热粥给所有的奴婢吃,才开始叫他们工作。她的儿子杨东山说了,天气很寒冷,为什么要那么辛苦呢?诚斋夫人说了,婢女、奴僕也是他人的小孩,一大早很寒冷,必须让他们体內稍有热气,才可以让他们去工作,这表示慈悲。看到这一段,我们就想到恭敬,诚斋夫人一定是有恭敬,她有恭敬心才会去帮他煮一桌的热腾腾的粥给奴僕吃。

所以老法师说,普贤菩萨怎么去供养眾生?普贤菩萨他是用供养,不叫布施。法身大士他给眾生都叫供养,他不叫布施,我们叫做布施,那布施跟供养差在哪里?差在心,用心不同。普贤菩萨他是用供养,「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讚如来,三者广修供养」。什么叫供养?我常常用这句话勉励莲友,有孝顺心、有恭敬心、有平等心、有清净心,这个叫做供养。老和尚说,如果你用这四个心去做义工,那做义工变功德,如果你没有这四个心,你只是来做义工,那你修到福报,布施有修到福报。这个诚斋夫人有孝顺心、有恭敬心、有平等心。她不是说,因为我是夫人,你是婢僕,我亲自煮粥给你吃。你想想看这个婢僕一定为她效命的,她有清净心才做得出来。

所以老和尚说,她很早就起床了,他儿子说,哎呀,天气那么冷,不要那么辛苦啦。老和尚说,日常生活应该要早睡早起,他说,这个是生活上很重要的一条。他说,在都市都会里面的生活,確实比较困难,可是还是有。老和尚说,他以前在新加坡讲经,有看到早上四、五点就起床的新加坡人,臺湾也有,在公园里面运动,在那边练拳,在那个地方练功,身体健康嘛。老和尚以前在加州的时候,他邻居有位老先生,大概是八十出头,每天早上三点就起床了,结伴,跟老伴到外面去走路,大概要走一个小时才回来,都是为了锻链身体。

老和尚说,如果我们是讲修行的话,他说,一般世间人想要健康,都要这么早起床,我们想要修行,如果这样懒散怎么会成功呢?所以老和尚说,真正修行道场,老和尚对於同学都有严格的要求,就是一般丛林里面的老和尚啦。老和尚刚开始学佛的时候,那时候他还没出家,他以居士的身分到南投水里,懺云老法师那边茅蓬,懺云老法师在埔里住茅蓬,那个时候可能是在埔里,后来懺公老法师就在水里建了莲因寺。懺云老法师是臺湾持戒念佛非常有成就的一位老法师,住世九十五年。臺湾早期佛教会在戒律方面能够扎下这么好的根基,跟广化老和尚,跟懺云老法师有很大的关係,还有道海律师,才有现在的果清律师、宗兴律师。

那个时候埔里是乡下,水电都没有,晚上没有电灯,懺云老法师买了个汽车用的电瓶,用小灯泡,手电筒的小灯泡,每一个房间用一个小灯泡,佛前就点两支蜡烛,晚上八点就睡觉了。老法师在那个茅蓬,跟懺云老法师住半年。因为懺云老法师说,你的缘不在我这里,建议他到臺中莲社,亲近李炳南老师。你看果然是高僧大德,他会观时节因缘。他一看老法师,诶,到李炳南老师那边,一定会成就,果然成就了。果清律师也是在李炳南座下,也是成就者。江逸子老师、徐醒民老师,也是成就者。懺公座下也有成就者,比如说道证法师就是他的弟子,我们臺湾佛教界都称道证法师是观世音菩萨再来,已经圆寂了,示现肿瘤身,癌症的身分,非常慈悲。

老和尚说,他们那个时候,八点就睡觉,三点就起床,三点半就做早课,而且早课各人做各人的。在山上做早课,那时候就是拜佛,早晨起来拜三百拜,每个人自己定功课。懺云老法师年纪大了,他说,其实年纪也不大,他才四十几岁而已。他拜佛动作很慢,老和尚他们拜三百拜了,拜好以后,懺云老法师大概一百拜。住在山上有一位叫达宗法师,体格很好,他拜的速度就很快,拜得最快,一天可以拜一千两百拜,喔,不得了,一千两百拜。老和尚说,他在山上,一天是拜八百拜,这是我们的定课。拜佛完了以后,大家一起打一个三皈依,就是自己自行念三皈依,这是早课。然后每天规定两个小时读经,读经也是各人读各人的,你喜欢读哪一部经,你就读哪一部经。自己做自己的,生活有规律。茅蓬虽然小,只住五个人,当时只有住五个人,可是很精进,时光不空过,没有丝毫放逸,道业当然就能成就了。

老和尚说,为什么讲这一段就是说,用这样去苛刻虐待自己,其实也不是虐待,就是享受那个法乐。就如同印光大师说,有人说念佛太苦了啦,念佛嘴巴都痠掉。印光大师说,他是不知道为什么要念佛。他说,你现在不念佛以后更苦,因为你会去轮迴。老和尚说,那时候他们在山上,饮食起居很简单,但是懺云老法师很重视营养。他说,不能说没有道理。那时候老和尚是居士身分,他做义工,照顾三位法师、一位老人,总共四个人,老人是朱镜宙老居士。

这个朱镜宙老居士修得非常好,老和尚常提到他,以前在重庆的时候,他也当过满大的官,他是搞科技的,学科学的。那时候在重庆,因为那时候不像现在这么发达,道路远远才一盏路灯。他因为打麻將打太晚了,观世音菩萨想度朱镜宙老居士,就示现一个女鬼,三更半夜只有朱镜宙老居士一个人在路上走路。诶,他看看看看,就一个女生在他右边走过去了。他说,这么晚了,怎么会有一个女生,这么晚还在路上走路?一看,她没有腿,嚇得赶快跑回家,他看到女鬼了。

后来他跟李炳南老师说,他说,那个一定是观世音菩萨变成女鬼来嚇我的。所以朱镜宙老居士从那时候开始就非常相信因果。观世音菩萨实在很了不起,应以女鬼身得度者,即现女鬼身而为说法,这女鬼就示现在说法。这不要说什么,你就惊惧因果,表示说灵性不灭,不是人死了什么都没有。这是朱镜宙老居士讲给老法师听的。他送给老法师的第一部善书是什么?《了凡四训》。老法师说,他非常感恩,因为以前那个时候书要用买的,老法师他没有钱。朱镜宙老居士送给他《了凡四训》,给老法师扎下很好的基础,要学袁了凡先生改变命运。那个时候朱镜宙老居士已经七十几岁了。在山上照顾四个人,在山上住了半年。

半年之中,老和尚说,他拜佛超过十万拜,你看老和尚现在身体这么好,以前在行军的时候,跟著部队过来,他说他没有坐车,都在走路,然后再跟著部队到臺湾来。你看又拜佛,那时候光半年就拜十万拜,所以老和尚现在身体会这么好,他也有很深的根基在里面,扎下很好的根基,所以確实把心安定下来,有这么一个基础。以后到臺中去学教,每天拜三百拜,在埔里是每天拜八百拜。老和尚说,拜佛是一个很好的运动。

末学到现在也是在拜佛,我现在是拜经也是一字一拜,早上起来我都会拜经,拜一字一拜,但是我就会隨顺自己的时间,没有固定的说一定要拜多久,对於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帮助。所以人想要成就,应该要对自己苛刻一点,早睡早起,对自己要严厉,不必用这种方式对待別人,要对待自己才对。这也是老和尚用这个苛刻自己,来跟这一段做一个对比。

好,我们看下面这一段:

【汉刘宽。待下极恕。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夫人欲试宽令恚。乃俟朝会时。庄严已讫。使婢子捧羹。翻污朝衣。宽徐言曰。羹烂汝手乎。神色不动。】

好,我们看字句解说:

『刘宽』,他是东汉的经学家。

『疾言遽色』是言语神色粗暴急躁。

『朝会』就是什么?就是诸侯大臣要晋见天子、要朝见天子,这叫「朝会」。

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说:

汉朝的刘宽对待下属非常宽恕,虽然在匆忙的时候,未曾有不镇定的神色。他的太太想要试试刘宽,让他生气。等到早上要上朝的时候,已经穿好官服了,他的太太就命婢女捧著菜羹,故意翻倒在他上朝的官服上。刘宽却慢条斯理的说了,菜羹汤烫伤妳的手吗?脸色一点也没有生气的样子。哎呀,这个刘宽果然人如其名,宽宏大量,他心量非常宽大,表示他很清净,业障很轻。

我们看下面这一段:

【胡泰母。性甚酷。每挞其婢。楚毒不可言。死后十年。父已再娶。一日泰出。家中欲宰一鸡。鸡忽作人语曰。毋烹我。待泰儿还。俄而泰归。鸡绕座。喃喃自言。以虐婢故。託生为鸡。併言家事甚悉。泰泣告父。畜之既久。飞啄后妻。泰出。后妻扑杀之。吁。今之鸡狗甚多。知是谁家娘子。可怜可怕。】

这一篇故事很有意思,这表示三世因果,也是表示因缘果报真实不虚。这个字句解说里面只有一句:

『楚毒』就是残酷。

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说:

胡泰的母亲个性很残酷,每次鞭打婢女非常地毒辣,难以言语形容。当她死后十年,父亲已经再娶。有一天胡泰外出,家中要宰杀一只鸡。鸡忽然以人的话说了,不要烹煮我,不要杀我,等待我的儿子胡泰回来。过不久,胡泰回家了,这只鸡就绕著他的座位走,並喃喃自语,说她是因为以前虐待僕人、虐待婢女,所以才转生为鸡,並且很详细的说明家中的事情。胡泰哭泣的去告诉他父亲,並且將牠畜养。过了一段很长的时间,这只鸡却飞起来啄伤后妻。表示牠的情执还在,牠的佔有心还在、嫉妒心还在。有一天当胡泰外出的时候,后妻就把这只鸡『扑杀』了,宰了。哎呀,今日所养的鸡狗很多,怎么能知道牠是哪一家的娘子转生的呢?真是可怜啊,真是可怕啊。

这一段我想很多人看了以后,一定会是什么?先怀疑。怎么可能变成一只鸡呢?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怎么会喃喃自语,鸡会讲人话呢?这个有时候是鬼神、佛菩萨希望示现三世因果,就像《地藏经》里面那个光目女的母亲,一出生三天就会讲话了,道理是一样的啊。那都有佛的佛力加持,或是鬼神的加持。

所以第一点,佛在《地藏经》里面说,阎浮提眾生,刚强难化。你看她怎么虐待奴婢?怎么打奴婢?「楚毒不可言」,那是讲没有办法形容。所以阎浮提眾生,刚强难化。阎浮提就是我们这个世间,我们这个世间的眾生,確实刚强难化。他为什么刚强呢?因为他分別执著,情执很重,什么事都斤斤计较,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这个五浊恶世要度眾生相当不容易,就像我们看这篇故事一样,你要度他,他说是迷信,这是编造的,他可能会这样认为。老和尚说,你仔细观察现在的社会,现代人的迷惑顛倒,他听骗不听劝,信假不信真。所以菩萨到这个地方来教化眾生,要有很大的耐心,甚至要遭受许多的侮辱,要忍耐,要忍耐。

第三,佛菩萨都能够忍耐,为什么?因为眾生愚昧无知。像这只鸡一样,牠是胡泰的母亲,牠变成一只鸡以后呢?牠看到牠以前的先生再娶后妻,牠就飞起来去啄那个后妻,结果后妻也乾脆就把牠宰了,「扑杀之」。就是老和尚讲的眾生愚昧无知,不知道三世因果,「人死为羊,羊死为人」。眾生烦恼深重,诸佛菩萨度眾生,他们不著急,这一生不能成就,来生再来,来生还不能成就,后生再来。佛菩萨有的是时间,不在乎,你总是会回头的。

第四,老和尚说,现在的人情执太重,烦恼太重,迷得太深,真是像《地藏经》里面讲的,刚强难化这四个字,这个要命,这是生死轮迴的根本。那刚强难化的人是谁呢?老和尚说,不要去讲別人,就是你自己,不是別人。这里面最主要的一个重点,就是胡泰的母亲变成鸡。那鸡有没有佛性呢?是不是人去变的呢?六道互为轮迴,我们现在就要证明鸡也有佛性。鸡既然是有佛性,那鸡也可以成佛,人也可以变成鸡,所以蠢动含灵皆有佛性,这是佛说的。

我们就讲常常举的这个公案,虚云老和尚所度的这只公鸡,叫雄鸡皈依,念佛立化。在清光绪二十九年,虚云老和尚在昆明,昆明府的福兴寺闭关。当时在闭关的时候,有一位迎祥寺的僧人来叩关说,寺中有放生的雄鸡一只,身体非常肥硕,但是牠很凶恶好斗,群鸡都被牠啄伤冠羽。老和尚听到以后,就请这位僧人说,把那只鸡带过来。带过来以后,虚云老和尚就为这只鸡三皈五戒,老和尚可能也有跟牠说法,哎呀,你前世就好斗,到这一辈子你还斗?「教令念佛」,不久这只鸡就开始转变了。虚云老和尚给牠三皈五戒以后,这只鸡就有得度的因缘,。

牠从三皈五戒以后,就飞到佛寺对面广场的上方,有一棵榕树,每天好像入定一样在那边棲息。你有餵食牠,牠才下来,没有餵食牠,牠不下来。而且从此不吃虫,因为牠不再杀生了。牠吃寺里面的僧人给牠提供的素食。那叩钟打板的时候,早晚课牠一定飞下来,跟大家一起做早晚课,绕佛三匝,念佛。然后念佛的时候,牠会念喔、喔、喔,鸡叫的声音喔喔喔这样,这种声音,就是佛、佛、佛。鸡的嘴巴牠当然不能念像我们这么字正腔圆,就佛、佛、佛,这样总共经过两年。有一天晚课的时候,牠就站著举首,翅膀拍三下,念佛立化,而且「数日不变」,没有倒下去。虚云老和尚令人做龕埋葬牠,並作一篇铭文。

虚云老和尚座下也有很多成就者,修得非常好的具行法师,往生的时候,用三昧真火把自己化掉。三昧真火,这个用三昧真火,在歷史上的记载,只有释迦牟尼佛用三昧真火。什么叫三昧?戒定慧三昧,定慧等持叫三昧,我们讲说念佛三昧、金刚三昧,入三昧的时候就是定慧等持,入不二法门了。所以三昧真火是什么?三昧真火,就是他自己把自己火化掉。

虚云老和尚,祝圣寺里面,那位非常平凡的念佛的僧人,具行法师就是这样坐化,他用三昧真火把自己火化掉。虚云老和尚还没来看他以前,他袈裟跟海青都还在,但是身体已经变成灰了,左手拿引磬,右手拿木鱼棒,引磬跟木棒都已经火化,灰没有塌下来。乡下的人在山脚下,以为祝圣寺被火烧掉了,因为放光嘛,结果一上山一看,没有。虚云老和尚就顶礼,跟他恭敬讚叹,虚云老和尚讚叹他的时候,这个具行法师整个灰,啪,整个就塌下去了。高明啊,神通变化。所以在我个人的理解,具行法师最少法云地菩萨,八地菩萨,不动地菩萨,才有这个功夫。

当时虚云老和尚要破他的情执,在盖海会塔的时候,具行法师说,我將来要当守塔人,虚云老和尚也知道他要走了,他们两个都是高人,都知道已经准备,缘要尽了。虚云老和尚最后也只好忍痛答应,因为知道他要捨报了,就答应他做守塔人。后来知道他已经成就了,就逼他离开佛寺去参学,具行法师本来不想离开,因为当时是虚云老和尚收容他,还收容他的家人,妻子啦,妻子的弟弟啦,外甥啦,总共七个人。全家八个人全部出家,住在后山。后来虚云老和尚,不想让具行法师看出他动情执,其实他情执已经都破了,他们这种高僧大德都已经能够转境界了。所以虚云老和尚座下真的是有很多成就者,你看这只雄鸡也是成就者。

所以虚云老和尚就为牠写一篇铭文,这个铭文就是一个讚偈,「好斗成性此鸡雄,伤冠拔羽血流红。知畏奉戒枉心歇,素食孤棲不害虫。两目瞻仰黄金相,念佛喔喔何从容。旋绕三扑奄然化,眾生与佛將无同。」这白话怎么解释呢?这只雄鸡在轮迴当鸡,畜生道的时候,过去生的习气还是没有变,「好斗成性此鸡雄」,就是这只雄鸡。「伤冠拔羽血流红」,跟这些鸡爭斗,满身都是血。自从三皈五戒以后,「知畏奉戒狂心歇」,禪宗里面讲,狂心歇,歇即菩提。三皈五戒以后就变佛子了,三宝弟子了,狂心就开始转成佛心了,所以「狂心歇」。

「素食孤棲不害虫」,从此吃素不吃虫,不造杀业了。「两目瞻仰黄金相」,要往生的时候翅膀拍三下,念佛瞻仰阿弥陀佛的黄金相,「两目瞻仰黄金相」。「念佛喔喔何从容」,念佛,佛佛佛,牠念佛的时候,这么个自在,这么个镇定,「何从容」。「旋绕三扑奄然化」,绕佛三匝以后立化了。「眾生与佛將无同」,眾生跟佛有什么不同呢?心、佛、眾生三无差別。

所以为了让各位起信心,我特別引用虚云老和尚所度化的这只雄鸡,真实念佛立化的真实公案,让各位对这个公案,胡泰的母亲变成一只鸡,千万不要起怀疑的心。如果你怀疑的话就业障深重,你不相信因果,你不相信眾生都有佛性,你本身这个知见就是边见。边见就是什么?断见跟常见。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人死永远当人,这佛说的,叫边见,就跑到一边去了。

好,我们看下面这一段经文:

【洪州司马王简易。得逆气攻心疾。既死復甦。告妻曰。吾旧使小奴。偶因约束太严。遂至毙。適至阴司。为小奴持诉。不可解。今我此疾。正彼作祟也。妻曰。小奴安敢如此。曰。阳间有贵贱。冥司则一般也。寻卒。】

好,我们看字句解说:

『洪州』就是今天的江西省南昌市。

『司马』就是古代的唐朝节度使的部属叫行军司马,类似现在讲的参谋长。

『王简易』是唐朝人。

『逆气』,中医讲五臟六腑的气逆行不顺的病症,如气喘、呕吐、打嗝,这叫「逆气」。

『持诉』就是,「持」就是主张,投诉。

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说:

洪州的司马王简易,患了逆气攻心的疾病。死了又復活起来,告诉他太太说了,我以前所使唤的奴婢,偶而不小心,因约束太过严苛导致他死亡。刚刚到阴府去,是因为那小奴婢向阴府控诉,无法和解。现在我所患的疾病,就是他的阴魂在作弄。太太说了,小奴婢怎么敢这样做呢?王简易说,在阳间有贵贱的分別,在阴间都是一样平等的,说完就死掉了。

我们看下面这一段:

【恐嚇有二。一是遇人急难。不行安慰。故作其势。动其怖畏。一是图利修怨。虚张声势。使之怕我。冀得遂欲也。尝闻观世音菩萨。於怖畏急难之中。能以无畏施於眾生。得证圆通。斯为第一。是故阎浮眾生。皆號之为施无畏者。然则恐嚇於他。当何如哉。是以君子每遇人怖畏处。无不力行安慰。惜世不知。好惊怖人。一死之后。便当生为麞鹿。夫麞鹿为物。昼则避畏诸兽。动輒惊走。夜则掛角树枝。弓曲而睡。觉则四足惊散。既惊復睡。既睡復惊。自昏达旦。无一刻安。盖其报也。】

我们看这一段的字句解说:

『修怨』就是报宿怨。

『圆通』就是证得一切种智,妙智所证之理谓「圆通」。这在《楞严经》有一部《楞严正脉疏》,里面就有讲到这段经文,叫「六根互用,周遍圆融,成兹妙果。其修入方法,最为方便者,即从耳根修入。」因为观世音萻萨用耳根圆通,「耳根闻性。人人本自圆通。」耳根这种闻性,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本来具足,叫「本自圆通」。「如十方击鼓,一时并闻」,就是十方打鼓,我们都可以听得到。你眼根就没有办法,你眼睛可以看前面,但是不能看后面。但是耳根呢?不是,十方有人打鼓你马上听到,「一时并闻」,这叫「圆也」,本具的嘛。

「隔墙听音,远近能悉」,隔壁就算在打鼓,听声音,你也可以听得到,「远近能悉,是通也」。「声有动静,循环代谢。而闻性湛然常住」,声音有动有静,这什么意思呢?我解释给各位听,我这样啪一声,你有听到啪一声嘛,现在呢?我没有打,你有没有在听?有啊。听什么?听一个没有拍打的声音,这叫闻性,闻性一直在起作用,它没有间断。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来不去。所以我拍打一声,你听到,我不拍,你也在听,听什么?听一个不拍的声音,闻性一直在起作用。这叫什么?这叫「声有动静,循环代谢。而闻性湛然常住」,我们这个闻性,一直都本来具足,「常住」。「了无生灭」,闻性没有生灭,但声音有生灭。「若不寻声流转」,如果你不迷著这个声音去流转,我们是怎么样?我们都是寻声逐色汉,看到美的东西,听到声音,我们的心马上就攀缘六尘了。

以前有位老和尚跟一个小沙弥,刚好北方的佛寺下雪,一片白雪皑皑,就是雪国的景色非常地美。这小沙弥就说了,他一开山门就说,哎呀,一片雪国大地。他师父就从后面把他脑袋打下去,你这个寻声逐色汉,就是攀缘美色。小沙弥头摸一摸说,奇怪,我也没讲错。他就问他师父说,师父,那你怎么去形容现在外面的景色呢?他说,哎呀,好一片美丽的北国雪色。他说,师父,那你跟我讲的还不是一样?他说,一样是一样,我心不动欸,你心有动欸。你看到白雪皑皑,你动心了,我没有动心。我了了知,了了见,我看得很清楚,但是我心不动。就是这里讲的,「闻性湛然常住,了无生灭。若不寻声流转」。他师父没有寻声流转,小徒弟有寻声流转。「而能反闻自性」,「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在《楞严经》里面讲,文殊师利菩萨讚叹观世音菩萨,「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楞严经》里面讲的,去「捨识用根」,用根性不是用闻识。这样慢慢地「动静双除」,动静相统统放下来了。「根尘迥脱」,你完全脱离一切的执著、分別、妄想,没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寿者相,就「根尘迥脱」。「都摄六根」就把六根摄成一根。「寂灭现前」,你的清净心就现前。「寂灭」就是清净心,「寂灭现前,六根互相为用」。当你证到这个圆通的时候,眼见色,耳闻声,统统是智慧的妙用,这叫做「六根互相为用」。遂得圆通,这是证得圆通了。可是我会讲,我並没有证得圆通,跟各位先这样报告,我只是会讲,但是我没有证得圆通。我讲的也不见得完全都到达圣人那个境界,大菩萨那个境界。

「《三藏法数·四十六》曰:『性体周遍曰圆,妙用无碍曰通。乃一切眾生本有之心源。』」我们眾生心体体用不二,从体起用,摄用归体,体就是你的本体,我们的自性,觉性的本体。但是在眼见色、耳闻声,六根起作用,它產生无量无边的妙用。就是六祖大师那五首偈语,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本不生灭。这四个是自性的本体。后面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是妙用,你没有妙用,你怎么眼睛在看,耳朵在听呢?这就是「圆通」。

『阎浮眾生』就是我们娑婆世界的眾生。

『麞鹿』是哺乳动物,牠状似鹿,但是比鹿小,牠没有角,毛粗长,牠状似鹿而小,背部是黄褐色,腹部是白色,行动敏捷善跳,能游泳。应该麞鹿是有角,因为它这里面讲『夜则掛角树枝』。

我们看白话解说:

所谓恐嚇有两种情况,其一是遇到他人有急难的时候,不但不加以安慰,还故意装腔作势,动不动使人心生害怕。另一个是为图谋利益或报宿怨,故意虚张声势,使得他人怕我,希望得到我所想要的目的。曾经听说观世音菩萨在眾生遇到害怕急难的情况时,能以无畏施来布施给眾生,因而得以证悟圆通的圣境,这是修行最为第一的功夫。所以阎浮提的眾生都称他叫施无畏者,施无畏的圣者。然而恐嚇他人的人,看到观世音菩萨的作为,不知做何感想?

所以君子每当遇到他人心生怖畏的时候,没有不尽力去安慰的。很可惜世间人不知道这个道理,喜欢让人家心生恐惧,当他死了以后便会转生为麞鹿。鹿这种动物,白天很害怕遇到各种野兽,动不动就惊怕得逃走。这我们在看动物奇观里面就有了,晚上將角掛在树上,弯曲身体睡觉,被惊醒的时候,四足立即逃散,这样被惊醒后又睡觉,睡觉后又被惊醒。从晚上到早上,没有一刻得以安寧,这就是牠的业报。

好,最后一段经文:

【湖州小客。货薑於永嘉。富人王生。因爭价怒殴其背。仆地而死。急救乃甦。谢过。送绢一疋。客还至江口。舟子问何处得绢。具告之。舟子乃从客买绢幷薑篮。客去。乃撑一无主流尸。至己居。走叩王生。问曰。午后有湖州客过渡云。为君打。垂死。浼我呼父母妻子告官。留绢与篮为证。不旋踵气绝。不敢不奉告。王生举家泣怖。赂以钱二百千。舟子故勉从其请。相与埋尸深林。王生有僕。诣县诉。生下狱死。明年薑客又至。访其家。子以为鬼。客言未死。今来小土仪致谢。子乃留客。执僕诉於官。捕舟子。皆毙於狱。】

我们看一段的字句解说:

『湖州』就是今天的乌程县,在浙江省湖州市。

『永嘉』是今天的浙江温州市。永嘉有出一位永嘉玄觉禪师,是开悟的圣僧,他的法语是,「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有一天永嘉大师去顶礼六祖大师了,他头不著地。他顶礼大师的时候,他绕了六祖大师三圈,他跟六祖大师的对话,这个禪机,「师礼六祖,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六祖说,「祖曰:『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师曰:『体即无生,了本无速。』」永嘉玄觉禪师他是什么?就是唐朝温州永嘉人。温州,我也常去那边说法过,很多莲友住在温州。

俗姓戴,八岁出家,遍览三藏经典,尤其精通天臺止观圆妙法门,因为看《维摩詰经》而发明心地,就是开悟。本来住在温州龙兴寺,后来在寺旁的山巖下设一禪庵独居,「常修禪观」。在左溪玄朗禪师的激励下,与东阳玄策禪师同往曹溪,参访六祖惠能大师。他跟玄策禪师去拜见六祖大师,玄觉禪师去见到六祖大师的时候,没有礼拜六祖,只绕六祖三圈,振了手中的锡杖,然后立刻在原地不动。六祖大师见到就问了,出家人应该具有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你是打哪儿来的呢?居然如此傲慢无理。玄觉禪师就回答说了,「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礼都免啦,「无常迅速」。

六祖便说,为何不体取无生,了然无速?你证得无生,不就没有什么快跟慢了吗?玄觉即说道,就回答说,「体即无生,了本无速」。他说,「体即无生」,他已经契入那个境界了。他说,我们无生的本体,本来就是「了本无速」,没有快跟慢,自性没有快跟慢。我们执著才会有快跟慢,就比如说男女谈恋爱了,迷了嘛,执著了嘛。男生让女生,女生让男生,男生让女生多等了,比如说一个小时,那男生迟到了,女生就生气了,你让我等得要死,等了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她说等得要死。可是两个快乐的时候,怎么一下子一个晚上就过去了,五、六个小时,她不觉得太长。这是什么?迷的时候才会有快速。

如此电光石火的一番问答之后,六祖就是印可说,玄觉禪师他已经开悟了,悟境了。並请他留住一晚,这叫做「一宿觉」。玄觉禪师人家称他叫「一宿觉」,住一个晚上就开悟了。第二天永嘉玄觉禪师就下山回温州,后来他的弟子就很多,盛极一时。他最有名就是「永嘉大师证道歌」,「禪宗悟修圆旨」。

「永嘉证道歌」里面,有几句法语非常好,单刀直入,单刀直指,意境深远,雅俗共赏,千百年来,深受禪林衲子喜爱,至今风行不衰。比如说它里面有几句法语都不错啦,各位可以去领悟领悟啦。「行亦禪,坐亦禪,语默动静体安然。」这我们常常听说过。「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梦中有六道,醒来以后什么都没有,「无大千」,老和尚常引用这个偈语。「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你悟了以后才明白,业障是你的执著,所以它本来就是空性的。但是你没有悟,你还是要还因果,还要还业债、还宿债。「分別名相不知休」,「分別名相」就是你执著,「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你到海中,那些沙怎么算得完呢?等名句,家喻户晓,堪称禪门中上上品佳作。永嘉大师圆寂以后,皇帝给他追封无相大师。

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说:

湖州有一个小贩,到永嘉的地方去卖薑,当地的富家王生,因为爭论薑的价钱,一气之下殴打这个小贩的背部,仆倒在地死掉了。后来经过急救以后復活了,王生悔谢,觉得很惭愧,悔谢过后送他一匹绢布。这个小贩拿到绢布,回到渡江的江口,船主问他说,你哪来这个绢布?这个小贩就把这个情形、实情告诉这个船主。这个船主就心生诡计了,就把这个小贩手中的绢布跟薑篮买过来。等到小贩离开以后,將一具无主的流尸,就是无主的在水中捞到的尸体,搬运到自己的家中。

然后前往王生的家中拜访,问王生说了,在今天午后有一位湖州的小贩,要来乘船的时候,被你捶打,快要死的时候,拜託我转告他的父母妻子,一定要告到官府,留给我一匹绢布,跟这个篮子当证据,不多久就死了,我不敢不將此事奉告你。王生全家害怕得哭泣,拿了二百千钱,就是二十万钱,贿赂这个船主。船主故做勉为其难的,答应他的请求,共同將尸体埋葬在深处的山林中、野林中。王生家中有一位僕人,就將这个事情向县府官衙投诉,王生后来就被捕下狱,死在狱中。

第二年,卖薑的小贩又到他家中来拜访,王生的儿子以为看到鬼。小贩说,他没有死,今天才拿个小土產来答谢。王生的儿子將这个小贩留下来,將这个告官的奴僕执送官府究办,並缉拿船主,两个人都死在狱中。

老和尚对这一段恐嚇取財,他有开示。净空老法师对这个「苛虐其下,恐嚇於他」有以下的开示。老和尚说,「恐嚇」有两种,第一个,遇到人有急难,他不去安慰他,故意装腔作势来嚇唬人。这个船主就是装腔作势,还生这个诡计,诡诈的计谋。

第二个是图利,他就是为了钱,他拿二十万钱,就是所谓损人利己。损人的手段,恐嚇是最常见的,这些事情古今中外都有。尤其是有权有势的人,欺压平民百姓,这个手段是最常见的。註解里面引用观世音菩萨在眾生怖畏急难当中,以无畏施於眾生。观世音菩萨修行证果,这是第一个因素,救苦救难。所以我们称观世音菩萨为施无畏者。所以对於人在危急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安慰他。所以地藏王菩萨又叫做善安慰说者,那观世音菩萨叫施无畏者。一个叫善安慰说者,一个叫施无畏者。跟娑婆世界特別有缘,就这两尊菩萨,地藏王菩萨,观世音菩萨。

所以对於人在危急困难的时候,安慰他,要帮助他离苦得乐。当然这里面要有高度的智慧,要有很深远的见识开导於人,让人觉悟,把劫难化解。一般劫难因素当然很多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执著,坚固的执著,彼此不能相让,那灾难就发生了。两边都能够让一下,天下太平,灾难就化解了。人为什么不能够放下执著?这里面的因素很复杂。佛说得很清楚,坚固的执著是什么?我见、我贪、我爱、我痴。这个船主为什么后来死在狱中?就是我见、我贪、我爱、我痴,尤其是第二个,我贪、我爱,贪这个財,捞了一具无名尸体,拿了卖薑的这个摊贩,这个小客的篮子跟绢布,就是我痴。所以我见、我贪、我爱、我痴,这里面所生出来的。

在相宗经论上说,相宗就是,我们佛家里面的唯识宗、唯识学,就是法相宗。法相宗讲唯识,佛法主要是八宗,本来是十宗,后来变成八宗,另外小乘宗就没落了。那事实上佛法里面只有讲两件事,一个是性,一个是相。性就讲如来藏性,眾生都有佛性。《金刚经》啦、《六祖坛经》都在讲性,本性,佛性,眾生皆有佛性。相呢?我们所造作的无量无边的罪业,就讲阿赖耶,所以到成佛的时候转识成智,性相不二。所以唯识学里面讲,四大烦恼常相隨。四大烦恼就是我见、我贪、我爱、我痴。从这个地方產生执著,不瞭解宇宙人生真相,妄想、分別、执著,就变成造业了。既然造业有业因,决定不能够免除果报。

所以人生到这个世间来,为的是什么?佛答覆我们的很有道理,佛答覆「人生酬业」四个字。印光大师也是这样说,人生是酬业而来。你过去生造的业,你这一次来受果报,就这么一回事。刚才这个王生被害死,王生家里的僕人去告官,后来死在狱中,也是贪財。这个船主想去恐嚇王生,勒索了二十万钱,也是贪財,最后也是死在狱中。就这里讲的,你有造业,你一定有果报的。他害死王生,这一生得到恶报。六道眾生如此而已,互相循环。

真正参透明白了,从此之后不再造恶业。任何人加害於我,我也能够忍受,不怨天、不尤人。知道这是自己过去生所造的业,今天应当受果报。果报受完以后,我不再造恶业,前途一片光明。稍存怨恨不服的心,稍微有一点怨恨不服的心,那个业报就没完没了。所以你要欢喜受报,业障就消了。所以冤冤相报何时了?把这个事情看清楚,把真相看清楚了,心就平静了,智慧就开了,烦恼就灭了。处事待人接物,自然像佛菩萨那样和蔼慈悲。怎么会有不正常的手段去对待人呢?不可能的。所以你不接受佛菩萨圣贤的教诲,不懂这个道理,隨顺烦恼,意气用事,没有不造业。造业就一定要受果报,一定要轮迴生死。

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若有讲得不妥之处,请各位同修大德批评指教。阿弥陀佛。


相关内容

  • 郑州大学计算机研究生导师信息
    1. 导师姓名:范 明 科研方向:数据库 197k年郑州大学毕业,后在美国.加拿大进修及合作研究,教授,硕士生导师.省重点学科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的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国计算机学会数据库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CAD与计算机图形学专业委员会 ...
  • 继电器控制实验
    电气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 继电器控制实验 系 别: 年级专业: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教师职称: 电气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 基层教学单位: 自动化仪表系 指 ...
  •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校准方法
    能量色散X 射线荧光光谱仪校准方法 1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新生产.使用中和修理后的能量色散X 射线荧光光谱仪的校准. 2 引用文献 JJG 810-93 波长色散X 射线荧光光谱仪检定规程 3 术语和计量单位 3.1 分辨力 检测器的分辨力 ...
  • 佛教是教育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净空)
    谈因果 净空法师讲述 前言 人天福报的基本要件 因果报应是宇宙人生的真谛绝非迷信 佛教是教育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 结语 附录:文昌帝君阴骘文略说 [前言] 今天张居士告诉我一桩事.他说,最近台北学校联考,许多考生到文昌帝君神像前祈福,供养具千 ...
  • 生药学期末考试复习思考题含名词解释答案
    生药 一.名词解释 生药: 来源于植物.动物和矿物的新鲜品或经过简单的加工,直接用于医疗保健或作为医药用原料的天然药材. 中药: 指依据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 道地药材: 传统的中药材中具有特定的种质.特定的产地.特定 ...
  • 汇编语言试题库
    汇编语言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 1.十进制数369转换成二进制数为()2,转换成十六进制数为()16. 2.计算机中的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两部分组成. 3.8086的地址总线有20根,寻址范 ...
  • 20XX年温州大学运动生理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目录 2017年温州大学运动生理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一)........................................................... 2 2017年温州大学运动生理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二)..... ...
  • 名侦探柯南主线剧情
    首先你说的与故事发展有关的还有与黑衣组织有关的一般都可以算在一起 001云霄飞车杀人事件 043江户川柯南诱拐事件(工藤夫妇登场) 048~049外交官杀人事件(服部平次登场,柯南第一次恢复) 054电玩公司杀人事件(组织) 057,058 ...
  • 论公安院校大学生安全意识的内涵
    摘 要:安全于人来说至关重要.作为一名公安院校大学生,因其身份的不同,决定着其安全意识的不同.公安院校大学生安全意识主要包括基于大学生之身份的安全意识和基于预备警官之身份的安全意识.基于大学生之身份的安全意识主要包括食品安全意识.环境安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