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与壶口瀑布的文化情结 - 范文中心

山西与壶口瀑布的文化情结

05/20

  壶口瀑布是世界上唯一的黄色大瀑布。她那汹涌的波浪、咆哮的涛声和一泻千里的气势,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勇往直前的永恒象征。瀑布景观自古是山西旅游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吕梁山紧紧怀抱着她,山西人民世代守望着她。瀑布文化沁入了浓厚的三晋文化气息,反映了山西人民与之分不开、割不断的世代情结。      山西人民是壶口瀑布的最早发现者和最初的主人      壶口瀑布位于黄河中游山西省吉县境内山陕峡谷之间。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排在第一的柿子滩新石器遗址就在黄河东岸壶口瀑布以南10公里处。历史遗存充分说明,在距今一万年前,山西的先民就已经在壶口一带生存生活、繁衍生息了。到五千年前后,即史书记载的尧舜时代,当壶口西岸仍是一片荒滩时,东岸已是村落密布,鸡犬相闻了。当地人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渔耕而食”,一派繁忙的景象。   吉县古称北屈县。古代最具权威的地理著作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在介绍黄河流经北屈县时,即作了如下详尽描述:“河水南经北屈县故城西。……其水尚奔浪万寻,悬流千丈,深洪�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叠,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二十四史《汉书》、《后汉书》、《晋书》、《隋书》、《明史》等,大都有类似的记述,而且是与位于瀑布东侧巍峨的壶口山捆在一起介绍的。现存第一部记载壶口瀑布的方志著作明代嘉靖《山西通志》,也是这样记载的:“壶口山,在西七十里,……盖河势北来,至此全倾于西崖之脚,奔放而下,约五六百尺,悬注旋涡,如一壶然。”康熙《陕西通志》也述及:“《禹贡》‘壶口’注,壶口在北屈县北,即今山西吉州。宜(川)与吉(州)相对,止隔一河,其地面水势偏重在宜,故土人以壶口为滴。”《大清一统志》更明确指出:“壶口山,在吉州西南。……河势北来,至此全倾于西崖,奔放而下,约五六百尺,悬注潆旋,有若壶然。”   这些史籍清楚分明地记载了壶口瀑布的地理位置,介绍了壶口山对于壶口瀑布怀抱关系。壶口山又名高祖山,海拔1820.5米,方圆13.77平方公里,建有汉高祖庙,记有唐高祖行,历来名大声远,在瀑布之上。古人之所以通过壶口来介绍壶口瀑布,其用意非常显昭:山以水得名,水借山壮势。      在漫长的古代社会,山西人民曾创造了壶口码头的繁荣      古代,黄河流域上下游之间的货运主要依靠黄河,黄河水运相当发达。但是,由于壶口瀑布的落差高达30余米,无法行船。船到壶口,必须把货物卸下,把船拖上东岸,绕过瀑布,再推入水中续航。由于每年有数千条船只经过壶口,这样,明清时期就在壶口东岸形成一个重要的水旱码头及码头集镇。码头集镇店铺林立,客商如云,钱庄、皮庄、当铺、染店、盐店、客舍、药铺、饭店等应有尽有。每年春秋,有两次大集会,周边省份客商云集,商贸活动非常活跃。清代名仕贾时遇曾在《龙王》一文中记述了当时壶口码头的盛况:“斯地也,山势巍巍,重叠万仞;河水浩浩,波浪千层。……舟楫到此,能不舍水而登陆乎?是以客船星集,如鱼贯之相连;店铺林立,似雁行之不绝。东西要路,南北通衢,春秋两季,水旱码头,盖莫善于此地也。……求利若折枝,远招四方游民。……地域虽小,胜得泾阳三原;形似弹丸,赛过长安八水。……”从这段简洁明快的文字中,我们不难想象当年这里商贸活动的繁荣景致。      为了便利东西两岸交往,山西人还在瀑布附近设立了渡口,架设了桥梁      在壶口瀑布往南4公里处,有一旋湾,这里河面宽阔,水流舒缓,风平浪静,这就是著名的壶口古渡。渡口东岸,春秋战国时期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桑林,所以当时该渡口被称作采桑津。后桑林被毁,渡口又改称“船窝”。渡口摆渡的船只全部由东岸商人经营,平时都停泊在东岸。至今,在东岸石碣上,尚有拴船石孔数百个。这些人为的遗存静静地追忆着当年商人往来、贸物川流的忙碌场景。   元初,蒙古大军攻占吉州后,为了渡兵,组织山西人在壶口瀑布下架设了一座铁索桥,这是壶口一带黄河上第一次架桥。桥成后,客观上方便了两岸人民的往来。该桥存在了近百年,明初废。民国年间,山西省府在元代铁索桥原址重新修建了一座铁索桥,该桥伴随当地人民存在了30多年,在解放战争中炸毁。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为勾通秦晋交通,发展两岸经济又在瀑布下游修了一座钢筋水泥公路大桥,由山西省交通厅管理。大桥的修建,极大地便利了两岸的商贸活动和文化交往。      壶口秋风是古代吉州八景中的重要景观      在古代,大凡名县都有八景,吉县也有八景。康熙《吉州志》、乾隆《吉州志》、光绪《吉州志》、清末《吉州乡土志》均记载了该县八景。吉县在金代明昌元年由耿州改称吉州,之后一直沿用,历元、明、清三代,至民国元年改称吉县。古代吉州八景为:孟门夜月、壶口秋风、锦屏叠翠、石孔飞泉、小桥流水、古洞瑶桃、佛阁晴岚、寿山夕照。古代吉州人民把“孟门夜月”(孟门,即孟门山�石�,是壶口风景区内一大名景――本文作者注)、“壶口秋风”列入八景,放在首位,充分说明了当地人民对壶口风景的钟羡之心。   对于“孟门夜月”、“壶口秋风”,康熙《吉州志》指出:所谓孟门夜月者,“盖(孟门)山在黄河中流,当其水落石出之时,山高月小,素魄流彩,光映河山。”所谓壶口秋风者,“黄河之水注于其中,其势甚险,每遇秋时,波涛汹涨,风气凛冽。”   与此同时,壶口西岸的宜川县也有八景,清末《宜川乡土志》、民国《宜川县志》、《宜川续志》都介绍了宜川八景,这八景分别是:圣水垂虹、云岩桑翠、凤翅晨烟、虎头夜月、丹岭秋容、莲池春涨、石台钟声、仙观水色。八景中,没有一处为壶口瀑布,也没有一处在壶口风景区之内。   上述史实说明,在古代,壶口东岸人民对壶口风景是异常重视的,将之视为吉州土地上的一大瑰宝,视为自己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壶口风景区的主要遗址全部集中在黄河东岸      在壶口瀑布风景区内主要的自然、人文景观除上文述及的元代铁索桥、明代码头遗址外,还有春秋战国时期的采桑津遗址、清代长城遗址和抗战时期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克难坡旧城遗址等,这些景观全部集中在黄河东岸。东岸景观的存在是山西人钟情、重视壶口自然环境、积极发展壶口经济的历史见证。   采桑津既是一个古渡口,又是一个著名的古战场。据《左传》记载,僖公八年,“晋里克帅师……败狄于采桑。”从此晋国西部边防得以巩固。   在壶口东岸的山脚下,有晚清时期修筑的长城。清同治六年,西捻军首领张宗禹准备从壶口一带东渡黄河,援救濒临覆灭的东捻军。为了阻止西捻军渡河东进,清政府在山西组织了3000余人的一支兵工部队,在壶口东岸,以壶口为中心,北起大宁县的平渡关,南至乡宁县的麻子滩,修筑了一条长75公里、上宽5―6米的清长城。清长城可通车骑,每隔一段筑有炮台一处,外有护沟,长城沿线还筑有多座烽火台。壶口长城是我国最晚的长城,今虽坍塌不堪,但墙根仍依稀可见,或隐或现于茫茫荒草之中。   壶口瀑布往北不远,即是抗日战争时期1940年至1945年间国民党第二战区长官部和山西省政府驻地――克难坡。克难坡是一座修建在山梁上的小城,是阎锡山调动一个工兵师,耗时一年多修建的。该城分内外两城,城堡周围设6座关卡,为进入克难坡必经之路,别处都是悬崖峭壁无法通行。城内外各个制高点均筑有明碉暗堡,地下暗道纵横,可互相贯通。克难坡城堡是在战火连天中开工建筑的,时间短促,但工艺相当考究,其布局、设计之合理精美,风格之独特,让人叹为观止,堪称全国最大的石窑土窑建筑群。当时,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副司令长官杨爱源、山西省政府主席赵戴文住在这里,八路军驻山西办事处处长王世英也住在附近。二战区及山西省政府主要的机关如二战区参谋处、军务处、军需处、粮秣处,省政府民政厅、财政厅、建设厅、教育厅,以及省银行、山西大学、进山中学、克难小学、复兴出版社、阵中日报社、发电厂等都曾驻在城里。目前,这一城堡除部分城墙被毁外,其余建筑基本保存完好。站在城头,放眼眺望,群山如涛,黄河似带,风景犹画。      新中国成立后山西对壶口瀑布名胜区的开发、管理和利用      新中国成立后,山西省、地、县三级政府加强了对壶口瀑布风景区的开发、管理和利用。1952年吉县人民政府在文城镇设置第四区政府,负责对壶口瀑布名胜的管理。1955年,水利部副部长李葆华率黄河考察团及苏联水利专家到壶口考察,向山西提出一系列开发利用壶口瀑布和黄河的设想。1968年至1972年,临汾地区在经济条件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仍然集中相当人力、物力、财力,修筑了东起临汾市、西至壶口七郎窝100余公里的三级干线公路,为发展黄河瀑布旅游业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委、省政府加强了壶口瀑布风景区周围的造林绿化工作。1981年12月30日,中共吉县县委、县政府通过农业区划,作出以林牧为主,实行“五林、三草、二分田”的农业发展总体规划,较快地推进了风景区的造林工程,1982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将吉县定为林业模范县,并在吉县召开了全国县级林业生产区划(北方片)经验交流现场会。1987年7月27日,省人民政府发出�1987�360号文件,把“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定为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1988年8月1日,国发�1988�51号文件又把“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列为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为了更好更快地开发和利用壶口瀑布旅游资源,从1994年到2001年,吉县先后举行了八届壶口瀑布旅游月活动,每届活动都推出了具有当地民俗风情特点的表演节目。1997年6月1日举办的“柯受良成功飞越壶口活动”,把壶口瀑布名胜区一举推向世界,在世界各国产生了很大影响。当天参观旅游的人数达6万之多,有力地提升了壶口瀑布的知名度。1999年6月20日,吉县青年农民朱朝辉驾驶摩托车又一次成功地飞越了壶口,将壶口旅游业活动再次推向高潮,有利地推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2001年举办以“呼唤社会公德,保护生态环境”为主题的孔太超越声带极限大型演唱会,在全国青年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千百年来,山西人民为发现、开发、建设、利用壶口瀑布作出了重大贡献,与壶口瀑布结下了不解情缘。在新世纪新阶段,山西人民必将把瀑布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作为中华瑰宝更好地珍视她,善待她,建设她,使其在山西旅游大省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责编征敏)   


相关内容

  • [精品资源]20XX年高考散文阅读命题特点及答题技巧教学案
    2014年高考散文阅读命题特点及答题技巧教学案 2014年高考散文阅读命题特点及答题技巧教学案饶水知音 2014年高考散文阅读命题特点及答题技巧教学案 [教学要点] 1.继续讲解高考散文阅读命题特点及答题技巧--表现手法 2.课堂训练. 3 ...
  • 华北区旅游
    华北区概况 华北旅游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包括华北平原的中北部和西部太行山地,北部冀北山地等.本区地理位置优越,是连接东北.西北.东南和中南的中央枢纽,又是环渤海经济圈的主体部分.本区地处中国第二大平原华北平原,又是首都 ...
  • 中国极美的十类自然风景
    专题简介 仙境瀑布.万里长城.万亩菜花.黄山云海--,此景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有几回闻? 一.瀑布类 特点:感受瀑布的不同风貌. 精彩景点: [贵州省]黄果树瀑布:是我国第一大瀑布也是亚洲最大的瀑布 [四川省]九寨沟诺日朗瀑布:位于九寨沟景 ...
  • 最全的百科知识大全
    最全的百科知识大全(上) (3)即位时年龄最小的皇帝:东汉 1.中国女性十个"第一" 殇帝,刚过100天 (1)第一位女大使:丁雪松 (4)即位时年龄最大的皇帝:武则 (2)第一位女飞行员:武秀梅 天,67岁 (3)第一 ...
  • 地域文化符号在乡村河道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第26卷 第2期2011年4月 北 京 农 学 院 学 报 JOU 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 Y OF AGRICU LTU RE Vo l. 26, N o 2A pr. , 2011 地域文化符号在乡村河道景观 ...
  • 全国著名景区
    江 苏(9家):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中山陵园风景区.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景区.无锡影视基地(三国.水浒)景区.无锡灵山景区.扬州瘦西湖风景区.常州环球恐龙城景区.苏州周庄古镇.同里古镇旅游区.苏州园林(拙政园.虎丘.留园)景区 河 南(7家 ...
  • 世界新七大自然奇观美景 连神仙都销魂(组图)
    2011-11-15 11:23中国新闻网| 分享 扫描到手机 [摘要]世界新七大自然奇观美景出炉 连神仙都销魂.总部设在瑞士的"世界新七大奇迹基金会"12日通过其官网公布了"世界新七大自然奇观"的初 ...
  • 旅游景点小常识
    旅游景点小常识 暂时放下手中缠人的事务,抛开纷繁的思绪,让我们走出家门,聆听天籁之音,呼吸大自然的气息.如果您不愿长途跋涉外出,大可与亲友一起,漫步到家门口的几处景点,享受真正"休闲"的滋味.结合我市旅游特点,本版特向您 ...
  • 山西介休绵山旅游景点介绍(附图)
    发布时间:2008年08月11日 编辑:小莫 访问:18238次 评论:24条 发表评论! 纠错! 绵山位于介休城东南20公里处,主峰海拔2440米,因春秋时"割股奉君"的耿介之士介子推而闻名天下.绵山大罗宫依山而建,层 ...
  • 古诗文知识竞赛决赛试题(小学组-含答案)
    六上提高班训练五(古诗文知识综合练习) 一.判断题.下列叙述你认为正确的请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晚唐诗人骆宾王<咏鹅>一诗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白鹅在水上嬉戏的情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