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阅读试题及答案 - 范文中心

宋词"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阅读试题及答案

08/1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10题。霜天晓角 题采石蛾眉亭韩元吉①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注】①韩元吉,南宋词人,宋室南渡后,寓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

8.(2分)请在下面的横线上补上恰当的内容。 韩元吉的词风与辛弃疾很接近:雄浑、豪放。我们在高中阶段曾学过辛弃疾的《 》;韩元吉词“试问谪仙何处”中的“谪仙”是指唐代诗人 。9. 这是一首即景抒情的小令,作者将夹江对峙的二梁山比为“两蛾”。请根据上下文简析“天际两蛾凝黛”中“凝”字运用的妙处。(4分)10.虚实结合是这首词的特色,请就这一特点赏析“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4分) 参考答案:

8、《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李白 9、“凝”字是“蹙”的意思,紧锁双眉,它形象生动地写出山也像人一样,因中原沦陷,而满腔悲愤愁苦,从而非常精妙传神地表达了诗人自己胸中的无限忧虑。(意思相同即可) 10、“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一句既写了天近傍晚、江潮汹涌、狂风劲吹的景象,又写了在朦胧之际,仿佛听到了边防军苍凉悲壮的笛声。这样由实到虚、半实半虚、虚实结合的写法,巧妙地将眼前之景和诗人心中对中原故土的思念之情有机地糅合在一起,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地的思想感情。(意思相同即可)


相关内容

  • 高三年级 语文模拟试题新课标参考答案
    --捡旧铁圈--自玩铁圈 高三年级 语文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C 2.A 3.D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 ...
  • 20XX年高考江苏卷古诗文鉴赏试题评析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0-11题. 八声甘州 辛弃疾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①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 ...
  • 20**年山东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汇编
    一.(2015·山东临沂市)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词的上阕通过描写梅花所处的环境,创设了一种怎样 ...
  • 如何诵读古诗文
    古诗文诵读 一.重点<古诗文诵读下>,以及必修一~五的背诵篇目,<唐诗宋词>要求背诵点. 二.具体做法. 1. 每周安排好诵读内容,每日晨读时背诵,课前五分钟检查,采用集体背诵,单个抽查, 小组互查等方式,或制成课件 ...
  • 研究生考试题目
    宁 夏 大 学 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考试科目:中国文学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不用抄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明题号,答案写在试题上无效) 一.词语解释:(每个5分,共40分) 1. ...
  • 宋词人物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 宋词人物 乔 雨 一 烟水迷离的秦淮河只能出现在梦里了,没有哪只红袖能拭去你流淌的清泪.只有在夜静人空的庭院深处才敢吐出你那声重重的叹息.从此,懂词和不懂词的人,都明白了那一江春水里流淌着的是什么. 可你还是 ...
  • 他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散文欣赏]
    --秦淮桑 水上白帆影,烟迷沙渚岸. 今宵酒醒何处?兰舟催发,一别人千里. 寂寞陇头,人群熙来攘往,平桥衰柳掩映,红酥手折断嫩枝新芽. 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噎. 一壶浊酒过喉,尽饮一世怆然. 败荷衰草,烟树霜天,水穷云起时,蘸墨挥毫书一阕宋 ...
  • 高一语文下册月考试题
    高一语文下册月考试题(苏教版)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粗糙(zào) 笞刑(chī) 庠序(xiáng) 胸脯(pú) .... B.肇事(zhào) 恫吓(dîng) 抽搐( ...
  • 作文:这里也有乐趣
    题目:这里也有乐趣(60分)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试题分析 一.解题:扣住一个"也"字.这是一道全命题作文,初看题面很简单,就是写一写自己的乐趣,学习上的 ...
  • 语文:1.王维诗四首 同步测试之达标训练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1.王维诗四首 达标优化训练 我夯基 我达标 1. 王维,字摩诘.唐代河东人,工书画.曾任尚书右丞,世称__________.笃于奉佛,亦称__________.他的作品,常常与孟浩然相提并论,史称为__________.王维是盛唐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