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静脉采血检验结果误差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方法 - 范文中心

导致静脉采血检验结果误差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方法

01/02

导致静脉采血检验结果误差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方法

作者:魏丽 作者单位:甘肃省定西市巉口单采血浆站 743023

【摘要】在我们工作中, 采集血标本成了我们很大的问题,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影响,导致检验结果的误差。据我分析原因主要是止血带使用,标本采集的时机不当,医护人员的不规范操作,甚至弄错标本序号等。针对其原因采取了严格查对,正确采集,及时送检等措施,保证送检标本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静脉采血环节 化验结果及误差原因分析 人员操作不规范 控制方法

1、误差原因分析

1.1止血带的使用

止血带是静脉采血时的常用器具,应用止血带的目的是暂时阻断静脉血流,使静脉充盈,以保证穿刺成功,但由于止血带的结扎方式与结扎时间长短等因素对血检验结果有影响,在这方面许多医务工作者做了大量的研究与实验。

1.1.1对血流变性的影响

止血带压迫时间长短对血浆成分没有影响,止血带松开采血时对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血沉三项无影响,止血带不松开采血的任何时间对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血沉均有影响。

1.1.2对血沉的影响

张睿等人比较了扎止血带时间大于3 min与3 min内血沉变化,发现扎止血带时间大于3 min与3 min内比较血沉减慢,可能是由于止血带捆扎时间过长,使红细胞有所破坏,不容易形成线状[1]。

1.1.3对血糖的影响

刘秀娥等人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在采血过程中应用止血带对血糖含量有一定影响,她们随机选择60名患者分两组进行实验,对不同止血带结扎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未扎法(采血中不应用止血带);常规法(采血中按常规应用止血带,止血带应用时间为1 min);延长法(采血中延长止血带应用时间,止血带应用时间为2 min),测血标本结果血糖含量有明显区别。实验结果表明,应用止血带采血可使血标本中血糖含量降低,血糖降低的程度与止血带结扎的时间成正比,即止血带结扎时间越长,血糖含量降低越多[2]。

1.2 采血时间及部位

1.2.1进食后采集的标本会出现TG 、GLU 、TTT 等增高,磷降低,进食富含脂肪的食物后会出现暂时性高脂血症,由于血清或血浆浑浊可干扰多项检验结果。

1.2.2在输液过程中采血送检往往由于药物及输入液体的稀释使检验结果出现较大偏差。

1.2.3有些护士为了减少病人的痛苦,在输液前用一次性输液针从手背浅静脉采血,因针头较细且连有约20cm 的塑料管,容易引起凝血。

1.3 采血操作环节

1.3..1 压脉带的使用 压脉带束缚时间的长短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束缚时间过长并用力拍打拟穿刺部位可致标本溶血。

1.3.2 皮肤消毒 采血部位消毒后消毒剂未干燥即行静脉穿刺可发生溶血而影响检验结果。

1.3.3 静脉穿刺采血 在同一部位反复进行静脉穿刺,针头在静脉内探来探去,采血不顺利易发生凝血或溶血。采血后不拔下针头,直接用力将血注入试管易溶血。采血时注射器漏气,注射器、针头、试管不干燥,将气泡注入血标本都会引起标本溶血。

1.3.4 混匀标本 混匀含防凝剂的血标本时,用力过猛易使RBC 破坏造成溶血。

1.3.5 采血量的准确性 用全血或血浆检验的标本中,需加入抗凝剂及时混匀。血液与抗凝剂的比例非常重要,过高过低均可影响检验结果。

1.3.6血标本的运输与保存 血标本在运输过程中剧烈振动、日光照射,血液污染及外溅均影响标本质量,从而影响检验结果。

1.3.7 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抗生素的使用可影响血细菌培养。使用降血液黏度的药物,停药12 h 内采血影响检验结果。静脉输液,如输生理盐水,影响氯、总胆固醇的测定结果。在输液中抽血送检致使临床检验结果因输入葡萄糖、氯化钠,致化验血糖、血钾、血钠等均升高。

1.3.8 需加抗凝集血标本 采血后应立即混均,不能将血标本用力振动,易致细胞破坏而造成溶血,血液与抗凝剂的比例要准确,否则均会影响检验结果。如血沉标本的采取,血量不够可使结果偏低,血量超量结果偏高,甚至造成凝血。

1.4人员操作不规范

1.4.1选择静脉不合适。静脉细或有外伤,因为针在细小和脆弱的静脉里探寻游走,会造成溶血。

1.4.2消毒准备不充分。没等酒精完全干燥便采血,酒精会经针孔进入血标本中,导致溶血。

1.4.3针型号的选择不合适。选用大号的针,大量的血液会因为突然快速地涌入采血管中,而导致溶血。如果选择太细的针,血液在较大的压力下通过狭窄的空腔,也会导致溶血,当红细胞进入采血管中时已经发生变形。

1.4.4注血入管时不拔下针头猛力注血,结果红血球经针头挤压破碎溶血。注血后试管晃动过于猛烈,也会造成标本溶血。

1.4.5直接在输液或输血的针头和导管处抽取标本。

1.5标本凝血

1.5.1抗凝剂与血量之比未做到1:9,估计抗凝剂与血量,血液与抗凝剂的比例要求非常严格,抗凝剂浓度会改变血细胞的形态大小,这些改变会使血常规检验时有核细胞的计数得出错误结果[3]。

1.5.2注血后没有将试管握与手掌心来回搓动混匀标本,忘记或简单晃动几下,会使抗凝剂与全血混合不均,造成凝血,包括肉眼观察不出的微小凝集。

1.6标本采集后未及时送检

1.6.1晚、夜班或中班时只有一人上班,忙于治疗和护理,没有及时运送标本。

1.6.2思想上未引起重视,认为等一下没关系。不但会造成培养标本的污染,且血液中有些项目有严格的时间依赖性,如血氨、乳酸、血小板、血气分析各项指标等。标本储存时,血细胞的代谢活动、蒸发、化学反应、微生物降解、气体扩散等,直接影响标本的质量,使检验结果失真。

1.6.3弄错标本。未严格查对医嘱,核对申请项目,操作时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抽取血标本时前后采集了2人以上患者的血标本,未认真核对贴错标签。

2、误差控制方法

针对以上误差导致因素,现提出以下控制方法:

2.1为了避免和减少止血带的应用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更加精确的反映采血当时病人的生理状态,护士在采集血标本时要酌情应用止血带。大量文献资料比较了静脉穿刺扎止血带与不扎止血带的静脉穿刺成功率,其差别并无显著性。止血带不仅会影响检验结果,也会使局部产生疼痛,因此,笔者认为除非必须用止血带才能保证静脉穿刺成功,否则在静脉采血中应尽量不用止血带。

2.2 掌握采血时机 采血时间应根据检验项目的不同而异。大多数检验一般在早晨空腹采静脉血标本如:血脂、肝功能等; 输液病人应在输液结束1~2h 后采血;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应在心肌梗死16~24h 采血; 血培养标本尽可能在使用抗生素前采取静脉血等等。

2.3 预防标本溶血 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术,争取一次穿刺成功,避免同一部位反复穿刺,皮肤消毒后待消毒液干燥后再行穿刺,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注射器,缚压脉带时间不宜过长,禁止用力拍打采血部位,抽血后取下针头轻轻沿管壁注入血液,血清标本禁止摇动,加入抗凝

剂的全血及血浆标本避免用力摇动,禁止注入气泡。

2.4预防标本凝血 全血或血浆标本应加入抗凝剂。血液与抗凝剂的比例要准确,轻轻颠倒混匀,以达到防凝目的。综上所述,静脉采血时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主要是血液标本的质量问题如溶血、凝血等,但其他因素也不容忽视。因此,要防止血标本溶血、凝血,防止药物、饮食及标本放置时间长等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为医疗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2.5选择粗细合适的静脉进行穿刺。并根据静脉的粗细选择合适的针。如果血管已经受伤,第1管的血已经发生溶血,最好弃掉,后面的标本可以使用。采血时不要在发生外伤、血肿的地方进行,以防溶血。

2.6遵照医嘱,严格查对:采集各种标本均按照医嘱执行,核对申请项目有患者的姓名、床号、住院号等,准备好物品后请第2人核对,操作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以保证标本的正确无误。

2.7使用真空采血器,尽量不用注射器采血。使用真空采血器时要依靠真空的吸引力将血吸引进采血管时,不要推动针栓助力,因为强大的压力会损伤红细胞的。采血过程及已采集的血往试管中转移速度不宜太快,要适中。沿着管壁流下,避免红细胞直落管底,其巨大的冲击力可能造成红细胞破坏。

2.8充分准备:采集标本前应明确检查项目、检查目的、采集标本量、选择采集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根据检验目的准备好物品,在选择的容器外必须贴上标签,注明患者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检查目的和送检时间;护士操作前做好自身准备,如剪指甲,洗手,戴帽子和口罩等,必要时戴手套。

2.9正确采集:熟练掌握操作规程和操作技术。正确消毒,待消毒液干燥后再穿刺,并做到一针见血;遵照注意事项及时,准确地采集标本,保证标本的质和量。凡培养标本应在使用抗生素前采集标本,并应注意严格的无菌要求,如已用抗生素者应按药物的半衰期计算,在血药浓度最低的时候采集标本,并在检验单上注明;严禁同时抽取2人以上患者的血标本。

2.10及时送检避免标本污染或变质,影响检验结果,特殊标本应注明采集时间。

3、 小结

静脉采血时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主要是血标本的质量问题,如:溶血、凝血,但采血的时间,采血的部位及标本放置的时间均可引起溶血、凝血,因此,要防止血样的溶血、凝血,防止药物、饮食对采血检验结果的影响至关重要,要求医护人员必须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坚决杜绝不规范标本的采集,认真处理每一个环节,必须严格执行采血操作规程,保证送检标本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医疗诊断提供可靠的检验结果。

【参考文献】

1 张睿,高红,王鑫. 采血技术对血沉测定的影响. 黑龙江医药科学,1999,22(2):89

2 刘秀娥,梁栋荣,刘珍兰,等. 静脉采血中应用止血带影响血糖含量的实验研究. 护士进修

杂志,1997,12(3):10-12

3 李映兰, 罗贞. 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 实用护理杂志,2003,(1).、


相关内容

  • 诊断学选择题
    1.成人静脉采血,采血的部位通常是 B A.手背静脉B.肘部静脉C.颈外静脉D.内踝静脉E.股静脉 2.静脉采血时错误的是 D A.从内向外消毒穿刺部位皮肤 B.进针时使针头斜面和针筒刻度向上 C.见回血后松开压脉带 D.未拔针头而直接将血 ...
  •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预防对策
    标本溶血是临床生化检验最常见的一种干扰和影响因素.标本溶血后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患者当时的身体状况,临床医生不能正确地做出判断.指导临床诊断治疗.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溶血对常规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预防对策. 溶血已成为分析前 ...
  • 静脉血标本采集操作流程(1)
    静脉血标本采集操作流程 (2012年8月7日第3次修改) 一.准备 即开即采: 核对医嘱.检验单→到床头查对床号.姓名→交流→解释目的.方法→评估患者(病情.观察穿刺部位皮肤和静脉情况.是否需要空腹采血)→评估环境(开灯.开窗等)→操作者自 ...
  • 临床生化检验全面质量控制
    临床生化检验全面质量控制(TQC)是利用现代科学管理的方法和技术检测分析过程中的误差,控制与分析有关的各个环节,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可靠.也称为实验室质量保证. 一.全面质量控制的内容 全面质量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标本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的三 ...
  • 检验科各项目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1.  标本防止溶血: 2.  必须上午空腹采血: 3.  采集1-2mlEDTA-K2抗凝血,立即颠倒混匀,不可有凝块: 4.  采集新鲜末梢血2滴加入1滴煌焦油蓝染液中,混匀: 5.  不必空腹定时采血,抗凝剂为109mmol/L枸橼酸 ...
  • 浅谈临床检验标本的采集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医疗事业也在发生的巨大的改变.临床检验标本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证据,其质量是必须保证的.本文阐述了临床标本采集的整个过程,并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给予了改正. 关键词:采集过程:影响采集的因素及对策 ...
  • 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责任书1
    西平博雅医院 医院感染管理安全 责 任 书 年 月 日 XX医院感染管理责任书 科室(医技): 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河南省医疗机构管理与诊疗技 ...
  • 标本送检及检查登记制度
    各项检查及标本采集送检制度 1. 护士根据医嘱及检查单,通知病人并告知注意事项,危重病人及行动不便者检查时应有人陪送,以确保病人安全. 2. 护士采集标本前做好事先向患者告知,正确识别患者无误,按照正确的标本采集途径.规范的操作方法,采集合 ...
  • 医学实验室建设系列(六)
    医学实验室建设系列(六) 一检验医学人才梯队的建设 实验室智能化的程度越高实际是对人的要求越高,仪器不能替代的事情往往更加复杂,而人的管理本身比设备的管理复杂得多.做好人才管理,提升实验室的软实力,才能把期望的职能有效实现. 检验医学人才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