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智者巧借课本之材 - 范文中心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智者巧借课本之材

09/21

  摘 要: 材料不丰富,内容不充实,是初中学生写作不生动的最主要原因,所以怎样掌握丰富的材料,从而写出内容充实、言之有物的文章,已成为中学语文教师必须研究的课题。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素材等待我们去挖掘。

  关键词: 初中作文 写作素材 课本

  

  内容单薄,空洞无物,材料不丰富,内容不充实,已经成为学生写作的瓶颈。究其主要原因,是平时缺少积累,甚至没有积累。文章要言之有物,就必须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只有在熟练掌握丰富材料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写出内容充实、言之有物的文章。对于写作者来说,没有材料,好文章从何而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文章亦如此,如果平时不注重材料的收集、积累,或手中材料过于陈旧贫乏,写作时就会感到无话可说,即使拼凑出来,作文内容也是平淡、枯燥的,满篇假、大、空。

  一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没有材料的文章,是空泛抽象、干瘪无力的;材料用得不够的文章,是单薄、瘦弱的。一切真正有价值的好文章,都是在丰富材料的基础上形成的,文章内容厚实,读者获益匪浅。

  如何才能拥有一定数量的写作素材,真正找到下锅的“米”呢?当我们正为寻觅写作素材而劳苦不堪时,却往往忽略了“教材”这个巨大的素材宝库。一味把拓展材料的视野放在课外是不现实的,因为学生的时间、阅读量毕竟有限,相反,巧借语文课本中的素材是丰富文章内容的一个有效途径。语文课本是一座素材金矿,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多是文质兼美、堪称典范的文章,内容大多贴近学生的思想和性格,它们题材、体裁、风格等丰富多样,具有很强的典范性和时代感,这当中自然隐含着丰富的写作源泉。如果我们深刻理解并且准确把握课文的精髓,领悟并运用前人优秀的写作成果,课本就能成为作文的活水源头,为写作平添一抹亮色,提升文章档次,写作就会别有洞天。下面从“写什么”和“怎么写”两方面来谈谈如何从课文中找素材这个问题。

  1.写什么?语文课本告诉我们,“亲近文学”、“金色年华”、“风俗人情”、“多彩四季”、“童年趣事”、“动物世界”、“至爱亲情”、“小说之林”、“人与环境”等都可以入笔。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主题,可以通过一棵长在燕园幽径上的古藤萝在新旧两个社会的不同遭遇来表现;可以通过一只鸽子偶尔闯进阳台后,引起主人要不要封阳台的思索来表现;还可以通过一座城市是否有属于自己的标志性小动物来表现――角度可以多种多样。看了这些,我们的思路是否变得开阔了些呢?课文中的典型事例、名言警句、俗语、诗文、文言句、精彩片段等都是重要的写作素材,我们可以将其直接或间接地运用到作文中去。如有一位同学在习作《我美丽的家乡――扬州》中这样写道:“不必说风景如画的瘦西湖,典雅古朴的亭台轩榭,也不必说玲珑精致的个园,单是那垂柳依依的古运河一带就让你流连忘返。”这显然借鉴和仿照了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一段,但运用在这里恰到好处,既突出了扬州景色的旖旎多姿,又显示他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让老师眼前为之一亮。

  2.怎么写?初中作文应该以写人记事为主,那怎样写才能比较出彩呢?平日的作文往往是叙事平淡,人物形象不鲜明。要把人物写得鲜活生动,可以从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入手加以刻画;叙事要有波澜起伏,“文似看山不喜平”。然而一旦动笔总不得要领,依旧写不出传神动人之作。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可以追根溯源,回归课本,把课本中的文章作为范例,仔细揣摩,掌握方法,努力从课本中寻找素材。

  (1)扣住人物的特征。高尔基在《童年的朋友》一文中这样写他的外祖母:“她的头发多得出奇,密密地盖着两肩、胸脯、两膝,一直垂到地上,乌黑乌黑的,泛着蓝光。”“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她腰弯得几乎成为驼背,肥肥胖胖,可是举动却像一只大猫似的轻快而敏捷,并且柔软得也像这个可爱的动物。”这些描写细腻、准确而传神,为我们刻画出一个勤劳能干、性格开朗、充满爱心的外祖母形象。“大猫”的比喻既新鲜又奇妙,不仅没有破坏人物的形象,反而因为真实而增添了美感。同学们肯定也写过关于外祖母或者祖母的文章,比照一下,就会发现差距,也能找到写作的切入点。再如:“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里鲁迅先生并没有去描写孔乙己的眼睛、鼻子、嘴巴等,可寥寥几笔,就为我们刻画出一个穷困潦倒,饱受生活折磨,常遭欺凌侮辱却又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的老书生形象。所以说,刻画人物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精而准。

  (2)注重细节。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写文章也同样如此。《往事依依》中国文老师朗读时“头和肩膀左右摇摆着”的细微动作深深打动了于漪,又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收了三五斗》中米行先生的一个“嗤”和从眼镜上边射出来的“鄙夷不屑”的眼光,令读者在愤慨的同时又对旧毡帽朋友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契诃夫的《变色龙》通过对军大衣细节的描写,把奥楚蔑洛夫那种趋炎附势、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性格特征刻画得淋漓尽致,深刻地反映了十九世纪沙皇俄国的黑暗社会现实,无情地鞭挞了沙皇走狗的丑恶灵魂。由此可见,“没有细节,便没有情节的生动性、形象的明显性、主题的深刻性”。它虽然只是“故事情况”中最细小的一部分,却是“描写得出色的细节,且能使读者对整体――对一个人和他的情绪,或者对事件及对时代产生一个直觉的、正确的概念”。

  当然,生活处处皆有“米”,这里是说利用好语文课本,多思考、多积累,厚积薄发。要想在考场中夺魁,平时就必须巧摘妙撷。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国际风云、社会生活、身边琐事,留意山川河流、花草树木、虫鱼鸟兽,从中捕捉写作材料;深入生活,在生活中观察、积累、思索,广泛阅览等都是获取材料的重要途径。只有尽可能多地占有材料,提笔时才能挥洒自如。要写自己的所历、所见、所闻、所感,把有意义的东西记下来,发现生活的丰富内涵,感受平凡生命的非凡价值。

  二

  在选择材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紧扣主旨。选材时,要从表现文章中心的需要出发,严格区分主次,确定取舍。一方面要善于抓取主要材料,辅以相关材料,另一方面要大胆取舍,只要与中心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无论多么生动,都要坚决舍弃。而对于最能表现中心的典型材料,则要用墨如泼,浓墨重彩,以繁胜简,从而达到内容充实的目的。

  2.力求新颖。材料贵新,但不一定都是轰轰烈烈的大事或新鲜事,也可以是普普通通的凡人俗事。只要有闪光点、动人处,可挖掘、可发挥,就均可入文。

  3.注意材料的组合搭配。材料要有典型性,即能揭示事物的本质,最恰当地表达文章的观点,自己所历、所见、所闻的材料也不一定都新颖、典型。这时我们不妨借助联想,合理虚构。虚构不是胡编乱造,而是遵循生活真实原则的创造,前提是确实可能发生这件事,没有脱离人物的身份与地位,也符合特定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另外,还可以对原有材料进行适当剪裁。根据中心思想表达需要,当添加则添加,当描写则描写,内容自然就会充实起来。

  用心挖掘课本这个素材金矿,建立自己的素材库,定能写出精彩的习作来。


相关内容

  • 八号公馆宣传画册文案
    八号公馆宣传画册文案 兄弟,这次的楼书,实质是项目的宣传画册,所以,大量运用实景图或示意配图.画册的整体构思是按照"金木水火土"的顺序,将项目的内容串联. 尺寸:暂按A4的一半做吧,单P 尺寸,宽140㎜,高210㎜ 总 ...
  • 20XX年高考作文:怎样使我们的高考作文上档次
    2010年高考作文:怎样使我们的高考作文上档次 高考结束了,高考作文成了大家的热门话题.高考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形式,有其特殊的要求和严格的标准.高考作文是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有的考生谈"文"色变,其实大可不必畏惧高考作文 ...
  • 初中英语中考复习备考策略
    初中英语中考复习备考策略 长清五中英语组 把握好中考英语试题的特点,就能有效地组织好中考复习.中考复习是中考前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其方法很多,且各有各的特点,如果采用得当,时间把握的好,且落实到位,将会事半功倍,如果不当,那将会事倍功半,劳 ...
  • 千红万紫安排着,只待新雷第一声
    摘 要:作文是一个人综合语文能力的集中体现,是语文素养中最重要的素养.然而,每每提起作文,学生总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究其原因,是没有写作的素材.丰厚的写作素材源于平时在生活.阅读和语言等方面的积累.只有极尽人的眼.耳 ...
  • 话题作文"探索求知"导写 (课本是以"求知"为话题.)(整理精校版)
    话题作文"探索求知"导写 (课本是以"求知"为话题.) 作文辅导 0620 1756 话题作文"探索求知"导写 (课本是以"求知"为话题.) [话题聚焦]: 哈 ...
  • 20XX年高考作文备考计划
    2014年高考作文备考计划 备考计划要早做 1.备考目标 有了对高考作文命题的研究,有了明确的训练方向,我们还要制定一份备考2014年和今后高考作文的计划,以时时监督自己,打好基础. 一 备考目标 1.进一步提升思想认识水平. 2.充分把握 ...
  • 报任安书教案
    >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在奋斗中扫除这一切,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 2司马迁(前145-前90?),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市)人 ...
  • 高中议论文写作素材的有效使用
    议论文写作中有效使用材料的方法 摘 要:中学生写议论文,往往会认为自己没有材料,其实不是没有,而是不会使用材料,或者说不会使自己手上的材料得到有效地使用,才会造成"无米下锅"的状态.要让自己手上的材料得到有效地使用,就要 ...
  • 小学英语教学情况分析报告
    阿沿沟小学英语教学情况分析报告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一.成绩分析 (一)成绩对比表 (二)对比分析 依据前两年成绩分析如下:三年级平均成绩提高了14.4分,及格率上升9.9个百分点,四年级平均成绩降低了2.8分,及格率保持平 ...
  • 关于安全的广播稿
    第一篇:关于安全的广播稿 生命,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字眼,像一位力量强大的巫师,让人思考,让人观察,让人倾听,却又如同一棵弱不禁风的小草,那么脆弱,稍不注意就被连根拔起,安全也因而成了生命的保镖. 生命逝去的原因有许多,有时一个小小的原因就会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