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调研报告 - 范文中心

农机调研报告

12/14

加快农业机械化科学跨越、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发展

---拜什吐格曼乡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调研文稿

,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市委(全委)扩大会议对全市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了全面部署,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和重大措施,为今后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指明了方向。市委(全委)扩大会议明确提出:要加速新型工作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进程,这既为加快农业机械化全面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加快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全面、协调发展,力争使全乡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目标,全面加强先进适用机械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应用,有效地推动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

一、基本概况

拜什吐格曼乡位于阿克苏市西南23公里处,是一个农、林、牧相结合,全乡总面积20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55万亩,辖4个管理区,26个行政村,9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105户,总人口23500人,农业人口20515人。目前,全乡已创建农机平安示范村14个,各类农业机械9783台,其中:大型拖拉机2174台,中型拖拉机589台,小型拖拉机1373台;地膜机351台,精良播种机68台,打药机174台,小麦播种机58台,联合整地机82台,种耕机168台,犁270台,其他拖车、打麦机等微小型手工农业机械4476台。农业机械大

马力、高性能、复式作业机械保持较高增幅,经济作物、畜牧、设施、林果业等机械得到了较快发展。

二、当前农业机械装备发展状况

为进一步做好农业机械化的建设工作,以示范基地建设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和引领粮食种植业、棉花种植业、林果业、设施农业、畜牧业等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路子,加快提升种植业、林果业、设施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水平,使示范基地率先实现机械化目标。按照“市场化运作、实体化构建、产业化经营服务”思路,因地制宜地组建成立各类农机专业合作社。

(一)、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作业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高

截止到2010年底,全乡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可达60%,小麦、水稻、设施农业、畜牧、林果等特色产业的重要技术环节才步入机械化的起步阶段。

农机专业合作组织蓬勃发展,农机化经营效益显著提升。截止到2010年底,全乡农机专业合作组织1个,合作社总资产达1.5亿元,社员3000名,拥有各类拖拉机500台,配套农具1500台,主要从事农田耕、种、收作业及农机维修、农机运输等业务,合作社已通过开展农业生产服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农机跨区作业突破了地域、部门的界限,有跨村、乡作业扩展到周边地区作业。作业项目从小麦、水稻机收逐步向机耕、机播以及机械青贮等作业项目扩展。

(二)、特色林果业和棉花产业生产机械化发展情况

近几年,市农机部门高度重视林果业和棉花生产机械化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结合“科技兴农机”和农机补贴等项目实施,加大了棉花、红枣机械化种植,香梨、核桃、红枣、棉花病虫害植保、果园旋耕除草、果树开沟施肥及棉花开沟施肥等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推广力度,加强适合不同树种、不同棉花品种、不同栽培模式的机械化技术的实验示范,提高了全乡特色林果业和棉花机械化作业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目前,全乡共有各类林果业机械5619台,其中田园管理机854台,植保机械2414台,果树修剪机1100台,开沟施肥机400台,全乡结合本地实际,积极采取措施,切实加强了林果业、棉花种植业机械的引进推广力度,着力提高了全乡林果、棉花种植机械的装备水平,加快推进林果业、棉花种植机械化的发展。一是利于国家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加大了对播种、修剪、植保、开沟施肥等林果、棉花机具的补贴和示范推广力度;二是利用村集体积累资金,对林果机具购置实施购买补贴;三是利用补贴资金组建农机机械化作业服务队. 目前,全乡组建林果业机械化作业服务队1个,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购买各类林果机具2000余台;四是加强特色林果机具,棉花机具的展示演示和宣传工作,在全乡利用现场会、观摩会的形式分别展示演示了果树修剪、植保、开沟、果品烘干机等林果棉花机具;五是制定各机具目标责任任务,纳入到对各行政村全年的目标管理考核指标中;六是积极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鼓励和支持农业种植大户、林果种植大户等组建机械化作业综合服务队。目前,全乡已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1个。

三、林果业生产机械化和棉花生产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林果业种植和棉花种植等劳动生产率低,生产成本高,机械化技术发展滞后;当前,全乡林果业、棉花种植从栽培、定植到管理、采摘大部分作业环节仍然靠人工作业,生产成本高,劳动生产率低,除林果业对劳动管理用工的需求量比其它作物都多。

2、现有的林果机具、棉花机具与种植农户的需求以及机械化的程度还有一定的距离,在林果业和棉花种植中,除播种、除草、开沟、植保作业的机具相对较成熟,其余如果树施肥、果品加工和棉花采收等环节的适用机具较少或空白,此情况已不适应了当前的发展。

3、农机与农(园)艺结合不够紧密,发展林果业机械和棉花机械必需考虑园艺技术与机械化技术的结合问题,目前,本乡大部分果园和棉花都是农林间作式,从果园的建设规划到棉花种植等适合的株、行距选择,果树矮密种植、棉花品种选择及果园施肥、棉花施肥、除草、果树修剪、喷药、水果采收及棉花采收等机械化作业的要求,但目前,我乡的林果种植模式、棉花种植模式之间作业方式已极大地制约力现有机械作业的空间和作业的发挥。

4、科技投入不足,果品加工和棉花加工技术水平较低,加工作业标准不健全,同时,林果和棉花种植、管理、采摘机械化水平和产品加工转化能力较低,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5、对棉花产业,目前我乡95%以上的面积都是农、林间作,都是由农民种植,而棉花种植大户都分布在比较散、偏远、道路较差的地方植,发展棉花机采机械化的条件不成熟。

四、林果业和棉花机械化示范区建设背景、必要性和有利条件

(一)、林果业和棉花机械化示范区建设背景

1、建设林果业和棉花机械化示范区是探索林果业、棉花产业机械化发展道路的需求。首先,现代林果业、棉花产业要求以现代的机械装备来武装林果业和棉花产业,客观上要求快速持续发展林果业和棉花机械化。其次,推进林果业和棉花机械化,既要遵循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学习借鉴其它区域的经验,又要从本地实际出发,选择符合实际的发展模式,走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

2、建设林果业和棉花机械化示范区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林果业和棉花机械化是建设现代化林果业和棉花的基础工程,是运用先进适用的林果机械和棉花机械装备作业,目的在于改善林果业和棉花的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林果业和棉花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实践证明,林果机械和棉花机械在生产上的广泛运用,有利于才进门传统生产方式的变革,推动农村生产发展;有利于降低林果业合棉花生产成本、增加农户收入,促进农户生活宽裕;有利于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推进村容整洁;有利于林果业和棉花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促进乡风文明和管理民主。

3、建设林果业和棉花机械化示范区,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需要,目前,我乡林果业和棉花种植基础依然薄弱、生产手段落后、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林果业和棉花机械是先进的生产工具,是建设现代林果业和棉花产业的物质基础和技术载体。建设林果业和棉花机械化示范区,可有效加强农机技术集成配套,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促进生产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增强林果业和棉花综合生产能力和防灾抗灾能力。通过示范区的建设,以点带

面,实现林果业和棉花种植业机械作业标准化,有利于提高林果业和棉花机械技术状态、提高作业质量、减少不必要的重复作业,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农业效益提高产量、改善质量,增强效益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二)、林果业和棉花机械化示范区建设的必要性

1、建设林果业和棉花机械化示范区,有利于加快林果业、棉花产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我乡林果业和棉花种植业机械化才刚刚起步,在生产中的一些关键化技术水平还很低。从播种、开沟施肥、采摘等仍然是急待突破的“瓶颈”环节,远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急需加大示范推广力度,加快发展速度。因此,加快区域规划,通过建立新技术综合示范区,把示范区建设与普及推广机械化新技术结合起来,加大关键环节林果业和棉花产业机械化示范和投入力度,是加快机械化新技术应用步伐,推进我乡农业机械化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的重要措施。

2、建设林果业和棉花机械化示范区,有利于加强农业化基础设施,提高农业化公共管理和服务能力。近10年来,对于农业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投入较少,农机化基础设施落后,农机化服务能力较弱。一是农机专业户规模较小,组织化程度低、服务不够规范,农机合作组织才刚刚起步,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水平还不够高。农机化基础设施落后,机械作业效能不能够充分发挥,许多村里农户存放农机具的场库棚匮乏,“停机难”、乱停乱放不仅造成机具技术状态下降,同时也影响村容村貌,与新农村建设环境优美的要求极不相符。二是农机维修服务网点建设滞后,农业机械维护保养水平低,修机难特别是

高性能机具维修难的问题日益严重,这些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制约农机化发展的因素。三是推广体系服务能力弱。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购买力较低的根本制约因素下,传统耕作习惯、自给自足依旧偏重,农机服务体系缺乏相应有效的资金支持,造成政府在小范围内的扶持和示范力度尚不能有效带动广大农民主动使用农业机械,加之农民购机现实短期获利较强,带有公益性、先进性的新型机具应用步伐较慢,新技术、新机具试验示范推广任务相当艰巨。通过建立机械化示范区,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把示范区建设与完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结合起来,与创建平安农机,和谐农机结合起来,与强化农业机械化各项工作结合起来,把示范区建设成为农业机械化试验示范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可有效提升农机化公共管理和服务能力,加强农机化基础设备建设。

(三)、林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的有利条件

1、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目前,我乡林果种植总面积已突破10万亩,挂果面积8.3万亩,总产量93.75万吨。其中,红枣145万亩,总产量达7.67万吨,核桃138.74万亩,总产量3万吨,香梨1.8万亩,总产量15万吨,基本形成了以红枣、核桃、香梨为主的特色林果基地和主产区。同时林果业已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2010年,全乡一些林果业发展较早的村和农户,林果业收入已经占到农民收入的50%以上,涌现

出了一大批以发展特色林果业为主,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乡、村、户典型,特色林果业已成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重点,加速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促进农民增收的着力点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支撑点,农民致富的“摇钱树”,对发展林果业机械是有利的。

2、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已具备一定的前期基础。自2001年地、市在“四个一”示范基地建设基础上,组织制定了“粮、棉、畜牧、林果业特色四大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提出了依托“四大基地”推广农机化新技术的思路和“技术集成、项目整合、实验示范结合、项目带动”的具体要求。

3、为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新疆农机化跨越式发展,这为我乡进一步做好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工作,以示范基地建设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和引领机械化发展新路子,加快提升林果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水平,使示范基地率先实现生产机械化的目标。

五、林果业、棉花种植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目的意义、指导思想和建设布局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技术集成,突破创新、领域扩宽,整体提升的思路,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优化结构、协调发展的原则,实行政府支持、市场引导、项目带动的运行机制,通过开展机械化综合技术试验示范,促进各类机械化技术集成配套运用,全面提升机械标准化水平,加速农机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推进农机化管理方式、发展方式和服务方式

的转变与创新,提升整体装备水平、作业水平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探索出一条农、林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符合我乡实际的农机化发展道路,对我乡农业生产和农机化发展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为推进产业化发展,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基础,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二)、建设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由于各村具体情况差异较大,示范区建设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梯次推进的原则。

2、效益优先原则。机械化示范区建设要突出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特别是要突出经济效益,让广大农户在机械化发展中得到实惠,收到益处。

3、市场导向原则。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解决资金、技术、人才问题。利于竞争机制,实行示范区建设项目招标制、投资业主制,以及技术首席专家制等新的运用机制。全面推进体制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和工作方式创新。

4、改革创新原则。体制改革与创新,是机械化发展的活力所在,机械化示范区建设必须在经营管理体制、投资体制的改革上下功夫,创新服务和运行机制,达到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

(三)、建设布局

1、通过示范区建设,以先进适用的机械化技术为支撑,发挥区域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实现一批技术的组装集成,提高标准化作业水平,转化和推广一批机械化科技成果,对全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起到

示范和推动作用,同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升级,增加农民收入。通过不同经营主体运用机械,引导农户发展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探索机械化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提高优势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水平,加快现代化进程,使其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窗口”。

2、机械化示范区选择基础条件较好,路、渠、水电等设施基本配套,能适合机械规模化作业的区域,要求当地农业区域优势明显,种植集中连片,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和辐射优势;拥有一定规模的机具设备,生产主要环节采用机械化作业,节本增效显著,发展潜力大;具有较强的技术经济实力或依托单位,有利于形成新型生产合作组织和项目的运行机制;示范区内农户使用新技术、新机具的意识较强。根据以上选择原则,在有条件的区域建立农业机械化示范区进行试验示范。

3、要求每个机械化示范区集中连片,有机库棚,能相对集中存放作业机具;有农机专业合作社、一定规模的农机作业服务组织或农机大户作为依托,有机械使用管理办法;要求制定出机组作业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和安全作业规程。示范区要围绕农机管理体制、经营机制、技术机具和服务模式进行创新和示范,促进和带动全市农业机械化发展。

六、林果业、棉花种植业机械化建设项目和目标

(1)、建设项目

以林果业和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户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中心,机械化示范区建设作要要以优质、高产、高效、节能环


相关内容

  • 农机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农机监理站农机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为了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不断强化 ...
  • 20**年农机安全生产自检自查报告
    郭大寨乡2011农机安全生产自检自查报告 今年,我站在认真学习<云南省安全生产条例>和<云南省安全管理条例>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了安全工作就是"生命工程"的理念,以安全.规范以团结,廉洁,敬业,高 ...
  • 农机局20**年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农机局先进事迹个人材料 痴心无悔默默无闻的 --优秀党务工作者xxx 同志事迹材料 (2012年4月12日) XXX 同志,男,1976年3月1日出生,1997年7月分配到桑坝乡工作了8个春秋,2003年7月1日入党,2004年11月调到X ...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机依法行政工作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机依法行政工作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推进依法行政提出了明确要求,依法行政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更是我们各级政府的行政执法部门的立足之本,因此我们必须立 ...
  • 高寒山区农民对农业科技知识的需求分析
    摘要 介绍了湟中县鲁沙尔镇的概况,对当地农民进行调查走访,对该地区油菜生产.油菜科技服务.农民接受科技知识培训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了农业科技知识培训需求和启示,以期促进高寒山区农民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 农民:农业 ...
  • 农机构造与工作原理
    农业机械学 Agricultural machinery 课程编号:901120513 学时数:54学时(理论学时:44:实验学时:10 课外学时:无) 学分数:3 执笔人:任文涛 讨论参加人:任文涛,林静,宋玉秋,辛明金,王瑞丽,白晓虎, ...
  • 我国农业生产资料补贴政策的方式及完善对策
    摘要:农业生产资料是农民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影响着农民实际收入的增加,因此国家很早就开始实施的农业生产资料补贴政策是保障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农业生产资料补贴政策主要有良种补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而为 ...
  • 农业现代化引领十三五投资主线
    今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将正式召开,十三五规划是此次会议的重要议题.人民日报10月25日发布十三五规划十大目标,根据十大目标,"十三五"时期五条投资主线将成为确定性主题,具体包括4个"中国梦"和1个&qu ...
  • 浅谈新形势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浅谈新形势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作者:杜云龙 来源:<新农村>2012年第04期 摘 要:简要总结了泸西县农业机械化体系发展现状,分析农机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时期泸西县农机体系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农机 服务 ...
  • 农机安全监理站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加强我区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促进全区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特根据市监理所.阳宗海管委会部署要求,在全区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现就开展大检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强化工作协调. 领导小组设办公室在监理站,由吴从燕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