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古代玩具 展现古人的智慧 - 范文中心

神奇的古代玩具 展现古人的智慧

05/31

七巧板

现代人的娱乐游戏种类繁多,尤其是具有声光效果的电玩游戏,往往令人沉迷而无法自拔。而古代没有电子设备,也没有精密复杂的游戏机,简单的几块木头却富含深意,而且变化十足,甚至流行到现在。

说起中国古代的益智游戏,除了棋盘类或牌类游戏外,七巧板、鲁班锁、华容道、九连环等也是相当有名的益智玩具。其中以七巧板与鲁班锁最具代表性,到底这些玩具具备什么样的学问?它们的背后又承载什么样的历史呢?

七巧板益智游戏流行国内外

相信有不少人玩过变化无穷的七巧板,现在不少开发儿童智力的玩具,就是以七巧板的概念制作的。七巧板的构造,是将一个正方形切割成七块几何平板,包括两个大三角、一个中三角、两个小三角、一个正方形和一片平行四边形。游玩者必须想办法以这七块板子排列出指定的图形,如器物、山水、动物、植物、人物等。

关于七巧板的历史,《冷泸杂记》中有简单的记载:“宋黄伯思燕几圃,以方几七,长短相参。衍为二十五体,变为六十八名。明俨征蝶几冈,则又变通其制,以勾股之形,作三角相错形,如蝶翅。其式三,其式六,其数十有三,其变化之式,凡一百有余。近又有七巧图,其式五,其数七,其变化之式多至千余。体物肖形,随手变幻。盖游戏之具,足以排闷破寂,故世俗皆喜之。”

七巧板最早源于宋朝,当时并不是轻巧的玩具,而是七张桌子。宋人黄伯思为了能够在筵席上招待不同数量的客人,订做了六至七张长方形小桌,并创造了几种图形来排列这些桌子,他称这种家具为“燕几”。

到了明代,戈汕著作的《蝶几谱》中,记载了一套由十三张小桌合成的家具,一共以七个三角形、六个梯形组成,其中三角形与梯形又各有三种尺寸与样式,因为排列的形状与蝶翼相似,因此称为“蝶几”。后来的七巧板玩具,就是将蝶几的概念简化,由十三块减为七块,并作成小型板状的玩具。

清代嘉庆年间,桑下客著作的《七巧图合璧》是最早关于七巧板玩具的书籍,里头记载了七巧板的基本形状及各种排列的图案。这本益智书后来在民间造成流行,不只是一般百姓,连文人、富商、皇室也相当喜爱这个游戏。

因此七巧板的材质也相当多变,有纸板、木材、金属,甚至还有以象牙制成;除了作为玩具,更是一项收藏品。当时在广州的外贸店也有贩售精致的七巧板,这项益智游戏也跟着外国商人流传至欧美国家,同样造成流行。

鲁班锁玩具具中国建筑木榫的技术

鲁班乃是中国古代建筑与奇巧器械的代表人物,鲁班锁便是以其人为名,表现此物的精巧神奇。鲁班锁游戏是将三到六根条棍穿插在一起,组合成一个立体的十字型。组合成功的鲁班锁会成为一个稳定的结构体,除非用正确的拆卸法,否则不会散开,是相当神奇的科学玩具。

鲁班锁

这个玩具的概念即是中国建筑的精华:木榫的技术。鲁班锁每根条棍在不同的位置雕刻凹槽,当它们穿插组合在一起时,整体结构是实心的。将所有条棍组合好后,再将一根称为“锁棍”的完整条棍插进结构中,便可使其稳定不散。

大部分的鲁班锁玩具是以六根条棍组成,并且在条棍上刻着“礼、乐、射、御、书、数”,象征着“六艺”,因此又名“六子联芳”,饶富深意。另外还有延伸为球形结构的“桂花子球”,也是运用同样的原理制作。而制作鲁班锁的素材除了木头之外,还有竹子、象牙、黄铜等材料。

鲁班锁的由来难以考证,有人认为,鲁班锁其实是一种实用工具的结构,例如妇女使用的绕线架,或筷篓、置物架等家具,便是以其概念结构制成。古代的木工师父也会教授学徒制作鲁班锁,藉以练习制作榫头的功夫。

不论是七巧板或鲁班锁,拆开来都只是简单的木块,相拼之后却是千变万化、复杂深奥,除了可以消遣时间、训练脑力,同时也包含了建筑学与数学,展现着古人的智慧。

已经习惯电子娱乐的现代人,不妨放下声光刺激,让眼睛与耳朵休息一会儿,用巧手与慧心,重温一下这些古老却深奥的游戏吧!


相关内容

  • 自然的话题作文
    海与大河不同.河流缓缓流淌,如老聃的"清静微妙,守玄抱一":而大海变化万千,如庄周的"洞达而放逸".海水的磅礴之势,海水的傲视天下,海水的宁静微澜--面对这样的海,我听到的是孟德的"烈士暮年 ...
  • 汉字的构造与识字教学
    汉字的构造与识字写字 姜绍余 识字写字教学,在小学语文学科占用极其重要的地位,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难点.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生必须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在教学中很多教师能够注重培 ...
  • 爸妈英语都不好?不用怕,可以这样给孩子讲英文绘本故事!
    一直以来都有很多家长给我们私信或微信留言,问如何才能给孩子讲好故事,怎样让自己的声音变得好听,甚至是怎样能让自己变出各种各样不同的声音来,所有这一切的秘诀是什么? 其实,每次看到这些问题,我的脑子里都会涌现出一大堆想要去跟各位爸爸妈妈说的话 ...
  • 外国传统工艺美术2
    第七讲 外国传统工艺美术 1.工艺美术民俗概述 2.中国工艺美术民俗 3.外国工艺美术民俗 口 典型案例 口 本章小结 口 关键概念 口 复习思考题 口 实训题 口 自测题 教学目的 认识工艺美术民俗是民俗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发 ...
  • 读书真好作文800字
    第一篇:读书真好 记得小时候,我常常缠着妈妈给我讲故事.一个又一个美妙的童话故事,像磁石一般深深吸引着我.在寂静的夜晚,我躺在妈妈的身边,听妈妈讲<白雪公主>.<小红帽>.<卖火柴的小女孩>--我仿佛变成 ...
  • [小学美术]河北版_第六册教案
    色彩的魔术师 教材分析: 我们生活在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红.橙.蓝.绿.青.靛.紫--美丽的大自然就像是一首色彩的交响乐,优美动人.在大自然中,光就象是一个魔术师,是它使我们的世界变得如此绚丽多姿.生机勃勃.画家离不开色彩,因为色彩是最美. ...
  • 奇妙的七巧板
    奇妙的七巧板 --活动设计 平房区高潮小学校 魏丽丽 活动背景: 七巧板是一种学生们喜爱的玩具,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七巧板不仅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还能充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空间拓展能力.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探究,制作,创新等活 ...
  • 中国传统图案的潜藏寓意
    图案:狮子.绣球. 解题:狮,哺乳纲猫科动物 .雄狮壮硕雄健,颈有鬣.我国古代工艺中的狮纹样,是历代民间艺人加工,提炼并加以图案化的结果,较真狮英武而活泼.绣球是用丝织品仿绣球花制作的圆球.古代视绣球的为吉祥喜庆之品.据<汉书·礼乐志 ...
  • 教版思想品德五年级下册
    汉字的发展与创造教学设计 李蕾 一.导入 汉字是我们身边最熟悉的事物,他与我们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那汉字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回答(5名学生) 汉字究竟是怎样产生和演变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汉字的发展与创造(板书:汉字的发展与创造) 二 ...
  • 知与行:从知而行之到行而知之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知而行之,义也.安而行之,义也.知而行之则善,知而不行则耻,不知而不行则庸,不知而行则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