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烟壶的欣赏及鉴别 - 范文中心

鼻烟壶的欣赏及鉴别

06/14

鼻烟壶的欣赏及鉴别 鼻烟壶,现代人们对它了解的并不多,可它在中国清朝却有着近三百年的辉煌历史。当时,鼻烟壶不仅仅是盛装鼻烟的实用容器,更多的是供人们玩耍和显示身份和地位的证物。内画鼻烟壶出现于嘉庆末年道光初期。它是用特制的微小勾形画笔,在透明的壶内绘制而成的。最初的内画鼻烟壶是内壁没有磨砂的透明玻璃壶,因为内壁光滑不易附着墨和颜色,只能画一些简单的画面和图案,比如:蝈蝈白菜、龙、凤和简笔的山水、人物等,后来,艺人们用铁砂和金刚砂加水在鼻烟壶的内面来回的摇磨,这样使鼻烟壶的内壁呈乳白色的磨砂玻璃,细腻而不光滑,容易附着墨色,效果就象宣纸一样,内画鼻烟壶后来出现了一些比较精细的作品,再后来发展为诗书画并茂艺术精品。

鼻烟传入中国后,中国人先是利用传统药瓶盛放鼻烟,在此基础上利用了多种材质和制作工艺来完善鼻烟的盛具。他们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这种口小腹大的瓶子存放鼻烟更有好处,能够保证鼻烟在长期使用也不变质,并且携带方便,样式具有中国传统的美感,因此受到鼻烟烟民们的喜爱。 在中国的清代,上至皇帝,下至百姓,吸闻鼻烟甚是风行。以皇帝为首的封建贵族,奢靡至极,他们使用的鼻烟壶往往搜集名贵的材料,技艺精湛的工匠为他们设计、制造的。在国际上有的收藏家认为,鼻烟壶是集中国工艺美术之大成的袖珍艺术。

1.鼻烟壶的分类

(1)白玉鼻烟壶。清代流行白玉鼻烟壶,以温润如脂者为佳品。比较多的是青白玉,黄玉、墨玉鼻烟壶反而较少见。清代赵之谦在《勇庐间诘》中说:“玉之属,白截肪,黄蒸栗,所共知也;或留皮色为之,赤黄相间;或改古玉奉之,

尤奇丽。”白玉鼻烟壶甚富造型美和趣味性。例如雕琢成茄子、佛手、瓜果、蟾蜍、竹节等型。此外,壶身还有些浅浮雕,颇具花鸟山水的风味。还有吉祥图案和纹饰,例如蝠鼠,鹿仔、瓜果、富贵花、鱼、莲花等。还有雕琢铭文、“寿”字、“福”字、“喜”字、“万”字等等。清宫的显贵看厌了全白的纯白玉,故在表现加烤一薄层褐黄色斑,以增情趣,当时俗称为“玉皮子”鼻烟壶。清代赵汝珍在《鉴辨鼻烟壶》中记载道:“用玉特制鼻烟壶,大概始自康熙朝,因为康熙皇帝享国时间最长,任何质地的烟壶,都自此时肇始,正是基于此点推断玉制烟壶在康熙时创始。大概是玉质烟壶的价值,全在于质地的优劣,而作工的粗细和年代产生的远近,并不重要,所以其创制的年代,世人往往忽略……乾隆朝玉器的制作,有一个独特之处不可不知,即中国历来用玉,一律将玉的原有包皮,剥得一干二净,绝对不能有丝毫原皮留在上面,数千年来,无不如此。只要查看一下过去的玉器,没有一件不是这样的。惟独乾隆朝时,常有利用原皮的各种颜色制作各种花纹或鸟兽虫鱼、山水云烟之状,制作也极其美观。”

(2)翡翠鼻烟壶。翡翠是一种天然矿石,主要产于缅甸。翡翠是一种统称,红色称为翡,绿色的称为翠,其中以绿色鲜艳的翠价值最贵。翡翠鼻烟壶到晚清时代才逐渐出现和受重视。翡翠鼻烟壶大都以旧工的精品为佳。旧工比较精巧,质地是愈细腻愈好。翡翠鼻烟壶分为京作、穗作和苏作。京作,即北京翠玉雕,造型多样化而高雅,而且有古风。穗作,是广州工,比较擅造型新颖为主,也多素面。翡翠鼻烟壶要注意“地张”,“地张”是指质地无翠色、翡色和紫罗兰色的部分。翠玉鼻烟壶要求“地张”色柔和,显出亮丽和匀润。如果“地张”的水分差,便不透明,会影响照映的程度。现今坊间所见有些翡翠鼻烟壶,表面上够翠绿,但是绿中往往有闪黄、闪蓝的感觉,色调不自然,是“邪色”。要谨防玻璃

料的假翠玉鼻烟壶,假翠玉鼻烟壶必然有所谓“料泡”或“猪鬃毛眼”,即气泡。这类假翠玉色调较鲜艳,带有很强的蓝光,只要拿起来向着强光对视,即可看到气泡。

(3)玛瑙鼻烟壶。玛瑙鼻烟壶是玉石类鼻烟壶中最为常见的品种。玛瑙的品种很多,以颜色区分,有红玛瑙、绿玛瑙、白玛瑙、灰玛瑙、紫玛瑙、黄玛瑙、冯糖玛瑙、羊肝玛瑙、胆青玛瑙等;以花纹区分,有子孙玛瑙(玛瑙中有大大小小的斑点状花纹)灯草玛瑙(玛瑙中的花纹犹如中药中的灯草)、杂草玛瑙(玛瑙中的花纹如同水中生长的杂草)、缠丝玛瑙(玛瑙中有细小的缠丝)、玳瑁玛瑙(玛瑙中有玳瑁状花纹)等。欣赏玛瑙鼻烟壶时,首先要看颜色,以红、绿、蓝和紫色玛瑙为最好,黄、灰、白次之;其次要看烟壶的雕刻工艺因为玛瑙为最好,黄、灰、白次之;其次要看烟壶的雕刻工艺,因为玛瑙的原料并不昂贵,只能通过雕刻工艺来提高身价;再次要看花纹,玛瑙中的天然花纹一定要鲜明、别致,没有绺裂。现今较难找到乾隆和嘉庆时代的冰糖玛瑙荷包式鼻烟壶和刻铭的白玛瑙鼻烟壶。巧雕玛瑙鼻烟壶又称为“天然图画”玛瑙壶,是利用玛瑙本身表面的天然纹理或不同颜色,琢磨出不同的图画,情趣盎然。匠师们多数利用有象形性黑斑的玛瑙,略经人工雕刻,突出形象;有些高手不加斧凿,却能磨出天然图画。 鼻烟壶这个西方世界的舶来品在中国的发展也算是一个传奇,中国的能工巧匠和文人雅士们赋予了它与众不同的艺术气息。在这样一个小小的世界里,美丽与意境由内而外地展现出来,含蓄而又厚积薄发,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奇异载体。虽然鼻烟已经渐渐淡出历史舞台,但鼻烟壶却因其具有很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成为历代收藏家掌中把玩的珍品。

2.鼻烟壶的艺术价值

鼻烟壶并非诞生于中国,而是地地道道的舶来品,但却成为中西文化融合后的结晶,是我国古代艺术品中成长最晚的一门,在中国被发扬光大,成为具有中国风格的“壶”。自明万历年间由欧洲传入中国后,鼻烟先在宫廷、王府中得到应用,到清代已在社会广泛流行,用来盛放鼻烟的鼻烟壶也成为人们显示身份和馈赠亲友的时髦物品。

中国自制鼻烟壶于清初,不仅内府制造贮鼻烟的玻璃瓶,而且在民间也大量制造,只是称之为“瓶”而非“壶”。在康熙末年,鼻烟瓶才改称为鼻烟壶。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诸代,工艺技法变化无穷,各色精品美不胜收。清朝末年,旱烟、水烟、纸烟逐渐代替了鼻烟,它最终被社会淘汰,但鼻烟壶则作为精美的艺术品,继续为人们研究、收藏、玩赏。 鼻烟壶是一门“小中见大”的艺术品。

“小”是指体积小,画面小。一般鼻烟壶只有手掌大小,是在手中把玩的器物。“大”是指它的内容广泛,它集合了书法、绘画、雕琢等为一体的艺术品。尤其是内画鼻烟壶是在鼻烟壶内壁作画这大大提高了绘画的难度,但内画艺人以其聪明才智将书法,国画中的山水、花鸟以及人物发挥的淋漓尽致,近年来甚至于油画相结合,把内画鼻烟壶推到了鬼斧神工的境界。从工笔到写意,从国画到油画。内画鼻烟壶——这件掌心中把玩的器物容天地之大,宇宙之广。

“大”还指难度大,制作内画鼻烟壶比其它鼻烟壶有着更高的技术上的要求:其一。为了保持鼻烟的气味不外泄,鼻烟壶的口都比较小,而掌中之物,壶的内膛也容积有限,正所谓口小如豆粒,膛大不过寸,寸天厘地,用与壶盖相连的烟匙挖取鼻烟尚需小心谨慎,而用笔在壶内壁绘画,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其二,

内画鼻烟壶因是在壶内书写绘画,为了让使用或鉴赏者能看到正确的画面,制作者必须熟练地掌握背画技术、在鼻烟壶内这个小小的天地里,一切都必须反着进行,这更增加了内画鼻烟壶的制作难度。

“大”还指画面的意境远。内画鼻烟壶的创作者们偏重于山水风景、历史故事、人物形象、花鸟虫鱼、神话传说以及不少寓意吉祥的图案。在创作每一件内画鼻烟壶时,认真严肃的匠师们都要把自己的感情注入其中,使原本无生命的鼻烟壶赋予生命,具有了深刻的内涵,强烈的吸引着它的使用者和鉴赏者。内画鼻烟壶是门精逾鬼斧、巧夺天工的技艺,高超的内画大师们往往能在人们难以想象的鼻烟壶内,随心所欲,笔下生花,流畅顿挫,运用自如。在那寸天匣地的小空间里,巧笔书出川闻风流,画出世上万象,是中华名族的艺术品中一块神奇的瑰宝。鼻烟壶几乎涵盖了所有艺术品门类所具备的一切,包括材质,包括制作工艺,包括绘画工艺,等等,可谓博大精深。

另外,内画鼻烟壶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也非常大。造型小巧别致的鼻烟壶,集各种材质、工艺、造型、纹饰于一身,变化丰富、工艺精巧,既便于收藏,又利于把玩。鼻烟壶被视为清代工艺品的代表,它在浩瀚如林的工艺美术界中,一直被视为“小家碧玉”,难登大雅。在中国,有关烟壶的专著更是风毛麟角。除清代著名学者、书画家赵之谦的《勇庐闲诘》外,很难找到比它更详尽的文字资料了。直到近些年,国外的研究成果陆续面市,鼻烟壶的国际价格不断上长,鼻烟壶艺术才在国内日益受到重视。

内画鼻烟壶大师们的艺术成就及创作风格,对后世及当代内画鼻烟壶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们的作品已经成为不可多得、独具魅力底工艺精品,叶是当代收藏家们乐于收藏的门类。以1996年翰海秋季鼻烟壶专场拍卖会为例,其中

周乐元的作品2件、马少宣的作品5件、叶仲三的作品6件,均被当场高价拍出。马少宣的一件“大乔、小乔共读”鼻烟壶以15万人民币拍出,是估价的5倍。1985年,苏富比公司在美国纽约举办了一次鼻烟壶专题拍卖会,其中一件叶仲三“骑兵二等卒”鼻烟壶估价7000美元。可见内画鼻烟壶的收藏价值之大。

小巧玲珑的鼻烟壶最大的特点,只要是一种工艺材料,无论是天然的,还是人工合成的,都可因地施雕,因料施画,从而做出一件件趣味横生的鼻烟壶。所以中国的各种工艺品技法在鼻烟壶身上大多能发现它们的身影。玩赏鼻烟壶,犹如玩赏了中国所有的工艺品,这是鼻烟壶最大的艺术魅力。

瓶内画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品,多次被挑选为外交礼品参与我国政府的对外交流活动。如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来北京出席第十一届亚运会时,中国奥委会送给他一件令他爱不释手的礼物——以萨翁为画像的内画瓶。在1997香港回归的庆典活动上,各个省市都送给香港特区政府一件礼物,而以出产瓶内画闻名的河北省送一件直径30厘米绘有9条蛟龙的大型水晶球,祝愿香港特区有如出海的腾龙,蒸蒸日上。送这样的礼品,是一份高贵而富有浓厚中国色彩的礼品。其“鬼斧神工”的技术,备受众多艺术收藏馆的青睐和收藏,也为越来越多的民间收藏家所赏识。在海内外一些知名度很高的艺术展或拍卖会上,都有瓶内画被视为珍宝。

鼻烟壶是一种非常奇特的艺术品,它集绘画、书法、雕刻、镶嵌等多种艺术于一身,其制作过程把中国工匠们的聪明才智发挥的淋漓尽致。小小的鼻烟壶具有深刻的中国文化内涵,深深吸引着中外众多的爱好者来学习,研究,创新制作和收藏鼻烟壶。

鼻烟壶小巧玲珑、便于携带、容易保存,这些都是它的优点,家中储存也不

占很大的空间,遇有兵荒马乱可以随身带走。闲暇取出一两件鼻烟壶把玩,经过手长期摩娑,即变得油润可爱、光鉴照人,既将鼻烟壶的品相玩好,又活动了手的筋骨,有利身心,两全其美。

3.鼻烟壶收藏原则

鼻烟壶的种类多样,集合了瓷质、玛瑙、料器、玉石、水晶雕琢、金漆镶嵌、雕漆、景泰蓝等多种材质,并加以书法、绘画等各种工艺,材质多样、工艺繁复,也给收藏者出了一道难题,收藏鼻烟壶究竟应该把握哪些原则?

首先,应把握以旧为主、以稀为贵的原则,选择精品。具体来讲,以旧为主就是鼻烟壶年代越久远,升值潜力就越大。康熙年间的鼻烟壶大多以翡翠、和田羊脂玉、红蓝宝石、金银等作为材质,流传下来的数量不多,非常珍贵。同陶瓷一样,鼻烟壶也讲究官窑,清朝的官窑鼻烟壶自然是上乘之选。但收藏官窑作品需要从造型、用料、把玩痕迹上注意甄别仿品。

现代的鼻烟壶,内画作品占到了90%以上,收藏内画鼻烟壶要从大师级精品入手。具体说,就是要收藏清末民初王习三、周乐元、马少宜、刘守本、马少宣、叶仲三等国内一流内画大师的作品。对于经济实力稍弱的收藏爱好者,可以从收藏这些大师的弟子王千、张汝财、陈润璞、王冠宇等作品入手,循序渐进。这些当代名家正处于创作的黄金期,其作品极具收藏潜力,未来升值空间可观。 此外,就具体作品而言,从材质上说,应首先考虑收藏天然水晶鼻烟壶,其次是透明度较好的玛瑙壶,再次是人造水晶壶,最后是料壶;从造型上说,应以老鼻烟壶为标准,其外形应优美,壶的大小要适中,最好尺寸应在6.5cm×4cm左右;从题材上说,内画鼻烟壶要首先收藏人物肖像画作品,其次是动物画作品,

再次是人物画作品,最后是花鸟画作品。

对于初级收藏爱好者而言,想买到货真价实的鼻烟壶,需要掌握很多相关的专业收藏知识。瓷胎鼻烟壶的存世量最多,市场价格较低,以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制作的最为珍贵。收藏鼻烟壶必须财力、经验累积与阅读学习并重,切忌心急。应重质不重量,初级收藏者可先从青花、青花加瓷质鼻烟壶入手,在对市场有了初步了解后,再逐步向粉彩等较高档次的瓷质鼻烟壶深入。玻璃胎鼻烟壶目前在藏市中流通得较多,其大都做工精致,质地滋润。收藏者在购买此类鼻烟壶时,可尝试着购买一般价格不高的单色玻璃鼻烟壶,而玉石类鼻烟壶以雕工精美的羊脂玉为上品,初级收藏者可先从普通的白玉、青玉入手。

4.鼻烟壶的鉴别

1994年国内第一个鼻烟壶拍卖专场举办,鼻烟壶自此在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中崭露头角,其市场价位以50%-70%的幅度一路攀升,鼻烟壶已经逐渐成为收藏市场中的新宠。

作为一种传统工艺品,鼻烟壶从其诞生以来,藏家就对其青睐有加。从20世纪90年代鼻烟壶首次在香港苏富比、佳士得露面,到1994年北京翰海首开内地鼻烟壶拍卖,鼻烟壶在艺术品市场可以说是一路高歌猛进。一批由清代皇室制作的鼻烟壶在西方藏家心目中具有很高的认可度,鼻烟壶成为与瓷器、青铜器并列的海外中国文物收藏三大门类之一。近几年,鼻烟壶精品在国内艺术品市场上开始引起藏家关注,因为起步较晚,很多人看好其在国内市场的上涨空间,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投资收藏鼻烟壶,其未来的升值空间不可估量。

在巨大的收藏升值潜力面前,专家提醒刚入行的玩家,在收藏市场中淘鼻烟

壶时要特别注意鉴别赝品和仿品。各类鼻烟壶中,瓷器鼻烟壶最容易造假,鉴别时主要看鼻烟壶底部的落款,一般赝品很难仿造出落款优美的文字。其次是象牙鼻烟壶容易有赝品。真正的象牙作品为乳白色,年代久远的会泛黄,而且真象牙会有网络状的牙纹,天然的牙纹,赝品不能仿制。第三就是骨雕类鼻烟壶。现在有不少人用树脂或骨粉合成制作鼻烟壶,仿制手工雕刻。这可以从骨纹上予以鉴别,年代久远的骨头会有顺势的细纹,骨粉合成的没有骨纹。此外,从图案和刀法上也能辨别出是不是手工作品。

鉴别鼻烟壶优劣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古玩的鉴别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辨其真伪;一是鉴定其优劣。先确定真伪、然后再鉴定其优劣,这是器物鉴定的常规程序,惟独鼻烟壶的鉴别、情况不同,它只需鉴别器质的优劣就足够了,不必考证它的真伪。鼻烟壶的名贵程度,完全看烟壶质料的高下和做工的粗细,而与产生的年代和制作的主人无关。质料如果确属珍异,做工又奇巧,无论它是何时出产,也不管它出自谁人之手,亦为上品。相反,质料平凡,做工一般,即使是康熙、雍正朝所造,为康、雍皇帝所御用,也不值钱。质料无法伪充,做工也难掩饰。 最近几年,内画鼻烟壶中出现了用照像法制作素描稿的作品。市场上多数内画鼻烟壶是这种产品在势如波涌的鼻烟壶大潮中,如何鉴别这种鼻烟壶是鼻烟壶收藏家面临的新课题,也是艺人对鼻烟壶收藏家认真负责的一项责任。关于内画鼻烟壶,一般采用照相法来进行鉴别,

内画鼻烟壶所用的照相感光法基本原理如下:

材料:重铬酸钾、明胶、着色剂(通常是墨汁)充分混合制成制剂

1.将放大的画面素描稿拍照,制作出黑白底片;

2.用明胶,重铬酸钾,着色剂混合成制剂,均匀的涂布在在鼻烟壶的内壁;

3.将素描稿的底片固定在准备好的鼻烟壶上,然后用强光照射,其时,经光 线照射的部分重铬酸钾和明胶起反映,将含有着色剂的颜料固化在鼻烟壶壁上;

4.用水清洗掉没有固化的多余的制剂,留下来的是有颜色的素描稿;

5.艺人在素描稿上绘制着色直至完成作品。

适用鼻烟壶范围:人物画,肖像画,部分山水画,书法

鉴别要点:

1.由于鼻烟壶是立体结构,光线透过底片的时候边缘线条会出现模糊现象;

2.线条深浅一致,没有过渡,僵硬死板,干枯少韵味,没有手工绘画的线条 富有变化。用高倍放大镜看照像法能明显的看出颗粒状,但有的艺人将底稿照的很浅淡,再用手工描画一遍,这样的手工和照相结合的画面要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才可见蛛丝马迹。

综上所述,小小的内画鼻烟壶,集历代文化艺术精华于一炉,没有一项中国艺术工艺中能集这么多工艺变化于一身。它以其绚丽的色彩,复杂的技艺,精美的外观和变化万千的内容而伫立与中国艺术之中。如今,鼻烟壶有着国际化的收藏人群与专业研究团体,鼻烟壶把世界与中国众多的烟壶爱好者联系在一起,并共同沈醉于鼻烟壶的艺术魅力之中!


相关内容

  • 参观河北习三内画博物馆
    与文化同行-- 参观河北习三内画博物馆 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10级4班 11月26日,为了组织一次形式特别意义丰富的团日活动,我们10级会计4班部分团员来到河北习三内画博物馆参观学习. 河北习三内画博物馆暨河北民间工艺博物馆,位于我 ...
  • [赏精品]源于中国的印笼,精致的美
    印笼,小巧玲珑,精致无比的盒式漆器 .最先源于中国,顾名思义就是放印章印泥的容器. 传至日本江户时代成为武士系在腰上不离身的装饰品,代替没有口袋的日本传统和服的袋子.用途有点类似中国的鼻烟壶.因为外观装饰丰富,在日本莳绘外销各国时,印笼成为 ...
  • 中华历史的三大未解之谜!都是真实存在的
    中华历史的三大未解之谜!都是真实存在的 [第1谜]东太后慈安死因之谜 在清朝的历史上,作为两宫皇太后之一的东太后慈安是与西太后慈禧一样举足轻重的人物,然而光绪七年三月初十日(公元1881年4月8日),一向健康无病的东太后慈安在12小时内竟突 ...
  •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少哲学家. 社会学家. 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据统计,有关 ...
  • 全国文综卷第41题对策答题技巧
    历史新课标卷第41题(开放性试题) 解题技巧 专项训练 • 一.近几年高考命题趋势分析 • 1.从2009年至2012年题目的特点:没 有限定范围,从正反方面回答皆可, 主要考查学生的史论结合能力. • 2.2013年发生变化,题目特点:要 ...
  • [美术作品欣赏导读]教案
    <美术作品欣赏导读>教案 教材分析: 美术作品欣赏是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重要途径,它所涉及内容及具广泛性和综合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美术的审美特点出发,通过古今中外各类优秀的美术作品介绍.分析.并 ...
  • 论高校美育的任务
    第23卷第4期 华 北 水 利 水 电 学 院 学 报 (社科版) Vol.23No.4 论高校美育的任务 谭 雁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郑州450011) 摘 要: 美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来培养人的教育.高校美育 ...
  • 中级导游员考试试题
    考试方式与题型题量: 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包括单选(4项选1)50题(每题1分).多选(5项选2.3或4)20题(每题1分).判断15题(每题1分).简述3题(每题5分). 专题一:中国传统 ...
  • 美术鉴赏论文有背景清明上河图的意义
    由<清明上河图> 谈美术鉴赏的意义 一.对中国画的认识 首先我想说对于我们建筑学来说,对国画的认识是更有裨益的.各类的中国画首先给人一种意境美和音乐美,在使人在了解画的同时,也得到审美能力的锻炼.在着我就谈一下自己对中国画的认识 ...
  • 宋代五大名窑瓷器(湖北盛世典藏整理)
    宋代五大名窑瓷器 湖北盛世典藏收集整理 宋代的陶瓷是我国的鼎盛时期,"宋瓷"也闻名世界.宋代同时有不少瓷器远销海外,其中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为五大名窑,形制优美,高雅凝重,不但超越前人的成就,即使後人仿制也少能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