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葛解肌汤治疗外感发热体会 - 范文中心

柴葛解肌汤治疗外感发热体会

06/18

柴葛解肌汤治疗外感发热体会

【关键词】柴葛解肌汤;外感发热;中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r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040-02

外感发热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治疗有明显优势,余等常以柴葛解肌汤加减治疗,每获捷效。现就临床运用中的一些思路、体会作一归纳,以抛砖引玉。

1 源流与特点

柴葛解肌汤出自明代伤寒家陶节庵《伤寒六书》卷三,由柴胡、葛根、石膏、黄芩、羌活、白芷、白芍、桔梗、甘草、大枣、生姜组成。用以“治足阳明胃经受证,目疼、鼻干、不眠、头痛、眼眶痛、脉来微洪,宜解肌,属阳明经病。”后世用以治“太阳风寒未解,郁而化热,热邪已渐次传入阳明、少阳,故属三阳全病”①。该方治法合解表清里于一体,解表兼顾三阳,张秉成云:“治三阳合病,风邪外客,表不解而热者。故以柴胡解少阳之表,葛根、白芷解阳明之表,羌活解太阳之表”②。用药融寒温之品于一炉,且寒凉药与温热药所占比例均较大,清热既清少阳之热,也清阳明之热,且清中有透,以清透为法。正是这样的治法和用药特点,决定了该方在外感发热中的广泛运用。

2 证型及加减

仲景《伤寒论》是治外感热病的经典著作,以六经传变演化外感热病的变化过程。陶华系伤寒派弟子,宗仲景治太阳为主兼治阳明


相关内容

  • 方剂学笔记完美版(六)
    第十三章  治燥剂 概   念 凡以轻宣辛散或甘凉滋润药为主组成,具有轻宣外燥或滋阴润燥等作用,治疗燥证的方剂,统称治燥剂. 适应范围 燥证.燥证有外燥与内燥之分. 外燥是感受秋令燥邪所致的病证,因秋令气候有偏寒.偏热之异,故感邪后所表现的 ...
  • 小儿推拿图
    小儿推拿图 小儿推拿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其以自然.绿色的预防治疗方式, 千百年来成为中华小儿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s://gl.baidu.com 的必备疾病预防.治疗.保健手段,小儿推拿适用于小儿感冒.发烧.发热.咳嗽.厌食等 ...
  • 清热止咳平喘方------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方剂来源 汉.<伤寒论>.又称麻杏石甘汤. . 组成与用法 麻黄9克 杏仁9克.甘草6克:石膏30克(先煎) . 水煎服. 功效与主治 功能辛凉宣泄,清肺平喘.主治外感风邪,肺热内蕴,发热咳嗽,喘息急迫,口渴 ...
  • [金匮要略诠解]刘渡舟
    <金匮要略诠解>刘渡舟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概说 本篇为全书的总论,内容相当广泛,对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预防,以及季节气候对人体脏腑的影响等,都作了一些原则性的论述,篇中共有条文十七条,其中第一.二.七.八.十条以 ...
  • 上呼吸道感染病例分析
    1.定义:秋季易感燥邪,耗伤肺金,肺失润降,卫表失和所表现的干咳无痰或痰少黏稠等肺系症状和燥伤津液的唇.舌.鼻.咽干燥及卫表失和的发热恶寒或恶风,头身痛等症状.属外燥证. 2.病因:秋冬感受燥邪,燥邪外袭,从口鼻皮毛而入,肺开窍于鼻,外合于 ...
  • 伤寒论--伤寒例
    伤寒例[原文]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决病法立春正月节斗指艮雨水正月中指寅惊蛰二月节指甲春分二月中指卯清明三月节指乙谷雨三月中指辰立夏四月节指巽小满四月中指巳芒种五月节指丙夏至五月中指午小暑六月节指丁大暑六月中指未立秋七月节指坤处暑七月中指 ...
  • [方剂学]教学大纲
    <方剂学>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方剂学 课程英文名称:Formula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课程编号:ZJ21304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学 时:(总学时40, 理论课学时40) ...
  • 中药学笔记整理
    中药学知识基础归纳与总结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一.中药的起源 二.中药学的发展(各时期的代表著作) 1.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种,首创上中下三品分类法.其对四气.五味.毒性.七情等的论述,初步奠定 ...
  • 川贝炖雪梨
    川贝炖雪梨 取雪梨1只洗净,横断切开,去核后放入川贝末6克,然后将两瓣并拢,用牙签固定,放入碗中加冰糖20克,放水适量,隔水炖煮30分钟即可.吃梨喝汤,每日1次,连服3-5日. 妈妈给宝宝试试,润肺化痰 还有要给宝宝拍背,手鼓起来,,这样孩 ...
  • 中医师带徒跟师笔记
    跟师笔记 时间2016-1-8指导老师 钱林珍,女,63岁,纳呆,右胁不适,全身乏力,下肢发软,夜寐不安,大便1-2WBC:2.9*109/L,HB :105g/L,PLT:41*109/L. 绵茵陈15g 连翘10g 炒白芍15g 仙鹤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