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中国地震烈度表 - 范文中心

12.14中国地震烈度表

09/09

中国地震烈度表

中国1980年重新编订了地震烈度表。 中国地震烈度表 Ⅰ度;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Ⅱ度;微有感-个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Ⅲ度;少有感-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地震烈度Ⅶ度区

Ⅳ度;多有感-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Ⅴ度;惊醒-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

Ⅵ度;惊慌-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Ⅶ度;房屋损坏-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

Ⅷ度;建筑物破坏-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Ⅸ度;建筑物普遍破坏-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

Ⅹ度;建筑物普遍摧毁-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

Ⅺ度;毁灭-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 ⅩⅡ度;山川易景-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

早期的烈度表完全以地震造成的宏观后果为依据来划分烈度等级。但宏观烈度表不论制订得如何完善,终究用的是定性的判据,不能排除观察者的主观因素。为此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物理标准来评定烈度,这种物理标准既要同震害现象密切相关,又要便于用仪器测定。首先被研究的物理量是地震时的地

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

面加速度峰值。因为一般认为地震引起的破坏是地震惯性的力量造成的,而这种力量(不可称作惯性力)又决定于地面加速度。这样就给烈度的每一等级附加上地面加速度峰值。结果表明,烈度每增加一度,加速度大约增加一倍。后来加入烈度表的物理量还有地面速度峰值。中国现行的烈度表已经加入了加速度和速度两项物理量数据。

分类

地震按震级大小的分类情况:

唐山大地震

弱 震:震级小于3 级的地震;

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⒋5级的地震; 中 强 震:震级大于⒋5级,小于6级的地震;

强 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 级的地震。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 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目前国际上使用的地震震级——里克特级数,是由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所制定,它的范围在 1 —


相关内容

  • 20**年一建[建筑管理与实务]填空题
    1A410000建筑工程技术 三特性概括为结构的 . 1..结构的功能要求:(1) (2) (3) S 6.杆件刚度与梁的位移计算 限度过大变形的要求即为 ,或称为正常使用下的极限状态要求. ,叫弯曲变形.影响位移因素有: (1) 材料性能 ...
  • 团学组织换届策划书
    团学组织换届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为保障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团委.学生会工作的连续性,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学生干部,更好的贯彻落实学院的指示精神,充分发挥物理学院团学组织的自主职能,大力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本着"公平.公正.公开 ...
  • 国内小型天然气液化装置及流程
    6 油气田地面工程第27卷第5期(2008 5) 国内小型天然气液化装置及流程 张刘樯(西南石油大学) 周迎(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西南分公司) 师凌冰(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中油气矿广安作业区) 摘要:介绍国内天然气液化的研 ...
  • 主体钢筋专项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1 设计文件 <xx地铁1号线东延至国家会展中心项目施工图设计第三篇(车站)第三章(洪泥河桥站)第一册(建筑)第一分册(主体建筑)>(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xx地铁1号线东延至国家会展中心 ...
  • 海原大地震
    海原大地震 1920年12月16日 ,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海原县一带发生的一次大地震.据1949年以后调查,地表断裂带从海原县李俊堡开始向西北发展,经肖家湾.西安州和干盐池至景泰,全长200千米.此震为典型的板块内部大地震,重复期很长. ...
  • 印度洋地震海啸阅读材料
    印度洋地震海啸阅读材料 一.背景材料 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岛北面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引发海啸,席卷南亚东南亚多个国家,震级中国测是8.7级,美国测是8.9级.由于地震发生在海域所以引发了海啸,目前已经造成人员伤亡达到8万多人,这 ...
  • 汶川地震案例分析
    <公共安全管理案例分析> 课程设计 学院:应急管理学院 班级: 安管1203班 姓名: 徐 邦 耘 学号:[1**********]0 2014.12 目录 1. 案例简介 . ......................... ...
  • 紫坪铺水库诱发汶川8.0级地震的条件及影响分析
    紫坪铺水库诱发汶川8.0级地震的条件及影响分析 范晓(四川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队) 本文刊载于将于2009年5月出版的<成都平原与龙门山:环境.发展与灾后重建>一书 摘要:由于一些高坝大库诱发破坏性强震的案例,水库诱发地震已引起 ...
  • 科学认识地震(上)
    汶川地震造成了巨大的灾害,只有科学认识地震,才能在今后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我们请来了谢礼立院士和张景发研究员,他们将从地震的形成.地震怎样造成灾害.地震预报和地震来临时应对方法四方面让大家更科学地认识地震.讲坛将分两次刊登. 一.颤动的地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