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论略 - 范文中心

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论略

03/11

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论略

长岭县青少年活动中心 柏 静

吉林教育·综合 9/2010

理 论新视野校外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少年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与学校教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实践课堂。促进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对做好基础教育基础的少年儿童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探索建立校外活动与学校教育有效衔接、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

一正确认识校内外教育有机结合的作用

教育的一致性是校内外教育有机结合的基础。原国家教委等七部委颁布的《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校外教育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多种形式向少年儿童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思想品德教育,普及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卫生、劳动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培养他们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动手动脑、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这与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是一致的。教育的差异性是校内外教育有机结合的切入点。从校外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和时间上看,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是有差异的:首先,校外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它的吸引力更多的来自于孩子的兴趣爱好和个性成长需求。孩子参加校外活动有很大的自主性。校外教育的自主性特点,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其次,从校外教育所设置的活动项目来看,虽然知识的系统性不如学校教育,但大量的实践活动,又是学校教育所不具备的。因此,结合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校外教育可从增加德育、科学、文史、艺术、体育等方面课程的实践环节入手,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第三,由校外教育的自主性决定,校外教育具有非常广阔的创新空间。校外教育可以根据学校教育的需要,提供创新的活动思路和方法。它可以及时调整活动内容,精心设计开发与学校教育教学有机结合的活动项目,不断探索参与、体验、互动式的活动方式,创新活动载体,满足社会、学校、家长和孩子的发展需求

二、校内外教育有机结合的实践与探索主动出击,积极搭建校内外教育沟通的平台。为了了解学校的需求,使校内外教育结合有的放矢,几年来,我们和镇内几所学校的教师、家长、学生进行座谈,了解他们对校外教育的希望与要求,研究探讨新世纪校外教育的发展方向等。通过调研,我们掌握了学校对校外教育的需求,并与他们达成了共识,将校外的教育形式和内容引进校园,这对于学校特色的形成与巩固、学生兴趣的培养、潜能的开发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携手并肩,积极打造校内外教育结合展示的平台年来,我们积极与长岭县实验小学合作,创办了长岭少儿电视台,通过长岭电视台记者视线栏目,组织一大批小记者、小主持、小编缉深入报道校园动态及校外的新闻,大力宣传校内外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成果,展示合格加特长学生的风采。并于今年创办了《长岭校外教育风采》简报,为校内外的合作交流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以群众性教育活动为切入点,实践校内外教育的结合。群众性教育活动在培养青少年学生的自信、自律、自护、自立、责任心、合作精神、社会交往能力、管理能力、健全个性、动手实践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针对学校开展艺术教育情况,我们及时组织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为学校、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如我们组织的艺术节、广场晚会,请各学校参演,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活跃校园气氛,为学校和学生提供了展示、交流的机会,而且推动了校内外艺术教育的开展,在艺术教育上实现了校内外教育的有机结合;其次,开展寓教于乐的思想教育活动,在养成性教育上实现了校内外教育的有机结合。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只靠干巴巴的说教只能是事半功倍。在思想教育活动上,我们将思想教育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如:组织学生开展了“感受家乡美”、“劳动最光荣”、“义卖小记者报”等一系列实践体验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受到了思想教育,学会了关心爱护他人,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校内外教育有机结合实践中的问题与思考

在尝试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的探索与实践中,我们发现了很多问题,也引发了一些思考:其一,认识不到位。在校内外教育相结合问题上,个别家长认识不到位,认为学校抓好教学,校外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各干各的,各负其责挺好,没必要结合,缺失大教育观,只从校内外教育内容形式的差异性考虑,没有从一致性考虑,更没有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的素质去考虑。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不解决认识问题,不利于实现校内外教育的有机结合。其二,缺少政策支持。校内外教育相结合,是教育发展的需要出发。但从目前校内外教育的内容、形式到工作机制来看随意性很强,还有一定的局限性,最重要的是缺少政策支持,发展起来没有保证。其三,师资匮乏。校内外教育的师资没有充分整合,教师各自为战,彼些的业务内容很少沟通,影响了结合的效果。(作者为松原市巾帼建功能手、十大优秀青年)[责任编辑 韩凤山]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论略

■ 长岭县青少年活动中心 柏 静


相关内容

  • 33.社区青少年教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社区青少年教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东胜街道 童玲燕 加强全社会对青少年教育的指导,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和谐的青少年教育网络是必须,也是必然.众所周知,青少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国家未来之栋梁,教育水平的高低 ...
  • 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威宁县小海中学 学生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引导和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综合素 ...
  •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 一.目前状况 (一)师资队伍 1.专业师资队伍年龄.职称.学历结构状态 本专业现有教师 5名,其年龄.职称.学历结构状态如下: (1)年龄结构 40岁以下的 2名,占 40 %,41-55岁 2 名,占 40 %,56岁以 ...
  • 初中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初中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什么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凡是有利于实现地理课程目标的因素都可以列入地 ...
  • 浅谈中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浅谈中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内容摘要 中学生文明行为习惯教育非常重要,在中学阶段加强文明行为习惯教育应采取什么样的途径.方式.方法,才能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是教育工作者在不断探索.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下面就这个问题作简要 ...
  • 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总结
    "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引导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深入开展"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引导少年儿童 ...
  • 临沂大学加强"红色文化教育"的价值及途径
    临沂大学加强"红色文化教育"的价值及途径 广告设计与制作4班 [1**********]3 庞天翔 摘要:在高校中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对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引领校园文化健康发展,确保 ...
  • 本科教学人才培养理念的凝练与实践_杨冬晓
    本科教学人才培养理念的凝练与实践 本科教学人才培养理念的凝练与实践 杨冬晓 (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 310027 杭州) 摘 要:本文凝练本科教学人才培养理念,明确掌握基础.使用工具.锻炼能力作为大学本科阶段培养学生的重点,本科教学从 ...
  • 学校德育工作评价制度
    学校德育工作评价制度 一.校长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责任人,对德育工作有直接的领导作用. 二.中小学校长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端正办学思想,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实效"的基本观念.校长每学期至少主持召开1次全 ...
  • 浅谈校外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浅谈校外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盛作林 高台县教育体育局 青少年校外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的新形势下,它承载着对广大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创新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