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简•爱]中人物性格特征分析 - 范文中心

电影[简•爱]中人物性格特征分析

04/06

  [摘 要] 同中国的《红楼梦》相同,19世纪的英国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用娴熟的语言成功地塑造了一群具有丰富的性格特征的人,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状,同时也是对自身状况的一种反映。电影《简•爱》又通过精美的画面和人物表情,更加深刻地反映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本文就针对性地对影片《简•爱》中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分析。

  [关键词] �《简•爱》;人物;性格特征;分析

  

  一、简•爱的性格特征

  作为电影里的主人公,导演成功地用一系列的语言和动作塑造了她的性格特征,下面就通过电影中的众多情节分析女主人公简•爱的性格特征。

  首先,直面人生。是简•爱最主要也最本质的性格特征,影片中,简•爱一直保持着自我,用于反抗对自己不利的因素。小说创作要求文学形象,也是人物形象,通过电影的重现,将小说中人物性格特征生动地展现给观众。电影的众多场面和情景也让简•爱的人物性格特征流露了出来。简•爱作为一个从小失去父母的孤儿,很早就寄养在了舅妈家里,特殊的家庭环境里,简•爱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并遭受着舅妈和表哥的欺凌,她从小就为自己的遭遇感到不平,并下定决心同欺凌她的人反抗到底。她认为反抗那些给她带来不公平待遇的人是很自然的事。在那个时代,妇女要想独立,就要先争取到家庭地位,再到社会地位,简•爱就从小开始争取在家庭中的地位。每当她反抗之后,她的心灵就得到自由的感觉,并逐渐扩张、升腾。与此同时,简•爱的反抗意识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她渴望自由、幸福和平等,这也成为她追求人生的原动力,并努力地在感情世界和社会环境中成为一个能够独立的人。

  其次,寻求自由和幸福。简•爱要求得到独立,不受舅妈和表哥的欺凌,当她从离开学校到达桑菲尔德,便到达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在这里,她可以自由地呼吸空气,不再受到别人的欺凌和歧视,人们都尊重她,简•爱有了完整的人格,享有了正常人拥有的一切。在这里,她拥有了爱情,并用执著、坦诚和真切去对待罗切斯特,让感情自然地流淌,同时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电影中,简•爱的话语表现了这一切“只要我一息尚存,只要我还有思想,我就会去爱他”表现了简•爱对罗切斯特深切的爱。她对罗切斯特说的让他承认自己并不是喜欢,而是对他忠实、永不变心的爱,表现了简•爱大胆追求幸福的性格。虽然两人因为门第和财富的关系相隔,但简•爱始终保持着自己灵魂的独立,她不让自己出卖灵魂去换取幸福,认为自己生来就有一个宝库。他们的感情引起了共鸣,但他们在追求幸福和感情的同时,依然保持着理智的沉思。他们心灵的对话犹如一首优美的抒情诗。简•爱追求幸福,希望获得属于自己的爱情,但始终坚守自己人格尊严,做精神的主宰者,绝不靠依附和从属。同时,简•爱的爱也是诚挚和热情的,当恋人恶作剧地告诉她要离开这个地方时,她想到自己将与恋人分离,眼泪夺眶而出,大声喊叫着,毫不掩饰地对罗切斯特说出了自己对两人分离的痛苦。从她与罗切斯特的对话中可以看出简•爱对于桑菲尔德的热爱,因为在这里,简•爱追求的一切,自由、爱情都得到了实现,她勤奋地追求富有的精神,并锲而不舍地追求独立、平等的权利。

  最后,争取平等。电影完整地展示了一个高风傲骨的女性楷模形象。女主人简•爱在人生的旅途中,坚忍不拔地寻找幸福,追去自己的爱情,同时也争取独立的平等,将前面两者作为爱情和幸福的立足点。影片中简•爱在听到罗切斯特将要送她到爱尔兰,并与她斩断情缘,还说简•爱会忘记他时,简•爱愤怒的独白成为被世人传颂的名篇佳句。在这段对话中,简•爱说出了自己心里的想法,也是她一直坚持不懈的追求。她对罗切斯特说:“我们站在上帝面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简•爱对于平等的不懈追求。当婚姻在教堂举行时,人们揭露了罗切斯特是一个拥有妻子的男人,简•爱的心碎了,她认为自己做了别人的情妇,这样的境遇与她固有的性格相互撞击着。简•爱最终选择了离开,她不为金钱所动,放弃了爱情,因为她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人格尊严,追求平等和自由。当时的简•爱如果离开就会没有任何去处,但她还是依然选择离开,从中我们看到了这位女性可贵的自尊、自强,追求独立和平等的勇气和力量。在漂泊的路上,她遇到了圣约翰,她拒绝了做他的妻子,并说“和圣约翰去印度,那就是把自己抛弃一般”,最终离开惠特克劳去寻找罗切斯特,最终与一贫如洗的他结合在一起,找到了自己追寻的幸福生活。

  另外,意志坚定,智慧过人。简•爱生活在舅妈家中,经常受到舅妈和表哥的欺凌,在学校也会受到同学的嘲笑和侮辱,所有的一切都在压迫着她,不仅残害一个小女孩的天性,同时也扼杀了她的成长。相反简•爱的心并没有被摧毁,在这种粗粝生活的锤炼下,她的精神变得更加顽强,意志也更加决绝,锻炼了她非凡的勇气和洞察力,在她十岁的时候就已经具备了成年人的心理和智力,促使她无所畏惧地去反抗压迫她的人。在简•爱拿表哥的书时,她表哥说她没有权利拿他的书,说她是个靠别人养活的人,简•爱反驳道,舅父和自己的爸爸妈妈都看得见舅妈和表哥所做的一切,如果他们知道自己现在的遭遇,就会巴不得自己死掉。在学校,面对传染病,她在艰苦的环境下坚持了十年。在受到人们的语言攻击时,她也会针锋相对地进行回复,表现了她过人的智慧。

  二、伯莎•梅森的性格特征

  伯莎•梅森,同简一样都是在父权社会被压迫的对象。简在舅妈家里受到排斥和虐待,在桑菲尔德受恋人的支配。伯莎同简一样,遭受了父亲的残酷对待,从牙买加带到英国,被锁在阁楼上,导致了她精神的失常,依然未能得到丈夫的温情。影片中的伯莎是一个没有话语权的人,她无法为自己的遭遇辩护。作为男权社会受压迫妇女的代表,伯莎和简一样都对男性社会的压迫作出了反抗,但两人表达的方式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伯莎可以为所欲为地发泄内心的不满和仇恨,由于简迫于世俗的压力,做不到与男权社会的完全决裂,很多想做的事不能去做,伯莎都为之代劳了。在桑菲尔德,简在感到生活乏味时,她听到了伯莎的笑声。当与罗切斯特相遇产生好感时,简救了床被放火的罗切斯特,爱的种子也被埋下。随着时间的延长,恋人对简变得冷淡,当简感到爱情无望时,伯莎又一次帮助了她,她咬了来访的梅森,罗切斯特求简帮忙,两人心灵之间的距离被拉进了。伯莎又在婚礼前进入简的房间撕毁了面纱。简离开了桑菲尔德开始了她的新生活。但伯莎却走出来,放火烧了代表权利和财富的桑菲尔德,伯莎烧死了自己,罗切斯特也被烧成了残疾,从一位强者变成了弱者。这样的结果,消除了简对罗切斯特之间爱情的自卑感,在罗切斯特的部分力量被剥夺之后,她认为两人可以平等相处了。另一方面,本我的伯莎和自我的简具有一种默契,伯莎的疯狂行为并没有针对简,也没有伤害到简,相反,伯莎每次疯狂的行为都帮助了简向更加美好的爱情接近。影片中当罗切斯特向简控诉伯莎的罪行时,简为自己共同经历苦难和压迫的姐妹抱不平,从而发泄自己内心的愤怒和不满。

  因此,很多的女权作品也将伯莎堪称简灵魂的化身。伯莎的毁灭性行为就是简性格中疯狂的一面,她的行为也是简内心的冲动和盼望,因此,可以说,伯莎•梅森是一个保持本我的女性,她用了自己最直接的行为来表示对于男权社会的反抗和斗争。

  三、海伦•彭斯的性格特征

  影片中的另一重要人物海伦•彭斯,一个与简有着极其相似经历的人。首先,两人都是从小失去父母的孤儿,在被送到学校之后,两人成了最好的朋友。在学校里,简经常被老师当做撒谎的小孩惩罚,而海伦也因为经常忘记收拾东西而受到老师的责骂;其次,简和海伦都沉浸于对书本和知识的渴求中,这是她们共同的兴趣和追求。这主要是因为两人都是孤儿,无法得到家庭和朋友的关怀,她们将书本作为精神的寄托,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影片中也多次出现简发现海伦读书或陷入沉思的场景。海伦受到了老师的责罚,简为她抱不平,并说要将木条夺过来撕碎,而海伦就像道德启蒙老师一样对幼小、冲动的简进行了一番教导,教导简学会耐心忍受痛苦,不要以德报怨。从这里可以看出,海伦具有虔诚的基督徒所具有的忍让、顺从和宽容。海伦一直给予简精神上的指导,在简受到老师的污蔑而即将发作的时候,海伦用一双眼睛给予了简异乎寻常的感觉,给予了简很大的支持,简克制住了冲动的情绪,抬起头,坚定地坐在凳子上。海伦去世时,简睡在她的旁边,虽然她超我的实体已经不复存在,但是超我的精神却保存了下来,并传给了简。海伦墓碑上的“复活”就象征着她的精神将会在简的身上重现。在海伦去世后的时间里,简受到了海伦精神的影响,她用一个虔诚的基督徒拥有的心灵去对待他人,在舅妈病危之时,她没有因为自己曾经受到的虐待而进行言语上的攻击,她对舅妈说自己已经完全宽恕了她,让她请求上帝的宽恕。海伦的精神指引对简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后面的生活中,简多次运用海伦这种超我的精神。例如,在发现罗切斯特另有妻子之时,简说了一句“上帝救我”;而在流浪的路上,当她又累又饿、面临死亡时她又一次向上帝求助,希望上帝指引她生存的方向,让自己多支撑一会。从中可以看出,海伦对简的影响是巨大的,她超我的精神,在她去世之后,永远地传给了简。

  四、罗切斯特的性格特征

  作为女主人公简的恋人,在面对父母婚姻约束时没有有表现出自己男人勇敢的一面,他向自己的父母和残酷的婚姻妥协,这也造成了他前半生悲剧般的生活,因此,可以说罗切斯特是一个软弱内向的人。在获得了财产的支配权之后他又变得自私。在与简相遇之后,受到简的影响,他冲破了世俗的枷锁,思想和性格都得到了升华,他摒弃了身份、地位、财富,与简走在一起,对外表并不很美的简,他认为是值得自己去爱的。同时,他也是一个有爱的人,对待舞女扔给自己的女孩,他当做自己的女儿抚养。另一方面,他对简隐藏了自己有疯妻子的事情,最终导致两人之间的矛盾,对于她的疯妻子而言,罗切斯特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丈夫,体现了他的自私。

  总之,《简•爱》作为一部优秀的电影,它对于人物性格特征描述是极其准确的,也是当前电影中人物性格特征值得学习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王淑杰.试论《简•爱》的主题、人物与意象[D].长春:吉林大学,2004.

  [2] 隋晓蕾.从评价理论的角度看小说《简•爱》女主人公的人物性格特征[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3] 刘雯.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简•爱》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J].电影文学,2009(19).

  [4] 黄林涛.论简•爱的反抗性格[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5(03).

  [5] 王星莉.本我•自我•超我――《简•爱》中的人物形象分析[J].巢湖学院学报,2010(04).

  [作者简介] 王艳萍(1972― ),女,辽宁锦州人,英语语言文学硕士,辽宁医学院外语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及英美文学。


相关内容

  • 厄日格特村渠道建设项目建议书
    温泉县哈日布呼镇厄日格特村渠道建设 项目 项 目 建 议 书 温泉县哈日布呼镇厄日格特村村委会 第一章 总论 一.厄日格特村基本概况 厄日格特村位于温泉县哈日布呼镇东北角,与农五师八十七团相邻,全村总户数109户,人口436人,总耕地面积达 ...
  •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
    中图分类号:J8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6-095-02 1997年上半年接到让我饰演<丑嫂>中扬大丑的任务时,我还是一个刚从戏校毕业两年的学员.在这之前,我虽演过几个角色,但那都是唱不几 ...
  • 懒人学英语的方法
    www.mikesun.com 懒人学英语的方法 电影根据片子类型的不同口语类型也不同,所以更方便我们了解不同语境和口语的英语口语.同时,电影台词是简练的不能再简练,精确的不能再精确,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语言.从学习方法的本身来说看双语字幕电 ...
  • 从灾难片中思考我们的生态环境
    从灾难片中思考我们的生态环境 林升,人文与法学学院08级法学2班,[1**********]6 摘要:以电影<后天>, <地心毁灭>等为代表的灾难片,揭示了由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严重的自然生态危机,同时这种生 ...
  • 道是无晴却有晴
    拜读了高尔纯的新作<也无风雨也无晴>,平易.亲切之感油然而生.细品其中滋味,忽然想起唐代刘禹锡的诗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本书书名看似散淡,文章内容看似平静,却充满了令人感动的亲情.友情和爱 ...
  • 换种视角看艺术 寻找电影中的世界名画
    2015年04月04日 08:28   99艺术网  我有话说(4人参与)收藏本文 一.<达芬奇密码>(The Da Vinci Code) 图注:<达芬奇密码> 丹·布朗的代表作以达芬奇的作品作为线索,用大胆的联想 ...
  • 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摘录
    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和医学相结合的学科,这门学科是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研究心理因素在人类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规律. 医学模式:是人们对健康和疾病总体的认识和本质的概括,体现了一定时期内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一 ...
  • 我们总是用所谓99%的汗水这样的说法来欺骗自己和他人
    文/连清川 前几天在微博上看见了一句爱迪生的名言:"天才就是1%的天分加上99%的汗水".当然,这我们都知道了.可是我们不知道的其实是后半句:"但那1%的天分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
  • 纳什均衡点
    纳什均衡点 纳什均衡名称来源及简介: 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又称为非合作博弈均衡,是博弈论的一个重要术语,以约翰·纳什命名.约翰·纳什1948年作为年轻数学博士生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其研究成果见于题为<非合作博弈& ...
  • 议论文过渡的六种技巧
    议论文过渡的六种技巧 议论文 2014-09-16 08:36 议论文过渡的六种技巧 写议论文时,有的文章却脉络不明,似断似连,甚至出现裂痕,缺乏过渡这个段与段.层与层之间的桥梁纽带.不妨回顾一下,我们读过的许多文章,学过的不少课文,之所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