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极昼极夜 - 范文中心

2-10极昼极夜

09/26

2-10昼夜长短的变化(二)——极昼极夜问题

学习目标:

1.极昼极夜现象出现的时间、范围。

2.极昼极夜区与太阳直射点、晨昏线等的角度关系。 3.相关图形的判读。

学习过程:

一、基础过关。

观看动画演示,然后填空。

极昼极夜。两极地区,一年中某个时段的昼长≥ 小时,即为极昼,夜长≥ 小时,即为极夜。在日照图上,极昼的表现为,整条纬线全部位于 ,极夜的表现为,整条纬线全部位于 。

极昼极夜的范围变化。每年3月21日到6月22日,太阳直射点从 向 移动,北极附近地区进入极昼期,极昼出现的范围由 向 扩大, 日, 全部为极昼。6月22日以后,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赤道回归,极昼范围由 向 逐渐收缩。 日,北极附近地区的极昼结束。

9月23日以后,随着太阳直射点移动到南半球,北极周围地区进入极夜期,极夜范围从 向 扩大, 日, 全部为极夜。 月 日以后,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赤道回归,极夜范围由 向 逐渐收缩。 日,北极附近地区的极夜结束。

极昼极夜长度的纬度差异。极圈以内,不同纬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时间长短不一样。 处极昼极夜时间最长,达处,极昼极夜时间最短,一年中只有 。从极点到极圈,极昼极夜的时间逐步 。

北极极昼时间为 日至 日,极夜时间为 日至 日。因此,单纯从“昼”与“夜”的角度来说,北极点上一年只有一“昼夜”。南北极点的极昼、极夜时间刚好相反。

北极圈上,出现极昼的日期是 ,出现极夜的日期是 。南极圈的极昼极夜时间与北极圈相反。

某一日,极圈内某条纬线刚开始出现极昼或极夜时,这条纬线即与晨昏线相切。刚出现极昼的纬线,切点处时间为 点钟,意味着该纬线当日 点日出, 点日落。刚出现极夜的纬线,切点处时间为 点钟,意味着当日 时太阳高度仍为0,全天无太阳光照。

二、几个角度关系

读右图观察,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

(1)北极点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 (2)极昼区跨了 度纬度,极夜区跨了 纬度。 (3)晨昏线在赤道处和经线的夹角是 。 (4)如果太阳直射北纬n度,上述空中应填多少?

所以我们可以总结:

三、强化练习:

读下图,回答下面三题。(注:图中α的角度为23º26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α的角度由目前状况逐渐减小为0°的过程中,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加快

B.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C.极夜范围由北极圈向北极点逐渐缩小 D.松花江干流出现明显的汛期

10小时,则该地的经度应当是

A.15°E B.30°E C.15°W D.30°W

右图为某群岛示意图,此季节该群岛北侧附近的洋流流向是自西向东,M线为晨昏线,此时北京为某月10日,读图回答三题。

A.9日23时 B.10日1时 C.9日13时 D.10日13时 a夹角为20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南极圈上出现极夜现象 B.此时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是30°06′ C.北半球各地昼长正逐渐加大 D.该地区正午时物体的影子朝南

A.地震 B.全球性气候变暖 C.泥石流、滑坡 D.海洋环境污染

A.103 B.111 C.113 D.117

A.黄赤交角的存在 B.地球的公转轨道 C.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 D.地球是不规则球体 下图为极地俯视图,此时全球为同一个日期,曲线ABC上的太阳高度为0°。回答四题。

A.1∶111000000 B.1∶222000000

C.1∶22200000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11千米

A.10°N,0° B.20°N,0° C.20°N,180° D.10°N,180°

A.0时 B.6时 C.12时 D.18时

A.我国北极考察站黄河站处于极夜时期 B.我国南极考察站长城站处于极夜时期 C.至日本的油轮在斯里兰卡南部顺风顺水 D.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带是小麦收获季节

读下图(部分经纬网,阴影部分代表黑夜),回答四题。

A.10时 B.11时 C.13时 D.14时

A的度数在一年内的最大值约是 A.66°34′ B.46°52′ C.23°26′ D.43°08

A.6时 B.18时 C.5时 D.19时

下图中,ACB为晨昏线,C地点位于格陵兰岛上。据图回答三题。

A地点飞往B地点,最近的航线是 A.从A地点出发沿纬线向东飞到B地点 B.从A地点出发沿ADB飞到B地点 C. 从A地点出发沿ACB飞到B地点

D.从A地点出发沿经线向北飞到北极点,再沿B地点所在经线向南飞到B

地点

A地点正当日出,此时刻北京时间是 A.11时 B.23时 C.17时 D.5

A地点正当日落,两个小时后,太阳直射点的地理位置是 A.20ºS,75ºW B.20ºN,105ºE C.23º26’N,165ºE D.20º26’S,105ºE

右图外圆纬度数为n,圆内为某日极昼分布的范围,中心

为极点,此时非阴影部分日期为m。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A.北纬(90-n) B.南纬(90-n) C

.北纬(23.5-n) D.南纬(23.5-n)

A.(m-1)日8点 B.(m+1)日8点

C.(m+1)日2点 D.(m-1)日2点

(2006全国文综II卷)下图四条曲线分别示意四地3月21日到6月30日的日出时间。读图回答3题。

A.① B.② C.③ D.④

A.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副热带高压带 D.副极地低压带

月23日,②的昼长约为

A.24小时 B.22小时 C.20小时 D.18小时

(2010四川)右图是某日同一经线日出时刻(地方时)随纬度变化图。图内三条曲线,

纬其中一条是正确的。请阅读正确曲线,回答2题。

度6月22日状况,则南纬40°~50°(度地区的夜长约为

)A.15小时~16小时20分

B.17小时~19小时20分 0 C.19小时20分~21小时20分

0 1 2 3 4 5 6

小时40分~23小时20分 日出时刻(时)

12

点时,下列四图与之相符的是

0° 0°

0° A B C D

四、小结:


相关内容

  • 4极昼和极夜的解释教案
    4.8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 2.地轴倾斜角度的大小可以影响极昼极夜发生的地区范围. 过程与方法:用模拟实验.直观演示.示意图等多种方式来解释极昼和极夜现象. 情感态度 ...
  • 高中地理学习:地球光照图计算题规律总结
    1.在全球范围内(H为正午太阳高度): (1)H=90°-纬度差(纬度差是指观察点与直射点的纬度差) (2)H二分=90°-观察点纬度 (3)Hmax-Hmin: ①Hmax-Hmin=黄赤交角×2=23°26′×2=46°52ˊ(非回归线 ...
  • 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学案2_湘教版必修1
    地球的运动 [考纲及解读] 1.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2. 说明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如方向.周期.速度等: 3. 解释地球自转与时差产生之间的关系,描述地转偏向力及影响: 4. 说明地球公转雨季节形成之间的联系: 解读: 1).运用地球运动 ...
  • 地球与地球仪知识点总结
    一.地球与地球仪 一.地球概况 二.地球仪--地球的模型 1.地轴.两极.赤道 地轴-①地球自转的假想轴 ②通过地心,连接地球南北两极,垂直与赤道平面 ③倾斜方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与水平面成66°34′的夹角 两极-地轴和地球表面的 ...
  • 晨昏线与日期变更
    晨昏线 1.晨昏线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由晨线与昏线组成. 特点: ①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 ②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 晨线上-----日出 昏线上-----日落 ③晨昏圈平分赤道,同时赤道平分晨线与昏线: ④晨昏圈除了 ...
  • [高考区域地理考点]大洋洲和南极洲
    摘要:新东方网汇总2012年高考地理高频考点.核心考点.区域地理和中国地理等内容,详细列出考点可能出题的内容,供考生参阅. 大洋洲.南极洲 1.南极洲的气候特点是:烈风.暴雪和酷寒的极地气候 2.大洋洲成因不同的三种岛屿 大陆岛:新几内亚岛 ...
  • 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
    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 1.人们对地球形状的正确认识是( ) A.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B.天圆地方 C.地球仪是地球的真实形状 D.足球似的正球体 [考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 [专题]示意图:地球仪与经 ...
  • 地球运动原理其示意图的判读
    专题一 地球运动原理其示意图的判读 [知识梳理] 一.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方向和周期.速度 1.方向 ①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南极 注意:经纬线形状.极点.赤道和旋转方向. ②地 ...
  • 七上地理月考
    七年级月考 地理试卷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并将字母填入 答题卡中,1-20题每题2分, 21-40每题3分,共40题,满分100分. 1.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 ) A .6371千米 B. 40000千米 C ...
  • 地理必修一 晨昏线知识点
    地球自转的意义: ●昼夜交替 ⑴晨昏线(圈): ①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昼半球与夜半球面积相同 (但大气散射,使得实际中昼半球面积大于夜半球) ②晨昏线始终与太阳照射光线垂直. ③晨昏线上太阳高度都是0 ④随自转,晨昏线西移 ⑤永远平分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