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第三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 - 范文中心

福建省第三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

11/13

福建省第三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

比赛项目说明

初中组

语文:教科书研究与使用

1.比赛方式:参赛选手根据提供的素材,按要求解答。

2.比赛时间:100分钟。

3.比赛要求: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理念、目标要求,评价教科书内部相对独立部分的设计意图,运用新课程理论处理教材与教学,落实新课程倡导的“用教材教”的要求。

数学:解题析题

1.比赛方式:参赛选手根据要求进行现场解题析题。

2.比赛时间:50分钟(含解题及现场析题)。

3.比赛要求: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解题和对题进行拓展设计(30分钟);析题并对题进行拓展设计说明(20分钟)。

英语:口头作文

1.比赛方式:参赛选手根据命题及要求进行现场口头作文。2.比赛时间:15分钟(含准备、作文及表述)。

3.比赛要求:围绕主题,思路清晰;内容充实,表述流畅;语音语调准确。 物理:实验技能

1.比赛方式:参赛选手根据提供的素材进行实验方案设计、操作并讲解。

2.比赛时间:20分钟(含实验方案设计、操作及讲解)。

3.比赛要求: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科学设计方案、规范操作、准确讲解,实验结果正确。

化学:演示实验技能

1.比赛方式:参赛选手根据提供的课题、素材进行演示实验,边演示边讲授。

2.比赛时间:20分钟(含熟悉演示实验的课题、素材,现场演示及讲授)。

3.比赛要求:根据该演示实验的学习目标,正确地进行演示操作和讲授。

生物:实验技能

1.比赛方式:参赛选手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及器具进行实验设计并现场操作。

2.比赛时间:20分钟(含实验设计及操作)。

3.比赛要求: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科学设计实验;规范实验操作,实验结果正确合理。

历史:故事评析

1.比赛方式:参赛选手根据指定的历史图片进行口头评析。

2.比赛时间:10分钟(含熟悉素材及口头评析)。

3.比赛要求: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分析评述提供的历史图片素材并简要提出教学的意见与看法。

- 1 -

地理:命题设计(含电子制图)

1.比赛方式:参赛选手根据提供的素材进行现场命题设计。

2.比赛时间:70分钟(含熟悉素材、设计及讲解)。

3.比赛要求:命题要体现《课程标准》要求,用word制图;阐明命题的依据和意义。 思想品德:时政评析

1.比赛方式:参赛选手根据提供的时政素材,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口头分析评述。

2.比赛时间:10分钟(含熟悉素材及口头评析)。

3.比赛要求: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分析评述提供的时政素材并简要提出教学的意见与看法。

体育(分必选项目与自选项目)

1.必选项目(成绩占学科技能项目的70%):

(1)第九套广播体操(自喊口令自做动作);

(2)田径(跑:小步跑接高抬腿跑;跳:3-5步助跑起跳腾空步;投:侧向滑步推铅球)。 比赛方式:参赛选手根据要求展示第九套广播体操及跑、跳、投等技术动作。

比赛时间:10分钟。

比赛要求:在规定区域内完成第九套广播体操,不采用镜面示范动作。休息1分钟后,完成小步跑接高抬腿跑技术动作,然后转身,完成3-5步助跑起跳腾空步动作;再到铅球投掷区,完成侧向滑步推铅球动作(徒手)。每人两次测试机会,取最好一次成绩。

2.自选项目:十个项目自选一项,报名时须注明选项(成绩占学科技能项目的30%)。

(1)田径(田赛):投掷

比赛方式:参赛选手背向滑步推铅球(徒手)。

比赛时间:4分钟。

比赛要求:每人两次徒手投掷机会,取最好一次成绩。

(2)田径(径赛):跨栏

比赛方式:参赛选手蹲踞式起跑过2个栏。

比赛时间:4分钟。

比赛要求:男,起跑至第一栏距离13.72m,栏高0.84m,栏间9.14m;女,起跑至第一栏距离13m,栏高0.762m,栏间8.5m。每人一次测试机会。

(3)篮球:运球上篮

比赛方式:参赛选手根据要求运球上篮。

比赛时间:5分钟。

比赛要求:在端线后持球静止站立,右手运球出发至第一障碍柱前做后转身运球,换左手运球至第二障碍柱前做体前变向运球,换右手运球,接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或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无论投中与否均自抢篮板球,双手胸前传球给助传者,并在侧身跑过程中,用行进间双手胸前传球经与助传者传接球后,接行进间投篮结束。每人两次测试机会,取最好一次成绩。

(4)排球

- 2 -

比赛方式:参赛选手展示发球、接球、垫球、扣球、拦网等动作。

比赛时间:6分钟。

比赛要求:在发球区持球听指令发球,发球后进入场区,接对方推攻球(下手发球或抛球)后连续进行自传、自垫,至前场区连接一次扣球技术,再在网前做一拦网(模拟)动作。每人两次测试机会,取最好一次成绩。

(5)足球

比赛方式:参赛选手展示颠球、传球、接球、过障碍、射门等动作。

比赛时间:6分钟。

比赛要求:从中线出发,行进间颠球(除手以外的身体任何部位触球),球落地后即以脚内侧传地滚球的方式和助传者进行踢墙式二过一配合,参赛选手用脚内侧接助传者传过来的地滚球后依次运球过障碍,过完最后一个障碍用脚背正面射门。运球过障碍的动作方法不限。每人两次测试机会,计最好一次成绩。

(6)体操(技巧)

比赛方式:参赛选手展示技巧组合动作。

比赛时间:4分钟。

比赛要求:

男子技巧组合动作:直立——鱼跃前滚翻——蹲撑跳成屈体分腿俯撑——体前屈两臂侧举(稍停)——分腿慢起成头手倒立(停2")——前滚翻成直腿坐——经体前屈后倒屈体后滚翻成直立同时两臂上举——(趋步)侧手翻——向前并步成直立。

女子技巧组合动作:直立——前滚翻——直立,两臂经侧至上举,上一步成俯平衡(停2")——单脚蹬地前滚翻成直腿坐——经体前屈后倒成肩肘倒立(停2")——经单肩后滚翻成单腿跪撑平衡——成跪立——跪跳起——侧手翻——向前并步成直立。

选手着简洁运动装和体操鞋,禁止佩戴项链、戒指、手镯、手表等饰物参赛。比赛时,一个动作反复失败达三次,此动作按零分计。

(7)体操(器械)

比赛方式:参赛选手展示双杠(低杠)组合动作。

比赛时间:6分钟。

比赛要求:

①按顺序在规定区域等候出场,出场时,面向裁判右手上举示意动作开始,动作完成后,面向裁判站立,两臂侧上举示意动作结束。

②应连贯完成规定组合动作,动作失败或掉下器械,在裁判示意允许的情况下,可从失败动作处继续,但一个动作反复失败达三次,此动作计零分。

③应着简洁运动装和体操鞋,禁止佩戴项链、戒指、手镯、手表等饰物参赛。

男子双杠(低杠)组合动作:挂臂撑单脚蹬地屈伸上成分腿坐——慢起成肩倒立(停2")——前滚翻成分腿坐——屈膝弹杠并腿支撑后摆转体180度成分腿坐——分腿坐挺身

- 3 -

前进接支撑前摆——支撑后摆下。

女子双杠(低杠)组合动作:跳起支撑前摆成分腿坐——前滚翻成分腿坐——分腿坐前进——后摆转体180度成分腿坐——屈膝弹杠并腿支撑后摆——支撑前摆下。

(8)武术(徒手类)

比赛方式:参赛选手展示《形神拳》武术套路。

比赛时间:5分钟。

比赛要求:选手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高中教师教学用书《形神拳》武术套路为依据展示。

(9)武术(器械类)

比赛方式:参赛选手展示《健身短棍》武术套路。

比赛时间:5分钟。

比赛要求:选手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七~九年级教师教学用书《健身短棍》武术套路为依据展示。

(10)健美操

比赛方式:参赛选手展示《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第三套动作》(二级成人套)的成套动作。

比赛时间:5分钟。

比赛要求:选手以中国健美操协会审定的《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第三套动作图解》(2009年8月版)为准展示,但不要求地面动作(力量训练部分)。

音乐(分必选项目与自选项目)

必选项目:弹唱(成绩占学科技能项目的60%)。

1.比赛方式:参赛选手根据现场提供的曲目自弹自唱。

2.比赛时间:4分钟(含熟悉曲目及弹唱)。

3.比赛要求:选手须按照指定曲目的调性、速度以及风格,即兴编配钢琴伴奏,同时流畅、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表达歌曲的意境。

自选项目:专业技能表演,报名时须注明选项(成绩占学科技能项目的40%)。

1.比赛方式:任选一项专业技能表演。

2.比赛时间:3—5分钟。

3.比赛要求:专业技能表演即声乐、器乐、舞蹈等项目,小型乐器及伴奏带(含声乐作品伴奏带)须自备,伴奏带格式:光盘或U盘 。

美术(自选项目,报名时须注明选项):

比赛方式:参赛选手根据提供的项目选择其中一项比赛(纸张由主办方提供,其他材料自带)。

比赛项目(四选一):

1.色彩写生(根据提供的静物照片,写生一幅色彩作品,用水粉或者水彩颜料作画均可)。

2.纸立体(根据提供的主题和若干卡纸,制作一份纸立体作品)。

- 4 -

3.海报设计(根据提供的主题和相关图片,运用Photoshop软件,设计一张海报作品)。

4.软笔书法(根据提供的文字素材和书体要求,创作一幅软笔书法作品)。

比赛时间:120-180分钟。

比赛要求:现场创作,符合题意。

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问题评析

1.比赛方式:针对学生研究性学习中出现的某一具体问题作指导性评析。

2.比赛时间:8分钟(含阅题与评析)。

3.比赛要求:观点正确、阐述清楚、指导性强。

高中组

语文:教科书研究与使用

1.比赛方式:参赛选手根据提供的素材,按要求解答。

2.比赛时间:100分钟。

3.比赛要求: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理念、目标要求,评价教科书内部相对独立部分的设计意图,运用新课程理论处理教材与教学,落实新课程倡导的“用教材教”的要求。

数学:解题析题

1.比赛方式:参赛选手根据要求进行现场解题析题。

2.比赛时间:50分钟(含解题及析题)。

3.比赛要求: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解题和对题进行拓展设计(30分钟);析题并对题进行拓展设计说明(20分钟)。

英语:口头作文

1.比赛方式:参赛选手根据命题及要求进行现场口头作文.

2.比赛时间:15分钟(含准备、作文及表述)。

3.比赛要求:围绕主题,思路清晰;内容充实,表述流畅;语音语调准确。

物理:实验技能

1.比赛方式:参赛选手根据提供的素材进行实验方案设计、现场操作并讲解。

2.比赛时间:20分钟(含实验方案设计、操作及讲解)。

3.比赛要求: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科学设计方案、规范操作、准确讲解,实验结果正确。

化学:演示实验技能

1.比赛方式:参赛选手根据提供的课题、素材进行演示实验,边演示边讲授。

2.比赛时间:20分钟(含熟悉演示实验的课题、素材,现场演示及讲授讲解)。

3.比赛要求:根据该演示实验的学习目标,正确地进行演示操作和讲授。

生物:实验技能

1.比赛方式:参赛选手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及器具进行实验设计并现场操作。

2.比赛时间:20分钟(含实验设计及操作)。

3.比赛要求: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科学设计实验;规范实验操作,实验结果正确合理。

- 5 -

历史:故事评析

1.比赛方式:参赛选手根据指定的历史图片进行口头评析。

2.比赛时间:10分钟(含熟悉素材及口头评析)。

3.比赛要求:

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分析评述提供的历史图片素材并简要提出教学的意见与看法。

地理:命题设计(含电子制图)

1.比赛方式:参赛选手根据提供的素材进行现场命题设计及讲解。

2.比赛时间:70分钟(含熟悉素材、设计及讲解)。

3.比赛要求:命题要体现《课程标准》要求,用word制图;阐明命题的依据和意义。 思想政治:时政评析

1.比赛方式:参赛选手根据提供的时政素材,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口头分析评述。

2.比赛时间:10分钟(含熟悉素材及口头评析)。

3.比赛要求: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分析评述提供的时政素材并简要提出教学的意见与看法。

体育(分必选项目与自选项目)

必选项目(成绩占学科技能项目的70%):

(1)第九套广播体操(自喊口令自做动作);

(2)田径(跑:小步跑接高抬腿跑;跳:3-5步助跑起跳腾空步;投:侧向滑步推铅球)。 比赛方式:参赛选手根据要求展示第九套广播体操及跑、跳、投等技术动作。

比赛时间:10分钟。

比赛要求:在规定区域内完成第九套广播体操,不采用镜面示范动作。休息1分钟后,完成小步跑接高抬腿跑技术动作,然后转身,完成3-5步助跑起跳腾空步动作;再到铅球投掷区,完成侧向滑步推铅球动作(徒手)。每人两次测试机会,取最好一次成绩。

自选项目:十个项目自选一项,报名时须注明选项(成绩占学科技能项目的30%)。

(1)田径(田赛):投掷

比赛方式:参赛选手背向滑步推铅球(徒手)。

比赛时间:4分钟。

比赛要求:每人两次徒手投掷机会,取最好一次成绩。

(2)田径(径赛):跨栏

比赛方式:参赛选手蹲踞式起跑过2个栏。

比赛时间:4分钟。

比赛要求:男,起跑至第一栏距离13.72m,栏高0.84m,栏间9.14m;女,起跑至第一栏距离13m,栏高0.762m,栏间8.5m。每人一次测试机会。

(3)篮球:运球上篮

比赛方式:参赛选手根据要求运球上篮。

比赛时间:5分钟。

- 6 -

比赛要求:在端线后持球静止站立,右手运球出发至第一障碍柱前做后转身运球,换左手运球至第二障碍柱前做体前变向运球,换右手运球,接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或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无论投中与否均自抢篮板球,双手胸前传球给助传者,并在侧身跑过程中,用行进间双手胸前传球经与助传者传接球后,接行进间投篮结束。每人两次测试机会,取最好一次成绩。

(4)排球

比赛方式:参赛选手展示发球、接球、垫球、扣球、拦网等动作。

比赛时间:6分钟。

比赛要求:在发球区持球听指令发球,发球后进入场区,接对方推攻球(下手发球或抛球)后连续进行自传、自垫,至前场区连接一次扣球技术,再在网前做一拦网(模拟)动作。每人两次测试机会,取最好一次成绩。

(5)足球

比赛方式:参赛选手展示颠球、传球、接球、过障碍、射门等动作。

比赛时间:6分钟。

比赛要求:从中线出发,行进间颠球(除手以外的身体任何部位触球),球落地后即以脚内侧传地滚球的方式和助传者进行踢墙式二过一配合,参赛选手用脚内侧接助传者传过来的地滚球后依次运球过障碍,过完最后一个障碍用脚背正面射门。运球过障碍的动作方法不限。每人两次测试机会,计最好一次成绩。

(6)体操(技巧)

比赛方式:参赛选手展示技巧组合动作。

比赛时间:4分钟。

比赛要求:

男子技巧组合动作:直立——鱼跃前滚翻——蹲撑跳成屈体分腿俯撑——体前屈两臂侧举(稍停)——分腿慢起成头手倒立(停2")——前滚翻成直腿坐——经体前屈后倒屈体后滚翻成直立同时两臂上举——(趋步)侧手翻——向前并步成直立。

女子技巧组合动作:直立——前滚翻——直立,两臂经侧至上举,上一步成俯平衡(停2")——单脚蹬地前滚翻成直腿坐——经体前屈后倒成肩肘倒立(停2")——经单肩后滚翻成单腿跪撑平衡——成跪立——跪跳起——侧手翻——向前并步成直立。

选手着简洁运动装和体操鞋,禁止佩戴项链、戒指、手镯、手表等饰物参赛。比赛时,一个动作反复失败达三次,此动作按零分计。

(7)体操(器械)

比赛方式:参赛选手展示双杠(低杠)组合动作。

比赛时间:6分钟。

比赛要求:

①按顺序在规定区域等候出场,出场时,面向裁判右手上举示意动作开始,动作完成 - 7 -

后,面向裁判站立,两臂侧上举示意动作结束。

②应连贯完成规定组合动作,动作失败或掉下器械,在裁判示意允许的情况下,可从失败动作处继续,但一个动作反复失败达三次,此动作计零分。

③应着简洁运动装和体操鞋,禁止佩戴项链、戒指、手镯、手表等饰物参赛。

男子双杠(低杠)组合动作:挂臂撑单脚蹬地屈伸上成分腿坐——慢起成肩倒立(停2")——前滚翻成分腿坐——屈膝弹杠并腿支撑后摆转体180度成分腿坐——分腿坐挺身前进接支撑前摆——支撑后摆下。

女子双杠(低杠)组合动作:跳起支撑前摆成分腿坐——前滚翻成分腿坐——分腿坐前进——后摆转体180度成分腿坐——屈膝弹杠并腿支撑后摆——支撑前摆下。

(8)武术(徒手类)

比赛方式:参赛选手展示《形神拳》武术套路。

比赛时间:5分钟。

比赛要求:选手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高中教师教学用书《形神拳》武术套路为依据展示。

(9)武术(器械类)

比赛方式:参赛选手展示《健身短棍》武术套路。

比赛时间:5分钟。

比赛要求:选手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七~九年级教师教学用书《健身短棍》武术套路为依据展示。

(10)健美操

比赛方式:参赛选手展示《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第三套动作》(二级成人套)的成套动作。

比赛时间:5分钟。

比赛要求:选手以中国健美操协会审定的《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第三套动作图解》(2009年8月版)为准展示,但不要求地面动作(力量训练部分)。

音乐(分必选项目与自选项目)

必选项目: 理论与鉴赏(成绩占学科技能项目的60%)。

1.比赛方式:参赛选手现场听辨乐曲并试卷答题。

2.比赛时间:60分钟(含听辨及答题)。

3.比赛要求: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结合选手的基础音乐知识、音乐教育理论和音乐鉴赏的素养听辨乐曲并试卷答题。

自选项目:专业技能表演,报名时须注明选项(成绩占学科技能项目的40%)。

1.比赛方式:任选一项专业技能表演。

2.比赛时间:3-5分钟。

3.比赛要求:专业技能表演即声乐、器乐、舞蹈等项目,小型乐器及伴奏带(含声乐作品伴奏带)须自备,伴奏带格式:光盘或U盘 。

美术(自选项目,报名时须注明选项):

- 8 -

比赛方式:参赛选手根据提供的项目选择其中一项比赛(纸张由主办方提供,其他材料自带)。

比赛项目(四选一):

1.素描写生(根据提供的人物照片,写生一幅人物全身像素描作品,用铅笔或者炭笔作画均可)。

2.色彩写生(根据提供的静物照片,写生一幅色彩作品,用水粉或者水彩颜料作画均可)。

3.海报设计(根据提供的主题和相关图片,运用Photoshop软件,设计一张海报作品)。

4.软笔书法(根据提供的文字素材和书体要求,创作一幅软笔书法作品)。 比赛时间:120-180分钟。

比赛要求:现场创作,符合题意。

信息技术:算法基础与编程解决问题

1.比赛方式:上机测试(算法基础、补充程序、输出程序运行结果)与上机编程(编写程序解决问题)。

2.比赛时间:90分钟(上机测试、上机编程各45分钟)。

3.项目权重:上机测试项目占学科技能项目的60%,上机编程项目占学科技能项目的40%。

通用技术:模型制作

1.比赛方式:参赛选手根据提供的材料做出相应的作品。

2.比赛时间:120分钟。

3.比赛要求:符合《课程标准》的理念,模型以结构强度为主,考虑模型结构及连接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问题评析

1.比赛方式:针对学生研究性学习中出现的某一具体问题作指导性评析。

2.比赛时间:8分钟(含阅题及评析)。

3.比赛要求:观点正确、阐述清楚、指导性强。

三、综合素质项目

1.比赛项目(方式):试卷答题(占50%)、评改论文(占50%)。

2.比赛时间:试卷答题40分钟、评改论文20分钟。

3.比赛内容:德育、教科研、评价(命题)和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理念、思想及个人见解。幼儿园组笔试为幼儿教育综合知识。

4.比赛要求:根据试卷要求答题;根据提供的论文,对论文进行口头点评并提出修改意见。

- 9 -


相关内容

  • 20**年级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标准(20**年1017)
    学前教育专业2013级教学标准 本专业设置于2006年,现有一支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团队目前,我院有本专业校内专任教师19人,其中,教授.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的教师10人(含省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占校内专任教 ...
  • 省创新项目结题
    项目编号 __07423___ 福建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项目结题表 项 目 名 称: 项 目 负 责 人: 所在学院.年级: 联 系 电 话: 电 子 邮 件: 指 导 教 师: 项 目 起 止 时 间: 填 表 日 期: 基于 MCU ...
  • 第三届海峡两岸高校文化与创意论坛活动邀请函
    第三届海峡两岸高校文化与创意论坛 暨2013两岸高校大学生文化与创意设计大赛 邀请函 为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创意能力,推动中华文化传承与生态永续发展的设计创意,促进海峡两岸高校大学生在创意设计实践的交流友谊, 搭建海峡两岸创意产业与创意人才的 ...
  • 福州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二○一二年一二年十十月 2011 目录 ---------------------3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3 二.师资与 ...
  • 幼儿园20XX年秋季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2014学年秋季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我园全体老师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在各位领导的关怀.指导与帮助下,圆满地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 一.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1.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倡导老师以姐姐.妈妈.朋友 ...
  • 我校第二课堂创新教学活动的探索
    我校第二课堂创新教学活动的探索 邱惠明 男 1964年12月 大学本科 政工师 [关键词]创新能力 教学活动 第二课堂 [论文摘要]总所周知教委属下的中等职业学校和行业主办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作为中等职业教育都是国家教育体系的一部分,担当着为 ...
  • 新学校新起点新征程
    新学校 新起点 新征程 黄蓉蓉 7月,原海门中专和原三厂职高两校合并组建"新海门中专";8月,滨江新校区正式启用,近3000名学生入驻.接踵而来的这两件大事在学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同时也开启了新学校在新起点上的 ...
  • 广东省师范院校师范生技能大赛方案
    广东省师范院校师范生技能大赛方案 为进一步适应广东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对师资培养的需求,提高师范生教学技能,加强师范生实践应用能力:检验师资培养质量,加强教师基本技能的教学与训练,促进教师教育的发展.经请示广东省教育厅高教处并批准,同意自20 ...
  • 定稿----数控专业项目建设总结报告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 项目建设总结报告 2014年5月15日 目 录 一.项目建设总体情况.......................................................... ...
  •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全面加强我院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规范校内实训基地的 管理,为学生实训及学校教学.教研.技能大赛.职业技能鉴定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校内实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