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的另一面:药物污染导致鱼类增多? - 范文中心

水污染的另一面:药物污染导致鱼类增多?

09/07

水污染的另一面:药物污染导致鱼类增多?

水污染问题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突出,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奥沙西泮作为一种抗焦虑药为人们所用,而在这种药物污染的水中,人们惊奇地发现鱼群的生存率提高了。但是这并不一定就是一件好事,对于制药污染的管理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深思和调查研究

污染和死鱼

让我们来看一个不怎么必要的问题:我们为什么关注水污染问题?当然,原因可以多种多样,但一个公认的原因就是我们担心水污染会毒害野生生物。工业和生活废水中的化学物质都是潜在的毒药,可能毒害一系列物种,也可能改变整个食物网的功能。因此,我们不能毒化大自然。

当然,毒害野生生物是不好的。只不过有时候我们过于关注了有多少动物因人类活动而死亡(当然这是正确的),却忽略了自然死亡率本身有多高。大自然并不宽容,本身自然死亡率就高,而人类活动又往往使之扩大,这双重打击使得种群数量急剧下降,陷入混乱。这种现

象在许多环境保护难题中屡见不鲜。另一方面,降低一个种群的自然死亡率并不一定是一件好事。对食物网的自然节律的调整,无论是往哪个方向,都有可能严重影响到整个生态群落的稳定性和功能性。

以上种种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想到了一个有趣的生态毒理学问题:如果污染物对野生生物有益,那将会怎么样呢?我们知道有很多营养素是可以促进细菌增殖的,例如由农业径流造成的藻华。如果污染物正好能促进其他生物,甚至是一些大型“消费者”的生长,那么将会发生什么呢?

最近,在《环境研究快报》(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 )杂志上刊登的一项研究明确地阐述了关于化学物质对野生生物的潜在好处问题,其研究结果也可使我们进一步讨论为什么这一有利效果可能并不会带来积极的结果。由JonatanKlaminder 带领的瑞典优密欧大学(Sweden ’s Umeå University)的一个研究团队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结论:生活在被普通药品污染的水中的鱼的死亡率比生活在干净的水中的同伴要低。

什么类型的化学品竟然能够增加鱼类的存活率?在这项研究中,这种化学品是一种抗焦虑药物——奥沙西泮。它是苯二氮卓类药物中的一种(其他类似的药物有阿普唑仑和劳拉西泮),是焦虑症、失眠、肠易激综合征和酒精戒断效应的常规药物。苯二氮卓类药物在美国是最常用的处方药,如今在许多发达国家的水道中都能够检测到它们(我们吃到身体里的药物和维生素会通过身体的排泄作用而排出体外,并随着废水进入到环境中)。

水源污染

奥沙西泮及其类似药物可以通过结合中枢神经系统(CNS )中的GABA-A 受体来帮助缓和焦虑。CNS 是所有脊椎动物共有的神经网络中一个极其古老且保守的部分。因此,鱼类和我们一样都有GABA-A 受体。如果鱼类生活的水环境中含有奥沙西泮,这种药物就会和它们的受体结合,就像和人类的受体结合一样。尽管人们无从得知这种药物是否使能够缓和鱼类的焦虑,但先前的一项研究(2013年由Brodin 等人进行)表明奥沙西泮确实会令鱼类更加粗壮、更加活跃。更粗壮、活跃的鱼群将会是更有效的觅食者,接下来的部分将由此展开。

GABA 受体图解

有效的觅食是野生动物生存的关键。因此,Klaminder 和他的同事们决定研究奥沙西泮是否会影响野外捕获的欧亚鲈鱼(河鲈Percafluviatilis )的生存率。他们分别在三种不同的水环境中测试了成熟鱼群和鱼卵的状况:对照组(没有奥沙西泮)、低浓度奥沙西泮组(1 µg1)和高浓度奥沙西泮组(1000 µg1)。接下来,研究者们将不同处理方式的成熟鱼群和未成熟鱼群的活力级别及生存率进行了对比。实验中的未成熟鱼群是在孵化后30天进行测定的。研究者们还测量了鱼体内组织里奥沙西泮的含量。

-1-1

图片来源:Klaminder 和他的研究团队。

奥沙西泮组的成熟及未成熟鱼群的活力级别及生存率都比对照组要高。明确地说,就是高浓度奥沙西泮组的未成熟鱼群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低浓度奥沙西泮组,高浓度和低浓度奥沙西泮组的成熟鱼群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参照上图)。

值得注意的是,实验中的低浓度组奥沙西泮的浓度比一些水道中的浓度要低得多(根据2013年Loos 等人的资料,有些水道中奥沙西泮浓度高达1.9 µg1),低浓度奥沙西泮组的鱼群体内药物浓度高达7 µg kg。

-1-1

过渡兴奋的鱼

“苯二氮卓类药物能够带给你一双翅膀!”至少对于欧亚鲈鱼来说是这样。

因此,奥沙西泮对鱼类来说应该是有利的!我们对野生生物不经意间的毒害终于带来了一些好的结果,不是吗?

不是的。

欧亚鲈鱼和其他很多类似的鱼类一样,自然死亡率很高。超过92%的个体在孵化后一周内就会死亡(数据来自Viljanen&Holopainen,1982年),所以只有少部分鲈鱼会成熟,其他和鲈鱼相互影响的生物已经适应这种生活环境。举例来说,欧亚鲈鱼以各种无脊椎动物和小型鱼类为食,如果鲈鱼的数量瞬间增长,它们就会面临巨大的被捕食的压力。如果人类将能够促进鲈鱼生存的药物投放入水中,它们的死亡率就会下降,这会对它们的觅食对象产生巨大影响,包括这些动物的觅食对象,还有其他以上述捕食者为食的物种、这些捕食者们食用的植物和藻类,以及其他同样食用这些植物和藻类的动物„„这种连锁效应的影响之深远,已经远远超出了Klaminder 的团队(2014年的研究)的研究范围,而在未来研究中探索受污染水道中捕食者死亡率降低的连锁效应将会是一个很吸引人的课题。

有时候,人类可能无意中“帮助”了一个物种,但这并不一定就是件好事。我们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使野生生物的死亡率降到最低,而是尽可能地少扰乱物种的生命率。所有物种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我们对一种生物的影响势必以各种方式波及其他生物。Klaminder 和他的团队的这次研究就是揭示这些影响的一个非常有用又简明的例子,他们的研究结果的应用对未来关于制药污染的管理有重要意义。

*奥沙西泮使鱼群更加粗壮活跃可能会使人疑惑,因为这种药物最初用于人体是为了镇静。我们还需要更多的这方面的研究,但是有研究表明一种相关的药物,地西泮,可以让年幼的儿童活跃过度(去甲羟基安定也是地西泮的一种代谢物)。


相关内容

  • 高二生物必修3期末考试
    高二生物必修3期末考试 审题:王晓玲 命题:舒才有 一.单选题(60分) 1.根据右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 ) ①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 ②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 ③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 ④过程b或c受 ...
  • 第50课时人与生物圈
    第50课时 人与生物圈 对应训练 1.(2009( ) A.太阳能源源不断,是维持生物圈正常运转的动力 B.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必需的物质 C.生物圈具有多层次的自我调节能力 D.CO2的增加必定破坏生物圈的稳态 答 ...
  • 第六章 微生物与食品安全
    微生物:真菌.病毒.细菌.原虫.藻类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 1.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概念 –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因摄入被致病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 –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一类. 2. 细菌性食物中毒可分为 – 感染 ...
  • 海洋生物资源
    物资源,海洋生物物种约占地球生物物种总数的80%以上据统计,已知的海洋生物大约有300 000种,而且这些可能仅仅只占所有海洋生物种类的一小部分,海洋生物环境所具有的这种物种多样性构成了资源化学多样性的基础.海洋生物以它独特的生活方式-栖息 ...
  • 食品加工与保藏
    第一章 食品加工.制造的主要原料及其保鲜(P64.65) 1. 名词解析 果蔬呼吸强度(P28):在酶的参与下的一种缓慢地氧化过程,使复杂的有机物质分解成为简单的物质,并放出能量.这种能量一部分维持果蔬的正常代谢活动,一部分以热的形式散发到 ...
  • 人工景观湖及河道治理生态修复
    人工景观湖及河道治理生态修复 随着城市的发展,小区优美的环境日益成为房产开发的重点和销售的热点,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具有人工景观湖(河)的亲水住宅.无论前期的人工湖的建造,还是后期的水质维护,都应该站在环保生态的高度,贯彻资源节约,资源再利用, ...
  • 酸雨的危害与防治
    酸雨的危害与防治 摘要:被大气中存在的酸性气体污污染,ph值小于5.65的降水叫酸雨.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近年来, ...
  • 环境学考试资料--徵曰
    环境保护法:是人类生存的环境,是作用于人类并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外界事物. 电子百科全书: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事物,就是这个中心事物的环境. 环境科学研究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 ...
  •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现状与保护
    长江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现状与保护 学 部: 专 业: 班 级: 学 生: 指导教师: 论文编号: 目 录 中文摘要.关键词 „„„„„„„„„„„„„„„„„„„„„„„„„„„1 引言 „„„„„„„„„„„„„„„„„„„„„„„„„„„ ...
  • [报审完整版]XX生物技术开发导向型企业创办项目商业计划书
    XX 生物技术开发导向型企业创办商 业计划书 目录 摘要 第一章:公司介绍 一. 公司概述 二. 公司经营方针和发展战略 三. 企业人员及开发能力 第二章:产品介绍 一. 微生物净水剂 二. 微生物肥料 第三章:市场分析 一. 市场容量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