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侧面描写技巧 - 范文中心

[背影]侧面描写技巧

02/26

背影更比真容妙

——朱自清《背影》侧面描写技巧漫谈

西和县喜集九年制学校 赵成峰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回忆性抒情散文。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墨为我们塑造了一位疼爱儿子、慈祥和蔼的父亲形象。文章全用白描手法,细微处精心雕琢,笔致匀称,粗放处挥洒自如,一笔带过。作者着墨最多的是父亲的背影,全文共出现四次。开篇和结尾仅仅点及,是虚写,中间父亲买橘子和送别离开是实写,虚实结合,充分表达了父子相别时的深情厚意。但作者为什么偏偏要对父亲的背影作重点描写,而不多对父亲做正面刻画呢?

一、背影,是彼此离别的象征

无论是开头虚写还是中间实写,父亲的背影都是在别离后或别离的当时出现的。写背影,也就意味着写别离。而当世事艰辛,家境惨淡之际,别离更充满了痛苦。“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作者作为一个只有二十岁的青年学生,是无力改变这种家庭遭际和生活现状的,只能“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的伟大此时突显出来:“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父亲的坚强与强颜欢笑,都浓缩在这一句安慰语中。这就为后文的别离涂上浓重的悲凉色彩:父亲又该怎样支撑家业,怎样走出这“绝人之路”呢?此时的别离,又承载了作者更深一层的亲情牵挂,使别离负累更多因家事潦倒而产生的重重压力。因为有着这许多亲情和无形压力的包裹,父亲才格外担心儿子,几次三番嘱托茶房而终究放心不

下,自己亲自来送别。琐碎的叮嘱与悉心的照顾,在看似啰嗦的叙写中,把一个高扬父爱旗帜的伟大形象刻画殆尽。作者借助特殊情境下的依依送别,将父子彼此关心、惦念和因分别而产生的难舍之情描摹得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二、背影,让自己充满悔意

作者对父亲的深情和挂念,不像父亲那样表现得直接、具体,而是表现得相当矜持、含蓄,甚至带着几许羞涩。唯因如此,作者每每忆及父亲的背影,心里就充满了愧疚和悔意。在父亲与脚夫就小费之事讲价钱时,作者说:“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等到自己坐好,听着父亲一遍遍的叮嘱之际,作者又写道:“我心里暗笑他的迂”,“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作者几次写自己当时“太聪明”了,实际是在表白自己当时对父亲的不理解,是在表白自己忆及当初而产生的深深悔意。但是,这种“聪明”与作者对父亲爱意的深厚并不冲突,因为在看到父亲买橘子爬月台的情景时,作者说“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由于男孩子内心的骄傲和矜持,加之自己是有较高素养的知识分子,作者不愿让别人更不愿让父亲看见自己流泪,所以“赶紧拭干”。而等父亲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也找不着了”,“我的眼泪又来了”。几次流泪与几次写自己“聪明”,彼此映照,无不表现出一个未谙世事的年轻人对父亲既爱又不甚理解的复杂心态。而这一切,在结尾作者读父亲的家信

之际,在自己也饱尝了人世艰难之际,都融为一体,关爱与理解,悔意与自责,都在“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中抒发出来。

由于侧面描写技巧的运用,全篇对父亲形象的塑造越加符合当时的情境和作者的心理,也使父亲的形象更高大丰满,父子间的情味更浓厚了。

作者:赵成峰 电话:[1**********]

通讯地址:西和县洛峪镇喜集九年制学校


相关内容

  • 记叙文的阅读答题巧
    记叙文的阅读步骤 1.阅读全文:运用"六要素"知识,对文章内容.作者思路等有一个全面感知. 2.浏览考题:粗略了解考察内容. 3.再读文章:与题目相关的内容仔细阅读. 4.解决问题:找准答题区域,注意关键句.主旨句.抒情 ...
  • 高考记叙文阅读考点精讲
    高考记叙文阅读考点精讲 [理清行文脉络,把握文章大意] [考点一]理清行文脉络 题型1:找出行文线索. 答题技巧: ⑴明确几种常见的线索. 常见的线索有:①以核心人物为线索:②以核心事物为线索: ③以核心事件为线索:④以时 间为线索: ⑤以 ...
  •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满分的写作技巧!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满分的写作技巧! 初中语文最关键的内容就是作文写作,下面三好网名师分享作文中记叙文阅读的关键在于题型的把控知识. 1.题型一:题目设题 ①标题含义 A.一语双关的题目最容易考查其含义,表层意从字面上很容易把握,深层意要联系 ...
  • 创新作文案例之一打造简洁靓丽的"凤头"(汪明)
    创新作文案例之一:打造简洁靓丽的"凤头"(汪明) 课型:技法例谈课 一.导语: 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在创作<安娜·卡列尼娜>时,该书的开头竟让他前后修改了十二次之多.即使伟大如托翁者也会为开头煞费苦心,可 ...
  • 记叙文基础知识(知识点全包括)
    记叙文基础知识(知识点全包括) 记叙文含义: 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初中课本中的小说.散文.童话.寓言.新闻.通讯.报告文学.游记.传记.回忆录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一.记叙文的范围 从一 ...
  • 关于记叙文写作(二)
    一.开头技法 1.悬念式开头 也称倒装式开头或直接切入式开头.即开篇以特写镜头写出事件的某个最富有吸引力的片段或事情的结果,以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例:某同学以"空间"为话题写的一篇作文(开头) 心灵空间的渴望 &quo ...
  • [精品资源]20XX年高考散文阅读命题特点及答题技巧教学案
    2014年高考散文阅读命题特点及答题技巧教学案 2014年高考散文阅读命题特点及答题技巧教学案饶水知音 2014年高考散文阅读命题特点及答题技巧教学案 [教学要点] 1.继续讲解高考散文阅读命题特点及答题技巧--表现手法 2.课堂训练. 3 ...
  •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巩固掌握作者相关知识2.培养学生诵读能力,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3.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4.理解情与景德关系,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达技巧二.过程与 ...
  • 八上语文第二单元复习
    第二单元复习 6.阿长与<山海经>(鲁迅) 作者.作品:鲁迅,原名周作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 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1918年5月,发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 小说<狂人日记>. ...
  • 朱自清[背影]教案
    <背影>教案 [课文说明]这是一篇著名的纪实散文,一直作为语文教材的传统课文,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因为它写出了一种异常真挚与至诚的亲子之爱.这种亲子之爱,反映了我国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说:"我觉得,读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