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原理20**年范围 - 范文中心

财政学原理20**年范围

09/28

第一篇 公共财政及其职能

第一章 政府、市场与公共财政

一、判断选择P24-25

二、思考题

1、 何谓“公共财政”?

公共财政是指政府为了满足国民的公共需求,在提供公共产品与劳务的过程中所从事的经济性收入、支出活动。这一定义概括了“公共财政”的基本内容,即调节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提供公共产品,控制财政收支,以及制定财政政策。公共财政的本质就是(政府组织)集中地提供经济社会不可或缺的公共产品以满足经济社会不断增长的、变化的公共需求。在财政理论中,这种观点称为“公共需求论”。

2、 为什么说政府的权力应该受到限制?

1) 政府权力过大,相应地破坏了个人的“经济自由”。

2) 政府的权力来自被统治者的认可,一个完美的社会是为人民的“公共意志”所控制的。政府成员的决策能力上看,政府内部成员并不是万能的,存在失误在所难免。

3) 人类社会中权力是危险的,因为如果控制不当,任何权力都有被滥用的可能性。

3、 如何认识政府干预市场的合理性?

1) 市场不能保证对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政府干预可以提供公共产品;

2) 市场竞争不可避免的导致收入分化,政府干预可以在不损害经济效率的情况下改善收入分配不合理的状况;

3) 在市场失灵、信息不完全导致的资源配置失灵情况下,政府可以有选择的进行干预经济从而使经济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正常;

4) 经济过程中可能产生对整个社会的效率损失,政府可以针对外部效应(污染等)进行干预从而协调个人利益和政府利益。

第二章 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

私人产品、公共产品与政府资源再分配职能;收入再分配职能;经济稳定职能

一、名词解释

1、 洛仑兹曲线:洛伦兹曲线越偏离45°线,越不公平;越接近45°线,越公平。 书P37页的图

2、 基尼系数:越接近1,越不公平;越趋近于0,越公平。计算:A/A+B

二、判断选择P63-66

三、思考题

1、 举例说明,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消费”、“非排他性消费”特征。

非竞争性消费是指社会成员在消费公共产品时,可以不像其消费私人产品那样必须支付既定的价格,即对公共产品消费利益的取得与个人是否支付价格没有关系。

非排他性消费是指任何社会成员对某种公共产品的消费,并不妨碍其他社会成员同时消费此公共产品,即在公共产品消费上没有任何社会成员因具有对该产品的所有权而获得唯一享受权。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城市照明,对于任何一个行人来说,对灯光的利用程度既与其货币支付与否无关,也与其支付多少无关,而且在其享受灯光效用的同时,也不减少其他人的效用。

2、 公共财政履行收入再分配职能的主要方式方法?P42【预测论述】

累进制所得税、政府转移支付、对特定收入来源的纳税人的纳税优惠、财政支出方式

第二篇 财政支出

第三章公共支出的基本理论

知识点:

单纯私人产品条件下的资源有效配置条件

引入公共产品条件下的资源有效配置条件

一、判断选择P103-105

二、简答题

书P73数例

第四章中国现行的财政支出结构

判断选择P141

第五章公共投资项目评估

一、名词解释

1、影子价格:指在市场交易价格不能充分反映某些产出的真正的边际社会成本时,人们对这些产出的边际社会成本进行重新估算后的再定价,称为影子价格。不过,市场价格总是影子价格的基础。

二、选择判断P165-167

三、思考题

1、在公共项目评估过程中,应如何衡量时间价值?P152

用“闲暇——劳动”替代选择来估算时间价值或者比较人们对于交通工具的选择。

2、净现值NPV :该法依据现值原理,首先计算公共投资项目的成本现值与收益现值,然后从收益现值中减去求成本现值,求得净现值。如果净现值大于零,表示该公共投资项目收益大于成本,是可取的;如果净现值小于零,表示该公共投资项目收益小于成本,是不可取的。P154

NPV =t NCF t /(1+r ) ∑t =0n

NCF t ,为该项目各年度净现金值;r ,为折现率。

第三篇 财政收入

第六章税收理论※

一、名词解释

1、税收:政府出于提供特定公共产品和公共劳务的需要,通过法律形式对其社会成员规定的强制性的、不付等价物的货币支付。税收的基本特征是:目的性、强制性、合法性

2、超额税负担:因为税收的作用,给经济社会在资源使用上带来的效率损失,即国民福利损失。

3、瓦格纳定律(法则):当国民收入增长时,财政支出会以更大比例增长。随着国家职能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就要求保证行使这些国家职能的财政支出不断增加,即随着人均收入提高财政支出相对规模相应提高。

4、税收第一准则(公平分配税负担的标准):每一个国家的人民对支出政府的交纳,应当尽可能地和他们各自的能力成比例,和他们在政府保护下的收益成比例。两重含义:利益原则和支付能力原则。按照利益原则,税收负担的分配应当和纳税人从这种税收的使用中得到的利益联系起来。支付能力原则在税收负担分配上是把个人或家庭的支付能力与政府支出负担

联系起来。现代税收理论中,对于支付能力的衡量标准有三个:(1)以个人收入水平作为衡量其支付能力的课税基础。(2)以个人的消费水平作为衡量其支付能力的课税基础。(3)以个人财产存量作为衡量其支付能力的课税基础。

二、判断选择 P200-202

三、简答题

1、税基弹性:税基弹性指在其他不变条件下,税基变动对税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该反应程度可以通过计算税率变动百分比与税基变动百分比的比值予以确定。

B Et =(∆B/B)/(∆t/t)=(t ∆B )/(B ∆t )

B 其中,E t 为税基弹性,B 为税基(以货币额表示),∆B 为税基变动,t 为税率(以百分数表示),∆t 为税率变动。

B (1)当E t 为正值时,表示税基与税率呈同方向变动,即税率提高,税基扩大,或者税率下降,税基缩小。

B (2)当E t 为负值时,表示税基与税率呈相反方向变动,即税率提高,税基缩小,或者税率下降,税基扩大。

3、 简要解释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

1

) 平等原则:所有收入都应按章纳税,个人所承担的税收负担应该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分配。

2) 确定原则:政府的税法、税收征管必须是确定的

3) 方便原则:尽量减少纳税人的纳税成本,尽量减少政府的税收征管成本。

4) 效率原则:一切税赋的征收应该设法使人们所付出的,尽可能等于国家所收入的。

3、 图示“拉弗曲线”,解释该曲线主要说明了哪些问题。【预测论述:我国的供给侧改革】

(1)在税率低于t 0时,政府提高税率会起到增加税收收入的效果,而在税率已经超过t 0时,继续提高税率,只会起到降低税收收入的效果。所以,t 0时的税率为政府所可选择的最佳税率,因其可以使政府的税收收入达到最大(R MAX )。换言之,能够使政府税收收入达到最大化的最佳税率只有一个,应该成为政府税收政策的重要依据之一。

(2)从t 0到100%的税率调整区间均属于政府的税收禁区,在此区间政府只有采取降低税率的办法,即实行减税政策,才能有助于经济社会的税基扩大,才能增加政府的税收收入。

(3)除了在t 0时的最大税收收入外,政府任何规模的税收收入(如R )都可以通过两种税率取得,一个是高税率(t h ),一个是低税率(t l )。那么,为了

取得特定规模的税收收入,政府最好是采取较低的税率。因为,

相比之下,低税率对经济活动的扭曲作用相对较小。

(4)实际上,拉弗曲线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说明,“任何单一生

产要素的课税率发生变动,将影响其市场活动参与能力。这进而

会依次影响经济产出和税收基础。

简要分析政府税收政策对经济产出和政府收入的影响。

在正常税率变动范围里,政府可以通过提高税率的办法来增加其财政收入,对稳定财政收入通常有短期效果。但是税率变动直接影响经济产出水平,相对较低的税率往往会带来较大的产出规模,对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有长期作用。税率变动还会直接影响生产要素的市场参与

率,较高的税率会导致市场经济的要素供求格局发生剧烈变动,一般情况是降低经济产出,减少政府收入。此外,较高的税率往往诱使人们敢于冒险从事各种逃税、避税活动,这种行为将进一步侵蚀国家的税收基础,对稳定政府财政收入显然不利。

第七章 税收归宿

计算题

二、判断选择 P224-226

第八章 税收制度

简答题:

【画图分析】税后储蓄的实

际收益率就由i 下降为(1-t )

i ,新的预算约束线以nm 直

线表示(NM 线固定于a 点向

右旋转后形成),其斜率的绝

对值为1+(1-t )i 。在政府

对储蓄收入征税情况下,个

人A 对自己经济行为的调整

同样也面临着两种选择。

(1)由于税后储蓄收入率明

显下降,表示现期消费的相

对价格(机会成本)下降,

如果个人A 把现期消费视为

正常商品,其相对价格下降

就会增加对其需求,具体表现为逐步减少个人储蓄而增加现期消费。如果个人A 在a 点重新安排现期消费与未来消费(U 2),他将不再有储蓄行为;而如果个人A 在f 点重新安排现期消费与未来消费(U 4),他将产生负储蓄行为,即借债增加现期消费。这就是个人所得税产生的(以消费替代储蓄的)替代效应,即和税前相比,个人的实际储蓄规模是下降的。以此推论,对于整个经济社会来说,这种效应先是导致社

会的储蓄供给下降,进而造成投资增长趋于缓慢,最后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抑制作

用。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角度看,这是税收给经济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

(2)由于税收的作用,税前的储蓄规模(j 点所示)不可能使个人A 在未来某一时点使其个人储蓄量达到目标水平(假设他有目标消费计划)。那么,为了达到他的目标消费水平,个人A 就要在d 点重新安排他的现期消费与未来消费(U 3),他必须进一步削减现期消费,相应增加储蓄以对税收造成储蓄收入减少作出必要的补偿。

由此推论,税收不禁没有减少经济社会的储蓄供给,反而使税基扩大,在政府财政收入增加的同时,社会投资规模也能够继续提高。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角度看,这是税收给经济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

一、名词解释

1、全面所得:海格-西蒙斯定义,其含义为:所得是以货币价值体现的,在某一规定时期中个人消费能力的净增加,这等于本时期中的实际消费数额加上财富的净增加额。该定义要求在所得中包括可能增加现期的,或者未来的任何形式消费的一切收入来源。

二、判断选择 P265-267

三、思考题

1、简述现代个人所得税有哪些重要优点?

(1)个人所得税直接变动个人可支配的收入,影响个人的劳动的积极性,进而影响消费、储蓄和投资的规模。

(2)通过税基减免和累进税率的作用,它可以在个人之间调整社会收入的分配,有助于经济社会实现收入平等化目标。

(3)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它发挥着内在稳定器的作用,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过冷或过热),自动地调节人们的税收负担,以缓和经济社会中有效需求的波动。

2、简述增值税的特点和主要优点。

(1)增值税只对其销售收入额中属于本企业创造的部分征税,做到“税不重征” 。

(2)增值税具有广泛的税基。

(3)增值税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税收中性原则,对资源配置的扭曲作用被降低到了最低限度,减少了企业的扭曲性竞争。

(4)增值税的计征是以商品销售额为依据,允许从计税环节的销项税款中扣除上一道环节已经缴纳的进项税款。其征管方法在简化税务管理与防止偷漏税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3、美国扣除项目中有巨额医疗费用项目,有人认为这会使高收入纳税人所得到的利益大于低收入纳税人所得到的利益,存在不公平,为什么?针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

政府负担的份额相当于这种允许扣除的所得数额按照边际税率计算应交的税额,扣除同样的医疗费用支出,对高收入的纳税人来说,其应纳税额的实际减少一定会大于低收入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实际减少。

解决方法:采取纳税抵免办法(即从应缴税款中减去一定数额),通常优于将其列为扣除项目的办法(即从调整后总所得中减去一定数额)。如果采取纳税抵免的办法,不管高收入或者低收入纳税人,应纳税额均可减少相同的数额,从而解决了大额医疗费用扣除导致的高收入比低收入人获利较大的问题。

4、 公司所得税的主要经济影响?

降低某些社会群体的经济福利;导致全社会的资本收益下降;提高资本投资的边际成本

第九章 中国现行财政收入结构

判断选择 P286-287

第十章 债务收入与政府债务风险

一、名词解释

1、李嘉图等价:无论是以税收来增加收入,还是以借款的方式来增加收入,从效应上看,赋税和债券融资是等价的。

二、简答题

1、财政赤字的弥补办法?

增收减支;动用历年滚动结余;向中央银行透支或者借款;发行公债

2、公债的含义:公债是政府为筹措财政资金,以国家信用方式,向国内外投资者所举措的债务。自愿性、有偿性、灵活性

3、古典学派的政府债务理论——债务有害论:

从本质上讲,国家公债是政府延迟的税收,政府发债会助长不正之风,奢侈不知节俭; 政府通过举借公债所筹自己用于非生产性支出,会促使私人增加消费和减少储蓄,使私人生产性资本转化为政府非生产性支出,妨碍经济发展;

会造成不合理的收入分配结果。国家公债的大量增长,会造成国家每年所得生产的大部分公共收入,不得不用来抵充公债费用,人民的土地和劳动养肥了金融界和高利贷者,没用于维持政府。

第四篇 财政政策与中国财政改革

第十一章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分析

P347 IS-LM-BP模型 选择判断 P358

第十二章 预算理论与中国政府预算改革

一、名词解释

1、 政府预算:指国家以社会经济管理者身份取得收入,并用于维持政府公共活动,保障国

家安全和社会秩序,发展社会公益事业等各项支出的政府基本收支计划。

二、判断选择 P406

第十三章 政府间的财政关系

一、名词解释

1、 粘蝇纸效应:在长期内,中央政府的拨款比中央政府税收的削减对刺激受补政府支出的

效应大得多。粘蝇纸效应,即钱粘在了最初拨给的部门。其成因是官员追求预算规模的最大化。

二、判断选择 P449-450

三、简答题

1、 为什么跨区域公共产品应当采取“地方供给、中央资助”的形式?

跨区域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介于全国范围和地方政府管辖范围之间,因为中央政府距离公共产品供给地点太远,不利于监督管理,所以由中央政府供给此类产品是无效的; 因为公共产品的收益会外溢出地方政府管辖区,临近地方的居民无需支付公共产品的供给成本,便可以享受其利益,所以由地方政府供给此类公共产品也是无效的;

采取“地方供给,中央资助”的形式,地方政府靠近跨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地点,便于管辖;

不同区域居民的需求不同,地方政府贴近居民,了解居民的需求;

跨区域公共产品的收益内部化,中央政府可以设立专项基金,对收益居民收取费用,再将此基金转移支付给地方政府,用于跨区域公共产品的建设,避免了免费搭车者的问题。


相关内容

  • 20**年初级审计师考试-审计专业相关知识-考试大纲
    2015年审计师 <审计专业相关知识>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宏观经济学基础 一.概论 [审计师资格考试要求] (一)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1.掌握市场失灵的几种情况:公共物品.外部性.不完全竞争和不完全信息,及其对经济资源配置的影响 ...
  • 经济学主要流派归纳
    现代经济学流派归纳 凯恩斯经济学 一.定义 指凯恩斯在<通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的理论.不包括凯恩斯追随者补充.修改和发展了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学起始于凯恩斯经济学. 二.学术渊源 1. 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主 ...
  • 全国20XX年10月自学考试教育管理原理试卷
    全国2010年10月自学考试教育管理原理试卷 课程代码:0044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管 ...
  • 全国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执业资格大纲
    2005年全国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执业资格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是国家对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综合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的基本要求,也是指导教材编写的依据.通过学习教材和参加考试,证明确实达到考试大纲要求的知识和技能的人员,才能获得注册咨询工程 ...
  • 20XX年内蒙古综合素质测评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4年内蒙古综合素质测评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共125题, 满分100分) 一. 单项选择题(共80题) . 1. 公文的作者是指().A. 签发人B. 审核人C. 发文机关D. 撰写人 2.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所体现的关系是(). A. ...
  • 行政管理发展趋势
    1.社会管理规律学科 行政管理学又称行政学,也称公共行政学或公共管理学.它是一门研究政府对社会进行有效管理规律的科学,是国家公务员和其他公共部门工作人员必备的知识.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在20世纪初成立以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发达国家, ...
  • 国际收支理论
    第6章 国际收支理论 国际收支理论是国际金融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这一理论的理解与掌握可以有助于对各国宏观金融政策的认识,也为一国宏观金融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国际收支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关于国际收支的决定问题:二是为实现 ...
  • 电大西方经济学小抄5
    第十四章 财政理论与政策 一.单项选择题 1.政府把个人所得税率从20%降到15%,这是() A.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B.一项财政收入政策 C.一项财政支出政策 D.一项公共政策 2.当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A.增加 ...
  • 公共财政的几点认识
    一.关于"公共财政"的提法 我认为, 古今中外, 财政就是国家财政.政府财政, 因其天然具有公共属性, 所以也是公共财政, 它们是同义的.但是, 随着生产力水平.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演进, 不同的国家财政又会有不同的模式 ...
  • 生态经济全2
    境质量下降,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受到损害,甚至生命维 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进质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