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新世纪的中国工会 - 范文中心

走向新世纪的中国工会

06/24

作者:成海

中华英才 2000年04期

  沿着宽阔亮丽的长安大街西行,在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建筑群落中,有一座建于50年代的办公大楼,毛泽东主席亲笔提写的“中华全国总工会”的金字匾额,铭刻着老一辈革命家对全国工人组织的关爱。至今,伴随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前进步伐,中华全国总工会已经走过了70多年的风雨里程。

  在世纪交替之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记者走进这座大楼,亲身体验了中国工会最高领导机关紧张而有序的工作节奏,感受到了中国最大的“职工之家”的热情与真诚。当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奇生满含笑容地伸过手时,一种宾至如归的暖意油然而生。

  这位从基层走上领导岗位的全总负责人,对工会工作充满了挚爱。谈起全国总工会的工作,李奇生条理分明,如数家珍。

  来自党中央的高度关注

  记者(以下简称记):工会作为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始终得到党的关怀和重视。在新的历史时期,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工会工作作了哪些重要指示,提出了哪些要求?

  李寄生(以下简称李):重视工会工作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扬这个好传统,总揽全局,高瞻远瞩,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指导方针,高度重视工会工作。在党的十四大、十五大报告,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善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领导的通知,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重要文件中,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及表彰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在工会十二大、十三大及执委会议、主席团会议上,党中央对工会工作作出过一系列重要指示。

  江泽民等中央领导多次指出:工会是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肩负着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的神圣职责。各级工会要把自觉接受党的领导与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统一起来,把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与维护职工具体利益统一起来,把继承工会工作优良传统与在实践中勇于创新统一起来;要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更好地代表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具体利益,真心诚意地为职工群众服务,千方百计地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要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新路子,用改革的精神全面加强工会建设。各级党委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工会工作的领导,支持工会依照法律和自己的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重要作用……党中央这些重要指示,内容十分丰富、深刻、系统,涉及到工会组织的性质、地位、特点、职责、作用及与党的领导等方面的关系,回答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工作遇到的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既为工会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也为工会工作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机遇,极大地鼓舞了工会干部和全国广大职工。认真学习贯彻这些重要指示精神,是做好工会各项工作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

  记:各级党组织是如何重视、帮助、支持工会工作的?

  李:各级党组织切实加强和改善对工会工作的领导,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工会工作,通过提供政策支持、配强领导班子、帮助解决难点问题等多种方式和措施,为工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有关产业部党组织制定了依靠工人阶级和支持工会工作的文件,有10多个省级党委组织召开了工会工作会议;大多数企事业单位提出了依靠职工办好企事业、支持工会工作的具体措施和意见。在中央和地方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近5年来,全国总工会共参与国家立法106项,与有关方面联合发布规范性文件30余件;地方工会、产业工会参与制定相关地方性法规,联合发布文件达3200多个。1998年,各省、市、县和基层工会组织与同级政府(行政)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的有7000多个,召开联席会议的有8000多个,参与政府涉及职工利益的工作机构1.3万个。目前已有15位省级工会主席分别担任同级党委常委或人大副主任、政协副主席,各地区基层以上工会专职正副主席中,是同级党组织常委的8000多人,同级人大副主任的211人,同级人大常委的2000多人,同级政协副主席的131人,同级政协常委的1342人。这些都充分反映了党对工会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极大地推动了工会工作的发展。

  努力实现“五突破一加强”

  记:今年是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目标的决战年,工会组织如何调动和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李: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是当前各级工会的重要任务。对此,1999年12月召开的全总十三届二次执委会议作出了部署。要求各级工会用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统一广大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的思想,充分认识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工会组织的责任,推动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的贯彻落实,进一步突出和履行维护职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把这种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上来。

  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级工会必须以改革和创新的精神,努力实现工会工作的“五突破一加强”,即积极协助党政做好国有企业减员增效、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深入实施送温暖工程,对特困职工承担“第一责任人”职责的工作要有新的突破;坚决维护职工的经济利益,进一步理顺劳动关系,推行平等协调和集体合同制度的工作要有新的突破;切实保障职工的民主权利,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实行厂务公开和民主评议企业领导人的工作要有新的突破;推动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中都要有职工代表参加的工作要有新的突破;加快新建企业工会组建步伐,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的工作要有新的突破。“一加强”就是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工会自身建设。“五突破一加强”的中心思想,就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在企业的贯彻落实,进一步突出和履行工会的维护职能。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并通过各种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把这种积极性切实引导到努力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上来,更好地完成党和政府提出的各项任务。

  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全面启动

  记:今年,全国总工会在广大职工中开展了“经济技术创新工程”,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李: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源。劳动者的素质、知识和技能,是科技进步的重要内容。江泽民总书记讲:“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全国总工会在广大职工中广泛开展了“经济技术创新工程”。通过这种有效载体,引导广大职工钻研本职业务,提高科技素质,改善知识结构,努力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知识型劳动者。

  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为方向,以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目标为主要内容,以立足基层、企业需要、职工欢迎为原则,把增强企业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抗御风险能力和提高企业整体素质作为主攻方向,把解决影响企业发展的难点问题和帮助亏损企业扭亏增盈作为重点,最大限度地吸引和组织广大职工围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增加品种、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和资源消耗、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提高效益开展各种群众性的经济技术活动,充分展示工人阶级的伟大创造力量。这项活动的主要做法是:

  1.教育引导广大职工充分认识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主要特征,经济技术创新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树立知识是资本、人才是财富、科技是生命的新观念,增强经济技术创新意识。

  2.强化岗位技能和新技术培训。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务求实效。

  3.发挥劳动模范的专业技能优势,推动企业科技进步。以企业或行业为单位,组成科技开发、市场咨询、明星示范等小组,开展传递信息、交流经验、技术攻关、业务咨询、名师传艺等活动。

  4.加大科技帮困力度。把帮扶困难企业作为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重头工作来抓,组织力量为企业出点子、想办法、介绍经验,推荐人才、牵线搭桥、协作攻关,推动困难企业尽快走出困境。

  5.围绕企业改革和发展目标,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创造发明等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的着重点将转移到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科技进步、突出创新、创先、创优、创最佳效益和最高水平上来。全国总工会已决定在全国职工中开展学习普及计算机活动,并制定了“三个一”规划,即从今年起至2002年,每年组织100万职工参加计算机学习普及活动,提高职工的计算机操作技术和水平。

  6.重点围绕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活动。在适当的时候,全总将组织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部分科技工作者、企业家、技术工人到西部各省进行经验交流,献计献策,项目洽谈,促进合作。

  做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

  记:工会是如何运用法律手段和建立有效机制、调整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

  李:健全完善的劳动法律体系,是工会依法维权的重要前提和依据。就工会而言,要加强与人大、政府的沟通与联系,积极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实现多层次立法参与工作,推动其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较完备的职工权益法律保障体系。近期,主要是参与修改《工会法》、《公司法》,积极推动与促进《社会保险法》、《集体合同法》、《职业安全法》、《职业病防治法》、《基本养老保险条例》、《劳动合同法》、《破产法》、《企业兼并条例》等法律尽快出台。实践证明,从参与立法这个源头上维护职工权益,是最重大的维护。同时,要推动保护职工权益的法律法规真正落到实处,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是维护职工权益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广大基层企事业单位,首先要建立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目前要特别注意做好厂务公开、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听取并审议企业重大决策和领导干部执行廉政准则情况报告等工作。同时,要积极研究制定集体企业职工民主选举和罢免企业领导人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在非公有制企业,要积极探索建立有关职工民主参与的制度和办法。第二,建立企业行政与工会平等协调、签订集体合同制度。第三,推动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由政府、工会、企业三方代表定期就劳动关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协商。这是协调劳动关系的一种有效机制。第四,强化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是我国劳动法律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是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当前要把加强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维护职工的生命安全放到突出位置上来。第五,进一步加强劳动争议调处工作,根据“预防为主、调解为主、基层为主”的原则调处劳动争议。第六,加强职工法律咨询服务工作,建立职工法律援助制度。第七,继续在广大职工群众和工会干部中深入持久地开展法律知识的宣传与教育,使广大职工自觉学法、用法、守法,不断提高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同时,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包括工会律师、工会法律工作者在内的工会法律专门人才,为工会依法维权创造必要的条件。

  头等大事与“第一责任人”

  记: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字,1996年全国国有企业在职职工1.1亿人,到1999年底这一数字下降到8700余万人。这表明,几年来国有企业实行减员增效,下岗分流的政策,已经把2200万人以上的富余人员从企业中剥离出来,改革的力度相当大。请问,工会是如何协助政府和企业做好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

  李:积极协助政府和企业做好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是当前各级工会的头等大事。近年来,各级工会组织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参与相关法规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各级工会开展了经常的、深入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参与有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反映职工群众的愿望要求和工会的政策主张,从而在宏观上、源头上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全总提出的大量政策建议,都在1998年5月以来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一系列有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政策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与此同时,全总和地方工会与各级人大、政协和政府有关部门一起,对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开展督查活动。企业工会也在参与职工下岗分流方案的制定、协助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开展工作、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二是发挥工会自身优势,积极开展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工作,帮助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到1999年底,全国各级工会已兴办职业培训机构近9000个,创办职业介绍机构近4000余所,培训职工200余万人次,使100余万人次的下岗职工经培训后重新上岗。同时,一些城市工会以创办下岗职工再就业基地、解困贸易市场和发展职工劳动福利事业等方式,直接安置一批下岗职工再就业。

  三是做好下岗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下岗职工转变就业观念。如锦州市等地工会开展的建立“下岗职工之家”活动,在稳定下岗职工队伍、组织生产自救和帮助下岗职工解困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各级工会还开展了再就业明星巡回演讲等活动,不仅引导和鼓励下岗职工再创业,同时也向全社会宣传、推介下岗职工的创业精神,效果都十分明显。

  四是对于主要由下岗职工、在职低收入职工、离退休人员及其他有特殊困难的职工构成的当今城市社会和工人阶级中的特殊群体,工会在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中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尉健行同志明确提出:“工会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切实把特困职工的情况掌握起来,自觉以第一责任者身份主动做好工作,不让一名特困职工因生活过不去而发生意外。”在各级党政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工会实施的送温暖工程已经形成了多种对特困职工进行经常性救助的机制和手段。目前,地(市)、县级工会和基层工会普遍建立了特困职工档案和送温暖工程基金(1999年底基金结存额达29亿元);自1994年以来,通过工会扶持特困职工开展生产自救及推行领导干部联系特困户制度等方式,每年都帮助20余万户特困职工家庭不同程度实现脱困。各地工会举办的职工互助合作保险组织1999年底达3.4万个,参加人数2000余万人,资金结存额23亿多元,当年享受互助合作保险待遇的职工有148万多人次。此外,各级工会还通过兴办职工消费合作社、住房合作社和开展助学等渠道,帮助特困职工解决了不少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工会义不容辞的政治职责

  记: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是全党的一件大事,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请问,工会组织是如何加强和改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

  李:工会组织在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具有优良传统和一定优势。近几年来,在党中央和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各级工会组织在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创造了一些经验。我认为,大体可以归纳为这样几点:

  选载体。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传统的发文件、作报告、开座谈会等形式依然有用,同时又在寻找新的载体上有了发展。比如,这些年来在向职工进行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中,各地普遍通过知识竞赛、演讲、征文比赛等形式吸引职工参加。又比如,为了推进职业道德建设,从1995年开始全总同国家经贸委等单位联合举办了每年一次的“职业道德双十佳”评选表彰活动。再比如,全总同教育部等部委联合发起了振兴中华读书自学活动,制定了奖励表彰自学成才、突出贡献的办法,已经坚持了15年。还比如,各级工会开展的群众性创建文明行业、文明企业、文明班组和争当文明职工活动,不断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这些活动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树典型。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体现着时代精神和导向。近年来,全总先后推出了李双良、包起帆、徐虎、李素丽、赵雪芳、王涛、张玮、潘兰英、王新全、马永顺等一批先进典型,对在职工中树立崇尚先进模范风气、调动职工投身改革和建设的积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我们正组织力量集中宣传李黄玺、罗东川、钟掘、梁力平等18名先进典型,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创新精神、时代精神和奉献精神。在组织职工学习邓小平理论、加强班组文明建设、面向基层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等方面,也树立了一批先进集体典型。

  抓阵地。加强工会的宣传、文化、教育、新闻、出版、体育等阵地建设,是全总历届领导和各地工会组织都比较重视的一件大事。全国县市以上工会现有文化宫3000多个,各类职工学校1000多所,工人报刊、电教中心60多个,他们为基层工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讲真话。工会组织贴近群众,能够从职工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讲真实情况,这种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有利于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办实事。多年来,各级工会为职工群众办了许多实事、好事。这是最具体、最生动的思想政治工作。比如,送温暖工程、担负特困职工“第一责任人”职责等,既是为党和政府分忧,也是为职工群众解难,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工会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与党中央的要求和广大职工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近年来,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薄弱的问题也相当普遍地存在。胡锦涛同志在全总十三届二次执委会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是工会义不容辞的政治职责。为此,我们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

  第一,把工会的思想政治工作放在党和国家的大局中去把握。经济建设是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改革、发展、稳定是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服从服务于这个大局。通过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我们将提出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设,并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积极推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第二,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在实践中业已形成的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好经验、好传统,我们要继续发扬光大。对工会现有的载体要不断完善、发展,增添新内容、新色彩。与此同时,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又必须在加强的过程中改进,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强化职工思想信息工作上,全总已在全国10个省、20个市和10个大中型国有企业建立了思想信息直报点,一些省市工会建立了职工思想动态信息网络,通过电脑、电传机等现代设备,保证了职工思想信息快速、准确地传报,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三,把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职工中特别是困难职工、下岗职工、离退职工的思想问题是与他们生活上的一时困难紧紧相连的。因此,各级工会必须把加大实施“送温暖工程”的力度作为增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重要手段,承担好工会“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第四,充分发挥工会宣传舆论和文体活动阵地的作用。工会有自己的宣传、新闻、出版、教育、文化、体育阵地,这是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所在。

  第五,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变化,扩大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所有制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公有制企业也突破了过去的单一模式,职工类别多种多样。但无论哪一类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都应该覆盖到。

  第六,工会宣教部门应提高整体工作水平。广大工会宣教干部要善于把党的决策、上级的指示同实际相结合,敢于面对各种矛盾、并善于解疑释惑。同时,还要注意搞好工会内部在思想政治工作上的协调工作,注意研究借助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支持工会宣传工作的好办法,使上下内外形成合力。

  评选出全国的“优质名牌”

  记:今年“五一”期间,国家将隆重召开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请您介绍一下这次评选工作有哪些特点?

  李:今年总结表彰的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共2946名,其中全国劳动模范1931名,全国先进工作者1015名,都是1995年以来,在各条战线上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突出成绩的先进模范人物。他们分别来自工业、农业、运输邮电、建筑、财贸、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公安、军队直属单位职工、高法、高检等50多个系统或行业,具有较强的先进性和代表性。在各类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的有1482名,占全国劳模总数的50.32%。其中,具有硕士学位的114名,具有博士学位的39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1022名,科学院、工程院院士19名,其人数和比例比1995年均有了较大的增长,表明劳模队伍的文化程度和专业技术素质有了较大提高。

  这次全国劳模推荐评选的主要对象,是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最后评审出企业一线职工和农民劳模所占比例之和为劳模总数的55.82%,体现了评选的主要对象是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面向基层、面向经济建设第一线的原则。科研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教育教学人员占27.14%,高于1995年全国劳模表彰大会所占比例,反映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时代特点。企业负责人占7.36%,符合筹委会规定的企业负责人劳模人选不超过总数8%的要求。妇女和少数民族人员所占比例比以往也有提高。

  在这次全国劳模评选中,有这样儿“严”:严格执行属地原则,严格评选条件,严格坚持民主推荐程序,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严肃推荐评选工作纪律,并且加大了评选指导监督力度。这次所有劳模人选经全国劳模表彰大会筹委会初审后,都在各地新闻媒介进行了公示,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好评,也确保了能评选出全国的“优质名牌”。

  采访即将结束时,李奇生说,以上我所谈到的只是近年来工会工作的一部分内容。其实工会工作的涵盖面十分广阔,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世纪之交,千年更迭,我们将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继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会工作新路子,努力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团结和带领我国各族职工以崭新的面貌和奋进的步伐,走向新世纪!


相关内容

  • 文艺理论研究综述-文学文化-论文中心
    2001年度的中国文艺理论虽然依旧保持着世纪之交特有的活跃状态,但就其关注的问题而言,理论的创新意识正在相对减弱,长期困扰理论界的当代文论的体系建构等问题始终得不到令人满足的解决,传统的理论范式和话语系统正在逐渐失去往日的效力,而新的理论格 ...
  • 论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农村迷信活动的特点及其成因
    二十世纪上半期,随着近代西方文化的输入与中西文化的不断接触,中国社会由此发生了巨大变迁.在这种剧烈的社会变迁中,各种社会问题接踵而生,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进程中的诸多障碍.迷信问题便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迷信问题,作为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农 ...
  •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好用)
    2012届高三历史第二轮总复习资料 中国近代史各阶段特征 一.19世纪中后期(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 ① 政治:封建制度日益衰落,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 经济:自然经济日益解体,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洋务运动标志中国 ...
  •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汇总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5分钟讲稿) 第一,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各种力量此消彼长,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的趋势越来越清晰.一个超级大国和多 ...
  • 新中国的外交教学设计
    <新中国的外交>教学设计 龙泉中学 祝月云 一.教材分析 本专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外关系的重要表现,是中国现代史的重点专题之一,是学业水平测试的重要考点,地位举足轻重.本专题内容丰富,事件较多,但时间跨度不大,脉络清晰,和世界史 ...
  • 从现实主义到新写实主义
    摘要:作为五四新文化造就的戏剧大师,曹禺的一生与中国话剧同行.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当青年曹禺连续以<雷雨>.<日出>.<原野>等优秀作品震撼海内外剧坛之时,中国现代话剧也脱离了青春期的稚嫩而走向成熟. ...
  • 走向合作的社会管理--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管理思想趋向之述评
    走向合作的社会管理 走向合作的社会管理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管理思想趋向之述评-- 陈朋 内容提要社会转型使得社会管理改革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必须 思考的重大现实问题.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管理的部署经历了不断 ...
  • 走向世界的基础
    第60届世界报业大会传出新闻:中国大陆有25家日报荣登2007年度世界(付费)日报发行量前100名排行榜,位居第一.位居第二.第三的日本和印度分别有18.17家日报上榜:英国.美国并列第四,分别有7家日报上榜. 从2003年以来,世界报业协 ...
  • 历史现象.美学精神与恒久性文化价值
    作者:陈旭光沈中禹 2011年06期 中图分类号:J9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6522(2011)02-0023-09 新时期以来,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下,各种文艺思潮纷纷开始涌动.20世纪80年代初,著名电影评论家钟惦棐 ...
  • 内力作用与构造地貌
    第二部分 内应力作用与构造地貌的生成 第一节 地壳的运动 一.地壳运动及其特点 1.地壳运动的概念 地壳运动是指地壳由于地球内部动力作用所引起的各种变化和活动.地壳的内力又称为内应力.内应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核能. 2.地壳运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