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尔盖神父]:一部不再试图寻求理解的书 - 范文中心

[谢尔盖神父]:一部不再试图寻求理解的书

12/24

托尔斯泰在雅斯纳亚·波良纳,1906年,V. G. Chertkov摄

决绝,出走,在人间

1

大作家的写作,越往后越是写给自己看的。年轻气盛时,总觉得自己先人一步知晓了生活的奥秘,迫不及待想与人分享,这时候容易写出最好的作品。最好的作品是不需要沉淀的,沉淀只会磨损激情和形象,如同等待磨损爱情。再往后,一切都让位给了直接的人生的思索,倾诉让位给了独白。

老托尔斯泰的小说《谢尔盖神父》即合此例。这部中篇小说,1890年开始写,1891年完成。完成后搁在那里,1898年又开始修改,在托尔斯泰生前一直未发表。高尔基回忆说,他曾听老托读过这部小说的片断。高尔基这样评价:

“我听着这篇小说,既惊愕于叙述的优美,又惊愕于它的质朴和思想。”

坦率地说,这部小说的叙述并不优美——我的意思是,它远远比不上托尔斯泰刚出道时的作品。它的思想大于形象,感性的描述让位给了思想的直接和凝练。它的力量不在形象,而在于它的思想。

有了这部小说,想理解托尔斯泰,似乎不需要再去读他的长篇了。读长篇小说,尤其是读19世纪那种篇幅冗长的长篇小说,对现代人来说是一场耐力的挑战。长篇小说颇类似于生活的原生态,往往泥沙俱下,非深思精酿读不出个所以然。

情节开展的中篇小说或情节紧凑的长篇小说最适合阅读,现代人读书的最大障碍既在篇幅,又在节奏。我想这是电影的提醒——开展的中篇小说或紧凑的长篇小说稍加改动就是一部电影。我的意思是,情节紧凑的长篇小说或情节开展的中篇小说具有电影的节奏。我觉得,到了电影反哺小说的时候了,文学的儿子已经长大成人,应该帮助父亲走出困境了。在篇幅和节奏上,今天的小说要向电影学习。

如果我的感觉对头,那么,理解托尔斯泰中年以后的思想转向,一部《谢尔盖神父》足矣,不需要去读《复活》。要理解托尔斯泰的美学细腻,一部《童年》就够了,谁说老托只有博大、深厚和宽阔?你看看《童年》里纤毫毕现的细腻,就会明白粗率的风格成就不了博大,深厚和宽阔只会出自敏感而细腻的心灵。

同样的逻辑,要理解老托的社会、政治思想,只读一部中篇小说《波利库什卡》足够。这是一部抗议的小说,看了波利库什卡一家的遭遇,你会深切地理解为何列宁说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政治上的反抗往往来自于同情,而不仅仅是对暴君的憎恨。对俄国人来说,尤其如此。

读《谢尔盖神父》,有一种了断的感觉。感觉老托是在借此对人生和信仰做一个了断,情和欲、家庭和财产、个人和群体。这部小说,也提示了托尔斯泰晚年那惊世骇俗的出走。这个事件,搭上了他的老命,也是他最彻底的对文学的告别。

青年托尔斯泰,1856年摄于彼得堡

托尔斯泰在Khamovniki的书房,莫斯科,1898年

2

《谢尔盖神父》的故事很简单:贵族青年斯捷潘·卡萨斯基是沙皇的侍从武官,沙皇赏识他,不久前,刚刚和女侍从官订婚。生活看起来尽善尽美了。可是,在结婚前的一个夜晚,卡萨斯基知道了未婚妻的秘密。老托特意补充说,那是一个夜莺啼啭的美妙的夜晚。

然后,退婚,出走。他当上了修士,而且是隐修士。他把自己的财产一半留给母亲和妹妹,一半捐给了修道院。

前途似锦的贵族军官出家,本身就是一个事件。英俊的贵族军官因爱情的失望而出家,则是一个八卦色彩的爱情事件。在公众眼里,卡萨斯基成了一个明星,人们关心他的英俊外表和曾经有过的显赫前途,打听他出家的原因,没有人关心他内心的挣扎。人们从各地拥去看他,他给修道院带来了声望和滚滚的财源。

一个离了婚的太太,老托说,这是一个有钱而怪癖的美人,执意要诱惑他。谢尔盖神父在快要崩溃的时候,自断一指。美人一遍遍地说着对不起,离开了这个地方。这个美人,后来也成了虔诚的女修士——美人最后的归宿可能是佛教徒们喜欢的,这是一个经典的棒喝和点化的故事。从此,谢尔盖神父来到更偏僻的地方修行,人间的诱惑使他更加远离人间。他心里想道:

“倘若尘世是罪恶的,必须弃绝尘世,那么整个世界,它的全部美,又是为了什么呢?你为什么要设置这个诱惑呢?”

这是他出家第6年发生的故事。又过了7年,他的信仰越来越坚定,生活也越来越简单,他只吃黑面包和水。再过了5年,他突然获得了治病的能力。人们从全俄国蜂拥而至,找他看病。而看病,是他无法拒绝的。

可是,对谢尔盖神父来说,“内心的生活失去了,变成外在的了。”这个深刻的疑问,表面上看是自救与利他的纠结,实际上是一种纯正的基督教哲学,令人联想到托尔斯泰同时代的克尔凯戈尔,和后来的法国女哲学家西蒙娜·薇依。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厌倦人群,怀疑合唱,甚至包括对上帝的合唱。他们共同的逻辑是:

“我做的事在多大程度上是为了上帝,在多大程度上是为了人?”

所有尘世的诱惑,最难对付的不是钱财,而是情欲。肉体的欲望属于富人也属于穷人,而钱财只属于富人。谢尔盖神父越是享有圣洁的美名,越是有人想诱惑他。后来,他终于失身于一个病人。

在羞愧中,他剪短了头发,离开了修道院。他沿着河流走啊走,不知道自己将走向哪里。恍惚中,他想起了童年时的一个玩伴。她叫帕申卡,现在是一个为生活而挣扎的老年女人。当他来到帕申卡面前的时候,帕申卡没有认出他,他潦倒得像是一个乞丐。帕申卡给了他十个戈比——她每天靠教人音乐,能挣四、五十个戈比。

帕申卡是善良的化身,与童年有关的记忆与其说是善良的,不如说是无邪的。无邪的东西才可能完成对此刻的谢尔盖神父、永远的卡萨斯基——或者反过来说,此刻的卡萨斯基、永远的谢尔盖神父的救赎。我猜想,如果不是见到了帕申卡,谢尔盖神父会对自己做一个彻底的了断。

自杀没有发生,精神赢来了真正的觉醒。坦率地说,帕申卡这个人物形象,倾注了托尔斯泰太多的民粹情感。这种民粹情感,被革命者演化成卑贱者最高贵的奇怪逻辑。这种逻辑促成了俄国老师和中国学徒的革命。这种逻辑概莫例外地出自对贫穷的负罪感和对苦难的讴歌,它偏听受苦的故事,从不相信统计学所告诉我们的相反的事实:虽然高贵需要生活的富足去烘托,但卑贱就是卑贱,与出身和财产状况无关。

还是不纠缠它吧,对这种逻辑,认真的反对者和支持者都无法否认它的质朴和它在道德上的严肃性。总之,谢尔盖神父因为帕申卡的点拨——实际上她并没有点拨,所有的救赎都是自我的救赎,所有的点拨其实是自我点拨——总之,谢尔盖神父从帕申卡身上、或者说借拜访帕申卡这个突如其来、又合乎逻辑的机缘而悟出了生活和信仰的真谛。

从此,他在俄国的泥泞路上行走,给别人念福音书,这时候,他才觉得上帝慢慢在他心中出现了。后来,遇到警察查身份证,被抓进警察署。他拒绝说出自己的名字,他对警察说,我没有名字,我只是上帝的仆人。然后,他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在那里,他种菜、教孩子们认字、照顾病人。

托尔斯泰在雅斯纳亚·波良纳,1903年

托尔斯泰在雅斯纳亚·波良纳,1908年

3

这部写作时间长达10年的中篇小说,严格说来更像是一篇用形象说话的思想随笔。这时的托尔斯泰,已不再相信所谓的文学价值。对他来说,这就是一篇不纯粹的故事,他想拿这个故事说事,不会有心情去关心文学价值。高尔基说这篇小说有一种叙述的优美,这实在是一个误判。也许,是高尔基被大作家朗诵小说的情景迷住了——人一旦被迷住,必定误判。桀骜不驯的文学流浪汉高尔基一生只在两个人面前表现得驯服,第一个是托尔斯泰,最后一个是斯大林。对前者的驯服发自内心,驯服于后者则出自恐惧。

我猜想,托尔斯泰在给高尔基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一定是皱着眉头的。我一直无法摆脱这样的感觉,从始到终,托尔斯泰与其说是快乐的写作者,不如说是痛苦的思考者。

托尔斯泰与高尔基,雅斯纳亚·波良纳,1900年

回想我看过的所有托尔斯泰的照片,我居然想不出有哪一张是笑着的。他的鼻翼厚实而粗阔,标志着旺盛的情欲和蓬勃的生命力,他的眼睛坚定而有力,仿佛一眼能看穿整个世界,又表明他的智慧并没有屈从于情欲。他整日在为他所看穿的世界苦恼,他害怕贫穷,又为拥有巨大的财产而苦恼;他为信仰而苦恼,又被主宰信仰的官方教会所激怒;他为家乡乃至全俄国不识字的粗鲁的农民而苦恼,又经常被优雅的智识阶层所激怒;他描写战争中的勇气,又痛恨战争本身;他讨厌聚会,家里却天天在接待络绎不绝的来自全世界的信徒。

所以说,谢尔盖神父的故事对他来说意义重大。我感觉,这是一部不再试图寻求理解的书。因为不再有对读者的期待,这部小说像岩石一样露出了粗糙的外表。因为它的力量,它经得起冬天和夏天、炎热和寒冷的考验。这样的小说,因为完全属于了作者自己,所以也得到了全世界的读者。

这个关于决绝和出走的故事,有了对人世的厌倦,出走就显得顺理成章。而且,在人世的绝望中,出走是一种解脱,暗示了一种可能的生活。出走也是一个分水岭,能够判别人们对生活的真实态度:你到底是一走了之?还是借旅游之名、行善之名、责任之名、义务之名、隐居之名和人们所能想到的所有借口而留在原地、行自我放逐之实?

今天,无可否认的事实是,我们走过的地方越来越多,可是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出走。今天的人们到处寻求解脱并为此踏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但是没有人出走。我们宁愿花很多钱去看非洲的斑马羚羊,也不肯对身边的苦弱者报以微笑。我们把可怜的身体弄进终南山,假装听不见山下的喧嚣。我们走来走去,并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寻找,我们走来走去,只是为了躲避对内心的追问。因为缺乏内心的觉醒,我们还是生活在别处。

托尔斯泰的故事告诉我们,出走是心智和身体的觉醒,它开启了我们可能的生活,它是以自觉和清醒的姿态走向泥泞大地,并从此开始自己的行旅。要完成这个出走,非有精神上的脱胎换骨而不得实现。

从人群中的出走并不是惊世之举,哪一个真诚生活的人对生活不是充满了厌弃之心?对所有人来说,区别只有一个:是否准备出走和欲出走而不能。

所以,是否出走并不是问题的真正所在,真正的问题是你将走向哪里。是逍遥山水?还是像谢尔盖神父那样身上蒙受着生活的尘垢、脚上沾满了泥泞、从生活离开、又回到人世间?

真正的问题还可能是,你是否有勇气离开身不由己的生活、回到只属于自己的生命?

对于我们这样在生活中挣扎的普通人来说,出走没有那么艰难。如果厌弃足够真实,出走并不遥远;如果同情足够强大,出走已经成为现实。我们无法告别生活的全部,但可以借出走而打扫自己的内心。出走固然是决裂了过去,但随着出走,我们也得以决裂过去的烦恼和担忧。更何况,出走不是面向过去的,出走是一种对未来的开启。

1910年,出走后的托尔斯泰,阿斯塔波沃车站

万寿寺老张

不自由撰稿人

现居京城

老张写王小波

王小波:当代汉语小说的盗火者

老张写莱蒙托夫

爱情之迷醉,在其不纯真

老张写浪子

浪子与侠客

老张写帕斯捷尔纳克

你的美就在于勇气十足,就是它把你我牢牢系住

本文转载自作者个人微信公众号:

寄闲言

Bingyiart

长按指纹识别二维码关注冰逸创意微信公众平台


相关内容

  • 20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恐怖电影
    20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恐怖电影 一提到恐怖片人们总会说出自己心目中那几部把自己吓得晚上不敢上厕所的电影.但很多都是虚假的,下面为大家介绍的这20部完全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你看过吗?惊魂记 Psycho (1960) Mario ...
  • 俄罗斯人对戈尔巴乔夫的评价依然大相径庭
    作者:张盛发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2年01期 [中图分类号]D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952(2011)04-0137-08 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人对戈尔巴乔夫的评价可谓是毁多誉少和贬大褒小,因 ...
  • 草诶,都别说没用的了,一堆影评,没个背景
    纯属看见是由真实事件改编查来的,没什么可说的. <驱魔人>一直被传是改编自一个真实的故事,根据记载,1949年1月,美国马里兰州,一位年轻的女士多罗希在卧室中离奇死亡,死状恐怖,当时谁都没有想到,她的侄子,14岁的约翰会成为这个 ...
  • 被忽视的传统_作为图像学的艺术史_霍斯特_布雷德坎普
    艺术设计研究 学术立场 被忽视的传统? --作为图像学的艺术史 ■ 霍斯特· 布雷德坎普 李震 译 [摘 要] : 本文指出, 能容纳所 的主题. 当数码艺术与网络艺术 成为可能时, 它们几乎立刻就被纳 入到艺术史中去了 . 历史地看, 图 ...
  • 悲剧的人性,孤独的人生-[教父]电影评
    影评_悲剧的人性,孤独的人生--<教父>说起<教父>主角迈克尔的一生,很多人评价是一个由纯良转而走向无边的堕落,进而一步步蜕去人性的外壳的过程.人们似乎总是对老教父津津乐道,说他尽管手段非凡,但依然有温情脉脉的人性, ...
  • 关于金陵十三钗影评
    电影界又一次把国族最悲情的那段历史摆了出来,而且由国师张艺谋亲自操刀,让中国观众直面那些在74年前声嘶力竭的严冬地狱痛苦死去的同胞.和所有关于这场民族伤疤的影视作品一样,观众在极度压抑的悲愤中渡过2个半小时. 张艺谋的这部<金陵十三钗 ...
  • "谢尔曼"王牌-Lafayette G.Pool - 一.二战史 - 铁血社区
    这个故事是讲一个坦克车长,他摧毁了二百五十八辆敌人的各种车辆,但却从未获得过骑士十字勋章,也从来没有得到希特勒的接见:他从没有穿过那些花哨的饰有骷髅头和SS变形字体的制服,也不曾指挥过任何一只"虎"或是"豹&q ...
  • 主日弥撒讲道(丙年将临期)
    将临期第一主日 挺起身来活出信德 主内的兄弟姊妹: 普世教会在这主日又要开始新的礼仪年了.新年常是重新立志.重新起步的时候:新的礼仪年也是如此.在这新的礼仪年,教宗本笃十六世呼吁我们关注信德,活出信德.因此,教宗特别把这一年定为「信德年」. ...
  • 进化论心理学思想的人类学哲学批判
    2010年3月第2期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anjing Nor 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 Mar, 2010No . 2 进化论心理学思想的人类学哲学批判 高申春 摘 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