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古村落 - 范文中心

皖南古村落

07/03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之皖南古村落 自古以来,江淮流域就是中原地区的一部分,而徽州文化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文化也无不体现在徽州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深刻地影响着徽州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从徽州地区的古建筑中就可见一斑,而保存至今的皖南古村落就是这种文化的重要标识,这其中以西递和宏村最为典型。我们知道安徽有座美丽的黄山,我们也应该知道美丽的黄山脚下有着美丽的村子。 皖南古村落是指安徽省长江以南山区地域范围内,以西递和宏村为代表的古村落,是具有共同地域文化背景的历史传统村落,有强烈的徽州文化特色。皖南山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保存了大量形态相近、 特色鲜明的传统建筑及其村落。西递和宏村是皖南古村落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座古村落,是皖南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化的典型代 表——徽州文化的载体。 西递、宏村古民居位于中国东部安徽省黟县境内的黄山风景区,西递、宏村这两个传统的古村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着那些在上个世纪已经消失或改变了的乡村的面貌。其街道的风格,古建筑和装饰物,以及供水系统完备的民居都是非常独特的文化遗存。西递、宏村的村落选址、布局和建筑形态,都以周易风水理论为指导,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对大自然的向往与尊重。那些典雅的明、清民居建筑群与大自然紧密相融,创造出一个既合乎科学,又富有情趣的生活居住环境,是中国传统民居的精髓。西递、宏村独特的水系是实用与美学相结合的水利工程典范,尤其是宏村的牛形水系,深刻体现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卓越智慧。它们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天下。在现在它们也吸引着无数游人来此参观游览。

由于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不够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保护技术相对落后和保护措施不力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的古村落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尤其是新农村建设启动和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以来,不顾地域特征和文化传统,盲目求洋求新;忽视原有乡村特色和民族特色,热衷大拆大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重开发轻保护。皖南古村落一般没有系统的就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作出完整、系统的规划,古建筑的破坏较为严重,新建建筑没有一定技术指导,其体量、布局、造型和材料都与传统民居大相劲庭,造成古村整体风貌的破坏。忽视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传统的耕作方式、生活习俗正在被现代生活取代而逐渐消失。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的古村落正面临着毁灭性的破坏,如何在古村落的开发过程中,抢救和保护这一珍贵的历史资源,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抢救古村落刻不容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皖南古村落进行保护和治理:

一、解决皖南古村落的产权问题,建立和完善建设开发的管理工作机制。 产权问题是古村落保护困扰已久的难题。目前不少古村成为空心村,皖南古

村落也是一样。因此保护、修缮工作难以开展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古村中大部分老建筑都属于私人所有,修缮所需大量资金,村民自己没有承担能力,同时也缺乏对老建筑进行保护和维修的动力,但如果是由政府投入进行修缮,一方面古村落中大量的老建筑需要修复,政府未必能承担大量的资金,而另一方面老建筑的所有权并没有改变,用公共资源用于私人物业的修缮存在不合理,在现实中很难开展。为了解决皖南古村落的产权问题,可以采取通过收回老建筑的产权进行保护与开发。

二、完善古村落的基础设施建设。

对西递和宏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应该以保护古村的整体风貌为前提,改善居住环境。村内的石巷道是古村建筑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进行保护,切不可全部铺上水泥或大理石,对部分破烂,凹凸不平的古巷道可进行平整,固定石块,清理杂草碎石,完善路灯等照明设施;对排水系统的整治应维持原状,不进行上盖密封,以清理淤泥杂物、疏通渠道为主,以保留巷道特色;对供电线、网络线、电视信号线等应尽量埋底铺设,避免乱拉乱扯。在西递和宏村傍边的新村的基础设施应按较高的标准进行建设,既满足村民日常生活的需要及未来一段时间的需求,又能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三、维持西递和宏村的整体风貌,对老建筑进行适当修缮,采取措施活化。 可以结合股份合作式模式,对村内所有的古建筑进行详细的摸底调查,登记造册,详细了解古村内每栋老建筑的现状,在进行全面普查的基础上联合有关文化部门,聘请专业的设计单位,制订老建筑的详细修缮方案,一是在保留原有建筑风貌前提下,采取原来的特色建筑材料和传统的建筑工艺,对老建筑进行适当修葺和改装,维持老建筑原来的古朴外观和建筑装饰;二是可根据老建筑的用途,在尽量保留原有建筑结构和风格的前提下,大力改善内部的生活设施。古村内的老建筑长期空置,将不利于古村的保护和文化的传承,因此除了对老建筑进行修缮外,还需结合古村的发展方向,在完善老建筑内部现代设施的基础上,采取各种手段合理活化古村内的老建筑。

四、加强对西递和宏村周边自然环境资源的整治利用,营造与自然和谐融合的氛围。

每一处古村落的自然地理环境都反映了祖先在建村立围时的智慧,皖南古村落也是如此。因此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保护和整治也是古村落的保护开发一个重要方面。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营造亲近自然的氛围,开辟生态旅游对于古村落的开发也极具意义。

五、在皖南古村落的建设中要统筹新村和古村建设。

新村、古村统筹建设应首先明确定位新村和古村的不同功能,做好相互衔接,其中一个重要思路应该是“利用古村吸引游客,利用新村完善的设施服务游客”,

一方面要保护旧村的原生态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旧村的历史文化价值,开发旅游特色资源;另一方面是做好新村的规划、整治,为村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并建设完善古村旅游服务的各项设施,如餐馆、旅店、商品等,这些设施应大部分建在新村,避免在古村过度的建设而破化古村的古朴氛围。只有这样的合理分工,才有利于皖南古村落的治理与保护。

六、结合当地传统的风俗习惯,加强文化建设

文化保护和建设是皖南古村落保护开发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当地原居民逐渐迁出原来的古村,古村的生活气息、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逐渐流失,最终使古村变成一个只有历史建筑物,而没有软文化的空壳。因此不仅要保存西递和宏村的历史遗址和古迹,而且还要继承一般的文化传统。一切有价值的说明社会和民族特性的文物必须保护起来。保护、恢复和重新使用现有历史遗址和古建筑必须同城市建设过程结合起来,以保证这些文物具有经济意义并继续具有生命力。”

加强古村的文化建设一个重要的措施是要给传统文化注入活水的源泉。为传统文化注入活水的源泉就是为了保留并延续原生态的生活气息、风土人情、传统习俗,使其与现代文明适应,在乡村的不断建设、发展中传承下去,并散发出新的活力,而不仅仅是保护和修缮其物质载体——原来的古村落、老建筑,否则将会陷落“有文物没文化”的尴尬。

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一种精神文明的传承,需要载体。而我们所说的非物质的东西,民俗文化的东西,就依存在建筑等物质载体当中。所以那些具有价值的物质与非物质的遗存都应该保护。文化遗产是先人创造的沉积与结晶,镌刻着一个民族国家文化生命的密码,蕴涵着民族特有的精神机制、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人之为人,人类的本质规定性及其体现,就在于以其创造性实践,建设一个文化世界。在某个当下看文化,就是审视以往文化形成的某一群体的“文化遗产”,即某种活态的文化模式。文化遗产是人类活动的信息资料库,是展示人类文明的卷轴。文化遗产不仅具有历史价值,而且包含未来发展趋势的某种启示。保护文化遗产,在文化意义上体现着人类对主体性、主体间性与历史性的自觉。

通过保护我们国家的文化遗产,回溯祖先的智慧和创造力,考察中华文明的历史与前途,可以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与时俱进的紧迫感,振奋民族意志,激扬民族精神。对外宣传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就是展现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的辉煌绵长的文化创造,展示我们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在世界上高扬中国人的精神旗帜。


相关内容

  • [皖南行]四 胡宗宪抗倭纪念馆和牌坊
    龙川已有1600多年历史了,是胡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至明朝时,出了一位历史上很有影响的人物-胡宗宪.胡宗宪是龙川胡氏的第三十四代孙,是一位抗倭名将.龙川的少保府,现在辟为胡宗宪抗倭纪念馆. 明朝时期有"北虏南倭"之患.胡 ...
  • 中国世遗数或第一,盘点中国世界遗产有哪些?
    世界遗产作为一个国家的名片,对该国知名度的提升起到重大意义.那么,世界遗产包括哪些类型呢?广义的概念可以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以及文化景观四种类型. 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将于7月在波兰举行,届时中国将分别提交鼓浪屿和青海 ...
  • 地域文化符号在乡村河道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第26卷 第2期2011年4月 北 京 农 学 院 学 报 JOU 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 Y OF AGRICU LTU RE Vo l. 26, N o 2A pr. , 2011 地域文化符号在乡村河道景观 ...
  • 中国的世界遗产简介1-9
    中国的世界遗产简介 (1987年至2010年批准项目) 石遐识 中国的世界遗产目录 一.泰山 二.长城 三.明清皇宫 四.敦煌莫高窟 五.秦始皇陵与兵马俑坑 六.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七.黄山 八.九寨沟 九.黄龙 十. ...
  • 黄山市文化遗产名录
    黄山市列入国家级及省级有关名录 世界自然遗产1处:黄山风景区 世界文化遗产2处:黄山风景区.西递宏村 世界地质公园1处:黄山风景区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处: 黄山风景区(5A ). 黄山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5A ) 齐云山. 黄山市花山谜 ...
  • 古村落民居保护与开发的产权分析_许抄军
    第24卷第4期2003年8月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JournalofHengyang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No.4Vol.24Aug.2003 古村落民居保护与开发的产权分析 许抄军,刘沛林, ...
  • 中国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介绍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长城 举世闻名的中国古建筑万里 长城,东起渤海湾山海关,西至甘肃省的嘉峪关.穿过崇山峻岭.山涧峡谷,绵延起伏1.2万余华里,横跨中国北方七个省.市.自治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御敌,便据险修筑长城.秦统一中国后,把 ...
  • 初一上册地理
    初一地理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平均半径6 ...
  • 皖南事变时到底是谁让叶挺下山谈判?
    1941年1月14日,新四军被困皖南.数九寒天,这么多干部困在这里,不被敌人消灭,也会冻饿而死.正犯愁时,国民党第108师的一位排长举着白旗从山口跑来,声称"自家人不打自家人",要新四军"派一位代表出去商量办法 ...
  • 新农村住宅设计解析
    摘要:适宜的人居环境是人们追求的理想,而传统村落宜人的现代生活环境则有别于城市.文章主要对广州番禺大岭村新农村住宅概念设计的规划理念.布局,建筑设计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展示了广州村落特有的民居特色,解决营造传统空间与满足现代人居住需求之间的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