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杭河南郡丘氏族谱序 - 范文中心

汀杭河南郡丘氏族谱序

07/24

汀杭河南郡丘氏族谱序

清/丘之麟

予读史,历观司马子长世家诸纪,因思古人行藏出处、离合聚散、姓氏名字,非以记之,虽美弗彰,虽彰弗传,不惟后人之弗传。即其子若孙,年远事久,且有茫然失怀其祖、其父、生平之履历行状,况于一家伯叔亚族之端委乎?又况支分派远与夫婚娶外氏之繁杂者乎?予是有感世之巨族大姓,法子长之纪以谱其一氏之源流者,散则聚之,离则合之,事则叙之,而派则图之。诚有如苏公所谓某也,善可以效;某也,不善可以惩。大哉谱乎!信有裨于世教,不可不仿而作矣。不作则本源何以溯?势必至尊卑有所不知分,世代远近有所不知考,殊居异处,行实名字有所不相通,甚且适然遇之,恝然途人视之,有不能知其初同为一人者,谱之作岂细故哉。是以龙门子有言:“三世不修谱牒,谓之不孝,君子慎之。”蒲阳朱氏文霆亦曰:“族之有谱,所以明派系之别,而本其生之初也。”审是言以知:有谱者则花树常家往来时睦族会;无谱者,若崇韬贵显误认错拜子仪。由此观之,则族之宜谱,故理之在必叙,而谱之当叙,亦事之所务详。然,与其附会故老之传闻而述空言,孰若追寻现存这旧迹而纪实绪述言,恐沿讹以滋疑纪绪乃有据而可信。

今稽予族丘氏,溯厥来源,自出太公望,封于营丘,其子孙乃因地以为姓。按之氏族大全,丘姓实本于此。迨至后蕃衍于河南,遂乃又因之以名郡。爰及东晋五胡乱,复渡江而西,由江西南入闽,散处于宁化石壁,所谓丘家坊者居焉。予祖丘公八郎乃其后也。

公娶韩氏妣,生三子:长曰惟长、次子惟福、三曰惟禄即二十七郎。时皆长,值公俟命先弃世,乃葬于宁化紫林滩。继宋末(1271~1279),世又大乱,而宁地遭兵燹,凤鹤尤甚,乡人恐,族众各逃。 而惟禄公同二兄,携其母,挟全家,流移于杭之南坑、湖洋里税驾注焉。惟长公遂世居此,今全乡皆其遗裔也。

而惟福公则又移于胜运之黄沙埔,有所谓丘存儒、丘存宪、丘存烈,一时叔侄七痒士者即其后,因袭里乃改姓为黄。犹一房流移于广之大埔虎头沙,时亦有来拜祖者。

予祖惟禄公,其始由南坑,旋徙于扶阳之上坪,继又更迁,乃卜居于黄坑乡焉。生一子:曰三五郎,三五公生五子:长曰四一郎,早丧无嗣,附葬于父地之张天海螺形;次曰四三郎,即予房之三世祖也,承旧基仍居黄坑之鳌头;三曰四七郎,分居黄坑之磜下,随移居广;四曰四九郎,复移居于扶阳之畲里,是为扶阳三世祖;五曰四十四郎,其后居来苏之林塘,是又为来苏房之三世祖。此其上祖分房之大略也。

若乃更推溯而上之,则又有七子流传之派:一曰伯一郎、二曰伯二郎、三曰伯三郎、四曰伯四郎、五曰伯五郎,伯六、伯七、伯八、伯九、伯十郎。其伯三、伯六、伯八皆早逝,唯七子盛传。其所谓伯七郎者是云予等远祖也,但从来相传如此,曾未有庐墓之可考。观之欧阳子谓谱,当从其可知者,今亦叙其近而可述者,置其年远事湮而不可稽者可也。

故今邑中建祠唯立丘公八郎与韩氏八娘为始祖,亦从近可知之意也。第祠可以分房自建之,而谱则必合众房以共叙之,庶无遗系漏派,如月散万川印归一照。所谓溯本源者在此,别支派者在此,明宗庶、别昭穆者,亦无不在此,而图谱之举岂苟然哉?然谱牒则合以图之,而序世则又分长、禄二公自为一世者,何欤?此乃本乎理,而由于理也。夫一之者,所以推肇迁之功,而著开宗之德也,明重礼,故然也。

而韩氏祖妣与子同来,何又谓之始?盖始者由其子以追称之也。礼曰:夫死从子,此乃礼之昭昭,历千百世圣人复起而不能易者。所以,与迎魂镌碑之夫丘公八郎同号为始也。夫迎魂镌碑,乃后人追远之事,非真开基迁来之祖,是以称之谓始,岂有夫称始而妻不称始者乎?明此理者,其惟昔之明经讳昂,孝廉讳梦鲤者。二公皆以道学开其序,并以惟禄公为一世者,岂非有见于义之至妥,理之至当,事之至确,而漫为浪序哉!是故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凡叙谱者,须从正世始,若二公者可谓知礼而能正世之名矣。然于序世之大义则叙已昭,而搜流索派,则未见图其分而辑其全也,岂采之而或犹有未详欤!

考之而或犹有未遍欤!胡为而仅仅一序,存其志而不终其事欤!迄于今嗣英济济,人文蔚兴。读书者可谓际其盛矣,怀才者可谓储其多矣。然一言及谱事,未有不攒眉退却者,非序谱之难,而图谱之难也;非图上祖之谱之难,而图分流别派之谱之难也。予也不肖,辱蒙众谬推任宗祠执掌,耄矣无能,上何以酬祖德,下何以谢群推?碌碌

庸庸,徒为守册,清夜扪心,宁不自愧?因思尚有族谱一事未叙,苟或能摭拾万一,亦聊可以塞责。于是,日夜焦怀,惟图谱是虑,又恐代愈远而事愈湮,文献无凭,考稽莫据,遂乃遍咨细访,积累居诸,汇成一册。庶籍是以上报祖德、下慰群情,纵鄙词陋议,见笑大方,所不顾也。敢曰效苏氏勤惩之意,以启人心之孝悌,使之尊卑有所分,世代近远有所考,殊居异处,行实名字有所通。若子长者记其事,以传于后哉,亦惟待后之贤达有志于斯谱者,为草创之一助云。

时 大清康熙二十三年岁次甲子仲夏月 十六世 八十寿裔孙 之麟 谨序

邱冠瑛按:

1、此序来源于福建上杭下都黄坑《邱氏六七郎公族谱》,该谱为1875年刻本,邱臣飏纂修。本序作者丘之麟,为二十七郎公世系六七郎公后裔。

2、序中所谓“而惟福公则又移于胜运之黄沙埔,有所谓丘存儒、丘存宪、丘存烈,一时叔侄七痒士者即其后,因袭里乃改姓为黄。犹一房流移于广之大埔虎头沙,时亦有来拜祖者”说明黄沙埔丘氏已改姓为黄,只有广东大埔虎头沙丘氏依然姓丘。若如此,则今上杭兰溪丘氏上接“惟福”存疑,有待进一步考证。

3、序中所谓“若乃更推溯而上之……其所谓伯七郎者是云予等远祖也,但从来相传如此,曾未有庐墓之可考。观之欧阳子谓谱,当从其可知者,今亦叙其近而可述者,置其年远事湮而不可稽者可也”说明“韩氏八娘”之夫及其上接世系已然失考而不可知也。

4、序中红字为按者依大清乾隆十年邱臣飏纂修的福建上杭下都黄坑《邱氏六七郎公族谱》原件纠正森教授对稿不慎的错漏字之处。

2013年5月19日


相关内容

  • 刘姓的历史
    刘姓的历史 一.刘字的含义 刘姓有"王者气象",刘汉王朝构成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潮,自此中华民族之主体被称为汉人.汉族,中国的语言文字被称为汉语.汉字. 树有根,水有源,作为中国第四大姓的刘姓,它的根和源到底在哪里呢?中国 ...
  •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一章 中国历史知识 1.四大文明古国: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 2.人类起源的几种说法:A由猿进化成人,劳动创造人类 B神学家督,上帝(耶和华)创造人类 C女娲造人 3.中国历史发展顺序: (1)距今约170万年的云南元谋猿人.约115~ ...
  • 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演进
    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演进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绵延不绝. ⏹从总体上看,表现出明显的连贯性, ⏹随着朝代的更替.历史的演变,中国传统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因而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 ⏹我们大致将中国传统文化分为四个时期,即先秦 ...
  • 颛顼简介与传说
    颛顼简介 颛顼,姬姓,号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居子帝五(今河南濮阳附近).二十岁时,黄帝将帝位传给了他. 即位后,进行政治改革,颛顼又进行了一次重要的宗教改革.被黄帝征服的九黎族,到颛顼时,仍信奉巫教,杂拜鬼神.颛顼禁绝巫教,强令他们 ...
  • 讲道德.有品行党课
    "讲道德.有品行"党课 湖南省工业通信业节能监察中心 刘永忠 今天的主题是"讲道德.有品行",这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第三阶段的一项主要内容. 下面,我从三个部分探讨一下共产党员 ...
  • 3徽州宗族
    徽州宗族的来源 从<新安名族志>的记载来看,徽州宗族基本上都是来自中原.从大的文化地理来分野来看,长江是中原汉文化同南方越文化的交汇点.徽州靠近长江,四面环山,是一个独立的自然地理单元,比起长江沿岸交通四通八达来说,更具隐蔽性和 ...
  • 简述日本天皇制度的演变
    LiShiYanJi u 简述日本天皇制度的演变 王超华 (郑州大学法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日本的宪法赋予天皇至高无上的权威,日本是以天皇为中心的国家.日本天皇制作为一种制度,在日本已经存在一千多年.天皇制度对于日本的发展起到 ...
  • 第1课 人类的起源于上古文明
    第1课 人类的起源于上古文明 学习目标: 1.知道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代表.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 2.知道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母系氏族父系氏族形成的原因,特点. 3.理解父系氏族代替母系氏族的原因及后果. 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 ...
  • 古代周口杰出女性的风采2
    河南文化小论文 古代周口 杰出女性的风采 作者:项城市第一初级中学九(2)班学生刘华丽 辅导教师:项城市第一初级中学 曹永松 古代周口杰出女性的风采 作者:项城市第一初级中学九(2)班学生 刘华丽 辅导教师:曹永松 河南省周口市历史悠久.文 ...
  • 公共行政的起源
    论公共行政的起源 1.研究公共行政起源的意义 公共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其产生在该学科领域已经是一个毋庸臵疑的命题,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产业革命,机械化的复杂劳动代替了简单的手工工场劳作,大规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