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 范文中心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06/15

中国年轻一代如何看待中日关系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之际,回顾历史,日军犯下的累累罪行在中华民族的记忆中刻下了无法磨灭的伤痕。战后的两国关系,经历了由敌对到回暖、一度走入“蜜月期”又重新趋冷的变化。近年来中日关系摩擦频现,加上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的一再挑衅,极大影响了中国青年的对日态度。在和平时期成长起来的中国年轻一代,该以什么样的姿态认识历史、把握现实、观照未来?

纪念历史并非为延续仇恨,而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日本对华扩张、殖民统治、侵略、霸占台湾,应该追溯到120年的甲午战争。在这个过程中,日本是加害者,中国是受害者。日本自身最后也遭到了灭顶之灾,民族险些灭亡。对于这样一段历史的产生、发展过程,中国年轻一代应该有所了解,应该铭记历史的经验教训。同时,我们对历史的学习应该有达到几个效果:第一,作为一个中国人,能够进一步激发自身热爱祖国、勤奋努力的家国情怀,将来报效祖国,防止战争的悲剧重演;第二,要结合当前国际形势的发展,去认识目前日本安倍内阁倒行逆施所带来的危险性;对日本整体,仍然应全面客观地去分析。我们在今天纪念反法西斯战争抗战胜利,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中国民众对日本态度的转变是一个必然的过程。首先,中日两国民众感情的变化,是由中日之间的政治关系所决定的:两国政治关系得到改善时,民间感情也会变得比较友好,彼此的认可度和亲密感都会上升;如果两国政治关系发生问题,甚至不断恶化,中日两国民间的感情就会趋冷,这是一个普遍性的规律。

第二,中日之间结构性矛盾当中的领土问题,主要指钓鱼岛主权以及钓鱼岛的归属问题。钓鱼岛所承载的不仅是双方在钓鱼岛海域经济利益、地缘利益、领土归属的问题,而且直接涉及到历史认知,以及牵涉到两国民众的感情问题。现在的安倍内阁推翻了日本前领导人所作

出的和中国暂时搁置争议的共识,导致问题开始脱离了两国外交对话的渠道,成为两国公众、民众感情对立的重要诱因。

中日政治关系受到历史认知、钓鱼岛争议、军事安全战略的对抗这三大障碍的影响,这就必然会引起中国年轻人、中国的公众对日本的警惕和负面看法。因为这些事情会使人联想到日本曾经侵略过中国,这不得不让中国人民有义愤。

高祖贵(中共中央党校战略研究院教授):中国民众心理在国家快速发展中日趋强势 国内年轻人作为一个思想非常活跃的群体,他们对日本的看法客观上讲主要受到两个方面因素影响:一,一个国家的公众对于另外一个国家的看法,主要是通过政府的政策和行为来看待、来评价的,这也是普遍的一个规律。这些年来,这几年来日本的对华政策,基本上是把中国作为首要的战略对手,其政策势必通过各种各样的媒介反映出来。这样就会直接影响到我国公众对于日本的看法。

二,近年来,在日本政府的政策引领下,有不少日本民众是支持政府相应政策的。同样的,他们对于中国的一些观点、看法也通过各种渠道表达出来了,中国的公众也透过这样的一些舆论,形成了对日本及其公众的看法。

另外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是,在中国自身快速发展的过程当中,中国公众看待世界的视角也在发生一些变化。客观地讲,随着国家的强大、民族发展,特别是各个方面的进步,我们社会对外部对中国消极或者不利的行为会形成一些比较强势的看法。我们自信、强势的心理,加上外部的变化互相作用,就会形成、助推一些对对方来说不太好的看法。

网友“baifengmingshiwo”:日本对历史责任缺乏担当,对国际社会缺乏诚信,国家外交反复无常,对大东亚共荣圈痴心不改!所有这些不得不令中国人民对其警戒不已!

网友“荣辱鉴定师”:中国的“日本热”不再,中国人的对日态度完全是因日本的“自作孽”而转变成差的!中国人的文化复杂又庞大,但“仁”和“义”在其中始终是处于重要地位的,而自21世纪以来,日本对中国已变得严重的不仁不义了。

中日关系频繁“动荡”,年轻人该如何体现自己的立场?

刘江永:不能全凭情绪、只站在个人立场上判断处理问题

我们现在要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外一种倾向:一种认为“历史早就过去了,不要老扯它了,现在都是讲实际利益“,拘泥于对日本表面的了解和个人的利益,不关心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另一种认为“日本没有好人,这个国家是中国的眼中钉,对日本统治者和日本一般公众不加区别”,总之是逢日必反,不重视未来中日两国的大局和发展。这两种倾向都可能发生,但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积累,予以正确地认识,不能完全凭情绪去处理问题,也不能完全只站在个人的立场上去判断思考。

冯玮(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两国青年之间的互相交流、了解最关键

中日关系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在国民互信这个层面还是相当缺乏的。解决这个问题最根本的一点是要促进双方彼此之间的了解。比方说中国一些反日游行活动,日本认为是政府在操纵、在策划主持,这就是一个很大的误解。另外,中国对日本也存在着一些误解,我们不要认为安倍之流代表整个日本,我们应该看到很多日本人对中国还是友好,至少很多人是不那么热衷于反华的。改变这种状况最根本的一点是要促进彼此之间的了解,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非常极端的“爱国者”,实际上对日本是不了解的。比较了解的人,相对来说对日本比较理性一点。让双方增进了解最直接的、最好的方式就是人员的往来。比方说我们可以通过暑期

的活动、游学这种方式,让中日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青年人之间的互相交流、互相了解是最关键、最重要的。因为中日的未来,主要在青年。

高祖贵:力所能及之处做好自己,中国才能重获邻国的敬仰和向往

这些年来,中国公众的理性认识在成长,但是还不够强大,情绪化的东西比较明显。从每个人的角度出发,真的应该把自己的对这个国家、这个社会的进步具有贡献的事情做好。比如日本的舆论批评中国,说中国人不文明、不礼貌、形象不好,我们确实存在,怎么办?人家前两年说,中国把你的产品做得比我好再说。遇到这种言论我们会无言以对。对于中国公众来说,我们需要把自己做好,把自己的产品做好,把自己的技术做好、做强,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这才是真正面对这种日本对华的正确的态度。我们要从个人具体的日常行为入手、提高自身的素质,在力所能及之处推动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发展。每一个人能够从这个角度来想的话,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就会变得很进步、很文明、很强大,优势很突出。真正强大的民族是内心的强大,内心强大就会包容、会理性。我们自己强了,那些对华不好的情绪自然就弱了,中国就会有让人追随、敬仰、感到向往的东西。


相关内容

  • 今天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
    今天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 -对环境问题的剖析 王玲 22009085 关键词:马克思,环境,人与自然 环境问题实际上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马克思在<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人与自然统一的思想.他的生态环境观认为:人类是 ...
  •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周边形势梁诗文
    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期末论文 课程名称论文题目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如何看待我国周边安全存在的挑战 摘要: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一些争议和摩擦的连续出现,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4中国周边地理环境的复 ...
  • 关于如何看待洋务运动
    关于如何看待洋务运动 时间匆匆,一百五十年后再回头细看我们中华那沧桑的近代历史,充满了屈辱和血泪!然而我们又该怎么去看待这些历史呢?如何看待一百五十年前那场由洋务派发起的那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和"求强.求富 ...
  • 如何看待 P2P 网络借贷平台 Zopa?它在国内是否具有合法性?
    logo icon arrow-down close comment conversations like prompt vote wechat verified best_answerer verified_and_best_answer ...
  • 如何看待我国当前贫富差距现象
    如何看待我国当前贫富差距现象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 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平均主义的局面逐渐被打破, 居民收人分配差距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 中国已由一个平均主义盛行的国家变成一个贫富差距过大 ...
  • 关于制定中国民法典的思考(上)
    关于制定中国民法典的思考(上) 新中国建立后,曾经在50年代初和60年代 初,两次起草民法典,均因政治运动而中断.现在看来,主要是不具备制定民法典的经济基 础.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运作依靠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没有民法 存 ...
  • 高校自主招生面试题汇总
    北京大学 1,哥本哈根会议是不是一场政治博弈? 2,人的生命是否属于自己? 3,优质学生享受优质教育是天经地义吗? 4,如果你是联合国秘书长,如何解决索马里海盗问题? 5,何为碳汇,谈谈对碳排放交易权的看法. 6,南方人性格柔弱,北方人性格 ...
  • 用科学的眼光看待"末位淘汰"制
    用科学的眼光看待"末位淘汰"制 袁海生 "末位淘汰"制 ----- 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卓越的前总裁杰克· 韦尔奇(Jack Welch)所创立的一种管理制度.为了治疗通用电气公司的"大企业病 ...
  • 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第四课 第一次握手 1.交往必备的品质交往的原则:微笑 幽默 宽容 真心待人. 2.交往的最大技巧:真心待人 3.微笑作用?P 课本37页共3点 答:微笑在脸上,其本源却在内心.爱的微笑像一把神奇的钥匙,可以打开心灵 的迷宫.微笑能使交往变 ...
  • 基础教育阶段学科核心素养及其确定
    作者:王云生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07期 "素养"指一个人的修养,包括思想政治素养.文化素养.业务素养.身心素养等.素养是人在接受教育.训练和实践中获得的.公民的"素养"高低是影响个人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