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应用题提高篇及参考答案 - 范文中心

小学六年级应用题提高篇及参考答案

07/20

小学六年级应用题提高篇

1、 ABCD是一个边长为6米的正方形模拟跑道,甲玩具车从A出发顺时针行进,速度是每秒5厘米,乙玩具车从CD的中点出发逆时针行进,结果两车第二次相遇恰好是在B点,求乙车每秒走多少厘米?

2、 已知甲车速度为每小时90千米,乙车速度为每小时60千米,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途径C地时乙车比甲车早到10分钟;第二天甲乙分别从B,A两地出发同时返回原来出发地,在途径C地时甲车比乙车早到1个半小时,那么AB距离时多少?

3 、甲、乙、丙三人步行的速度分别是:每分钟甲走90米,乙走75米,丙走60米。甲、丙从某长街的西头、乙从该长街的东头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乙相遇后恰好4分钟乙、丙相遇,那麽这条长街的长度是多少米?.

4 、甲乙两人在A、B两地间往返散步,甲从A、乙从B同时出发;第一次相遇点距B处60 米。当乙从A处返回时走了lO米第二次与甲相遇。A、B相距多少米?

5 、甲,乙两人在一条长100米的直路上来回跑步,甲的速度3米/秒,乙的速度2米/秒。如果他们同时分别从直路的两端出发,当他们跑了10分钟后,共相遇多少次?

6 、从一个长为8厘米,宽为7厘米,高为6厘米的长方体中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体,剩下的几何体的表面积是_________平方厘米.

7 、有一个棱长为1米的立方体,沿长、宽、高分别切二刀、三刀、四刀后,成为60个小长方体这60个小长方体的表面积总和是______平方米

8 、一千个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边长为10厘米的大正方体,大正方体表面涂油漆后再分开为原来的小正方体,这些小正方体至少有一面被油漆涂过的数目是多少个?

9、大货车和小轿车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公路行驶,大货车先走1.5小时,小轿车出发后4小时后追上了大货车.如果小轿车每小时多行5千米,那么出发后3小时就追上了大货车.问:小轿车实际上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0 、小强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去,平常只用20分钟。由于途中有2千米正在修路,只好推车步行,步行速度只有骑车的1/3,结果用了36分钟才到学校。小强家到学校有多少千米?

11 、小灵通和爷爷同时从这里出发回家,小灵通步行回去,爷爷在前4/7 的路程中乘车,车速是小灵通步行速度的10倍.其余路程爷爷走回去,爷爷步行的速度只有小灵通步行速度的一半,您猜一猜咱们爷孙俩谁先到家?

12、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城之间的中点向相反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行驶,3小时后,客车到达甲城,货车离乙城还有30千米.已知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 3/4,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13、 小明跑步速度是步行速度的3倍,他每天从家到学校都是步行。有一天由于晚出发10分钟,他不得不跑步行了一半路程,另一半路程步行,这样与平时到达学校的时间一样。那么小明每天步行上学需要时间多少分钟?

14 、如果将八个数14,30,33,35,39,75,143,169平均分成两组,使得这两组数的乘积相等,那么分组的情况是什么?

15 、观察1+3=4 ; 4+5=9 ; 9+7=16 ; 16+9=25 ; 25+11=36 这五道算式,找出规律,然后填写2001 +( )=2002

16 、在2、3两数之间,第一次写上5,第二次在2、5和5、3之间分别写上7、8(如下所示),每次都在已写上的两个相邻数之间写上这两个相邻数之和.这样的过程共重复了六次,问所有数之和是多少?

17 、请你从01、02、03、„、98、99中选取一些数,使得对于任何由0~9当中的某些数字组成的无穷长的一串数当中,都有某两个相邻的数字,是你所选出的那些数中当中的一个。为了达到这些目的。

(1)请你说明:11这个数必须选出来;

(2)请你说明:37和73这两个数当中至少要选出一个;

(3)你能选出55个数满足要求吗?

18、

如数表:

第1行 1 2 3 „ 14 15

第2行 30 29 28 „ 17 16

第3行 31 32 33 „ 44 45

„„ „ „ „ „ „ „

第n行 „„„„A„„„„„„

第n+1行 „„„„B„„„„„„

第n行有一个数A,它的下一行(第n+1行)有一个数B,且A和B在同一竖列。如果A+B=391,那么n=_______。

19、在环形跑道上,两人都按顺时针方向跑时,每12分钟相遇一次,如果两人速度不变,其中一人改成按逆时针方向跑,每隔4分钟相遇一次,问两人各跑一圈需要几分钟?

20、小马虎上学忘了带书包,爸爸发现后立即骑车去追,把书包交给他后立即返回家。小马虎接到书包后又走了10分钟到达学校,这时爸爸也正好到家。如果爸爸的速度是小马虎速度的4倍,那么小马虎从家到学校共用多少时间?

小学六年级应用题提高篇参考答案

1, 【解】两车第2次相遇的时候,甲走的距离为6×5=30米,乙走的距离为6×5+3=33米,所以两车速度比为10:11。因为甲每秒走5厘米,所以乙每秒走5.5厘米。

2, 【解】:画图可知某一个人到C点时间内,第一次甲走的和第二次甲走的路程和为一个全程还差90×10/60=15千米,第一次乙走的和第二次乙走的路程和为一个全程还差60×1.5=90千米。而速度比为3:2;这样我们可以知道甲走的路程就是:(90-15)÷(3-2)×3=215,所以全程就是215+15=230千米。

3 【解】:甲、乙相遇后4分钟乙、丙相遇,说明甲、乙相遇时乙、丙还差4分钟的路程,即还差4×(75+60)=540米;而这540米也是甲、乙相遇时间里甲、丙的路程差,所以甲、乙相遇=540÷(90-60)=18分钟,所以长街长=18×(90+75)=2970米。

4 【解】:“第一次相遇点距B处60 米”意味着乙走了60米和甲相遇,根据总结,两次相遇两人总共走了3个全程,一个全程里乙走了60,则三个全程里乙走了3×60=180米,第二次相遇是距A地10米。画图我们可以发现乙走的路程是一个全程多了10米,所以

A、B相距=180-10=170米。

5 【解】10分钟两人共跑了(3+2)×60×10=3000 米 3000÷100=30个全程。

我们知道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他们总是在奇数个全程时相遇(不包括追上)1、3、5、7。。。29共15次。

6 【解】最大正方体的边长为6,这样剩下表面积就是少了两个面积为6×6的,所以现在的面积为(8×7+8×6+7×6) ×2-6×6×2=220.

7 【解】原正方体表面积:1×1×6=6(平方米),一共切了2+3+4=9(次),每切一次增加2个面:2平方米。所以表面积: 6+2×9=24(平方米).

8 【解】共有10×10×10=1000个小正方体,其中没有涂色的为(10-2)×(10-2)×(10-2)=512个,所以至少有一面被油漆漆过的小正方体为1000-512=488个。

9 【解】根据追及问题的总结可知:4速度差=1.5大货车;3(速度差+5)=1.5大货车,所以速度差=15,所以大货车的速度为60千米每小时,所以小轿车速度=75千米每小时。 10 【解】小强比平时多用了16分钟,步行速度:骑车速度=1/3:1=1:3,那么在2千米中,时间比=3:1,所以步行多用了2份时间,所以1份就是16÷2=8分钟,那么原来走2千米骑车8分钟,所以20分钟的骑车路程就是家到学校的路程=2×20÷8=5千米。 11 【解】不妨设爷爷步行的速度为“1”,则小灵通步行的速度为“2”,车速则为“20”.到家需走的路程为“1”.有小灵通到家所需时间为1÷2=0.5,爷爷到家所需时间为4/7÷20+3/7÷1=16/35.16/35<0.5,所以爷爷先到家

12 【解】客车速度:货车速度=4:3,那么同样时间里路程比=4:3,也就是说客车比货车多行了1份,多30千米;所以客车走了30×4=120千米,所以两城相距120×2=240千米。

13【解】后一半路程和原来的时间相等,这样前面一半的路程中现在的速度比=3:1, 所以时间比=1:3,也就是节省了2份时间就是10分钟,所以原来走路的时间就是10÷2×3=15分钟,所以总共是30分钟。

14 【解】分解质因数,找出质因数再分开,所以分组为33、35、30、169和14、39、75、143。

15 【解】上面的规律是:右边的数和左边第一个数的差正好是奇数数列3、5、7、9、11„„,所以下面括号中填的数字为奇数列中的第2001个,即4003。

16【解】:第一次写后和增加5,第二次写后的和增加15,第三次写后和增加45,第四次写后和增加135,第五次写后和增加405,„„

它们的差依次为5、15、45、135、405„„为等比数列,公比为3。

它们的和为5+15+45+135+405+1215=1820,所以第六次后,和为1820+2+3=1825。 17 【解】 (1),11,22,33,„99,这就9个数都是必选的,因为如果组成这个无穷长数的就是1~9某个单一的数比如111„11„,只出现11,因此11必选,同理要求前述9个数必选。(2),比如这个数3737„37„,同时出现且只出现37和37,这就要求37和73必须选出一个来。 (3),同37的例子,

01和10必选其一,02和20必选其一,„„09和90必选其一,选出9个

12和21必选其一,13和31必选其一,„„19和91必选其一,选出8个。 23和32必选其一,24和42必选其一,„„29和92必选其一,选出7个。 „„„

89和98必选其一,选出1个。

如果我们只选两个中的小数这样将会选出9+8+7+6+5+4+3+2+1=45个。再加上11~99这9个数就是54个。

18[解]相邻两行,同一列的两个数的和都等于第一列的两个数的和,而从第1行开始,相邻两行第一列的两个数的和依次是31,61,91,121,„。(*)

每项比前一项多30,因此391是(*)中的第(391—31)÷30+1=13个数,即n=13.


相关内容

  •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数学上册课课练参考答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数学上册课课练参考答案 一. 长方体和正方体 [点击课堂] 第1页 二. 5厘米 第3页 二. 1. A 2. C 三. 1. 1 350平方厘米 2. 3.9平方分米 3. 160平方厘米 4. 12平方米 5. 30 ...
  •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反思与重构
    2011年8月第22期 科技视界 高校科技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反思与重构 娄丹丹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 河南新乡453007) 要]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课堂的巩固和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但目前的语文作业设计 存 ...
  • 常用教学方法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和讲演法.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时,大多都伴之以讲授法.这是当前我国最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2)谈论法 谈论法 ...
  • 小学体育与健康答案
    2013年宁夏小学体育与健康继续教育考试答题要点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评分要求: 1.评分标准设计了三个评分档次,以便教师评分时参考. 2.以下答案仅供参考,不要死抠文字,只要意思符合 ...
  •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下)答案
    一 圆 1 圆的认识(一) 1.对称轴,无数 2.圆心,位置,半径,大小,直径,半径 3.C 4.5 5.4 6.都相等 7.C 8.无数,以A 为圆心2.5cm 为半径的圆上 9.(1)5,10:(2)a ,2a 10.4 11.宽是4c ...
  • 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
    学科: 学科号 形式(论文或案例): 论文 题目: 姓名: 单位: 思维能力的培养 [论文摘要] 伴着新课改的脚步一步步走进我们的生活,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迫在眉睫,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适用,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能力能够更上一层 ...
  • (说课稿 改)小数除法
    <小数除法>利用知识树"说课标.说教材" 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叫朱广云,我是来自大榆树镇中心校的一名数学教师.今年能够参加本次"说课标.说教材"活动,我感到非常荣幸. ...
  • 小学三年级阅读及答案之二十二
    蝴 蝶 春送来了绿衣给田野,给树木,给花园:甚至于小小的墙隅.屋角,小小的庭前阶下,也点缀着新绿.就是油碧色的湖水,被春风粼粼地吹动,山间的溪流也开始淙淙汩汩地流动了,于是黄的.白的. 红的.紫的.蓝的,以及不能名色的花开了:于是黄的.白的 ...
  •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研究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研究> 小学数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我国小学数学课程的发展 1. 小学数学新制定的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有哪些特点?(8页第六条) 2.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哪几个方面内容?(13页第六条) 3. 试从总体上 ...
  • 小学中年级数学家庭作业优化设计的研究_课题
    小学中年级数学家庭作业优化设计的研究 椒江区海门小学课题组★ [内容摘要]家庭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它既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又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扩大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