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身边的礼仪故事"作文七篇 - 范文中心

以"我身边的礼仪故事"作文七篇

08/19

以“我身边的礼仪故事”为话题的作文

1、我身边的礼仪故事

在奶奶的旧相册里,焦黄的胡同,土色的四合院,灰暗高大的槐树安静地躺着,向人们诉说一个落后,闭塞的过去的中国。几十年后的今天,温室里碧绿的蔬菜水果,车间里安静的流水线,市场上车水马龙,又向人们诠释了一个发展迅速,崭新的现在的中国。而就在荫荫绿树下,弯弯滑梯旁,喧闹嬉笑着的,就是国家的未来。

那是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和我三年级的小弟弟走在回家的路上,天气很好,有凉爽的风。当我像往常一样拉着他的手走下天桥,像往常一样路过那个老乞丐,他突然停住了。

“姐姐,他为什么坐在那里?”弟弟指指乞丐。

“他没钱,所以要饭。”我想拉他走,却没拉动。

“那咱们为什么不能帮他?”

“……”我本来想说很多事不是咱们能帮得了的,但看着弟弟认真的脸我决定放弃和一个小孩讨论如何实现人生意义这样的话题,加上老乞丐好像听到了我们的对话正冲这边看。于是我给了他两块钱,说:

“你想帮就帮他吧。”

弟弟捏过钱跑过去了,我等着他给完我们好回家,却发现并没有那么简单。

“喂,你帮我拿书包,我就给你两块钱。”弟弟看着老乞丐的眼睛,伸出手去,我愣住了。

“……”显然,那个老人也愣了。

“不然,你每天放学后来接我,我每天给你两块钱。”他有点咄咄逼人。

“……”老人好像受了侮辱似的,转过头去。

“喂……”弟弟还想继续说,我扔下两块钱把他拉走了。

之后的路上,弟弟一直向我抱怨干吗拉走他,我只告诉他,即使是乞丐也要尊重对方,对年长的人,要有礼貌。弟弟气鼓鼓地不说话了,我内心感到庆幸,因为他如果再问下去我也不知该怎么回答才好,到底如何才算是真正的尊重?如何做才是真正的讲礼仪?

孩子们就在我们身边,很难说是幸运还是不幸。生活中的我们总是有意无意地改变着他们,改变着国家的未来。

2、我身边的礼仪故事

我国是世界是著名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有着悠久的礼仪传统。从古到今,代代相传。随着社会的发展,礼仪也不断发展,并加入新的内涵,能给人以启迪和力量。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更应该注重礼仪,倡导文明。曾经有过几件事,让我重新认识了礼仪重要性。

故事一、我们学校每天中午都有工作餐,教师都在一起吃。但为了学生安全,每天都安排了两位教师送学生过昌万公路,这就使得这两位教师要晚一些吃饭。一天中午,许多教师都和往常一样开始吃午餐了,只有陈来保书记一人坐在桌边没有动筷。我们还以为他哪儿不舒服,没想到他给我们讲了一个“义门陈”的故事。故事大概是讲“义门陈”的人都十分注重“义”和“礼”,使得当时皇帝都为之震惊。其中有一个细节说:这儿的狗都知道“义”、“礼”,有“一犬不至,百犬不食”的传说。当我们听完这个故事之后,我们才记起还有两个老师为了送学生过马路没来吃饭。。。。从此以后,我们每次吃饭都会等到所有人到齐才开筷。

另一件事,几个低年级的同学,肩并肩有说有笑的走着,前面迎面走来一位老师,他们也不认识,但当这位老师走到这几名同学身边时,其他人都还是说笑,只有一位同学,恭敬的鞠了一躬,说了声“老师好”老师当然也很高兴的回答了一句“你好”,别的同学都没哼一声。等老师过去了之后。有的人说那个同学油饼,不认识的老师还给鞠躬,有的人说他根本是装样子,给别人看的。那个同学没有反驳他们,只是说了一句:做一个有礼貌的人是做学生的最基本要求。我在后边听了这句话都很感动,感动那个同学的真诚,一个人懂礼貌,真的是很难得的品质。

还有一件事,可以说只是一个动作,就是一位老师看见了一张冰棍纸,弯下腰去,拣了起来,扔到了垃圾桶是一个不起眼的动作,但是他以身作则,教导我们,他是老师,如果有同学看见了这位老师的做法,又怎会不佩服这位老师呢?说不定下次他也会这么做。他也会明白乱扔废弃物是不文明的行为。

通过这几件小事,我更加认识到了“礼仪”的含义,是从一件一件小事上表现出来的,是心灵美的一种表现,是一个人做人的标准。我们应该让校园变成一个到处都是文明的,一个“没有污染的世外桃源”。还是那句真理:从我做起,只有你我他都“从我做起”才会到处充满礼仪的“味道”才会使你我他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3、我身边的礼仪故事

礼仪之星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仪之邦:祖国的荣耀,学校的荣号。情系奥运,为了2008年奥运成为志愿者,我们学校开展了“文明礼仪进校园”的活动,得到同学们的积极响应。

一个人的一言一行可以反映出他的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还可以增加人与人之间的友善。俗话说的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现在的我们,只追求外在美,而忘记了最美的是具有很高的道德修养的人。如果说才华是高楼,那么文明就是基石,如果没有基石,怎可建起美丽的高楼?如果文明是星星,那么它会用自己的光芒去指引、去照亮别人。

一天,我和好朋友去延庆买菜,在回家的路上,在一条洁净的大街上,看见了不知是谁仍的塑料袋,这个塑料袋成为了这条大街上的一条“亮丽”的风景线。开始,我本不想捡,可又想起了自己身上背负的重任,加快了步伐向前走去,突然身后走来一位叔叔,带着一副墨镜,身上穿着一件黑色大衣,他走过去,弯下腰,捡起了那个正在“呼喊”的塑料袋。刹那间,我觉得身边这位叔叔非常高大,我不禁佩服他的所作所为(要是以前,我肯定会看他几眼)。

自从开展“文明礼仪进校园”后,学生们简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团队的书记给我们开展做“文明礼仪小使者”以及一些小活动以后,同学们开始使用“早上好”、“对不起”、“没关系”、“再见”、“谢谢”等文明用语。这些话现在对我们来说,实在熟悉不过了,这些话使我们的笑容一次次出现,粗话脏话等一些不良语言大大减少了,人与人交往中更加融洽。

有一次,大家正专心致志学习,一位同学不小心说出了一些不好听的话,老师并没有说他,而是把他叫出去,给他讲一些道理,让他自己去领会,去掉自己的错误,开始他不理解,后来他主动承认错误,并且他自己主动写检查,体会深刻。在这以后,他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而且还帮助别人改正。他成为了老师的好学生,同学的好榜样。就这样,他一天天的生活,是文明的环境教育使一个顽固的学生焕然一新。

我曾找到这样的格言:“人生有三乐:自得其乐,知足常乐和助认为乐”,那么就让我们在这花园式的学校里:人人讲理、彼此尊重、团结、互相帮助,构造出一副美丽的校园图。

我身边的礼仪故事

历史的进程就是一个逐渐从荒芜、野蛮走向繁荣和文明的过程,而有着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更是闻名世界的文明古国,礼仪之帮,孕育了我们灿烂的历史和文化。现在全社会都在为迎奥运而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好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礼仪故事吧!

经常听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都住进了高楼大厦,搬进了环境优美的小区,这些现代化的水泥钢筋却也隔断了邻里间的关系,同住了几年却不知对面邻居姓什名啥,邻里之间形同陌路。可是在我住的小区里却仍可感受到“远亲不如近邻”的和睦邻里关系。

我家对面的邻居杨爷爷是一位孤寡老人,住在社区居委会提供一间平房里,平时大家经常给他送去一些生活用品和食品,节假日也会上门给杨爷爷清理房间,洗洗被褥。但是房间的用电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解决,眼看着炎热的夏天一步步逼近,气温一天天的升高,杨爷爷如何度夏成了邻里街坊关心的焦点问题,白天杨爷爷可以到社区设置的纳凉点乘凉,于是大家商量着晚上接杨爷爷轮流去各家休息,让杨爷爷度过了一个“凉爽”的夏天。杨爷爷总说社区里住的都是好人,自己也要为社区做点事,于是杨爷爷也经常去参加社区举办的各项活动,比如参加书法比赛,或是给小朋友们讲故事,从故事中教育小朋友要讲文明,懂礼貌,做有修养的人。

一句礼貌的问候,一个会心的微笑,一次热情的帮助,就是我们处理好邻里关系的法宝,但是邻里关系只是礼仪中生活礼仪的一部分,我们提倡的礼仪还包括了社会礼仪、校园礼仪、涉外礼仪等很多内容。德国著名文学家歌德曾说过“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所以对于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的外在表现;而礼仪也是架起友谊的桥梁,使人和人更贴近,所以对于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

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我国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尤其是2008年奥运会就要在北京召开,到中国来的外国朋友越来越多,就要求我们不光做一个有知识的文化人,更要做一个讲礼仪的社会人。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创造一个和谐、文明、健康的社会,以此迎接全世界的朋友,向他们展示我们中国美丽迷人的风采。

4、我身边的礼仪故事

一(6)班陈梦星

我们的祖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十分重文明礼貌,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名人志士以礼待人的故事至今仍为人们广泛传诵,“融四岁,能让梨”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文明礼貌越来越被人们忽视。

你也许会看到两个高谈阔论的时髦姑娘,如何兴高采烈的发出“他妈的”之声。

你也许会遇到有人撞了你一下,不打招呼便扬长而去的情况,每当你看到这一切的时候,你一定会觉得这与我们物质文明的发展是多么不相称!但是,当时社会上仍有些人对于这些不礼貌的行为不认为耻,不以为怪,并且为之辩护说:区区小事,何足挂齿。真的是区区小事吗?我要向有这种糊涂思想的人大喝一声:“你们错了!如果这样任其发展下去,那么文明何在?礼貌又何在呢?

生活中最主要的是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一切的学识的重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礼貌造就文明人。”因此,我们必须养成讲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我们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在这春满人间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把文明的种子播撒在校园内外,用文明的言行将爱的火炬传递。

诗人说:“只要文明的绿叶步调些,欢笑就能长留在我们身边。”是啊,文明对于一个国家、一个乡镇甚至是一个公民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因为文明是一把衡量品质的尺子。

至今我还记得那个难得的镜头,它给了我力量、给了我启迪。

那是周六的下午,天气晴朗,碧空如洗,金色的阳光铺满大地。我们全家人一起来到公园。

嗬!公园里可真热闹,人山人海。有的在欣赏花卉,有的在观看动物,还有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下棋。树木花草也显出了生机勃勃的景象,好像在欢迎来这里游玩的人。

爸爸举起照相机开始选景,我也跑过去帮忙。可以选哪些镜头呢?有婀娜多姿的水上花园,水仙,荷花各呈异彩。有东夏长青的松柏,有亭亭玉立的假山……看得我眼花缭乱。望着这么美丽的景色,到底选什么呢?正当我左右为难时,忽然,有一个难得的镜头闪进了我的眼帘。与此同时,爸爸也看见了这个镜头。只见离我们十米远的地方站着两个人,一位是年轻漂亮的妈妈,另一位是五六岁的小女孩。因为的比较远,听不清他们在说些什么,但从他们的表情中我已看出了年轻的妈妈在让小女孩捡起落在他们脚边的一张小广告。就在这时,我连忙喊了起来:“爸爸,快……”爸爸赶紧用最快的速度做好了对镜头、调焦距等准备工作,就在小女孩手拿小广告往垃圾箱仍的那一瞬间,爸爸按下了快门。

这只是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对环境都这样爱护,何况我们呢?

同学们,我们同时21世纪建设社会主义的生力军,共同担负着创造物质文明的重贵,更担负着创造文明的神圣职业。让我们从身边做起,做一个文明人,心中牢记文明地貌。

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曾经说:“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嘤嘤道谢”。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们,从这诗中你可意识到文明的含义。让我们像蜜蜂一样,做个文明公民好吗?

在中华民族礼仪要求中,“战有站相,左有坐相”是对以个人行为举止最基本的要求。

站立是人们生活、工作及交往中最基本的举止之一。正确的站姿是站得端正、稳重、自然、亲切。做到上身正直,头正目平,面带微笑,微收下颌,肩平挺胸,直腰收腹,两臂自然下垂,两腿相靠直力,两脚靠拢,脚尖呈“v”字型。女子两脚可并拢,肌肉略有收缩感。

如果站立过久,可以将左脚或右脚交替后撤一步,但上身仍须挺直,伸出的脚不可太远,双腿不可叉开过大,变换也不能过于频繁。

站立时,如有全身不够端正、双脚叉开过大、双脚随意乱动、无精打采、自由散漫的姿势,都会被看作不雅或失礼。

坐姿包括就座的姿势和坐定的姿势入坐时要轻而缓,走到坐位面前转身,轻稳的坐下,不应发出嘈杂的声音。女士应用手把裙子向前拢一下。坐下后,上身保持挺直,头部端正,目光平视前方或交谈对象。腰背稍靠椅背,在正式场合,或有位尊者在座,不能坐满座位,一般只占座位的2/3。两手掌心向下,叠放在两腿之上,两腿自然弯曲,小腿与地面基本垂直,两脚平落地面,两膝间的距离,男子以松开一拳或二拳为宜,女子则不松开为好。非正式场合,允许坐定后双腿叠放或斜放,交叉叠放时,力求做到膝部以上并拢。

无论那一种坐姿,都要自然放松,面带笑容。在社交场合,不可仰头靠在座位背上或低头注视地面;身体不可前俯后仰,或歪向一侧;双手不应有多余的动作。双腿不宜敞开过大,也不要把小腿搁在大腿上,更不要把两腿直伸开去,或反复不断的抖动。这些都是缺乏教养和傲慢的表现。

用文明的言行来对待你身边的每个人,这样你会沉浸在欢乐中。

假如你想为这个世界多贡献一些,使自己的人生更加亮丽一些,来吧!让我们共同携手去创造21世纪需要的文明。这样“礼仪之邦”“文明的摇篮”等美称才不会只是浪的虚名。

河南寨中学

5、我身边的礼仪故事

苏州市金阊外国语实验学校许爽

有人曾说个人的文明礼仪可以关系到国家的民族素质,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错。当年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登上月球时,航天员阿姆斯特朗留下过这样一句世纪名言:“我现在迈出的是一小步,但在人类历史上却是一大步!”借用这句话,我们可以说:个人文明礼仪一小步,国家民族素质一大步。因为个人的文明礼仪看上去似乎是微乎其微,但如果全中国十三亿人民一起努力,共同提高个人文明素质,那么我们国家的民族素质便会因此而生辉。

记得前两天在上班途中看到了这么一件事。有一位女士坐在公共汽车上,当她快要下车的时候,便随手将一个空塑料瓶子扔在了车上,一位男士见了便将瓶子捡了起来,并随口说了一句:“真没素质。”可他却又把瓶子从车窗扔了出去。最后还是一位小妹妹见到了,把它拾起来,丢进了垃圾箱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个人素质的提高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就像这件中的男主人公说别人没素质后,可自己的行为却并不比那位女士强多少。所以,提高个人素质就要像做日常生活中的任何事一样,得身体力行,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同时要将它进行到底,而不能像公交车上的那位男士那样“半途而废”。我当时想,如果这件事的经过是这样的:男士看到塑料瓶子捡起来,并一直握在手中拿到站,下了车后再扔进垃圾桶中,我想这样做不仅不会使自己有什么损失,反而会引起周围的人对你肃然起敬,刮目相看。

讲文明、懂礼仪,需要大家都能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试想如果每个公民都把讲究文明礼仪当作日常行为规范,就会创造出一个融洽和谐的良好环境,我们的工作学习就会得到更大的促进,我们的集体就会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我们的事业就会充满生机、兴旺发达,我们的国家就会蒸蒸日上、繁荣昌盛。

6、我身边的礼仪故事

人们相互往来,要讲究礼节,注意礼貌,遵循一定的礼仪规范。这样,才能使社会生活有序、和谐的进行。礼仪既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也是人际交往中文明行为的规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外出旅游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然而许多人在出游时还是不遵守一些起码的公德秩序,给我们的旅游环境造成了污染。比如说我们的长城、珠峰,都正在不断地遭受着垃圾的污染。所以我们在出游时有些问题一定要注意:在到达一处景点时,一定要先了解在这些景点旅游的相关注意事项,排队购票入园;要保持景点内环境卫生的整洁,不要乱扔废弃物,不要随地吐痰;要爱护景点的文物和公共设施,不要随意涂写刻画,不要践踏草坪,破坏树木;在有动物的地方游览时不要随便吓唬动物,也不要随便给动物喂食;在使用游乐设施时不要随便的丢弃,比如划船后要把船放回原地;不要随便参加一些赌博、迷信活动,不要轻易的上当受骗;在一些山区游览时,要注意防火区内不能使用明火;进园后,不要长时间逗留;情侣在游览时要时刻注意自身行为的检点,不要有碍观瞻;乱嚷嚷、乱吐痰、乱挤、乱扔这四乱尤其值得注意;在海滨场所不要把垃圾埋起来,要准备好垃圾袋及时清理;在一些带有宗教信仰的景点游览,要尊重当地人的风俗习惯,许多细节的问题都需要我们注意。

我在一次和家人去密云一个景点游玩的时候就看到这样一幕。几个年轻人没有买门票,为了逃票,他们从后面的一个山沟爬了进来。这样的行为是否有一定危险性先不说,景点的门票都是国家制定的,这些收入是用来进行景点的维护和保护工作,如果每个人都像他们一样不买票而从山上爬过去,那还有什么文明行为可言?我觉得保护环境并不是一定要去做很多看起来不实际却很有面子的事,在这些小事上,就可以体现出一种环境保护的心态。

其实,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的衡量,也涉及到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形象,特别是今天,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交通工具的发达,中国也加入了WTO,那么,中国的很多企业都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与外企打交道或者在全球范围开展业务。那么,礼仪问题在这个时候就不仅仅是个人的道德问题,更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形象。

可见,礼仪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我们每个人都要真正的行动起来,让自己成为一个文明公民!

7、我身边的礼仪故事

我国是礼仪之邦,素来讲究礼貌。孔子以为“不学礼,无以立”;汉代贾谊则把是否讲礼、守礼看作是人与兽的区别。在现代文明社会,讲文明,懂礼貌,这种美德是应当得到大力弘扬的,因为它对于:“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广大公民应顺应时代的要求,自觉遵守,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文明公民。然而,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常有不讲文明、不懂礼貌的现象发生。

比如,在公众面前掏耳、挖鼻,甚至抠脚丫;听他人讲话时,东张西望,不屑一顾;上公交车时,蜂拥而上,争抢座位,甚至大动干戈;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在马路边便溺。2004年10月6日的《北京广播电视报》就报道说:木樨地科技会堂东边的马路边就成了出租车司机的露天厕所,以致于隔百十来米就能闻着味儿,居民意见很大。居民意见不可能不大,大白天,光天化日之下,没遮没栏的在马路边上说方便就方便,的确不文明。便溺者是方便了,但过往的行人就不方便了,不但行人不方便,假若让外国人看见了,还不会耻笑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低,因为你的方便让整个民族受歧视,受牵连,成何体统?对得起养育你成长的祖国母亲?

英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洛克说:“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养成习惯的一种大事。”这点,我们应向周总理学习,美国总统尼克松曾在他写的《领袖们》一书对此作过评价。尼克松说:“周恩来的敏捷机智大大超过我能知道的其他任何一位世界领袖。这是中国独有的特殊的品德,是多少世纪以来的历史发展种种中国文明的精华结晶,他待人很谦虚但很沉着坚定。”周恩来的文明谈吐、礼貌举止和他所具的令人折服的气质和风度,正是他那高尚的品德、宽阔的胸襟、超群的智慧、美好高尚心灵的生动体现。

看来,文明、礼仪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首先,注意培养自己美好高尚的心灵。从表面上看,文明礼貌是外在的,而实际上外在的形式下蕴含着内在思想和情感。真正讲文明懂礼貌的人,是有着美好心灵的人,美好的语言来自于美好的心灵,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言为心声”、“形为内现”。其次,要在实践中用文明礼貌的道德标准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文明礼貌,重在表现。主要包括四点:①谦虚礼让②谈吐文明③举止端庄④讲究卫生。我想,你若能做到以上四点,也不愧为“礼仪之邦”的成员了。

德国著名文学家歌德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的确,人们总是根据你的言谈举止评价你。因为,礼貌是人类和谐相处的金钥匙,只有拥有它才会有幸福、快乐。


相关内容

  • 作文文明行为规范伴我行
    生命因文明而精彩 六年级二班:冯香香 在老师眼里,我们是展翅待飞的雏鹰.在家长眼里,我们是含苞待放的花蕾.为了能在天空自由翱翔,为了能竞相开放.我们要以高尚的品德让文明之花开得更灿烂.让生活因文明而更精彩,让文明的火种在我们心中萌发. 文明 ...
  • [优秀作文]身边的礼仪
    身边的礼仪 在我们的身边有各种各样的礼仪,比如,吃饭时的礼仪,公共场所的礼仪,交通礼仪,只要我们去留意身边每一件事,一定可以发现有的人很注重礼仪,而有的人很不注重礼仪,在我的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事情发生. 又一次,我们一家人要去上海吃饭,在去 ...
  • 传承中华美德作文
    有人说只有经历了动人心弦,惊心动魄的故事才能体现出我们的个性.而我却说"不".平凡的生活中也有个性,小事也能展现自我.我们要从小养成廉洁自律的好习惯,树立廉洁光荣的意识,传承中华美德. 几个月前的一天,我拿着五块钱去买水 ...
  • "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活动教案
    "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活动教案 一.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文明礼仪" 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文明礼仪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领会文明礼仪对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在 ...
  • 文明礼仪中队活动方案
    重庆市江津区几江实验小学校 第一届 "几水杯"<做"文明.诚信"几江娃>中队活动 3.3中队活动设计方案 一.活动主题:做"文明.诚信"几江娃 二.指导思想 为了贯彻落 ...
  • 道德讲堂方案
    2014年道德讲堂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意识,养成自强.厚德.崇俭.尚义.明礼.报国.尽孝等文明理念,自觉" ...
  • 四年级文明礼仪教案(包括上.下学期)
    第一课 整洁庄严升国旗 教学目标: 1.了解国旗,懂得尊敬国旗,热爱国旗. 2.激发学生尊敬国旗,热爱国旗的情感. 教具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国旗的资料. 2.升国旗的录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
  • "明礼知耻_崇德向善"主题班会
    龙里县第一小学2013-2014年学年度第二学期三(1)班 "明礼知耻,崇德向善"读书活动主题班会 教师:彭孟琼 一.活动目的 1.通过这次班会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文明礼仪就在我们身边,体会文明礼貌的重要性. 2.在日常生 ...
  • 小学经典作文题
    一.材料:李芳也来参加考试了,同学们都感到意外,她能这样做真不容易啊!-- 要求:根据提供的材料自拟文题,抓住"感到意外""这样做真不容易"展开合理想象,写一篇4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把事情的起因.经 ...
  •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又素养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又素养 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我们伟大的祖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享誉世界,讲文明.懂礼仪又一直以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优良传统. 小学生既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