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高考制度改革问题 - 范文中心

论中国高考制度改革问题

05/16

2013思想汇报:论中国高考制度改革问题

尊敬的党组织:

对于高考,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还是比较熟悉的。就我而言,我是2010级进入大学的,也就是2010年高中毕业参加高考的,但其实我们这些考生对每一年的高考制度并不清楚,只知道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复习准备迎战神圣的高考。不过后来经过查资料,我才有点了解我高考那一年的一些高考制度。从2010年开始广东高考将实行新的考试制度,实行文理大综合,考试科目有较大的变化。我们广东省是普通高中新课程试点省份,从2007年开始实施高中新课程实验的高考改革方案,考试科目设置为“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

根据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实际情况,我们广东省对原高考方案进行了调整改革,并于2008年向社会公布《调整方案》,2010年起正式实施。《调整方案》中取消了X科,高考科目设置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不过在这之前需要考学业水平测试,我是理科的,所以在我高二时就考了文科内容的学业水平测试,考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三门,报考第一批本科院校时,其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成绩均须达到C级及其以上等级;报考第二批本科院校,其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均须获得等级成绩,且至少须有两门学科成绩达到C级及其以上;报考第三批专科院校,其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均须获得等级成绩,且至少须有一门学科成绩达到C级及其以上等级。我得了3个A等级,但觉得跟高考没什么太大关系,即使得了3个A等级或许就是名誉上较好而已。

还有我们那一年的高考录取也有改革,根据《广东省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平行志愿投档及录取实施办法》,各批次实行“平行志愿”高校投档时,将按院校志愿组顺序投档。即先进行第一院校志愿组投档录取,第一院校志愿组录取结束后,再进行第二院校志愿组投档录取。投档原则为“分数优先,遵循志愿”,按考生排序情况从高到低检索,排序靠前的优先检索投档。《规定》明确,填报平行志愿的考生,按投档原则未能在第一院校志愿组投档,或投档第一院校志愿组相应院校而被退档的,不再投档第一院校志愿组

其他院校志愿,但可参加相应批次第二院校志愿组的排序投档。未能在第二院校志愿组投档,或投档第二院校志愿组相应院校而被退档的,不再投档第二院校志愿组其他院校志愿,但可参加征集志愿录取,或参加下一批次排序投档。

我高考成绩为630分,而当时一本线划在621分,只超出了9分而已,这样是很难填报志愿的,但后来我觉得实行“平行志愿”投档还是挺合理的,最后我被华南师范大学录取,虽达不到我的目标,但我觉得在众多考生中,也许我是幸运的了,因为每一年的高考,总会有那么些人发挥失常或高考受一些因素影响无法正常完成考试,甚至填报志愿不合理被退档等等,我身边的同学朋友就发生过这种事,可是往往这些悲剧都是难以避免的,因此就会有很多人对我国的高考制度进行评价与批评,然而,高考制度改革这一话题就成了一个热点话题了。

对于高考制度,众说纷纭,但我觉得这跟历史有关系,也就是具有历史必然性与现实合理性,高考这样的应试教育也是从古代的科举制度发展而来,高考以学业能力选拔人才为标准。现行高考制度最大的优势,在于它所体现的在录取分数线上的社会相对平等性。另外,高考保证了高校的入学基础水平,既缩短了各个高校的质量差距,又便于宏观调控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同时是我国教育与国际接轨的必要条件。还有,这种高校统招的办法简单易行,评价标准客观明确量化操作,有利于比较选拔检查和监督。但事物总是在不断的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不断的改革,高考制度改革是必须的,因为死记硬背已成为应试教育的唯一选择,知识轰炸和题海战术,正在残酷地摧残着青少年的心灵和健康。

为了分数、文凭和学位,强行灌输知识的大脑,越来越失去了自主思考的余力,更谈不上创新能力和全面发展了。

但如果一味地批判甚至说要废除高考制度,我觉得就大错特错了,就我国现在的情况来说,根本找不到比高考制度更好的教育制度,倘若没有高考,那后果将是无法想象的,除非找到比高考更好的“替代品”。

杜玉波指出,高考改革的主要思路,一是改革考试内容和形式、推进分类考试,努力解决评价导向不够合理的问题,促进高考与素质教育的衔接;二是改革考试评价体系,推进综合评价,努力解决评价手段不够丰富的问题,为高校招生提供更加充分、更加全面的评价手段;三是改革招生录取模式,推进多元录取,努力解决评价方式不够科学的问题,建立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四是改革高考管理制度,推进“阳光工程”,努力解决评价过程不够公正的问题,切实维护考试秩序的公平公正。

对于高考制度改革,我觉得要明确三个问题:一是改革的目的是什么?二是改革的对象是什么?三是改革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只有在明确这三个基本问题的前提,高考改革才能前进,才能不断完善。我觉得可以扩大考生的选择权,落实高校招生自主权,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建议我觉得挺不错,就是说要建立以统一考试为基础的多层次、多渠道、多样化的考试制度和录取制度,实现考生自主选择考试、自主选择学校、多次录取机会。而且高考改革应确立以人为本、公平公正、统筹兼顾、科学高效、灵活多样的价值取向与基本原则,并以此指导高考改革。我挺支持这观点,不过这或许需要一定的时间,我相信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因为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学生的我并不是研究高考等话题的专家,所以也无法深入了解和深刻认识高考这神圣的东西,但我觉得高考制度改革的确是源远流长,世上本来就不存在完美的事物,没有绝对的东西,只能逐渐完善,不断发展。

汇报人:YJBYS


相关内容

  • 北京异地高考改革的制度合理性分析
    北京异地高考改革的制度合理性分析 作者:周桐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4年第15期 摘 要 北京异地高考过渡政策已经开始正式实施,然而针对于大学本科的政策仍未开放.文章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北京异地高考政策所内涵的一系列问题 ...
  • 高考改革之英语
    高考英语改革--何处是归途 视角一: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大限将至",中央方案迟迟未出 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教育部长袁贵仁表示,高考改革方案已有初步意见,将力争在今年7月底之前出台.7月已过,仍无消息.这不是教育部在这 ...
  • 推行民族政策 发展民族教育
    摘 要:2015年8月1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制定了民族教育的目标.指导思想.具体办法等,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结合民族理论与政策,对<决定>进行科学理论分 ...
  • 英语高考改革对英语教育教学的影响
    作者:程晓堂 中小学教材教学 2015年04期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的发布标志着高考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已经启动,并且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
  • 专题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教师版)
    [考点定位] 一.考点扫描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市场与计划    市场调节及其弊端   市场配置资源  市场秩序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宏观调控 2.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1)全 ...
  • 中国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中国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摘 要]古往今来,我国教育经历了一段相曲折的发展过程,目前我国教育已经形成了固定的体系,并且实现了高等教育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但是,由于我国教育所经历的特殊经历,因此在我国教育发展的同时,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 ...
  • "钱学森之问"背后的思考
    "钱学森之问"背后的思考 钱老已逝,但由此引发的思考并没有停止,令人深思的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其实钱学森生前非常清楚这个问题 ...
  •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专题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专题 知识整合 注:有些改革因属选修内容或未列入高考考查范围,在此不作介绍. [高考动态] 改革作为社会进步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历年高考考查的热点区域.高考试题几乎每年都或多或少涉及这一问题.2002年文科综合卷以&quo ...
  • 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第一讲:英国的制度创新和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授课人 唐亚松 编写时间 2010-8-26 课时数 2课时 课题类型 复习课 教 学 目 标 (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 ...
  • 教育改革来了 高中怎么办
    "改革一年多来,我的校园里面开始有了变化,第一个变化,就是'小鬼要当家'."自称来自中国高考"解放区"的杭州二中校长叶翠微说. 近日,正值清华附中百年校庆,在校庆所办的基础教育高峰论坛上,高考改革及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