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中考语文押题卷(含答案评分标准) (8) - 范文中心

20XX年中考语文押题卷(含答案评分标准) (8)

07/21

2017年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及答案评分标准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妖娆 (náo) 灵柩 (jiù) 恪尽职守(kè) ...

B.枘凿(ruì) 扶掖(yè) 五行缺土(hánɡ) ...

C.陨落(yǔn) 田圃(bǔ) 一抔黄土(póu) ...

D.忐忑(tǎn) 襁褓(qiǎnɡ) 怒不可遏 (è) ...

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亵渎 陨落 涕泗横流 砥犊之情

B.凌驾 风骚 引喻失义 断章取意

C.恣睢 愕然 黎民百姓 理至易明

D.嬉闹 旁鹜 歇斯底里 重蹈覆辙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虽然国家把生育第二胎的权利下放到了各省市人大,但并不意味着计划生育国策的

终止。 ..

B.要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对本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予适当扶植,但 ..

集体出资部分不得向农民摊派。

C.9月19日亚运会开幕式中“大长今”李英爱、“都教授”金秀贤等韩星挨个出场,

观众们对明星们的表现评头论足、强聒不舍,尽情享受“体坛盛宴”。 ....

D.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全球性大灾

难指日可待。 ....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陈涉世家》选自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作者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唐

雎不辱使命》选自西汉刘向整理编辑的史书《战国策》。

B.《纪念伏尔泰逝世100周年的演说》选自《雨果文集》。雨果的代表作有《巴黎圣

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C.《隆中对》节选自《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诸葛亮丞相集》。《出师表》选自《三

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D.鲁迅小说《故乡》选自《呐喊》。作品里回忆中的“故乡”充满童趣,现实中的“故

乡”在生活的重压下失去生机,而理想的“故乡”在探寻的朦胧中。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史上最严重的埃博拉疫情在西非已肆虐半年多,迄今至少已有五千人被传染,夺去

近三千人左右的生命。

B.出版业当然要讲究装帧艺术,讲究宣传造势和市场营销,但要想真正赢得读者,赢

得市场,最终还是取决于内容是否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C.由郭敬明导演的《小时代》,过多地表达了对财富的炫耀和追求,被《人民日报》

批评为“‘小’了时代,窄了格局,矮了思想”。

D.作为一个全新的、相对成熟的行业,不仅电子商务冲击了历史悠久的传统商业模式,

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做四小题)(4分)

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 。(温庭筠《商山早

行》)

② ,一任群芳妒。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咏梅》)

③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 。(白居易《观刈麦》)

④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 。(诸葛亮《出师表》)

⑤ ,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

夜》)

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2)两小题。(5分)

北京时间2014年 9月19日晚,阿里巴巴终于成功在美国上市。万众瞩目下,敲响开市钟声

的是阿里八位客户代表,这体现了阿里《客户第一》的企业文化。网络直播华尔街旁纽约证券交易

所内的景象,显示屏上的方块汉字,阿里标志四处可见,一张张黄色的面孔,这些中国元素显示了

一个发展中大国走向世界的形象。但令人尴尬的是,中国人却购买不到阿里的股票,这叫中国股民

非常遗憾。

(1)这段文字在标点使用、语言结构、用语得体上各有一处不当,请修改。(3分)

(2)请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2分)

8. 综合性学习。(6分)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读书关乎个人生命的质量,关乎国家民族的兴衰。为大力倡导读书

活动,班里决定举办一次“阅读伴我成长”的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请结合下面的材料,提取有关中国人阅读状况的信息。(2分)

【材料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发达国家和中国阅读情况的一项调查:

【材料二】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公布的“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有读书习惯的中

国国民只有5%,每年有超过一半的识字的成年人,一本书都没读过;中国家庭平均拥有5.6册图

书,国民阅读率连年下降;2009年中国民众人均每天读书大概14.7分钟。

中国人阅读状况的信息:

(2)请结合下面的材料,分别从正反两方面概况与阅读相关的观点。(2分)

【材料一】犹太人爱看报,好读书。以色列全国500万人口,平均每5人有一份耶路撒冷邮报;每

个村镇都有优雅的图书馆和阅览室,人均占有图书馆和出版社居全球首位。犹太人被称为世界上“最

聪明的人”,社会学家马克思、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音乐家贝多芬、画家毕

加索、诗人海涅、经济学家巴菲特等都是犹太人。犹太人获诺贝尔奖人数也居世界各民族首位。

【材料二】近日,一个日本作家说:“在中国旅行时,我发现城市里书店寥寥无几,阅读的人很少。

不论文凭高低,不分男女,中老年人打麻将,青年人上网,少年儿童看电视。中国人的娱乐生活几

乎就浓缩为麻将上网看电视。中国的典型的低智商社会,未来毫无希望成为发达国家。”

观点:

(3)这次演讲活动需要设计一条标语,请根据上句内容,续写下句。(2分)

提高认识,博览增长你我智慧; , 。

二、(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16题。

青 团

在童年里,我的手里满是一把把长在春昼里的甜草的蕊心,喉咙里却想正好咽下一些长在清圆

荷叶上的水珠;我的怀里兜满了从秋天的高枝上摇落的野果,嘴里却又想着含一枚从冬日屋檐上垂

下的冰凌。村子里不时升起的曼妙炊烟像动情的手绢在向我招摇,我知道定是谁家准备一些美食来

抚慰我的无助。我一直心满意足地让这些细碎的幸福在心里穿行,等那些美食像小鱼一样游到我的

面前——比如外婆的青团。

那定是一个雨天,外婆在河对岸呼唤我的母亲划船过去,她的手里是一只精致的竹篮。这条河,

不宽,河面平静。母亲的篙在岸边一点,水中一拨,船便到了对岸。我坐在船头,像只小小的鸭子。

外婆的篮子里便是青团了。

青团的绿色是让人一见就会爱上的,以至于一往而情深。这种绿色,是把山间过于浓密的绿色

变得柔和了,又把水底过于清淡的绿色变得稠郁了一些。它是一种有香气又有甜味的绿色,却不是

自然界本身就有的。我的外婆需要到远处的野地里去,刈来一蓬蓬的初春的艾草,细细地切碎,用

葛布滤出青绿的草汁来,然后敷上一层糖精粉,再糅进嫩白的糯米粉中,便有了青团。但这还不是

真正的青团,须放到锅中,隔水慢慢地煮了,这时,绿色的山融化了,绿色的水凝固了,仿佛整个

春天都溶解在这几个小小的团子中间了。揭锅的那一个瞬间,像极了最灵幻的那一阵漫天春风,将

湿润田野中最馥郁的那一缕花香带了进来,沁人心脾,不经意间将春天的绝美挥发到了极致。

每年春来,我们都把采来的新鲜艾草交给母亲,然后跑到豆腐店老板那里去借葛布。她嘱咐一

定要把做好的青团带几个给她吃吃。我们满口答应,却从来不曾记得。但第二年,老板还是愿意把

葛布借给我们。我们这些孩子手里面拿着刚熟的青团,想跑到田野里去放风筝。我们悄悄地把贰分

钱硬币上的“2”的数字改成了“5”,杂货店的老板带着憨厚的笑靥把“5”分钱收下来。于是我

们就在田野上奔跑,就像风筝在天空中飞。天空一片蔚蓝,大地一片碧绿,那么的相似。我们从来

都没有去分辨过哪里是天空,哪里是大地。

这个世界上果然没有不变的东西,所有的永恒都被研磨成了时间的粉。我们的永恒即使不被忘

却,也会被另外的东西给覆盖了。

春天的雨还是不约而至,继续给河面戴上一层轻纱,漫溢出暧昧而朦胧的半透明来。但是我的

外婆已经不在对岸了,外婆的竹篮也不见了。孩子们已经不在田间奔跑,因为他们的幸福被另外的

东西定义,而生存到了别的空间。我也就没有必要再去问杂货店的老板是不是还可以把“2”分钱

的硬币当作“5”分钱收下。

但是,家家户户还是坚持在做青团。我的母亲早上去地里做农活,晚上就会带回一些艾草来。

这些艾草上没有湿漉漉的露水,却满是凉凉的暮色一般。到了第二天,又更瘦了一些。我的母亲于

是改变了青团的做法。

显然青团变了味道。春天变得多么含蓄啊,它藏到了一个角落里,或者是天空的一角,或者是

大地的一角,我必须要细细地咀嚼才能体味。只是我母亲再也不能对我外婆说:“娘,我把青团带

来了。你来吃一吃。”

(《青年文摘》有删改)

9.本文以“青团”为题,为什么在第一段中要写其他的食物?(3分)

10.指出下列句子中“幸福”指代的具体内容。(4分)

①我一直心满意足地让这样细碎的幸福在心里穿行,等那些美食像小鱼一样游到我的面前——比如

外婆的青团。

②孩子们已经不在田间奔跑,因为他们的幸福被另外的东西定义,而生存到了别的空间。

11.分析“青团”在文中的象征意义以及在结构上的作用。(5分)

12.请对“我”这一人物形象作赏析。(4分)

(二)读书与境遇

罗建军

①读书的境遇是指人读书时所处的境况和遭遇。人总是活在特定的境遇之中,境遇不同,对客

观世界的认知、理解和感悟也会有所区别。读书作为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常常会与境遇

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境遇中的人读同一本书,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因此,科学地认识

读书的境遇,是人们不容回避的问题。

②顺境中读书,可贵的是精神愉悦。人在此时此刻的心境,既有“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

雨亦奇”的明媚,也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愉悦。身心轻松,兴趣大增,容易

打开视野,汲取新知识。正如罗曼•罗兰所言:“你用神采奕奕的眼神看世界,世界也会用宽容的

怀抱接纳你。”顺境中读书,关键是要确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高远目标,广采博纳。

同时还应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和清醒 的头脑,平心静气,深思精进。顺境中读书,可以帮助一个

人消除骄气,清醒地认识自己,理性地看待世界。

③逆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坚持不懈。逆境人人都可能遇到,一些人在逆境中消沉,另一些人却

以此为机遇,砥砺磨炼,最终“鱼化为龙”。逆境中读书,因为外界的压力,也因为内心的苦闷,

常常会获得不一般的感受,甚至得到对人生世理豁然开朗的认识。古今中外,在逆境中坚持读书学

习而成就伟业的不乏其人。司马迁惨遭宫刑,仍持之以恒地博览群书,从而成就了《史记》这一伟

大著作。海伦•凯勒失聪失明,却凭借超乎常人的毅力,坚持读书,学会了英、法、德、拉丁、希

腊五种语言,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的传奇人物。在这些人

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水滴穿石”的韧性,逆境中读书,可以帮助我们驱散心里积压的阴霾,重新

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

④闹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心无旁骛。当今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仿佛连同这个社会一

起变得躁动不安,很难静下心来读书。社会愈是嘈杂,愈需要我们有“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心态,

书籍恰好具有这种功能。读书可以帮助我们闹中取静,摆脱嘈杂与喧嚣,丰富学识,增长智慧;能

帮助我们摆脱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无纤尘地走进或厚重或轻盈的书中世界;也能帮助我们不被五光

十色的世界所左右,追求灵魂与人格的崇高。

⑤“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无论客观世界如何变化,人的因素始终具有决定性,

只要我们始终坚守“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一信念,时刻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境界,

一种信仰,就一定能拓展视野,更新观念,振奋精神,不断进步。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3.阅读全文,你认为作者提出的观点是什么?(2分)

14.作者在第③段中是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5.下列哪项材料不能作为论据来证明“闹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心无旁骛” 这一

观点?请说明理由。(4分)

A.曹雪芹常年过着“举家食粥酒常赊”的清苦生活,仍然自得其乐,坚持读书

写作,终于完成鸿篇巨制《红楼梦》。

B.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常常手不释卷,有时在排队打饭或候车的喧嚣环境中还

津津有味地阅读《尚书》。

C.艾思奇在日本求学期间,课余时间别的同学常常唱歌跳舞,而他却一个人埋

头读书,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不存在似的。

D.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时,特意到长沙街头的菜市场读书,身边人

来人往、嘈杂不堪,他始终不为所动。

16.如何理解第⑤段“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这句话的深刻含义?(4分)

三、(20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6—19小题。(15分)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①客谢之。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朗曰:“朗之内外,累

世长大。朗虽稚弱,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监试者异之。

后关东兵起,故冀州刺史李邵家居野王,近山险,欲徙居温。朗谓邵曰:“君,国人之望也,

③④今寇未至而先徒,带山之县必驻,是摇动民之心而开奸宄之原也,窃为郡内忧之。”邵不从,

边山之民果乱。

年二十二,太祖命其为司空掾吏,以病去,复为堂阳长。其治务宽惠,不行鞭杖,而民不犯禁。

迁充州刺史,政化大行,百姓称之。虽在军旅,常粗衣恶食,俭以率下。建安二十二年,与夏侯悖、

藏霸等征吴。到居巢,军士大疫,朗躬巡视,致医药。遇疾卒,时年四十七。 ——选自《三国志·司马朗传》 有删改

【注释】①内外:内外的亲戚 ②温:地名,温县 ③驻:恐惧震惊 ④宄(guǐ):坏人。

16.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客谢之(感谢) B.慢人亲者(不尊重) ..

C.窃为郡内忧之(私下) D.以病去(辞官离去) ..

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4分)

A.朗之内外 以告先帝之灵 ..

B.非志所为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

C.今寇未至而先徒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

D.损年以求早成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18.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

②其治务宽惠,不行鞭杖,而民不犯禁。

19.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司马朗的性格特点。(4分)

20.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

田 舍

【宋】范成大

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忙。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

烟火村声远,林菁野气香。乐哉今岁事,天末稻云黄。

【注释】①筑圃:修筑打谷场。 ②菁:水草。③天末:天边。这里是指稻田一望无际。

(1)“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

四、(4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阿里在纽交所上市之时,马云和他的合伙人都穿着印有“梦想是一定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字样的T恤。马云从一个“阿甘”般的少年到“铁嘴”的大学老师,从大洋彼岸意外“触网”到创

办中国第一家网站,从50万元艰难起步到打造一个震撼世界的互联网王国。是他,用睿智与汗水

实现了梦想。

请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注意】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2.除诗歌,文体自选;3.不得抄袭、套作;4.文中不得出现

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②③①②

答题卷

温馨提示: 答题必须书写在各规定区域之内,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将被视为无效。请勿使用修正液、

修正带等工具。当需要修改答题内容时,可用修改符号将该书写内容划去,然后紧挨着在其上方或

下方写出新的答案,修改部的书写与正文一样不能超过该题的答题区域,否则,修改的答案将被视

为无效。

一、(30分)

6.(4分) ①

③ ④

7.(5分)(1)(3分)

(2)(2分)

8.(6分) (1)(2分)

(2)(2分)

(3)(2分)提高认识,博览增长你我智慧;

, 。

二、(30分)

9.(3分)

10.(4分)(1)

(2)

11.(5分)

12.(4分)

13.(2分)

14.(4分)

15.(4分)

16.(4分)

三、(20分)

17.(3分)( )

18.(4分)( )( )

19.(4分)①

20.(4分)

20.(1)(2分)

(2)(3分)

四、写作(40分)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D 2.C 3.A 4.C 5.C

6.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②无意苦争春,零落成泥碾作尘

③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④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⑤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7. (1)《客户第一》改为“客户第一”

“阿里标志四处可见”改“四处可见的阿里标志”

“这叫中国股民非常遗憾”改“这令(使、让)中国股民非常遗憾”

(2)阿里上市展形象,中国股民无缘股票

8.(1)、中国年人均读书量远低于发达国家,每天阅读时间少。

(2)、发达国家的居民好读书,有专门的阅读场所,越读越聪明,而中国人热

衷于娱乐生活,很少阅读,无望成为发达国家。

(3)、积极阅读,欣赏提高你我品味。

9.(3分)童年时我对美食的向往;乡邻们为我准备美食的大方;引出下文外婆制作的美食——青

团。

10.(4分)①我吃东西时愉悦以及乡邻的热情让我感受到幸福

②孩子童年时吃美食的快乐,在乡间自由奔跑的快乐,孩子们无忧无虑快乐的生活。

11.(5分)象征故乡村子里美丽的春天;象征淳朴美好的母亲、外婆以及乡人 ;象征我无忧无虑

快乐的童年。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始终。

12.(4分)总渴望着乡间的美食,特别是外婆青团,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喜欢在田间奔跑,

用自己改动的零花钱买风筝,是一个调皮喜爱自由的孩子;记得外婆青团制作过程,且爱吃青团,

热爱山村春天,怀念外婆的孩子。

13.无论身处何种境遇,如果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追求,就能不断拓展视野,更新观念,提升自我。

(2分)

14.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 具体而深刻地论证了“逆境中读书需要的是坚持不懈的精神”的观点。

(4分)

15. A项不能作为论据来证明“闹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心无旁骛”的观点。 理由:曹雪芹过着清

苦的生活,仍坚持读书写作的事实材料,是反映他在逆境中读书,具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所以不能

证明这个论断。(4分)

16.这句话是说心态随着境遇的变化而改变的人是凡夫俗子;(1分)心态不受境遇影响,甚至能

改变境遇的人,就是圣贤(1分)。运用对比手法(1分),强调要把握读书的境遇,力求境随心

转(1分)。应该驾驭环境,用于读书(1分);而不是被环境左右,影响读书。(1分)本题最

多得4分

16.A 17.A C

18.(1)因为司马朗长得又高又壮,监考的官员怀疑他隐瞒了年龄,便盘问他。(2分)

(2)他治理地方政策宽厚仁惠,不用鞭、杖等刑罚,但是百姓却不犯法。(2分)

19.能言善辩,尊敬长辈,亲善爱民,节俭自律等(需要结合文章内容来说明,4分。)

20.(1)小孩子欢快地躺在落叶堆里玩耍(或:在厚厚的落叶堆里酣然入睡),夕阳西下,一群群

鸟雀在稻田上空飞翔.

(2)本诗通过描绘打谷场、儿童、鸟雀、村庄等丰收前农家生活的场景,烘托出农家丰收的喜悦。

21.作文参考中考评分标准


相关内容

  • 安徽省20XX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4)
    黄麓镇中心学校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温馨提示: 1.你现在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相信你能在150分钟内完 成所有答题.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 ...
  • 20XX年高考语文总结
    2012高考语文备考总结 淮 阳 中 学 语文组:陈胜利 高三语文上期教学总结 高三C 部 陈胜利 回顾几个月,回顾过去的点点滴滴,收获颇多.有人说高三教学是一个教师成长的关键时期,我觉得这话说得很对.高三是对所有的语文知识进行系统复习的过 ...
  •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年中考语文三模试卷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15年中考语文三模试卷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伫立(zhù) 档次(d ǎn ɡ) 创可贴(chu àn ɡ) 险象迭生(diã) .... B. ...
  • [20**年中考语文分类]名著阅读
    名著阅读 201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6.名著阅读(3分) <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时期的 ① 所作.<左传>善于记录战争,其中<曹刿论战>记录的就是齐鲁两国在鲁国的 ② 发生的一次战 ...
  • 江苏省20XX年中考语文话题作文"温暖"素材运用指导
    话题作文"温暖"素材运用指导 [2015年中考作文备考热题] 冬天的阳光最温暖,春天的和风最温暖:寒冷时的一件棉袄最温暖,饥饿时的一块面包最温暖:伤心时的一句安慰最温暖,困境中的一句鼓励最温暖„„生活中充满着温暖的种种情 ...
  • 20XX年中考语文半命题作文题型透析
    2011年中考半命题作文题型透析包括命题方式探微和审题思路点拨. 一.命题方式探微 半命题作文就是命题人限定题目一部分内容,学生要根据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进行写作的命题形式.这种题型的最大特点是,有一半或一部分的命题权掌握在作者手里 ...
  • 20**年中考语文练习:综合性运用提高(3)
    41 毕业前夕,班上开展"师恩难忘"的感恩活动.请你把这次活动的内容.收获制作成手抄报,作为毕业时送给老师的特殊礼物. (1)为手抄报设计报名和栏目.仿照下面示例,写出报名和四个栏目名称.(6分) 例:报名 园丁颂    ...
  • 20**年高考语文(通用版)二轮专题通关高效演练 2.4.4专题四 古代诗歌阅读的四类提分策略
    卜 算 子 张元幹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张元幹,宋代爱国词人. (拓展训练)(1)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qu ...
  • 20XX年中考语文作文
    成长的记忆 "咦,这条路呢?"我自言自语着. 我呆滞站在一条整齐的水泥路上,一脸迷茫的望着前方那个曾经是我儿时的"天堂" 一头短发,一双明亮的眼眸,一副充满好奇的表情.我仿佛回到了过去. 小时候的家, ...
  • 20**年中考语文质量分析
    2010年襄樊市中考语文质量分析 贾严贞 刘煌斌 卢家芩 一.试题分析 (一)命题的指导思想 2010年我市中考语文命题严格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和<2010年襄樊市中考说明>的要求,遵循语文学习规律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