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中医护理方案实施总结分析 - 范文中心

眩晕中医护理方案实施总结分析

02/04

眩晕病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心病科一、基本情况 眩晕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首批“13 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 方案”中的病种之一,2015 年 06 月,我科收治眩晕病 26 例,所有 患者都纳入“眩晕病中医护理方案”实施对象,其中纳入中医临床 路径管理的 0 例,患者平均住院日 6.4 天。 辨证分型统计如下:风痰上扰 14 例,阴虚阳亢 4 例,痰瘀阻窍 4 例,气血亏虚 3 例,肾精不足 1 例。 应用的主要辨证施护方法:监测血压、体位护理、活动指导、 情志护理、口腔清洁、辨证饮食指导、防跌倒护理、肛周清洁、用 药护理等。 应用的主要中医护理技术:耳穴埋豆、穴位贴敷、中药泡洗、 穴位按摩、中药熏洗、中药离子导入、艾灸、针刺。 二、护理方案应用情况分析 (一)主要中医护理措施应用情况 1.主要辨证施护方法应用情况主要症状病例数辨证施护方法 体位实施人次 26 19 26百分比 100% 73% 100%眩晕26监测血压 安全护理-1 -监测血压 头痛 1 体位 情志护理 活动 心悸气短 2 情志护理 用药护理 体位 1 呕吐痰涎 6 服药护理 口 1 干 心 烦 2 失 眠 其他 食 少 8 便 溏 颈 部 不 1 饮食护理 体位 情志护理 活动-2 -1 1 1 2 2 2 10 16 15 1 1 2 2 2 8 5 7 1 1 1100% 100% 100% 100% 100% 100% 62.5% 100% 93.75%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62.5% 87.5% 100% 100% 100%口腔清洁饮食护理 服药指导 活动指导 情志护理 指导促睡眠措施 肛周清洁 服药护理适 腰 酸 1 膝 软 恶 心 1 呕 吐 纳 2 差 情志护理 2.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情况 平均实施次数 中医护理技术 耳穴埋豆 穴位贴敷 中药泡洗 穴位按摩 艾灸 针刺 中药熏洗 病例数 (次) 26 2 7 20 3 9 8 6.2 0.8 1.8 5.1 1.1 3.95 1.6-3 -体位1100%饮食护理1100%体位 口腔清洁 服药护理 服药护理 饮食护理1 1 1 2 2 2100% 100% 100% 100% 100% 100%平均应用天数 (天) 10.8 1 1.8 5.1 1.1 3.95 1.6百分比 (% ) 100 7.6 26.9 76.9 11.5 34.6 30.8中药离子导入20.40.47.6中医护理技术应用频率高的项目是耳穴埋豆、穴位按摩。分析 其原因:耳穴埋豆、穴位按摩操作方便,适应症广泛,穴位埋豆的 王不留行籽不易脱落,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故患者接受程度较高。 (二)依从性和满意度分析 1.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依从性(%) 例数 项目 (人) 依从 依从 3 23 耳穴埋豆 26 (88.5) ) 2 穴位贴敷 2 (100) 7 中药泡洗 7 (100) 15 穴位按摩 20 (75) 3 艾灸 3 (100) 针刺 9 9 0-4 -满意度(%)部分 不依从 满意 2 0 (11.5 (84.6 (15.4 ) 0 2 (100) 0 0 (100) 5 0 (25) 0 0 (100) 0 9 0 0 (75) (25) 3 0 0 15 5 0 7 0 0 ) 0 0 一般 4 0 不满意0(100) 8 中药熏洗 中药离子 2 导入 (100) 8 (100) 2 0 0 0 0(100) 8 0 (100) 2 0 (100) 0 0依从性较好的中医护理技术是耳穴埋豆、穴位按摩。分析其原 因:1.操作方法简单,操作时间短,患者易于接受。2.相关政策支 持,费用廉价。 护理满意度较高的中医护理技术是耳穴埋豆、穴位按摩。分析 其原因:配合其他治疗,降低血压、改善眩晕及睡眠效果明显,因 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较高。 2.患者对健康指导的满意度 患者对健康指导的的满意度分为三个层次:①满意: 22 人 (84.6%) ;②一般:4 人(15.4%) ;③不满意:0 人。 分析其原因:1.护理人员在实施的过程中,参照方案,观察病 情更加及时、细致;健康教育更加专业、到位。2.护理人员在实施 《方案》的过程中,增加了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交流,赢 得了患者的信任。3.部分中医护理操作由护士教会病人做,如穴位 按摩,增加了患者的积极性,同时有效缓解头晕、头痛不适症状。 (三)责任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责任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分为四个层次:①实用性强: 22 人(84.6%) ;②实用性较强:4 人(15.6%) ;③实用性一般:0-5 -人;④不实用:0 人。 分析其原因:1. 《方案》对于每个疾病的常见症状护理、中医用药护 理、健康指导等方面均给予了系统、明确的专业指导,使护理人员明 确该怎样做。2.系统规范的中医专科护理标准,对于年轻及西医院 校毕业的护理人员的中医临床护理服务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中医饮食调护未落实到位 因个人口味不同, 且营养室药膳种类少,未能普及特色的中医辨证膳食。2.护理效果评价缺乏客观指标支撑 因护理技术和辩证施护措施开展不能单独解决患者临床症状, 而每个病人他的医疗手段不一样,且缺乏简单实用的评价工具,建 议通过专家论证,建立更加科学的评价方法。 三、护理效果评价与分析 (一)护理效果评价 1.评价方法 对眩晕的主要症状眩晕、头痛、心悸/气短、呕吐痰涎、口干、 心烦失眠、食少便溏、腰酸膝软、纳差应用主要辨证施护方法及中 医护理技术(包括应用次数及天数)后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 2.评价标准 将症状的护理效果分为四个层次:好、较好、一般、差。 (二)护理效果分析 采用以上评价方法和标准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 主要关键点为:-6 -以症状改善及相关健康教育内容的落实为主要评价指标。本护理方 案的效果分析如下: 主要症状 病 例 数 (人) 眩晕 头痛 心悸/气促 呕吐痰涎 口干 心烦失眠 食少便溏 颈部不适 腰酸膝软 纳差 26 1 2 16 1 1 8 1 1 2 好 护理效果(%) 较好 一般 0 0 0 0 0 0 0 0 0 0 差 0 0 0 0 0 0 0 0 0 022 (84.6) 4(15.4) 1(100) 2(100) 0 014 (87.5) 2(12.5) 1(100) 1(100) 8(100) 1(100) 1(100) 2(100) 0 0 0 0 0 0通过开展辨证施护、 实施中医护理技术和中医个体化健康指导, 85%的患者认为中医护理配合治疗对改善眩晕病的主要不适症状有 良好的护理效果。 案例 1:患者王某,女,76 岁,因“反复头晕 3 个月,再发 1 天”入院,中医诊断:眩晕(阴虚阳亢) ,西医诊断:高血压病,入 院症见:神清,精神稍倦,头晕,轻口干苦,纳可,眠可,二便调。 入院时测体温:36.8℃,脉搏:64 次/分,呼吸:20 次/分,血压: 161/80mmHg,医嘱以镇肝熄风、滋阴潜阳为治法。针对患者眩晕,-7 -给予卧床休息、评估跌倒风险,了解眩晕发作的次数、时间、伴随 症状、监测血压,可遵医嘱耳穴埋豆,可选择神门、肝、脾、肾、 降压沟、心、交感等穴位,穴位按摩,可选择百会、风池、上星、 头维、太阳、印堂等穴位,每次 20 分钟,每晚睡前 1 次,给予生活起 居指导、服药指导、辨证饮食指导、情志护理。针对患者高血压偏 高给予生活起居指导、服药指导、辨证饮食指导、情志护理,教会 患者及其家属穴位按摩,可每日一次,每次 20-30min。3 天后患者 诉无头晕,血压 142/78mmHg,教会患者及其家属测量血压。指导患 者做降压操,每日一次,每次 20-30min。 案例 2:患者黎某,女,69 岁,因“反复头晕半年, ”入院,中 医诊断:眩晕(风痰上扰) ,西医诊断:高血压病 3 级,入院症见: 神清,精神可,头晕,头重如裹,纳可,眠可,二便调。测体温: 36.4℃,脉搏:72 次/分,呼吸:20 次/分,血压:204/115mmHg , 医嘱以祛风化痰、健脾和胃为治法。针对患者眩晕、头重,给予卧 床休息、评估跌倒风险,了解眩晕、头重发作的次数、时间、伴随 症状、监测血压,可遵医嘱耳穴埋豆,可选择神门、肝、脾、肾、 降压沟、心、交感等穴位,穴位按摩,可选择百会、风池、上星、 头维、太阳、印堂等穴位,每次 20 分钟,每晚睡前 1 次,给予生活起 居指导、服药指导、辨证饮食指导、情志护理。针对患者高血压高 给予生活起居指导、服药指导、辨证饮食指导、情志护理,教会患 者及其家属穴位按摩,可每日一次,每次 20-30min。5 天后患者诉 轻头晕,无头重、纳可,眠可,血压 146/88mmHg,教会患者及其家 属测量血压。指导患者做降压操,每日一次,每次 20-30min。-8 -案例 3:患者陈某,男,51 岁,因“头晕 2 小时”入院,中医 诊断:眩晕(风痰上扰) ,西医诊断:颈椎病,入院症见:神清,精 神疲倦,头晕,天旋地转感,恶心欲呕,眠可,二便调,测体温: 36.4℃,脉搏:76 次/分,呼吸 20 次/分,血压 111/75mmHg.医嘱以 祛风化痰,健脾和胃为治法。针对患者眩晕、天旋地转感,给予卧 床休息、评估跌倒风险,了解眩晕、天旋地转发作的次数、时间、 伴随症状、监测血压,可遵医嘱耳穴埋豆,可选择神门、肝、脾、 肾、降压沟、心、交感等穴位,穴位按摩,可选择百会、风池、上 星、头维、太阳、印堂等穴位,每次 20 分钟,每晚睡前 1 次,给予生 活起居指导、服药指导、辨证饮食指导、情志护理。针对患者恶心 欲呕,予指导体位、饮食护理、服药护理、口腔清洁,指导患者穴 位按摩。2 天后患者诉轻头晕、无恶心欲呕,纳可。 四、中医护理的作用分析 (一)护理难点分析 执行方案的 26 例眩晕患者在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为本 次方案中的护理难点。现我科根据方案中护理难点的解决思路,目 前护理难点解决进度:1.已印制健康宣教小册子,内容详尽,出院 时发放给患者。2.住院期间,开展多种形式宣教,由管床护士对所 管患者进行个体化指导。3.住院期间,护士加强服药指导,使患者 意识到服药的重要性,并学会观察药物不良反应。4.管床护士在出 院一周内对所管患者随访,进行服药、饮食、随访、活动等指导。 5.提供符合患者证型,又简便易于实行的膳食。 (二)护理作用分析-9 -从护理效果分析可以看出,根据医生的辨证施治,责任护士进 行临症(证)施护、健康教育等方法,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预 防并发症的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有一定作用。 1.防昏仆 因清窍失养致头晕、眼花、乏力,患者易昏仆。故眩晕严重者 指导卧床休息;轻者注意休息,适当活动,起卧动作宜缓慢,照顾 生活所需,下床活动时有人陪同,给予辨证施膳护理、服药护理, 预防跌倒的发生。同时,遵医嘱给予是耳穴埋豆,选用心、神门、 交感、皮质等穴位,以镇静安神、调和气血,调整脏腑功能,改善 头晕、心悸等不适;贴敷双涌泉穴可使心肾相交、水火相济,达到 改善睡眠;艾灸是通过艾绒制作的药效来发挥作用,以达到温通经 络、调和气血、祛湿散寒的目的。以上护理方法配合医疗措施可以 减轻患者头晕、乏力症状,患者未发生跌倒。 2.减轻心悸气促,改善睡眠 通过半坐卧位,减轻心脏负荷;合理运动,应用五音疗法根据 患者不同证型选择不同的音乐,消除焦虑、忧伤情绪,达到稳定血 压、调节气血阴阳的作用;遵医嘱耳穴贴压,选穴:心、神门、皮 质下、交感,以镇静安神、调节气机、助心行血,减轻心悸气促, 改善睡眠。 五、本专科其他中医护理方法应用情况 无-10-病例基本信息表 序 住院号 号 姓名 性 年 别 龄 联系电话 入院 时间 出院 住院 时间 天数 责任 护士 职称 1 122884 林尚锦 男 55 3902498 2015. 2015. 02.09 02.13 2 122899 邱庆茂 男 76 [1**********] 2015. 2015. 02.10 02.13 3 122537 陈其洲 男 52 [1**********] 2015. 2015. 01.30 02.03 4 122649 黎少芳 女 69 [1**********] 2015. 2015. 02.02 02.09 5 123285 许智新 男 74 [1**********] 2015. 2015. 02.24 02.28 6 116626 邓桥光 男 69 [1**********] 2015. 2015. 02.13 02.17 7 123242 陈勤英 女 41 [1**********] 2015. 2015. 02.23 02.28 8 122811 陈月洪 男 60 [1**********] 7 9 33878 陈洁丽 女 65 3726735 2015. 2015. 02.07 02.11 2015. 2015. 02.02 02.06-11-5刘彩婵4刘彩婵5刘彩婵8梁燕丽4王淑汝4王淑汝5王淑汝4王淑汝4王淑汝10 122818王恒英女 [**************]15. 2015. 02.07 02.115赵一军11 112356梁树芳男 [**************]15. 2015. 01.23 02.0210莫文娟1234707陈月红女 [**************]15. 2015. 01.31 02.099陈泽芝13 122765黎荣娣女 [**************]15. 2015. 02.06 02.104陈泽芝14 122767梁美英女 [**************]15. 2015. 02.06 01.148陈泽芝15 122785刘秀英女 [**************]15. 2015. 02.06 02.115陈婵华16 122589彭秀芹女 [**************]15. 2015. 01.31 02.055莫文娟17 122303陈少英女 [1**********]15. 2015. 1.21 02.0213梁燕丽18 122613陈光同男 [**************]15. 2015. 02.02 01.076赵一军19 122961黎沛芳女 [**************]15. 2015. 02.12 02.143叶伟珍20 122731陈群英女 [**************]15. 2015. 02.05 02.095李金燕-12-21 119012陈廷炎男 [**************]15. 2015. 01.27 02.027李金燕2212233陈洁芳女 [**************]15. 2015. 01.23 02.0210李金燕23 122909康周男 [**************]15. 2015. 02.10 02.167李金燕24 123040梁灼文男 [**************]15. 2015. 02.14 02.174李金燕25 119735彭桂才男 [1**********]15. 2015. 02.05 02.1511黄嘉瀛2676094伍素连女 [**************]5. 2015. 02.04 02.1512黄嘉瀛-13-14


相关内容

  • 乡村医生自我鉴定
    篇一:乡村医生工作自我鉴定 乡村 医生工作自我鉴定 在党的卫生工作方 针领导下,在县卫生局,镇卫生院的亲密领导下,2xx-x 年全面,高效,圆满的完成了上级 下达的各项任务,切实履行了一个终于卫生事业的医务工作者应尽的义务与应当做的工作. ...
  • 脑病科常见病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江油市中医医院 脑病科常见病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二〇一一年度 二〇一一年一月 目录 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 . ............................................................ ...
  • 内二中医护理方案20**年.11
    胸痹中医护理方案 一. 常见症候特点 (一) 心痛发作期 1. 寒凝血瘀证:遇冷则疼痛发作,或闷痛,舌淡暗,苔白腻,脉滑涩. 2. 气滞血瘀证:疼痛剧烈,多余情绪有关,舌暗,苔白,脉弦滑. (二) 心痛缓解期 1. 气虚血瘀证:胸闷.胸痛, ...
  • 重点专科中医护理专科申报表
    甘肃省中医药重点专科(中医护理)建设项目 申 报 书 申请项目名称: 风湿骨病中医护理 申请项目类别: 中医护理学 申请单位名称: XXXXXXXXXXXXXX (盖章) 单位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单位通讯地址: 单位邮政编码: 电话: ...
  • 中医辨证论治练习题
    题1: 谢某,男,60岁,退休.2010年6月7日就诊. 患者近2年来咳嗽咳痰反复发作,每年持续3-4个月.近1周加重,痰多,咳声重浊,痰出咳平,痰粘稠而厚,色白,于每天早晨起床后及进食油腻甘甜食物后则咳甚痰多,胸闷,脘痞,呕恶,纳少,神疲 ...
  • 糖尿病中医饮食护理相关问题分析
    1692实用医学杂志2011年第27卷第9期 确地评价AOPP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对临床护理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4 [1] score,Glasgowcomascale,correctedQTintervalinac ...
  • 浅议-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药库药品周转天数中的应用
    68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ofTCMUniv.ofHunan 2010年4月第30卷第4期 Apr.2010V01.30No.4 ・经验交流・ 浅议"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药库药Ⅱ口 口 周转天数中的应用 周玲,缪丽燕 ...
  • 项痹痛(颈椎病)护理常规
    项痹痛(颈椎病)护理常规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导致颈脊神经.颈髓.椎动脉和交感神经受到刺激或压迫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病位在肝.肾.脾. 1病因 年高肾亏,病后体虚,瘀血内阻. 2临床表现 颈部强直.疼痛或肩背部疼痛,活动 ...
  • 20**年护理培训总结
    2015年护理培训总结 中医护理工作是中医医院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体现中医特色优势的重要方面.为更好的推动医院中医护理工作的扎实开展,让简.便.廉.验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服务于广大群众,结合我院实际现将2015年护理人员中医培训总结如下: 一. ...
  • 中医儿科护理临床路径的应用与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医儿科护理临床路径的应用与研究 作者:吕明远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35期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儿科护理临床路径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80例儿科患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