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托拉斯的幽灵在中国上空漂荡 - 范文中心

金融托拉斯的幽灵在中国上空漂荡

09/13

巨头总是在混乱中崛起,在中国经济和中国金融进入前所未有之大变局下,金融托拉斯应运而生。

抛却国资背景不论,带有浓郁民资色彩的金融托拉斯,在当下中国已有数家。这其中,平安集团绝对首屈一指,在今年7月全资将前海金融资产交易所纳入旗下之后,平安集团的金融托拉斯轮廓已经跃然纸上,其金融版图已辐射到保险、银行、证券、期货、信托、基金、交易所等,近乎涵盖了所有的金融领域。

在金融托拉斯的布局上,复星国际和安邦保险紧随其后,迄今为止,复星国际和安邦保险的金融业务,均已覆盖到保险、银行、资管和金融租赁等,他们正朝着全牌照的金融体系一路狂奔。当然,与之相比,如日中天的互联网巨头们,在金融托拉斯的架构搭建上也不甘落后,阿里、百度、腾讯等均启动了全方面的互联网金融布局,但是,一者,离真实层面的金融托拉斯仍相距甚远,二者,这些互联网巨头创新本质所带来的正向意义,远胜于上述传统金融巨头可能性垄断所带来的负向意义。

在一个完全市场化的金融环境中,没有数十年、乃至逾百年之久的时间,民资金融托拉斯是无法形成的。但是,在我国半开半闭的金融环境中,长仅二、三十年、短则十年就可以诞生出一个资产规模超级庞大的金融托拉斯。为何能够如此?半开半闭之金融环境,国资背景的金融机构缺乏活力,这就使得能够嫁接权力资源抢得先机的民资,在介入金融领域之后迅速地开疆拓土。

当然,相比于国资金融巨头,民资金融托拉斯的出现,并不一定就是什么坏事,其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更高,其在局部金融领域的创新动能更足,这对于一直饱受融资难、融资贵的中小实体企业,至少可以获得一个比较不错的次优选择。

但是,失控的金融托拉斯、尤其是民资金融托拉斯,则极易成为一只幽灵,它在四处漂荡、狩猎利润,漂荡之处可能寸草不生,狩猎之地可能鸦雀不存。

在实体经济虚弱无比之当下,对金融创新理应支持,但对金融托拉斯则应相对控制。从支持金融创新的角度讲,金融托拉斯所产生的强大虹吸效应,将会对金融创新形成压制;从防范风险的角度讲,金融托拉斯横跨多个金融领域,在其某一金融领域业务不振或者遭受冲击时,其内部所设的防火墙很容易自行推倒,从而产生连带性的金融冲击波,而这往往是系统金融风险的前兆。

该动手了!在监管能力相对滞后之下,适度抑制金融托拉斯的扩张,对中国金融、乃至中国经济绝对是好事。当下中国,无论是实体经济形态、还是金融生态环境,像极了70多年前的美国。其时刚刚遭受过1929年华尔街股灾的美国,迅速推出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紧急将商业银行和证券投资等业务进行严格划分,曾经不可一世的摩根财团不得不拆分为JP摩根和摩根士丹利,美国中小金融机构顿时为此举手相庆。

该设防了!也许有人会说,美国不是于1999年解除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吗?是的!但是,正因为此,在监管能力不匹配之下,美国对混业金融的仓促解禁,才诱发了2008年严重失控的金融危机——商业银行可以介入到证券、期货等业务,巨无霸式的金融托拉斯再次浮现。

也不要说,次贷危机之后,美国不是没有重回《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的老路吗?确实是!但是,美国随后亡羊补牢,于2010年正式颁布了《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案》,成立“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并强调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实施统一、综合监管。

彼之教训,我们不应该重演,彼之制度完善,我们应该引以为鉴。之于当下中国,为抑制金融托拉斯对中小金融机构(或非传统金融机构)创新的虹吸效应,我们应该对过度混业经营的民资金融巨头,进行适当的限制。而为了避免由金融托拉斯激进经营所可能导致的系统性金融冲击,我们更应该尽快将监管模式转变为混业监管,否则,以当下之分业监管模式对应混业经营现状,这种监管模式与商业运营的结构性错配,很容易变相放纵系统金融风险的滋生。(来源:杨国英的博客)

野蛮人敲门 万科控股权扑朔迷离

安邦保险的介入,事件陡然又有变数。接近万科的人士透露,万科管理层正积极寻找新的合作者,并不排除引入新的投资方。

万科注定要被记入中国房地产史册。除了在房地产业执牛耳达15年之久,被举牌的万科无疑也将是一个股权之争的典型案例。

野蛮人来敲门

“野蛮人来敲门是很正常的。如果能成为(万科)大股东,获得绝对控制权,这是最简单的;如果不能获得控制权,可以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来捣乱,比如投反对票,利益要挟等。”去年郁亮曾如是说。

言犹在耳,今年野蛮人已经成群结队来敲门了。就在12月6日,万科公告称,钜盛华及其一致行动人前海人寿保险合计持有公司A股股票已达总股本的20.008%,再度超越华润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

紧接着的12月8日,万科发布再度发布公告称,安邦保险截至12月7日持有公司普通股股票占比达5%。安邦保险的加入,使得万科控股权更加扑朔迷离。

2015年6月中旬开始的股灾影响无疑深远。对于实体企业来说,由于股价大幅下挫,越发使得自己容易暴露在野蛮人面前。资质优良、股权分散的万科被险资盯上也就理所当然。

7月至8月,宝能系旗下的钜盛华及前海人寿三度举牌万科,累计持有万科总股份15.04%,前海人寿取代华润成万科第一大股东。2000年8月,中国华润总公司成为深万科第一大股东,并一直保持到2015年8月中旬。截至8月21日,华润持有万科的股权为14.89%。此后,华润一度增持,暂时坐回第一大股东位置。

根据万科简式权益变动书,钜盛华公司由宝能投资99%控股,而钜盛华则持有前海人寿20%股份。姚振华全资拥有宝能投资,现任前海人寿董事长,其弟姚建辉任宝能控股董事长。

前海人寿由深圳市钜盛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深粤控股有限公司、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深圳粤商物流有限公司、深圳市凯诚恒信仓库有限公司、深圳市健马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6家公司共同发起筹建。

过去多年,姚氏兄弟多次举牌、入股多家上市公司,以大胆精准、低调神秘的作风著称。

有钱的险资对房企资产情有独钟。2014年,保险资金纷纷举牌、增持金地、碧桂园和万科等房地产公司。去年4月9日,生命人寿一举收购金地集团13%股份;此后安邦保险加入战局,生命人寿与安邦上演了一出连环抢筹,金地集团股价在半个月内被抬升30%。

宝能系在购入万科过程中,不仅仅只是通过前海人寿这一险资平台大量增持,更多的是通过钜盛华这一投资平台运作,避开险资投资不动产比例的限制。而且在收购过程中,还动用了杠杆。根据万科公告,钜盛华4日通过资管计划买入万科5.49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4.969%。宝能系8月买入的5.67亿股万科股票中,4.67亿股通过收益互换的方式持有。

善意收购还是恶意收购

并购方是善意还是恶意,是否真正的“野蛮人”,决定了收购对公司、对股东是否有利。一般情况下,举牌公司有两个目的,一是出于财务投资的目的,通过股权投资收益的形式实现自身充裕资金的保值增值;二是看好公司长远发展。

对于宝能系收购万科,老虎财经认为,从善意的角度出发,“宝能系”旗下前海人寿公司通过收购已经进入REITs(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试点的万科,有望率先解决险资“久期管理”缺失的问题。

“久期管理”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建立久期缺口模型,对其资产和负债进行套期保值,消除利率波动对保险资产带来的风险。房地产作为长期稳定增值的资产,其价格既可以满足期限需求,又能对冲长期利率风险。正是每家保险公司都亟需的资产种类。

但老虎财经也指出,前海人寿恶意更多过善意。宝能与万科同属房企,宝能“曾在公开场合言明,未来宝能地产将以消化存量,布局规划现有地块为主,不再进行额外的扩张,故而收购万科,或许不是出于合作意图。”

另外,从前海人寿保费收入结构看,前海人寿保费的激增主要是依靠销售“高现金价值保险产品”,即万能险。而万能险并没有“久期”匹配的需求,一方面因为万能险对保护本金的要求很低,另一方面,万能险的期限都在一年左右,无需利用超长期资产进行久期匹配。

不过,前海人寿的万能险资金逐利特征非常明显。今年6月,前海人寿万能险的年利率达到5%-7%之间,最高达7.4%,远高于行业同类产品。急速扩张的保费收入开始倒逼前海人寿寻找优质的投资载体。而由于市况不佳,通过资本运作获利或许已经成为前海人寿的下一个选择。有分析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称,“前海人寿的资金则来源于万能险的收入,但其万能险的资金成本接近10%。”

而根据报道,郁亮表示,前海人寿第一次举牌是在救市期间,当时很匆忙,他们可能也没空,所以之前并没有同万科取得联系,举牌之后才联系。郁亮承认,宝能系举牌后,万科管理层便去拜会了大股东华润管理层。他不仅向媒体历数华润对万科的支持与功绩,还称赞华润是“最负责任的大股东”。

宝能系的小算盘打的也相当精明。虽然一度因为整体市场的原因,其在万科身上的投资出现浮亏,但如果华润增持,那么万科股价必涨,宝能可以炒股赚钱;如果华润不增持,那么宝能获得大股东地位的难度就降低了,宝能系将坐稳万科第一大股东的位置,也有利于其下一步计划的开展。按照公司法规定,单独或合计持有公司10%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向公司申请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宝能系显然符合这个要求。

从万科股价来看,根据万科公告,宝能系7月份增持万科A股价区间为13.28元-15.99元。8月份万科二级市场股价最高为15.93元。截至今日收盘,万科A股价格为19.55元。

6月以来,宝能系密集举牌多家上市公司。截至目前,钜盛华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5%以上的公司有中炬高新(15.33%)、韶能股份(16.31%)、明星电力(5.02%)、南宁百货(10%)、南玻A(14.74%)、合肥百货(6.72%)。此外,钜盛华和前海人寿还参与了华侨城A定增,获批后将获得8.68%股权。

“并购本质上只是资本市场资源的重新配置,无所谓善恶。但并购方是善意还是恶意,决定了收购对公司、对股东是否有利。所谓善意收购,是指那些愿意帮助企业发展的收购者,他们往往关注公司的长期发展,会通过合适的股权激励手段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并结合自身的行业资源和经验,为公司提升经营效率、扩大业务领域,改善企业的财务回报。一般来说,基于善意的收购会事先和董事会或者管理层沟通。包括KKR和黑石在内的大型私募基金进行企业收购,首先做的就是取得董事会或管理层的支持。” 一位资深市场专家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相反,恶意收购方的特点是关注短期财务回报,甚至会在获得投资者关注股价抬升后就退出,收购方通过持有一定股份施压管理层,其收购通常会伴随着资产剥离、管理层改组、裁员、工厂关闭等,这类收购者在国外通常被称为激进投资者。恶意收购一般通过短线市场炒作、掏空目标公司、不正当的关联交易来获益”。

变数安邦保险

据界面报道,接近万科的人士透露,万科管理层正积极寻找新的合作者,并不排除引入新的投资方。

宝能系要控制万科并非易事。钜盛华通过收益互换工具持有的部分股份将在明年6、7月时到期。但根据公司章程,万科目前是11人的董事会,任期三年至2017年3月。若要增加董事,需要经过提请召开股东大会,修改董事任期,甚至修改公司章程,还必须经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包括股东代理人)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或2/3以上通过;而若要控制董事会,则需要持股达到30%。此外,在万科的经营管理中,由于项目跟投等机制的设立,万科中层掌握了很大的决策权。

而且,华润、盈安合伙、万科工会委员会和长期个人投资者刘元生合计仍持有万科股权的20.8%,并且大概率有望成为一致行动人,对上宝能系的20.008%,双方目前可谓势均力敌。

然而,安邦保险的介入,事件陡然又有变数。目前尚不能断定安邦此举是应万科管理层相邀,协助抗衡宝能系;还是宝能系请来的帮手,力图进一步稳住其大股东的之位;或是两不相帮,单纯为了在二级市场上套利;亦或安邦自己意图控制万科也未可知。

去年三季度,安邦人寿就曾大举买入万科2.35亿股,占到总股本的2.13%,但在万科今年的一季报中,安邦人寿却悄然退出,据称浮盈或达6亿元以上。

实际上,安邦比宝能系更为“财大气粗”。就在举牌万科的当晚,金风科技与同仁堂也同时发布安邦的举牌公告。12月7日,安邦耗资78亿港元拿下了远洋地产20.5%权益,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并直逼持股29%的第一大股东中国人寿。除了万科和远洋之外,安邦涉猎的房企还有金地集团、金融街以及华业地产。今年5月份,身为金地第二大股东的安邦与第一大股东生命人寿,联手否决了金地管理层提出的核心员工项目跟投制度。

自去年10月份至今,安邦还陆续购入纽约曼哈顿的华尔道夫酒店、比利时FIDEA保险公司、比利时百年银行德尔塔·劳埃德银行,以及荷兰VIVAT保险公司和韩国东洋人寿等。不久前,他们又收购了美国信保人寿保险公司,成为首个收购美国寿险公司的中国企业。据其官网显示,目前安邦保险集团的总资产规模高达16500亿元。

市场认为,获保险公司举牌的公司往往具有三类特征:一是低估值或拥有较大资产重估价值,如浦发银行、万科A等近期颇受险资青睐的公司就具有如此的特征;二是拥有高现金流,如中青旅、承德露露等公司;三是大股东持股比例不高。

业内人士表示,险资举牌除了长期财务投资,可能还考虑到金融牌照的布局,如银行、信托、券商等,向金控方向发展。今年4月,鹏华基金管理公司在4月份申报的“鹏华前海万科REITs封闭式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已正式完成注册。6月8日,由万科联手鹏华基金发起的国内首只公募REITs获批。这只基金是中国极其稀有的在真正意义上投资房地产的基金。

据界面报道,接近万科的人士透露,万科管理层正积极寻找新的合作者,并不排除引入新的投资方。

面对已经上门的野蛮人,万科董事局主席王石前天在微信上发声,表明态度:“近期万科股票骤然两个涨停板。是刷屏的财经新闻。88年万科股改时,老王就放弃了股权,表明了对财富的态度,也表明了和团队一起做职业经理人,把万科打造成现代优秀企业的自信。既然放弃了股权,作为一家上市公司,谁想成为或实际成为万科的大股东,就不是管理层能左右的。但能做到的是为全体股东创造财富,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产品,为社会承担责任并捍卫尊重自然、尊重人类的价值观和万科文化。”(经济观察报)

1200亿举牌74家公司 三维度剖析资本大鳄布局

伴随着A股市场的震荡企稳,资本大鳄开始频频在A股市场“扫货”布局,彰显“有钱任性”的土豪特性。《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统计显示,截至昨日,今年以来共有74家公司被资本大鳄“举牌”131次,举牌增持部分交易金额达1204.53亿元。其中,被相中的举牌概念股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也风生水起,年度涨幅翻倍的个股达22只,占比29.73%,恒顺众昇、万福生科、红宇新材等3只个股涨幅居前。本文特从举牌市场概况、集中行业、标的股特征等三角度,对今年以来的举牌概念股进行仔细梳理,供广大投资者参考。

逾1200亿元资金举牌74家公司

在2015年,A股市场几经动荡,但产业资本的巨鳄们却暗中加快了布局,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两市共发生举牌131次,举牌增持部分交易金额更是达到了1204.53亿元,共涉及74家被举牌公司,值得一提的是,在之前被称为“举牌大年”的2014年,也仅有46家公司被产业资本举牌。

具体来看,在这74家被举牌公司中,举牌增持部分交易金额超过10亿元的公司便多达13家,它们分别为:浦发银行、万科A、兴业银行、南玻A、中炬高新、长江证券、韶能股份、新华百货、永新股份、有研新材、恒顺众昇、天宸股份、新世界。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74家公司中有27家均受到产业资本多次举牌,其中新华百货、朗科科技、天目药业3家年内被举牌次数达到6次,而中炬高新、南玻A两家公司被举牌次数也到了5次。

市场表现上,上述被举牌股中,今年以来市场表现跑赢沪指的个股共计67只(沪指年内涨幅为7.28%),占比高达90.5%。其中23只个股今年以来股价实现翻番,而恒顺众昇、万福生科、红宇新材、朗科科技、宝诚股份、天兴仪表等6只个股期间累计涨幅更是超过200%。

集中在房地产等四行业

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上述74家公司主要集中在房地产(9家)、化工(6家)、商业贸易(6家)、休闲服务(6家)四大申万一级行业,其中房地产行业以9家公司被举牌的绝对优势位居申万28个一级行业首位。

具体来看,今年以来房地产行业产业资本累计举牌增持部分交易金额达369.74亿元,而行业中被举牌的9家公司分别为万科A、天宸股份、华鑫股份、沙河股份、新黄浦、京投银泰、匹凸匹、绵世股份、海德股份。

近两年来,房地产公司被频频举牌,已不是新鲜事,而不管是去年的金融街,还是今年的万科A,险资的挥金如土无疑成为地产上市公司受到多次举牌的主因。例如,万科A,今年以来公司受到前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深圳市钜盛华股份有限公司合计4次举牌,并在12月4日完成第四次举牌后,一举成为万科A第一大股东。而对此,分析人士也表示,房地产行业整体经营稳定,使其更加受到保险资金偏爱。

事实上,随着管理层对于房地产行业去库存的重视,诸多机构也愈发看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以及个股的市场表现。其中,广发证券便表示,近期高层对于房地产去库存的表态,也催生了市场对于后续跟进政策的预期。如果行业各个层面已出台的利好政策能够全面落实,将对成交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明年一季度行业成交面积同比或将实现上升。

呈现小股本等三特征

《证券日报》记者通过对上述74家被举牌公司梳理发现,这些公司主要呈现以下三大特征:

首先,被举牌公司总股本相对较小。虽然这74家被举牌公司中包含着浦发银行、兴业银行、万科A这样的大盘蓝筹股,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小盘股仍然是举牌人更加青睐的目标。具体来看,在这74家公司中,总股本小于10亿股的公司共计67家,其中小于2亿股的公司为24家,而宝诚股份、新通联、国农科技、大连圣亚、科恒股份、设计股份、鼎泰新材、奥普光电等公司总股本均不超过12000万股。

其次,股权相对分散。据数据显示,截至昨日,在上述74家公司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数量占总股本比例低于30%的公司共有52家,而低于20%的公司有31家,其中设计股份、匹凸匹、天晟新材3家公司该比例尚不足10%。

第三,被举牌公司多处于传统行业。包括房地产、商贸、化工等均成为被举牌公司集中的行业,而市场人士也表示,传统行业被低估的市值更有利于产业资本在其中的运作。

投资策略上,广证恒生建议关注,国企改革预期强烈且向消费金融和线上业务延伸的合肥百货;前海人寿入主民企机制被激活、未来战略布局综合调味品平台的中炬高新;广新控股举牌后晋身省属国企、作为集团电子产业运作平台的生益科技。(证券日报)


相关内容

  • 世界国家名称的列表
    世界国家名称的列表 Andorra , 安道尔 United Arab Emirates , 阿联酋 Afghanistan , 阿富汗 Antigua and Barbuda , 安提瓜和巴布达 Anguilla , 安格拉 Albani ...
  • 辛亥革命征文
    铁血华年,热血永志 --记辛亥革命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古老国度,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从来没有停止过探寻.创造的脚步.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轻若烟雾.薄如蝉翼的素纱衣向世人昭示着古人在丝绸纺织, ...
  • [在一个地铁车站]赏析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闪现/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意象-意境 形象化景物-蕴含人的情感的 月---思乡 怀人 忧愁 三大段落 定性---这是一首····(主题:怀古.赠别.咏物··)诗(四句话-绝句:八句话-律诗).词(单调-双调), ...
  • 美国金融控股集团模式探究
    美国金融控股集团模式探究 王琼芳丰兴东黄婵华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610074响,所以内部阻力较小,凝聚力较强. 2.采用"从零开始"实现途径的 金融机构 金融服务组合的成本低于多家专业机构提 [文章摘要] 全能银 ...
  • 论如何治理通货膨胀
    石油价格的不断攀升,将毫无悬念地推高普通商品的价格.当代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已经了形成对石油的绝对依赖.换句话说,谁能控制石油价格,谁才有可能控制中国的通货膨胀. 显而易见,我国没有能力控制石油价格.所以,我国的宏观调控很难控制通货膨胀. 在一 ...
  • 圣埃克苏佩里和[小王子]
    圣埃克苏佩里和<小王子> 圣埃克苏佩里(1900-1944)称自己首先是飞行员.他为飞机而生,为飞机而死.法国把他看作是作家.民族英雄,在他逝世五十周年之际,把他的肖像印在五十法郎的票面上,在法国纸币史上,获这项殊荣的文化名人不 ...
  • 罗辑思维:什么是有钱人
    本帖最后由 luojisw 于 2015-12-15 19:20 编辑 罗辑思维:什么是有钱人 145 感谢各位来到<罗辑思维>捧场.今天节目一开始,我想先表达一个感慨:吴晓波讲过这么一句话,很多职业你只要在职业生涯当中登顶一次 ...
  • 促进国有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有效结合_杨柏
    促进国有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有效结合 文/ 杨柏 中以资本.信息.技术和服务等为纽带,以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为基础,以实现高效低险为目标的内在联合体.1903 年拉法格在<美国托拉斯及经济.社会和政治意义>一文中指出:" ...
  • 英语专业学生不能错过的英文电影
    英语专业学生不能错过的英文电影 25部口语练习电影 1阿甘正传 "FORREST GUMP" 主演:Tom Hanks 汤姆 汉克斯 2电子情书 "YOU 'VE GOT MAIL" 主演:Tom H ...
  • 马光远:英国为什么会爆发工业革命,不是因为蒸汽机的出现
    英国为什么会爆发工业革命,不是因为蒸汽机的出现 文/马光远 创新的最重要的元素是什么?是技术,文化,制度,还是环境?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希克斯在其<经济史理论>中指出,英国的工业革命不是技术创新的结果,而是金融革命的结果,因为工业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