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反应规律 - 范文中心

初中化学反应规律

02/02

一、基础知识

(一)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在判断某个反应属于哪种反应类型时, 应注意以下两点:

(1)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 2

CH 4 +2O2+ 2H2O

2、初中特殊类型的反应:(1)氧化反应 (2)还原反应 (3)中和反应

(二) 化学反应规律

箭头指向的是转化关系, 连线的是相互反应关系。

一.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Fe 3O 4

3.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Al 2O 3

4.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 2 + O2H 2O

*5.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O 5

6.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7. C + O2

*8. 2C + O2 2CO

*9.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2CuO

10. 汞与氧气反应:2Hg+O2 2Hg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1.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12.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 4 + 2OCO 2 + 2H2O

13.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 2H 5OH + 3O2 + 3H2O

14. 葡萄糖在细胞中的氧化:C 6H 12O 6 + 6O2 6CO 2 + 6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5.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 2O 2H 2↑+ O2 ↑

*16.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 3 2KCl + 3O2 ↑

*17. 加热高锰酸钾:2KMnO 4 K 2MnO 4 + MnO2 + O2↑

*18. 双氧水制取氧气:2H 2O 2 2H 2O +O2 ↑

19.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 2CO 3 H 2O + CO2↑

20.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 2↑

21. 氧化汞分解:2HgO 2Hg+O2↑

22. 碳酸氢铵分解:NH 4HCO 3 H 2O+CO2↑+NH3↑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23. 氢气还原氧化铜:H 2 + CuO Cu + H2O

*24.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2↑

25.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 3 4Fe + 3CO2↑

*26.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Cu + CO2

*27.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 3 2Fe + 3CO2

28.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 4 3Fe + 4CO2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 + 酸盐 + 氢气(置换反应)

29. 锌和稀硫酸Zn + H2SO ZnSO 4 + H2↑(制取氢气的方程式)

30. 铁和稀硫酸Fe + H2SO FeSO 4 + H2↑

31.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 Al 2(SO4) 3 +3H2↑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置换反应)

*32.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FeSO 4 + Cu

33. 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Cu + 2AgNOCu(NO3) 2 + 2Ag

(3)金属氧化物 +酸盐 + 水

*34.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 2O 3 + 6HCl2FeCl 3 + 3H2O (除锈)

35.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 2O 3 + 3H2SO Fe 2(SO4) 3 + 3H2O (除锈)

(4)非金属氧化物 +碱盐 + 水

*36.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Na 2CO 3 + H2O

37.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Na 2SO 3 + H2O

*38.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CaCO 3↓+ H2O (CO 2的鉴别)

(5)酸 + 碱 -------- 盐 + 水(中和反应)

*39.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NaCl +H2O

40.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FeCl 3 + 3H2O

*41. 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AlCl 3 + 3H2O

(6)酸 + 盐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42.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 3 + 2HClCaCl 2 + H2O + CO2↑(制取CO 2 )

43. 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 2CO 3 + H2SO Na 2SO 4 + H2O + CO2↑

44.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AgCl ↓ + HNO3

45. 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 2SO 4 + BaClBaSO 4↓+ 2HCl

(7)碱 + 盐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46.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Cu(OH)2↓ + Na2SO 4

47.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Fe(OH)3↓ + 3NaCl

*48.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 CaCO 3↓+ 2NaOH(制取NaOH )

(8)盐 + 盐盐 + 盐

49.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AgCl ↓ + NaNO3

50.硫酸钠和氯化钡:Na 2SO 4 + BaCl2 BaSO 4↓ + 2NaCl

五.其它反应:

51.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 2 + H2O H 2CO 3

52.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Ca(OH)2

一、单质:

1、非金属单质

Ⅰ、氢气(H 2)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小(最轻的气体),不溶于水。

化学性质:①可燃性 2H 2+O2O 现象:蓝色火焰;特点:高能,最理想的燃料。 ②还原性: H 2+CuO Cu + H2O

③制取:用稀酸(HCl 或H 2SO 4)与锌反应来制取,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Zn+H2SO ZnSO 4+H2↑

Ⅱ、碳(C)

物理性质:①金刚石:透明晶体,自然界最硬的物质;②石墨:黑色,层状结构,很软,常作润滑剂,导电性良好;③木炭:疏松多孔,有吸附性。碳粉为黑色粉末。

化学性质:①可燃性:充分燃烧C + O2 不充分燃烧2C + O ②还原性:2↑ 2C+ Fe3O 2

Ⅲ、氮气(N 2)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稳定性,不与其他物质反应,常用作保护气。

Ⅳ、氧气(O 2)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氧化性(可以助燃),其他物质燃烧的条件之一,如:C H 2 Mg 等。举例: CH 4 + 2O2 + 2H2O (蓝色火焰)

也可以加热氧化一些不可燃烧的物质:

2Cu + O2 2CuO (黑色) 2Hg + O2 2HgO (粉红色) Ⅴ、硫(S )

物理性质:俗称硫磺,淡黄色晶体。

化学性质:可燃性:S + O2(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

现象:空气中淡蓝色火焰;纯氧中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2、金属单质

共性:金属光泽固体,都导电,大多数银白色,熔点高。

Ⅱ、铝(Al ):银白色三价金属,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化学性质:①铝粉在空气中燃烧 4Al + 3O2O 3(灰白色固体) 现象:耀眼白光

通常铝片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不易燃烧,也不易被腐蚀。

二、化合物

1、氧化物

⑴非金属氧化物(多数为酸性氧化物)

Ⅰ、水(H 2O ):无色液体,常作溶剂,纯净的水导电性差。中性

化学性质:①水的电解:2H 22↑(负极)+ O 2 ↑(正极) 生成的H 2和O 2体积比为2:1

②水与一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酸,如:CO 2 + H2O H 2CO 3(正常雨水pH 值为

5.6)

SO 2 + H2O H 2SO 3(酸雨的成因之一) SO 3 + H2O H 2SO 4

③水与一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如:

CaO + H2O Ca(OH)2

Ⅱ、二氧化碳(CO 2)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溶于水。固体称干冰,常用作降温剂或用来人工降雨。

化学性质:①一般CO 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可以用于灭火。

②CO 2的酸性:a. 可溶于水生成H 2CO 3,所以CO 2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 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如:Ca(OH)2 +CO2 CaCO 3↓+ H2O (CO 2的鉴别) ③制取: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CaCO 3+2HCl CaCl 2+ H2O+CO2↑

Ⅳ、一氧化碳(CO ):无色无味气体,不溶于水,剧毒。中性,不与碱反应(与CO 2区别)

① 可燃性:2CO + O2淡蓝色火焰

② 还原性:3CO+ Fe2O 2

Ⅴ、过氧化氢(H 2O 2):水溶液无色透明,实验室用于制取氧气:

2H 2O 2O +O2↑(实验参考CO 2的制取)

⑵金属氧化物:大多数不溶于水,只有K Ba Ca Na 的氧化物溶于水,生成碱,如:CaO + H2O Ca(OH)2

颜色:白色 CaO BaO Na 2O K 2O MgO Al 2O 3

黑色 CuO FeO Fe 3O 4 红色 Fe 2O 3 粉红色HgO

碱性: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注意: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不变,特别注意Fe ,如: Fe 2O 3+6HCl 2FeCl 3+3H2O (除锈)


相关内容

  • 初中化学教学应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初中化学教学应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作者:陈清溪 来源:<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5年第08期 化学教学的前提是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现阶段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从而 ...
  •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广州市第五中学 黄昆 一.本章节内容的地位和功能 1.从必修1教材内容结构分析,第一章是从化学科学研究手段--化学实验方面展开 化学科学:而第二章则是从化学学科内容方面 ...
  • [华询微课堂]初中化学-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方法
    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是中考必考知识点,同学们除了要掌握初中化学里的一些重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外,还必须要掌握一定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技巧,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一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不能随意臆造: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也就是说化学反应式方程两边 ...
  • 初中升高中的衔接教育
    初中升高中的衔接教育 刚刚结束完中考的学生如今又该为新学期的到来忙碌了.初中升高中不仅是人生的一大转折,在学业上也有很大的变化.处在这一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进度.方法.习惯.心态等方面都要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如何做好初中升高中的衔接工作,成为 ...
  • 初中体育说课稿模板各位评委
    初中体育说课稿模板各位评委: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_______(新授)和_____ __(复习) 辅助内容:俯卧撑--立定跳--加速跑 一.首先说的是本次课的指导思想,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新的体育与健康课 程在教育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 ...
  • 初中理科教研组计划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理科教研组工作计划 黄家湾九年一贯制学校 甘宏博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为指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学校大力推进高效课堂为契机,实施素质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教与学的方式转变与创新和 ...
  • 初中新生入学考试科学试卷及答案
    初中新生入学考试科学试卷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 姓名: 考号 一. 1. 填一填(14分) (1)用放大镜看看计算机和电视屏幕图像,你发现图像是由( )组成的. (2)放大镜的镜片和能放大物体的器具有( )共同点,所以人们把放大镜又 ...
  • 初中化学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解题技巧 作者: 王孝江 (初中综合实践 黑龙江初中综合实践三班 ) 评论数/浏览数: 0 / 603 发表日期: 2011-12-12 10:25:01 学生学习初中化学时普遍感觉到知识比较散.知识点比较多,所以复习时看起来准备得 ...
  • 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
    谈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 吉林省桦甸市金沙中学:王欣平 一.背景 现行初中英语教材具有很多的优点,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具有规律性,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和掌握这种规律,并结合教学实际,合理设计教学程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相长,才能达 ...
  • 20XX年中考物理复习教学建议
    一.教学规划 第一轮 第二轮 第三轮 3月3日-4月11日 第一册 4月14日-5月9日 第二册 5月12日-5月23日 1.    声.光.热 2.    力 3.    电 4.    实验探究 5.    作图 6.    综合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