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小弟(节选)阅读答案 - 范文中心

哭小弟(节选)阅读答案

06/2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哭小弟(节选)

宗璞

  1982年10月28日上午7时,他去了。

  这一天本在意料之中,可是我怎能相信这是事实呢!他躺在那里,但他已经不是他了,已经不是我那正当盛年的弟弟,他再不会回答我们的呼唤,再不会劝阻我们的哭泣。你到哪里去了,小弟!自1974年沅君姑母逝世起,我家屡遭丧事,而这一次小弟的远去最是违反常规,令人难以接受!我还不得不把这消息告诉当时也在住院的老父,因为我无法回答他每天的第一句问话:“今天小弟怎么样?”我必须告诉他,这是我的责任。再没有弟弟可以依靠了,再不能指望他来分担我的责任了。

  父亲为他写挽联:“是好党员,是好干部,壮志未酬,洒泪岂只为家痛;能娴科技,能娴艺文,全才罕遇,招魂也难再归来!”我那唯一的弟弟,永远地离去了。

  他是积劳成疾,也是积郁成疾,他一天三段地紧张工作,参加各式各样的会议。每次有大型试验,他总会事先检查每一个螺丝钉、每一块胶布。他是三机部科技委员会委员,他曾有远见地提出多种型号的研究。有一项他任主任工程师的课题研制获国防工办和三机部科技一等奖。同时他也是623所党委委员,需要在会议桌上坦率而又能让人接受地说出自己对各种事情的意见。我常想,能够“双肩挑”,是我们50年代到60年代初期出来的知识分子的特点。我们是在“又红又专”的要求下长大的。当然,有的人永远也没有能达到要求,像我。大多数人则挑起过重的担子,在崎岖的、荆棘丛生的、有时是此路不通的山路上行走。那几年的批判斗争是有远期效果的。他们不只是生活艰苦,过于劳累,还要担惊受怕,心里塞满想不通的事,谁又能经受得起呢!

  小弟入医院前,正负责组织航空工业部的一个课题组,他任主任工程师。他的一个同志写信给我说,1981年夏天,西安一带出奇地热,几乎所有的人晚上都要到室外乘凉,只有“我们的老冯”坚持伏案看资料,“有一天晚上,我去他家汇报工作,得知他经常胃痛,有时从睡眠中痛醒,工作中有时会痛得大汗淋漓,但他总是挺一会儿,又接着做了。天啊!谁又知道这是癌症!我只淡淡地说该上医院看看。回想起来,我心里很内疚,我对不起老冯,也对不起您!”

  这位不相识的好同志的话使我痛哭失声!我也恨自己,恨自己没有早想到癌症对我们家族的威胁,即使没有任何症状,也该定期检查。云山阻隔,我一直以为小弟是健康的。其实他早感不适,已去过他该去的医疗单位。区一级的说是胃下垂,县一级的说是肾游走。以小弟之为人,当然不会大惊小怪,惊动大家的。后来在弟妹的催促下,他才乘工作之便到西安检查,才做手术。如果早一年有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小弟还可以再为祖国工作20年!

  往者已矣。小弟一生,从没有“埋怨”过谁,也没有“埋怨”过自己,这是他的美德之一。他在病中写的诗中有两句:“回首悠悠无恨事,丹心一片向将来。”他没有恨事。他虽无可以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却有一个普通人认真、勤奋的一生。历史正是由这些人写成的。

  小弟白面长身,美丰仪;喜文艺,娴诗词;且工书法篆刻。父亲在挽联中说他是“全才罕遇”,实非夸张。如果他有三次生命,他的多方面的才能和精力也是用不完的;可就这一辈子,也没有得以充分地发挥和施展。他病危弥留的时间很长,他那颗丹心,那颗让祖国飞起来的丹心,顽强地跳动,不肯停息。他不甘心。

  这样壮志未酬的人,不只他一个啊!

  我哭小弟,哭他在剧痛中还拿着那本航空资料“想再看看”,哭他的“胃下垂”、“肾游走”;我也哭蒋筑英抱病奔波,客殇成都;我也哭罗健夫不肯一个人坐一辆汽车!我还要哭那些没有见诸报章的过早离去的我的同辈人。他们几经雪欺霜冻,好不容易奋斗着张开几片花瓣,尚未盛开,就骤然凋谢。我哭我们这迟开而早谢的一代人!

  已经是迟开了,让这些迟开的花朵尽可能地延长他们的光彩吧!

  这些天,读到许多关于这方面的文章,也读到了《痛惜之余的愿望》,稍得安慰。我盼“愿望”能成为事实。我想需要“痛惜”的事应该是越来越少了。

  小弟,我不哭!

(选自《宗璞散文选》)

  [赏析]

  《哭小弟》是当代女作家宗璞深情表达对才华横溢、英年早逝的小弟的追思哀悼,抒发的是人性至情,感情真挚而深切,但作者并没有陷入个人、家庭的小圈子而影响了主题的深刻性。作者是通过赞美小弟而赞美一群人,悲痛小弟而悲痛一群人。宗璞写道:“已经是迟开了,让这些迟开的花朵尽可能地延长他们的光彩吧!”她通过对小弟英年早逝的痛心和遗憾,引发人们对在祖国建设中正起着中流砥柱作用的一代中年知识分子命运的关注与思考,这样使文章具有了更广泛的社会意义,主题也开掘得更为深刻。全文自始至终围绕一个“哭”字,使“哭”字成为行文的中心点,从这个中心点出发,写回忆、写惜别、写追念、写沉思。作者将抒情、叙事与写人巧妙结合,用真挚缠绵、哀婉动人的笔触,细致描述小弟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让我们不仅了解了小弟的为人,而且痛感他的早逝确是壮志未酬、千古遗恨,读来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1.在宗璞的笔下,小弟是一个怎样的知识分子形象?作者对小弟英年早逝所表现的情感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是如何运用细节描写与侧面烘托来写人物的?请举例说明。这些手法的运用对表达主题起了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答案:解析:

  1.(1)小弟是一个为祖国的航空事业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德艺双馨的知识分子形象。(2)作者对小弟英年早逝表现出悲痛、惋惜、遗憾但又哀而不伤的感情,作者没有陷入极度哀伤中,而是对小弟及以小弟为代表的一代知识分子的早逝作了智性的思考。

  2.(1)细节描写,如“有时从睡眠中痛醒,工作中有时会痛得大汗淋漓”、“他在剧痛中还拿着那本航空资料‘想再看看’”等等。侧面描写,如文章用一封信,讲述了小弟带病工作的感人情景;以父亲写的挽联和周围人的议论和评价来描写小弟的才能和品格。(2)通过这些描写,正面突出或侧面烘托出小弟忘我工作的精神和“丹心一片向将来”的崇高品质,深化了主题。


相关内容

  • 屋檐(节选)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屋檐(节选) ①就建筑本身而言,屋檐是被利用的产物,从属于建筑学的范畴.建筑材料发达了,摩天大厦主体很少有在天顶盖凸出于边沿的屋檐.俗话说,别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现代建筑已经让这俗话成为化石. ②现代建筑物是矿 ...
  • 郑玄传(节选)阅读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 郑 玄 传(节选) ⑴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玄少为乡啬夫①,得休归,常诣学官,不乐为吏,父数怒之,不能禁.遂造太学受业,始通<公羊春秋>.<九章算术>.又从东郡张恭祖受<礼记&g ...
  • 江南的冬景(节选)阅读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江南的冬景(节选) 郁达夫 ①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或吃煊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里过活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 ...
  • 天游峰的扫路人(节选)阅读答案
    天游峰的扫路人(节选) "您老有60岁了吧?"   老人摇摇头,伸出了七个指头,然后悠然地说:"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 ...
  • [别滁][[醉翁亭记]节选][欧阳修传]综合阅读及答案
    (一) 别滁 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注:欧阳修于宋仁宗庆历五年八月贬为滁州知州,在滁州做了两年多的地方官,庆历八年,改任扬州知州,这首<别滁>诗就是当时所作. (二)< ...
  • 送别(节选)阅读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送别(节选) 梁实秋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遥想古人送别,也是一种雅人深致.古时交通不便,一去不知多久,再见不知何年,所以南浦唱支骊歌,灞桥折条杨柳,甚至在阳关敬一杯酒,都有意味.李白的船刚要启碇 ...
  • 管仲论(节选)阅读答案
    管仲论(节选) (北宋)苏洵 管仲相威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威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 ...
  • 多年父子成兄弟(节选)阅读答案
    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多年父子成兄弟(节选) 汪曾祺 这是我父亲的一句名言. 父亲是个很随和的人,我很少见他发过脾气,对待子女,从无疾言厉色.他爱孩子,喜欢孩子,爱跟孩子玩,带着孩子玩.我的姑妈称他为"孩子头".春天 ...
  • 徐霞客[游恒山记](节选)阅读训练二则附答案
    十一日,风翳净尽,澄碧如洗.策杖登岳,面东而上,土冈浅阜,无攀跻劳. 时日色澄 丽,俯瞰山北,崩崖乱坠,杂树密翳.是山土山无树,石山则有.北向俱石,故树皆在北. 浑源州城一方,即在山麓.北瞰隔山一重,苍茫无际.南惟龙泉,西惟五台,青青与此作 ...
  • 1.医古文考试大纲
    医古文考试大纲 (摘自<广东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理论考试大纲>,广东省中医药局编印,2004年) 一. 目的: 掌握阅读古医籍的方法,培养理解中医药古文献文意和读出其学术信息与学术价值的能力.并从中了解相关的古代文化.医史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