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游峰的扫路人(节选)阅读答案 - 范文中心

天游峰的扫路人(节选)阅读答案

05/04

天游峰的扫路人(节选)

  “您老有60岁了吧?”    老人摇摇头,伸出了七个指头,然后悠然地说:“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   我紧紧抓住他的双手说:“30年后,我再来看您!”   “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说罢,老人朗声大笑。笑声惊动了竹丛里的一对宿鸟,它们扑棱棱地飞了起来,又悄悄地落回原处。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  1.选段中“七个指头”指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画“_____”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3.“紧紧”“一直”表现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4.文中加粗的句子表现了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这笑声真能伴“我”回到住地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1.70岁  2.反问     3.对老人充满了敬意     4.自在悠闲、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人。     5.不能;老人乐观自信、豁达开朗、对生活对自然的无限热爱的人生态度给“我”教育和感染,将会伴随“我”一生。 (意思对即可)


相关内容

  • 苏教em六年级下册练习册答案[1]
    1.长江之歌 配套练习册习题答案 三. 你是指 把你比作 深切地表达了作者对长江的热爱.依恋的思想感情 四.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山随平野尽 ...
  • 屋檐(节选)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屋檐(节选) ①就建筑本身而言,屋檐是被利用的产物,从属于建筑学的范畴.建筑材料发达了,摩天大厦主体很少有在天顶盖凸出于边沿的屋檐.俗话说,别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现代建筑已经让这俗话成为化石. ②现代建筑物是矿 ...
  • 15天游峰的扫路人
    15.天游峰的扫路人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绿线中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训练,理解一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游峰扫路人 ...
  • 六年级语文单元计划
    第一单元计划 内容分析: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中的主题歌词,这首歌词,从地理.人文两个方面歌颂了长江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有感情的朗诵诗歌.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是本文学习的重点,长江为什么 ...
  • 散文教学策略
    散文教学策略的创新分析 (2013-04-18 17:10:56) 转载▼ 分类: 关于教育 散文这种文体的课文,在我们小学教科书中分布很多,占有非常显著的位置,这充分说明这种文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学价值.那么这种文体的课文究竟该怎样进行教学 ...
  • 如何提高小学生运用积极性语言的能力
    摘要 大多数学生对学过的语言材料掌握程度停留在"理解"这个水平层次上,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也很难自动上升为"运用"水平.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兴趣.发展能力.细心领会.提高语感和创设情境等 ...
  • 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创设精彩的结束语
    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一堂精彩的好课如听一场优美的音乐会,让人心旷神怡,如痴如醉.教学过程中教法的选择固然重要,但一堂课结束时的三言两语--课堂结束语,也起着不可轻视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认知积极性呈现一个波形状.临近下课,学生的注意力 ...
  • 高一语文作文指导学写现代诗教案
    高一语文作文指导 学写现代诗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诗歌写作的一般特点--运用意象表情达意:语言讲究韵律:适当运用艺术手法. 2.能力目标:能写作现代诗. 3.德育目标:提升艺术品位,丰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诗歌的意象 ...
  • 郑玄传(节选)阅读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 郑 玄 传(节选) ⑴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玄少为乡啬夫①,得休归,常诣学官,不乐为吏,父数怒之,不能禁.遂造太学受业,始通<公羊春秋>.<九章算术>.又从东郡张恭祖受<礼记&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