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影响天气原理 - 范文中心

人工影响天气原理

11/17

人工影响天气原理

人工影响天气是用人为手段使天气现象朝着人们预定的方向转化,如人工降水、人工降雹、人工消云、人工消雾、人工削弱台风、人工抑制雷电、入工防霜冻等。 概述

人工影响天气是用人为手段使天气现象朝着人们预定的方向转化,如人工降水、人工降雹、人工消云、人工消雾、人工削弱台风、人工抑制雷电、入工防霜冻等。人类活动无意识地使天气发生变化,如都市对天气的作用等,不属于人工影响天气,而称为人类对大气的无意识影响。

人工影响天气主要是利用云(雾)的微物理不稳定性。例如在温度低于0℃的冷云中往往存在着大量未冻结的水滴,播撒成冰催化剂可使它们转化为冰晶以促进水滴的形成,释放的潜热会改变云的热力、动力结构,在不同场合下可以促进降水、减少冰雹、消云(雾)或者减小台风风力;在暖云(雾)中播撒大小适当的盐粉可以促进雨滴的生成,在不同场合下可以促进降雨或者消云(雾)。从自然变化中把播云造成的变化区分开来是很困难的,因此人们对于人工影响天气试验的效果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估价。

总之,除人工消除过冷雾的技术比较成熟,已在一些重要机场投入使用外,总的说来,人工影响天气尚处于试验研究阶段。

简史

从避雷针开始,到往云层里播撒食盐、干冰和碘化银,影响天气的尝试,几乎可以说古已有之。

首次有科学根据的人工增雨建议是气象经典著作《风暴原理》(1841)的作者美国埃斯皮(Espy,1839)提出的,他认为在潮湿的空气中可用烈火产生上升气流来造云致雨。但是,真正的人工影响天气的科学活动,应该始于1946年的美国。那一年11月13日,谢弗(Schaefer)和冯内古特(Vonnegut)实施了人类首次在云中撒播干冰,5分钟后几乎整个云都转化成雪粒并形成雪幡,这次成功的试验开创了人工影响天气的新时代。

1、从避雷针开始

人类最早影响天气的科学尝试,也许应该追溯到避雷针。避雷针一般认为是富兰克林在1749年发明。实际上首次有科学根据的人工影响天气建议是美国气象学者伊斯派于1839年提出的,他认为在潮湿的空气中可用烈火产生上升气流来造云致雨。

2、不成功的尝试

使用炮击消除冰雹的做法到最近30年才普遍使用,但是最早的尝试是在1896年,一位意大利市长斯汀格使用一个2米高的大炮产生冲击波来消除冰雹,在实验的2年之内没有雹灾发生。1918年,法国科学家把装满液化气体的炮弹发射到空中。1921年和1924年,美国科学家两次用飞机向云层播撒带电沙粒,试图促使云层碰撞而降雨。这些实验基本上都失败了。

3、朗缪尔-沙弗尔实验

历史上首次成功的人造雨雪发生在1946年11月13日,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聘请的化学家艾尔文?朗缪尔设计实验,他的助手文森特?沙弗尔驾驶飞机,在马萨诸塞州格雷洛克山上空把2.7千克干冰倒在云层中,引发了一场暴风雪。

4、中国的第一次

中国最早做的人工降雨是在1958年,吉林省这年夏季遭受到60年未遇的大旱。这次作业用的是食盐,由空军二航校的飞行员周正驾驶一架杜-2型轰炸机,在云层播撒了将近200千克。杜-2型轰炸机是当时解放军的主力机型,这次行动也是一次准军事行动。

5、引导天雷

最早的人工引雷实验应该是法国人做的。但纽曼等人利用火箭拖导线技术,于1960年在美国最早实现了真正实用意义上的人工引雷。20世纪70年代,研究者们发现用红外或紫外激光也能实现引雷。

6、阻止飓风

20世纪60年代美国军方秘密启动了“风暴狂人”项目,试图在大西洋上使用人工降雨技术来改变飓风的生成规律。这个计划只对少数的飓风进行了测试,因为资料还未解密,至今也不清楚该项目是否成功。

7、被禁止的气象武器

1967-1972年,美国曾进行过“中间人—爱国者行动”,利用飞机播撒干冰的方法人工降雨,延长雨季,用于截断越南的“胡志明小道”。这一行动先后出动2600架次飞机,造成山洪暴发,杀伤巨大。1978年,一项国际条约禁止将人工影响天气用于军事和敌对目的。

8、中国人的应用

1987年5月,大兴安岭特大火灾中发射了降雨弹4700发,据说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火势。20世纪90年代,国外对人工影响天气的兴趣开始减小。2009年2月,中国北方地区发生了38年罕见的干旱,很多地方使用碘化银炮弹促使增加降水,使人工增雨在中国成为新话题。

方法

人工影响天气最主要的方法是播云,即用飞机、火箭或地面发生器等手段向云中播撒碘化银等催化剂,改变云的微结构,使云、雾、降水等天气现象发生改变。

人工影响天气技术人员在作业点将火箭发射架定位

按对象的性质不同,播云所用的催化剂也不同,其催化过程可分为两类:

①冷云催化。温度为0~-30°C的云中,往往存在过冷却水滴,若在这种云中播撒碘化银或固体二氧化碳(又称干冰)等成冰催化剂,可以生成大量的人工冰晶。这类催化剂的成冰效率很高,1克催化剂就可生成数量级为1万亿个的冰晶,使1立方公里云体内产生浓度为1个/升的冰晶。在某些云中,人工冰晶通过伯杰龙过程可形成降水,从而达到人工降水的目的。在强对流云中,人工冰晶能长大成冰雹胚胎,同自然冰雹争夺水分,使各个冰雹都不能长成危害严重的大雹块,这样可达到防雹的目的。在过冷云(雾)中,人工冰晶使云(雾)滴蒸发而自身长大下落,又可达到消云(雾)的目的。在冷云催化过程中释放的巨大潜热会改变云的热力、动力过程,着力于这种动力效应的催化称为动力催化。动力催化可使某些对流云的云体发展而增加降水。在台风云系某些部位的动力催化,可能改变台风的环流结构而削弱其最大风力,从而减轻台风造成的灾害。

②暖云催化。在云中播撒直径略大于0.04毫米的水滴,使它们同云滴碰并,长成雨滴而降落到地面。此法效率很低,每克水大约只能形成几百万个雨滴胚胎。如果播撒大小适当的吸湿性盐粒,也能促成雨滴的生成,且效率比播撒水滴高,每克食盐大约能形成几千万个雨滴胚胎,再通过碰并过程形成雨滴,此法可促使暖云增加降水。在暖雾或某些暖云中播撒盐粒使雾滴或云滴蒸发,盐粒吸湿长大下落,也可达到消雾或消云的目的。

播云的手段有三种:

①地面播撒,通过空气运动,带入云中。此法虽然简易,但催化剂从何处入云,能有多少入云,都很难掌握。

②将催化剂装入火箭弹头或高射炮弹内,发射到云中的预定部位。此法虽迅速和直接,但是载量有限。

③用飞机将催化剂直接播入云内。此法机动性强,载量也大,但有时受飞行安全的限制。 除播云方法外,用加热空气的方法消雾或防霜冻,也有一定效果。但此法耗费很大,只能用于很小的范,如机场跑道的消雾和果园的防霜冻。此外,用向上喷射的高温气流以促使空

中或云中的局部空气产生对流运动,增加局地的水汽凝结和降水;改变地面状态或在空气中播撒碳黑微粒以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改变局地空气的热力结构。这些方法还处于探索阶段。 人工影响天气涉及多种学科和技术。它的理论基础是大气科学,特别是云和降水物理学。它在试验设计和效果检验中,广泛应用数理统计的成果。在播云催化剂的研究过程中,要用到结晶学和表面化学等学科的知识。催化剂在空中和云中的扩散,涉及了大气湍流和小尺度运动。在观测技术方面,涉及气象要素和云中微粒的测量技术、气象雷达(包括多普勒雷达、双波长雷达)技术、微波探测技术、气象卫星测量以及示踪剂测量、超微量化学分析等。在播云技术方面,涉及火箭、炮弹和烟火剂等的设计和制作问题。在数值模拟的进展方面,则依赖于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状况。从另一方面说,人工影响天气的开展,也促进了大气科学及有关领域的发展。


相关内容

  • 参观邻水气象站的总结报告
    参观邻水气象站的总结报告 四川省邻水县第二中学 陈洪良 一 参观目的: 2013年11月3日下午,陈洪良.袁东老师带领部分学生到邻水县气象站参观考察.本次考察的目的是加强学生对气象.天气的理解,培养学生对气象数据资料收集和整理的思维方法,形 ...
  • 11热力环流和风
    微专题11:热力环流和风 [考点命题规律分析] [考点分层透析] [典型例题1](2015·四川文综,7-8,8分)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⑴-⑵题. (1)该城市可能位于 A. 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B.40°N 附 ...
  • 六年科学下册知识点
    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 一.人的一生要经过哪些阶段? 人的一生要经过胎儿期.婴幼儿期.学龄期.青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七个阶段. 二.什么是青春期? 青春期是我们从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 三.我国孩子进入青春期的时间? 女孩一般从10 ...
  • 101中学-北京市第十一届气象知识竞赛气象考题
    青少年气象知识竞赛题及答案(分3部分) 基础 1.气象灾害是指( )对人类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害. A.大气 B. 海洋 C. 天文 D. 地震 2.在各类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占( )以上. A.50% B.60 ...
  • 厦门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办法
    厦门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办法 (送审稿) 第一条 为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气象探测.预报.服务和气象灾害防御.气候资源利用.气象科学技术研究及其 ...
  • 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
    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为贯彻落实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专项规划(2009-2015)>的要求,全面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业气象服务能力,现提出 ...
  • 北方园林树木秋季栽植
    ● 北方园林树木秋季栽植 ● 多数地区的植树季节都集中在春季,但有一部分树种秋栽比春栽效果好,成活率高. 树木根系无自然休眠期,只要冬季冻土层不厚,下层根系仍能生长.北方地区雨季过后土壤水分状况较好,气温下降,蒸腾量较低.此时树体贮藏营养丰 ...
  • 20XX年初中生物中考真题汇编
    综合大题 1.(1分)(2014•菏泽)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选择恰当的实验材料器具,是保证实验获得可靠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下列实验选用的材料器具合适的是( A.用碘液检验是否含有淀粉 B.用显微镜观察大豆种子的结构 C.用蝗虫探究动物的取 ...
  • 关于光圈.速度.焦距.ISO.闪光灯的摄影知识
    关于光圈.快门.ISO.焦距.闪光灯的摄影知识 一.正确使用光圈.快门.ISO.焦距.闪光灯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1.拍摄时,如果是要拍摄瞬间画面,就确定使用较快的快门速度.假设要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也可以通过调节光圈 大小来使画面达到正确曝 ...
  • 池塘养殖大闸蟹技术
    池塘养殖大闸蟹技术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属名贵淡水产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狠高的经济价值. 河蟹隶属甲壳纲,绒螯蟹属,是壹种大型的甲壳动物,身体分21节,由于头部和胸部各节相互愈合,因此全身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二部分.成蟹背面墨绿色,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