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科学发展观解读(期中考试类似论文参考) - 范文中心

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科学发展观解读(期中考试类似论文参考)

09/13

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科学发展观解读

章 娇 娜

[内容摘要] 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体现了丰富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它的提出体现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探索。它体现了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作为社会存在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它反映了社会有机体和社会基本结构理论。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体现了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基础的思想。它强调发展生产力、强调改革开放和重视科技,这是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理论的具体运用。 “以人为本” 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契合了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十七大报告;历史唯物主义

引 言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从而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

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探索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这个系统包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规律,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改革和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规律,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规律等。其中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贯穿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充分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它的提出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一、其提出及贯彻体现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以理论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进步的社会意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见、推断未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任何社会意识都不会凭空出现,而是适应一定社会生活发展的要求而产生的,因而它必然具有满足这些需要的功能和价值,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物质的力量并作用于社会存在、影响历史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体现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它的贯彻则体现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科学发展观作为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有效地解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中各种矛盾的精神武器,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它体现了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充分认识到了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作为社会存在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1]16,这体现了人口、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重要关系。

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它作为劳动对象不断进入人们的物质生产领域,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来源,它给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特色。正确对待地理环境、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和保持生态平衡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来源于自然界又依存于自然界,人永远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都是以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条件的,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本身。经济发展要充分考虑到地理环境的重要作用,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这是可持续发展实现的条件。我们应该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要求的那样,“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1]20

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人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体,人口数量、素质、结构等状况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人口增长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协调,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重视人口因素的表现。科学发展观强调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这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充足的人力资源和社会发展的动力。

可持续发展体现了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重要作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使永续发展有了保证。我们应该按照十七大报告中要求的,不断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它反映了社会有机体理论和社会基本结构理论

人类社会是活动着和发展着的活的有机体,它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不断自我更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社会有机体是囊括全部社会生活及其关系的总体性范畴,指人类社会是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因素相互制约、有机联系所构成的整体。”[2]106,其中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这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社会体系,其中,各种因素是按照特定的方式组合起来的,彼此形成一种固定的关系,表现出一定的秩序,从而使社会成为一个具有内在统一性的整体。”[2]106唯物史观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发展的

理论基础。社会系统的整体性要求发展的全面性,社会系统的系统性和有机性要求发展的协调性。社会有机体再生和更新的内在机制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统一。科学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相统一的发展观,这体现了社会有机体理论。

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发展的观点体现了唯物史观对社会基本结构的整体把握。“社会结构是指社会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作为一种组织方式和联系网络,社会结构的内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的有机结合构成了社会基本结构。”[2]109社会基本矛盾实际上是社会基本结构要素之间的矛盾。协调发展就是要协调好社会基本结构要素之间的矛盾。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是全面的,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全方位的发展。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1]15-16,这反映了马克思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基本结构的原理。

四、它是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理论的具体运用

(一)它体现了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同一社会形态的发展中,社会基本矛盾通常是通过改革的方式来解决的。每一次成功的改革,都是

对社会基本矛盾的某一方面或某种程度的解决,从而促进社会发展。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认识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仍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胡锦涛同志指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必须按照唯物史观的社会基本矛盾学说,大力研究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矛盾的特殊性,自觉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为各方面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二)它体现了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基础的思想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它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和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最终的决定力量,它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1]16-17。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体现了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基础的思想,体现了生产力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最终决定作用的思想。党的十七大要求全党和各族人民“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

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1]15,这是对生产力标准的进一步深化。

(三)它体现了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改革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它包括经济改革、政治改革和文化改革等。通过改革,社会能实现自我调整和局部改善。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离不开改革的推动作用。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3]693。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它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正像十七大报告指出的那样,“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1]9,十七大报告充分地肯定了改革的巨大作用,“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1]10

科学发展观要求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协调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这都是重视改革的表现。改革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

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只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才能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才能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体制和机制保障。

(四)它体现了科技对于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科学技术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在生产力诸基本要素中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它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在科学技术上不断进取,才能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我国制定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鼓励自主创新,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这都是重视科技的正确战略决策。科学发展观强调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有利于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从而推动社会发展。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我国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这反映了科技发展水平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要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这些都体现了科学发展观是重视科技重要作用的发展观。

五、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哲学内涵

(一)以人为本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思想

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对历史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是否承认这一点是区别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社会历史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而人是生产力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始终是以人为主体展开的,人的发展状况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人的创造能力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人民群众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社会的精神财富,从而推动了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还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要求改进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过时的生产关系,因而又成了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成了新旧社会制度更替过程中的革命主力军。因此,唯物史观断言历史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创造的,这充分肯定了人的价值和作用。

科学发展观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出发,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内容。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充分体现出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思想。以人为本坚持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谋发展,包含了发展“为了谁”的价值内涵;它强调关注民生、尊重民意、集中民智,团结和依靠最广大人民促发展,规定了发展“依靠谁”的实践主体。科学发展观本身的具体贯彻落实也有赖于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发展主体的确认,使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得以彰显,必将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二)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以人为本是党的宗旨的最新体现。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回答了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十七大报告在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中提到,“城乡居民收入较大增加,家庭财产普遍增多。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初步建立,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1]3,这是以人为本的体现。“发展为了人民”是对唯物史观根本政治立场的继承和发展。

(三)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契合了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科学发展观强调要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为追求社会理想而做出的具体努力。

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了人是目的,契合了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以经济建

设为中心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结 论

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社会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贯彻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相统一的关系,中国选择科学发展的道路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的英明抉择。

参 考 文 献

[1]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 李秀林,王于,李淮春.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四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逄锦聚等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08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张旭.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之科学发展观[J].昆明学院学报.2008,(3).

[6]史战芳.论科学发展观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内在统一[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8,(5).

11


相关内容

  • 20**年专技人员公需科目培训考试及答案
    2013年专技人员公需科目培训(中.高级)考试 一.判断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科学发展观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本题得 2 分 正确 错误 显示答 ...
  • 50分你不要?教师资格考试中[写作题]真题思路案例分析解读(附范文)
    读而思 duersi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备考脚步不断逼近,同学们是否一个一个题型攻破?今天小编带同学们先来攻破这个分值高,我们从小学就接触的题目<写作题>.让同学们了解教师资格中批卷分值标准与等级划分,提供2个真题做案例分析 ...
  • [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研究报告
    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 研 究 报 告 单 位: 肇源县民意乡中心校 撰写人: 程 淑 杰 <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研究报告 肇源县民意乡中心校 程淑杰 [摘要] 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令人担忧,造成 ...
  • 初中历史课堂
    <初中历史课堂"快乐教学"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2010年3月起,我们承担了<初中历史课堂"快乐教学"研究>的课题研究.课题组全体成员本着踏实认真的态度,开好局,起好步,扎 ...
  • 荷山中学高一暑假学生自主学习计划指导(完整版)
    荷山中学高一暑假学生自主学习计划指导 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高中生活的第一学年已经结束,即将进入的高二文理分科学习,将是整个高中阶段的一个重要的崭新的起点,也可能是很多同学学习成效的另一分水岭.因此即将来临的暑假自主学习时间对于每位同 ...
  • 读书报告范文摘要
    抒写个性与济世载道 --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读书报告 摘要:周作人的人生观和文学观始终交织着表现个性和国民性的矛盾运动.他的"言志" 和"载道"的文学史观可以用彰显个性和济世载道来加 ...
  • 人教版必修5课标解读_语文_课标解读_人教版
    人教版必修5课标解读 一.构成 语文必修5由小说.古代散文.文艺学论文.自然科学论文四个单元构成. 二.要求 <课标>对阅读教学的总体目标提出了以下八个方面的要求: 1.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 ...
  • 论陈忠实前后期散文创作的不同景观
    论陈忠实前后期散文创作的不同景观 作者:程 尚 当代著名作家陈忠实以一部死后可以它当枕头的长篇<白鹿原>奠定了在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如果说他的小说创作的历程,是从逐渐摆脱外在精神控制力量的影响达到与现实保持一种"审 ...
  • 高考改革之英语
    高考英语改革--何处是归途 视角一: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大限将至",中央方案迟迟未出 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教育部长袁贵仁表示,高考改革方案已有初步意见,将力争在今年7月底之前出台.7月已过,仍无消息.这不是教育部在这 ...
  • 关于针对尝试校本写作的解释
    HR Planning System Integration and Upgrading Research of A Suzhou Institution 尝试校本写作 引导回归本真 内容摘要:本文从目前初中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