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贷配给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_穆争社 - 范文中心

论信贷配给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_穆争社

12/23

2005年第1期(总295期) 金融研究No . 1, 2005

GeneralNo . 295

论信贷配给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

穆争社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 北京 100800)

摘 要:当宏观经济进入衰退阶段, 由于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下降、信贷环境恶化, 商

业银行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目标, 其最优选择行为是发生较为严重的信贷配给行为, 这将

导致融资企业的信贷可得性下降。由于融资企业信贷可得性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将会

引起融资企业及其相关企业的投资下降, 在乘数效应和加速原理的相互作用下, 其结果是宏

观经济衰退更加严重, 宏观经济陷入经济衰退与信贷配给相互作用的恶性循环中, 宏观经济

衰退的程度会进一步加大。当宏观经济进入繁荣阶段, 具有与上述相类似的相反过程。可

见, 信贷配给是宏观经济波动的加速器。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给呈现关系型信贷配给的

特征, 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自发抑制宏观经济波动, 二是拉长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时滞。

关键词:非对称信息; 信贷配给; 信贷可得性; 宏观经济波动

中图分类号:F832.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246(2005) 01-0074-08

在融资企业向商业银行贷款的过程中, 企业借助自身的信息优势, 通过“逆向选择”行为和“道德风险”行为, 损害处于信息劣势地位的商业银行的利益, 增进自身利益。商业银行为维护自身利益, 易于发生信贷配给行为。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给行为, 通过影响融资企业的信贷可得性, 进而影响企业及其相关企业的投资, 在乘数效应和加速原理的相互作用下, 会强化宏观经济波动。本文拟分析商业银行信贷配给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 探讨宏观经济波动的微观基础。

一、非对称信息与信贷配给

1. 非对称信息与信贷配给的形成

收稿日期:2004-10-16

作者简介:穆争社(1967-) , 男, 陕西人, 经济学博士,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研究方

向: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本文系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303423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7001161950) 的阶段性成果。本文是在与博士后指导老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行长助理易纲教授的多次讨论中完成的, 感谢易纲老师的悉心指导, 当然文责自负。

2005年第1期论信贷配给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 75

在融资企业向商业银行贷款的过程中, 就对企业情况的了解而言, 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存在着非对称信息。其中, 企业对自身的情况了解的多, 是信息优势方; 商业银行对企业的情况了解的少, 是信息劣势方。这种非对称信息包括事前的非对称信息和事后的非对称信息。前者主要是指融资企业投资项目未来收益的信息。融资企业投资项目的未来收益取决于融资企业的风险类型、融资企业的质量及投资项目的质量、融资企业经营者的经营能力等因素。后者主要是指融资企业获得资金后, 运用资金的信息, 具体包括融资企业违反贷款协议, 私下改变资金用途, 将其从低风险项目转移到高风险项目的信息; 隐瞒投资收益, 逃避偿付义务的信息; 经营者工作努力程度的信息等。

在融资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存在非对称信息的条件下, 企业就会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损害商业银行的利益, 增进自身利益。融资企业损害商业银行利益的行为包括“逆向选择”行为和“道德风险”行为。“逆向选择”行为是在事前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发生的, 具体表现为, 商业银行对融资企业贷款时, 依据企业的还款概率(贷款风险) 、预期收益, 确定对贷款企业的利息率水平。但企业的还款概率、预期收益是其私有信息, 商业银行对此并不完全了解。因此, 商业银行只能根据所有融资企业还款的平均概率、预期收益, 确定对企业的利息率, 从而使还款概率高于平均水平、预期收益低于平均水平的融资企业(低风险融资企业) 退出商业银行贷款的范围。因为低风险的融资企业的还款概率和预期收益所决定的收益率低于商业银行的贷款利息率。因此, 与商业银行发生贷款关系的就是还款概率低于平均水平、预期收益高于平均水平的融资企业(高风险企业) , 即商业银行与高风险的融资企业发生贷款关系, 而且风险越高的企业, 越有积极性与商业银行发生贷款关系, 从而产生“劣驱良”的现象。这样, 与商业银行发生贷款关系的企业就只剩下高风险的融资企业, 而这一点, 也会被商业银行预期到, 因此, 商业银行维护自身利益的最优行为就是给融资企业少贷款甚至不贷款, 这将导致信贷市场的萎缩甚至消失, 这就是信贷活动中融资企业的“逆向选择”行为及其后果。商业银行对融资企业贷款的利息率越高, 企业发生“逆向选择”行为的可能性越大。

融资企业的“道德风险”行为是在事后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发生的, 具体表现为:一是企业获得贷款资金后, 将资金投放于成功概率小, 但一旦成功融资企业将获得巨大收益的投资项目, 即企业从事高风险的投机活动。二是融资企业在有能力偿还商业银行本金和利息的情况下, 对偿还行为和不偿还行为所带来的成本、收益进行比较, 最终选择策略性的不偿还行为。三是融资企业获取贷款资金后, 企业的经营者在运营资金的过程中, 从自身利益最大化目标出发, 采取不负责任、不努力工作的态度, 致使融入资金发生损失。由于企业的信息优势和利益驱动, 其“道德风险”行为易于发生。对此, 商业银行维护自身利益的最优行为选择就是少发生甚至不发生融出资金的行为, 即对融资企业少贷款甚至不贷款, 这将导致信贷市场的萎缩甚至消失, 这就是融资企业的“道德风险”行为及其所产生的后果。商业银行对融资企业贷款的利息率越高, 企业发生“道德风险”行为的可能性越大。

因此, 商业银行维护自身利益的最优行为选择, 不是提高对融资企业贷款的利息率, 而是选择少贷款甚至不贷款。

2. 信贷配给的内涵, , ,

 76金融研究总295期率决定对企业的贷款, 还需要结合企业发生“逆向选择”行为和“道德风险”行为的可能性(即贷款风险) , 来确定对企业的贷款数量, 从而使利息率调节资金供求均衡的作用无法实现。商业银行确定对融资企业贷款的方式就是信贷配给。信贷配给是指商业银行不是完全依靠利息率机制, 而是基于贷款风险和利息率的综合权衡, 来实现资金供求的均衡或按照融资企业愿意给出的条件(利息率) , 商业银行提供的资金(贷款) 少于融资企业资金需求的现象。信贷配给的结果:一是在对融资企业信用评级(风险评估) 基础上, 一部分融资企业可以获得所需融入资金, 而另一部分融资企业的融资愿望未予满足, 即使后者愿意支付更高的利息率也不能得到期望融入的资金(贷款) 。二是融资企业的资金需求只能被部分满足。

对于信贷配给这种经济现象, 最早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就有了论述, 他在分析高利贷的最高限额时曾探讨了信贷配给问题。凯恩斯在其《货币论》中指出, 英国信贷市场存在一种限额分配的传统制度。1951年, 鲁萨建立了一种“资金可获得性”信贷配给理论, 分析了信贷配给对投资率变化以及对融资企业资金需求时间表变化的影响。1960年代以后, 巴尔腾·施佩格又提出了“狭义信贷配给”和“广义信贷配给”问题。“广义信贷配给”又分为两个层次, 一是“狭义信贷配给”, 即均衡信贷配给, 它是由非对称信息造成的, 二是动态信贷配给, 它是在利息率向新均衡水平调整中产生的。本文所分析的信贷配给就是“狭义信贷配给”。

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给行为发生后, 从微观方面看, 对商业银行而言, 形成了资金闲置, 无法实现资金的更大增值; 对融资企业而言, 资金需求没有得到全部满足。从宏观方面看, 不仅形成了资金闲置和资金饥渴并存的格局, 不利于储蓄向投资的转化, 而且还会对宏观经济的波动产生影响。

二、信贷配给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

1. 基本假设

商业银行的目标是实现预期利益最大化。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 商业银行借助信贷行为实现其目标, 需要在贷款利息率和贷款风险方面综合权衡, 其结果是发生信贷配给行为。

商业银行在对融资企业贷款的过程中, 也面临着破产的威胁。这种破产威胁来自于商业银行自有资本减少所产生的支付能力下降而引发的挤兑现象。因此, 商业银行的破产成本与负债占其总资产的比率呈正相关关系, 与资本充足率呈负相关关系。

2. 信贷配给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

当宏观经济发生波动时, 会引起商业银行的破产成本发生变化。商业银行在利益最大化目标的驱使下, 会调整其信贷配给行为。商业银行信贷配给行为的变化, 将会对宏观经济的波动产生影响。具体表现为:

(1) 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变动

当宏观经济进入衰退阶段时, 融资企业的经营环境将会恶化, 其与商业银行贷款协, , ,

2005年第1期论信贷配给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 77充足率下降。一旦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下降到某种临界水平, 就意味着商业银行的支付能力已不能完全解决其所面对的流动性风险, 挤兑现象就会出现。这不仅会使商业银行自身破产, 而且易于从局部金融风险扩张为系统性风险, 影响金融秩序的稳定。因此, 当宏观经济进入衰退阶段, 不仅商业银行自身具有规避破产风险的动机, 而且金融监管部门也会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提出严格的监管要求, 以防止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发生, 确保金融秩序的稳定, 否则, 就对商业银行进行严惩。为了规避破产风险和金融监管部门的严惩, 商业银行的最优选择就是进行信贷配给, 减少贷款额度。当宏观经济进入繁荣阶段时, 由于融资企业的经营环境将会好转, 其与商业银行贷款协议的违约概率下降, 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下降, 商业银行的预期利润上升, 资本充足率提高, 发生挤兑的可能性下降。因此, 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给行为就会弱化, 扩大贷款额度。

(2) 商业银行贷款环境发生变化

当宏观经济进入衰退阶段时, 商业银行贷款环境就会恶化, 主要表现为:一是融资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贷款协议的违约概率普遍上升。二是商业银行与贷款客户(融资企业) 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在某些老客户陷入破产和接近破产状态的同时, 一些新融资企业(新客户) 出现了。大多数客户申请贷款已不再是为了扩张投资, 而是为了生存。相比之下, 商业银行对老客户的了解程度要远远大于对新环境下新客户的了解程度。这种非对称信息的差异, 必然使商业银行对新客户贷款的风险更大。同时, 商业银行贷款的整体风险上升。三是喜爱风险的融资企业申请贷款的比例上升, 或者说, 贷款申请人的质量下降。融资企业对待风险的态度, 与其自有资本的水平相关。假定融资企业的破产风险不变, 企业的自有资本必然存在一个临界水平:高于这个临界水平, 企业破产的成本高, 企业是一个风险规避者; 反之, 低于这个临界水平, 企业破产的成本低, 企业是一个风险喜爱者。这样, 当宏观经济进入衰退阶段时, 绩优的融资企业与绩差的融资企业相比, 绩优的企业受到经济衰退的影响较小, 自有资本下降的程度较小, 绩优的融资企业的自有资本高于临界水平, 绩优的融资企业是一个风险规避者。与此相反, 绩差的融资企业则更多地是一个风险喜爱者, 而且宏观经济衰退会使绩差融资企业的比例上升。由于商业银行对融资企业存在着非对称信息, 绩差的融资企业就有更大的积极性向商业银行贷款, 产生“劣驱良”的现象, 即绩优的融资企业(风险规避者) 会减少贷款申请; 绩差的融资企业(风险喜爱者) 则会增加其贷款申请。因此, 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的融资企业中绩差企业的比例越来越高。同时, 绩差的融资企业过低的自有资本比例更易于引发其从事风险更大的活动。这表明, 当宏观经济进入衰退阶段时, 商业银行贷款环境恶化了, 加大了商业银行向融资企业贷款的风险。商业银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目标的最优选择行为就是进行信贷配给, 减少贷款额度。当宏观经济进入繁荣阶段时, 商业银行贷款环境会好转, 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给行为会弱化, 贷款额度会扩大。

(3) 融资企业的信贷可得性发生变化

上述分析表明, 当宏观经济进入衰退时期, 一方面会使商业银行的自有资本减少, 资本充足率下降, 商业银行的破产风险增加, 导致其边际破产成本上升; 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的贷款环境恶化, 导致信贷风险上升, 商业银行预期利润率下降。这两方面共同作用的, ,

 78金融研究总295期信贷可得性降低。信贷可得性降低的直接影响是降低了融资企业的投资水平, 在乘数效应和加速原理的相互作用下, 将会使宏观经济的衰退进一步加剧, 并使融资企业的信贷可得性再次下降。这表明, 融资企业信贷可得性与宏观经济的衰退相互影响, 形成恶性循环。

融资企业信贷可得性降低的间接影响表现在企业间的联系上。融资企业本身也像一个商业银行, 在经营过程中向自己的消费者与供应商提供信贷。当融资企业所得贷款减少时, 它不仅要减少在机器设备上的投资, 而且为维护老客户, 发展新客户的投资也要减少。因此, 一家商业银行减少对某一个融资企业的贷款, 将会对整个经济的信贷可得性产生一种扩散效应。由于企业改变自身的财产分布结构不仅要花费资金, 而且要花费时间, 对未来信贷可得性减少的预期, 会促使它们试图增加流动资本比重, 削减库存与投资。此外, 降低信贷可得性还会促使融资企业的贷款成本上升,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会削弱融资企业生产的积极性, 降低产出水平, 从而减少了对与之相关的企业的产品需求, 致使其他企业的产出水平和投资水平下降, 并形成企业间的累积效应和扩散效应。可见, 融资企业信贷可得性降低的间接影响是其他企业的投资水平降低, 在乘数效应和加速原理的相互作用下, 将会使宏观经济的衰退进一步加剧, 进而使信贷的可得性下降。这表明, 融资企业的信贷可得性与宏观经济的衰退相互影响, 形成恶性循环。

(4) 信贷配给是宏观经济波动的加速器

综上所述, 当宏观经济进入衰退阶段, 由于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下降、信贷环境恶化, 商业银行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目标, 其最优选择行为是发生较为严重的信贷配给行为, 这将导致融资企业的信贷可得性下降。由于融资企业信贷可得性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将会引起融资企业及其相关企业的投资下降, 在乘数效应和加速原理的相互作用下, 其结果是宏观经济衰退更加严重, 宏观经济陷入经济衰退与信贷配给相互作用的恶性循环中, 宏观经济衰退的程度进一步加大。与此相反, 当宏观经济进入繁荣(高涨) 阶段, 由于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上升、信贷环境好转, 商业银行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目标, 其最优选择行为是弱化信贷配给行为, 这将导致融资企业的信贷可得性上升。由于融资企业信贷可得性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将会引起融资企业及其相关企业的投资上升, 在乘数效应和加速原理的相互作用下, 其结果是宏观经济繁荣程度加剧, 宏观经济陷入经济繁荣与信贷配给相互作用的循环中, 宏观经济繁荣的程度会进一步加大。上述分析说明, 信贷配给在宏观经济处于衰退阶段时, 会强化经济衰退; 在宏观经济处于繁荣阶段时, 会强化经济繁荣。由此可见, 信贷配给是宏观经济波动的加速器。

三、信贷配给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

1. 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给是关系型信贷配给

前文所分析的商业银行信贷配给行为, 其前提条件是, 商业银行的贷款利息率是市场化形成的, 利息率对融资企业的筛选机制是有效的。但在我国, 商业银行对融资企业的贷款利息率由央行规定, 商业银行对贷款利息率不能相机调整, 贷款利息率的筛选机, ,

2005年第1期论信贷配给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 79需求的格局; 同时, 商业银行的利益主体地位尚未完全确立, 商业银行对贷款对象(融资企业) 及其贷款数量的选择不是依据融资企业的项目质量来确定, 而是依据其与融资企业的关系确定。上述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给表现为关系型信贷配给。

关系型信贷配给是指, 商业银行对贷款对象(融资企业) 的选择, 不只是从融资企业的项目质量和贷款获取的预期利润考虑, 更是从商业银行与企业的关系、上级领导的非生产性旨意、甚至“灰色收入”等非常渠道考虑, 相机抉择行事, 利用信贷配给权力牟非生产性之利, 即寻租, 将信贷资源配置给少数进入其信贷关系网内的融资企业, 实现其寻租收入最大化目标, 而使信贷关系网外的融资企业无法获得信贷资源, 或少数进入其信贷关系网内的融资企业的资金需求得到部分满足。商业银行信贷配给权力一定程度的滥用, 常常使融资企业的“逆向选择”行为增加, 低风险、高质量的融资企业被逐出信贷市场, 高风险、低质量的融资企业充斥信贷市场, 贷款的平均质量下降。同时, 信贷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 融资企业和商业银行的生产性利润随之下降, 引起“道德风险”行为:还款拖欠率上升, 贷款的风险程度上升。关系型信贷配给能够给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者带来寻租机会, 增加其收入, 因此, 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者为了实现其寻租收入最大化目标, 其最优行为选择不是尽快强化其信贷配给, 缩小信贷关系网, 而是倾向于扩大信贷关系网, 弱化其信贷配给行为, 将更多的融资企业纳入其关系型信贷配给, 但这需要以信贷资源的大量增加为前提, 并为此承担一定量的成本, 其成本来源于扩大信贷关系网过程中, 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者与新进入信贷关系网中的融资企业之间的非对称信息的存在, 给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者所造成的损失。因此, 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者扩展信贷关系网的速度取决于其降低非对称信息的能力。

2. 关系型信贷配给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

我国商业银行关系型信贷配给, 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具有独特的影响:当我国的宏观经济处于衰退阶段时, 商业银行本应按照市场原则, 发生较为严重的信贷配给行为, 使融资企业的信贷可得性下降, 贷款量进而投资量下降, 在乘数效应和加速原理的相互作用下, 形成信贷配给强化与宏观经济衰退的恶性循环, 加速宏观经济衰退。但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给是关系型信贷配给, 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者从自身利益出发, 不愿意尽快缩小信贷关系网, 因而无法强化信贷配给, 发生严重的信贷配给, 使融资企业的信贷可得性降低, 导致融资企业的投资大幅下降,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宏观经济的进一步衰退。这表明, 我国商业银行关系型信贷配给具有自发抑制宏观经济进一步衰退的作用。

当我国宏观经济处于衰退阶段时, 政府将会借助扩张性货币政策使经济走出衰退, 我国商业银行关系型信贷配给对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将会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在扩张性货币政策实施的初期, 我国商业银行关系型信贷配给所形成的信贷关系网暂时尚未扩张, 在信贷资源因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实施可增加的情况下, 商业银行无法对信贷关系网外的融资企业贷款, 只能弱化对信贷关系网内的融资企业的信贷配给, 使其信贷可得性提高, 但由于信贷关系网内的融资企业的信贷可得性曾受信贷关系网的保护, 其信贷可得性不可能大幅度提高, 贷款量进而投资量大幅度上升, 虽有乘数效应和加速, 因此,

 80金融研究总295期政策的作用难以得到良好发挥。二是随着推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时间的延伸, 我国商业银行关系型信贷配给所形成的信贷关系网逐步得以扩张, 同时, 在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推动下, 商业银行的信贷资源增加, 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给会得到全面弱化, 不仅使信贷关系网内的融资企业的信贷可得性提高, 而且使信贷关系网外的融资企业的信贷可得性提高, 从而使融资企业的贷款量增加, 投资上升, 在乘数效应和加速原理的相互作用下, 宏观经济迅速走出衰退的格局, 即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作用得到良好发挥。

上述分析表明, 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作用能否尽快得到良好发挥, 关键在于我国商业银行关系型信贷配给所形成的信贷关系网被扩张的速度, 我国商业银行关系型信贷配给所形成的信贷关系被扩张的速度越快, 扩张性货币政策作用发挥的就越好。前一时期我国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差、时滞长的微观基础, 可能就是我国商业银行扩张其关系型信贷配给所形成的信贷关系网需要的时间较长导致的。

当宏观经济进入繁荣阶段时, 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资源增加, 商业银行首先会弱化其关系型信贷配给所形成的信贷关系网内的融资企业的信贷配给, 扩大对其贷款, 但由于这些融资企业已处于关系型信贷配给所形成的信贷关系网内, 曾经获得了较多的贷款, 信贷可得性较高, 因而, 当商业银行对其扩大贷款时, 不可能使其贷款再有较大幅度上升, 进而引起投资上升, 虽然有乘数效应和加速原理的相互作用, 也不会引起宏观经济在短期内过度繁荣。这是因为我国商业银行扩大其关系型信贷配给所形成的信贷关系网需要一定的时间, 我国商业银行扩大其关系型信贷配给所形成的信贷关系网需要的时间越长, 宏观经济到达繁荣顶点的时间就越长。只有在我国商业银行扩张其关系型信贷配给所形成的信贷关系网后, 其关系型信贷配给才会弱化, 将更多的融资企业纳入其发放贷款的范围, 所有融资企业的信贷可得性才会大幅度提高, 才会得到大量的贷款, 投资才会迅速上升, 在乘数效应和加速原理的作用下, 才会使宏观经济的繁荣程度进一步加剧, 并随着时间的推移, 形成信贷配给弱化与宏观经济繁荣的恶性循环, 使宏观经济迅速到达繁荣的顶点。上述分析说明, 我国商业银行扩张其关系型信贷配给所形成的信贷关系网需要的时间是决定宏观经济进入繁荣之后到达繁荣顶点的关键。我国商业银行扩张其关系型信贷配给所形成的信贷关系网越困难, 扩张需要的时间就越长, 宏观经济进入繁荣之后到达繁荣顶点的速度就越慢。由此可见, 我国商业银行关系型信贷配给具有自发抑制宏观经济加速繁荣的作用。

当宏观经济进入繁荣阶段, 并进一步向繁荣顶点靠近的时候, 政府将会运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对其加以治理, 紧缩性货币政策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依赖于我国商业银行缩小其关系型信贷配给所形成的信贷关系网的困难程度。我国商业银行缩小其关系型信贷配给所形成的信贷关系网越容易, 其信贷配给行为就会越容易得到强化, 融资企业的信贷可得性下降的就会越快, 这样, 才会使融资企业的贷款量迅速大幅下降, 进而投资下降, 在乘数效应和加速原理的相互作用下, 宏观经济过度繁荣的现象才会得到迅速治理。我国商业银行缩小其关系型信贷配给所形成的信贷关系网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 如商业银行的经营者寻租机会的丧失等。这种成本越大, 我国商业银行缩小关系型信贷配给所形成的信贷关系网的困难程度就越大。因此, 为了提高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果, 就需要,

2005年第1期论信贷配给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 81银行缩小关系型信贷配给所形成的信贷关系网的收益, 另一方面降低商业银行缩小关系型信贷配给所形成的信贷关系网的成本。上述分析表明, 决定紧缩性货币政策效果的微观基础是我国商业银行缩小关系型信贷配给所形成的信贷关系网的行为。

综上所述, 当我国的宏观经济处于衰退阶段时, 我国商业银行关系型信贷配给具有自发抑制宏观经济进一步衰退的作用; 同时, 当政府运用扩张性货币政策治理宏观经济衰退时,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扩大关系型信贷配给所形成的信贷关系网需要一定的时间, 致使扩张性货币政策难以在短期内迅速发挥作用, 这可能是前一段时期我国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差、时滞长的微观基础。当宏观经济进入繁荣阶段时, 我国商业银行关系型信贷配给具有自发抑制宏观经济加速繁荣的作用; 同时, 当政府运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治理宏观经济过度繁荣时,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缩小关系型信贷配给所形成的信贷关系网需要一定的时间, 致使紧缩性货币政策难以在短期内迅速发挥作用。总之, 我国商业银行关系型信贷配给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自发抑制宏观经济波动, 二是拉长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时滞。

参考文献

〔1〕 仵志仲. 信息不对称理论及其经济学意义[J ].经济学动态, 2002,(2) :31-37。

〔2〕 穆争社. 政府介入与融资市场效率提高的博弈分析[J ].财经问题研究, 2003,(3) :41-46。

〔3〕 彭 惠. 信息不对称下的羊群行为与泡沫[J ].金融研究, 2002,(11) :5-19。

〔4〕 张亦春等. 信息不对称、企业改革和证券市场[J ].经济研究, 2003,(5) :24-30。

〔5〕 王海侠. 以博弈理论分析我国信贷市场效率[J ].金融研究, 2003,(10) :60-68。

〔6〕 张宗新. 中国融资制度内在缺陷的实证分析[J ].改革, 2002,(6) :14-21。

〔7〕 穆争社. 中国企业融资中的非对称信息问题研究[M ].(博士论文) 123-136。

〔8〕 姚海鑫. 经济政策的博弈分析[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1. 95。

〔9〕 李向阳. 信息非对称与市场缺陷[J ].国际经济评论, 2001,(12) :65-68。

A bstract :When macroeconomy goes into recession stage , commercial banks usually take cred it rationing as the best measure to maximize their own interest . And accordingly it is difficult for enterprises to get credit loans from the bank because of insufficient of commercial bank ' s capital . Then the consequent result of is that the macroeconomy is fur -ther deteriorated . Therefore , credit rationing is an accelerator of the macroeconomy fluctuation .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credit ration ing of China ' s commercial banks has two functions , one is to voluntaril y balance the macroeco -nomic fluctuation , the other is to prolong the time lag of monetary policy .

Key words :as ymmetric information , credit rationing , macroeconomic fluctuation .

(责任编辑:方 平)  (校对:FY )


相关内容

  •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前提条件极其政策含义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前提条件极其政策含义 一.M一F模型可以对开放经济环境中不同汇率制度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资本不完全流动下M一F模型的假设前提是一个开放的小国,其假设前提有:①总供给具有完全弹性,即价格水平看作是绝对固定的; ...
  • 化解非正规金融风险需放松利率管制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 聂日明 今年3月起,温州民间借贷市场出现动荡,数十家温州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老板失踪,公司关门,员工讨薪事件频现,9月更出现高达20余起同类事件. 危机并不限于温州一地,自2010年收缩银根以来,以高利贷为特征的民间借 ...
  •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 目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院 系: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 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 级: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一.选题背景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占企 ...
  • 第七章 弗莱堡学派
    第七章 弗莱堡学派 学习目标 了解弗莱堡学派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形成和主要论点: 掌握弗莱堡学派有关股票融资的理论观点: 掌握弗莱堡学派货币供应理论的主要观点: 正确认识弗莱堡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 辨析弗莱堡学派在货币政策理论上与凯恩斯主义阵 ...
  • 中国将面临更大规模的希腊式危机
    多年来,中国和希腊一直存在一些特别的共同之处:帮助塑造现代世界的悠久历史文化.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今,两者又多了一个共同点--半苏联式的经济模式,即在很大程度上,他们的经济直接或者间接受制于中央和地方政府. 本周,当全球商界和政界的领袖齐聚 ...
  • 货币银行学简答论述题
    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简答题 1.什么是货币的本质特征?它在商品经济中发挥着哪些主要功能? .答: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这就是货币的本质的规定. 货币在商品经济中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表现.在商品 ...
  • 浅谈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中的道德风险_董明明
    DOI:10.14097/j.cnki.5392/2011.06.187 金融视线 Financial View 藏信息的机会主义倾向,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采取损害委托人利益的行动,导致商业银行资产状况恶化. (二)借款人的道德风险导致商 ...
  • 国外信用风险度量新模型在信用卡风险管理中适用性分析[1]
    国外信用风险度量新模型在信用卡风险管理中适用性分析[1].txt心是自己的,干嘛总被别人伤......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敷衍旳青春 总昰想太多 怨,只怨现实太现实╰⌒﹏为什么在一起要两个人的同意丶而分手只需要一个人国外信用风险度量新 ...
  • 经济周期_投资者心理偏差与资产定价_张荣武
    经济周期.投资者心理 偏差与资产定价* 张荣武沈庆元聂慧丽 (广东商学院会计学院510320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430070) [摘要]新兴的行为资产定价理论存在的重大缺陷是未全面.系统地研究投资者心理偏差的变动机理和行为偏差的形成根源,以 ...
  • 国际金融概论 作业---本课作业
    国际收支中涉及的"交易"包括哪些内容? 答:一.经常账户:经常项目主要反映一国与他国之间实际资源的转移,是国际收支中最重要的项目.经常项目包括货物国际收支平衡表项目表货物(贸易).服务(无形贸易).收入和单方面转移(经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