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弗莱堡学派 - 范文中心

第七章 弗莱堡学派

04/21

第七章 弗莱堡学派

学习目标

了解弗莱堡学派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形成和主要论点;

掌握弗莱堡学派有关股票融资的理论观点;

掌握弗莱堡学派货币供应理论的主要观点;

正确认识弗莱堡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

辨析弗莱堡学派在货币政策理论上与凯恩斯主义阵营的异同点;

正确理解弗莱堡学派在金融体制和金融控制问题上的理论观点。

第一节 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一、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比较

二、社会市场经济的主要内容

(一)保护自由竞争,发展私有制

(二)发挥企业家作用,实行经济人道主义

(三)政府适当干预,维持经济秩序

(四)借助国家力量,发展市场经济中的“社会化”

三、社会市场经济秩序下的融资活动

第二节 货币供应理论

一、货币供应的原则

(一)货币供应的总原则

(二)货币供应的具体原则

二、货币供应的层次与控制指标

三、货币供应增长率的决定因素

(一)潜在社会生产能力的增长是确定货币供应增长率的主要因素

(二)可承受的通货膨胀(紧缩)率是确定货币供应增长率的主要限定因素

四、货币供应增长率的区间论

第三节 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

一、通货膨胀的教训和治理措施

二、货币政策的目标和中介指标

(一)货币政策目标

(二)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三、货币目标公布制

第四节 金融体制与金融控制

一、金融体制与金融控制的关系

(一)金融体制是金融控制的基础

(二)金融控制是维护金融体制的保证

二、金融体制的构成

(一)金融体系

1、独立的中央银行

2、全能的银行系统

3、银行监管署

(二)金融法规体系

三、金融控制的手段和重点

(一)金融控制的重点

(二)金融控制的手段

第一节 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一、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比较

弗莱堡学派认为,历史上存在过的各国社会经济形式可以抽象的归为两类:一类是自由市场经济,即彻底自由放任和完全价格调节的经济模式;另一类是集中管理经济,即在政府统一计划和有力控制下的经济模式。自由市场经济的优点是能够有效配置资源和调节经济运行,缺点是难以保障经济的社会化和完全协调的社会经济秩序。集中管理的优点是容易实现经济社会化的某个或某几个所要达到的经济目标,可以保持经济运行的有序性,但由于排斥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往往造成僵化,不协调和低效率。因此,两种模式都不是理想的模式。但是二者之中,自由经济的优越性更多一些,后者更不可多取。据此,弗莱堡学派认为应该在二者之间寻找一条理想和完善的中间道路,这种理想的社会发展的第三条路就是“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所谓社会发展的第三条路,应该是以自由经济为基础,吸收集中管理的理想成分所构成。他们认为,在微观上,应广泛发挥市场机制的效能,在宏观上,则要保护和维持社会经济秩序,以防止社会动荡和混乱。因此,“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是指在国家保护和维持社会经济秩序下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所具有的全部有效机能,保证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与个人自由达到完全协调一致的一种新经济发展模式。在这一模式中,经济的自由发展有秩序的金星,自由竞争受到保护,私有财产得到保障,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资源的配置和收入的分配达到最优化。

二、社会市场经济的主要内容

(一)保护自由竞争,发展私有制

弗莱堡学派认为,自由竞争是实现社会富裕这个基本经济目标的唯一有效手段。因为社会的富裕要靠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创业精神的有无与大小,取决于人们能不能抓住一切发展的机会努力奋进,敢不敢冒一切风险对自己的命运负责。自由党所有人的精神、智慧和胆识得到充分发挥时。这会经济才能迅速的发展起来;二个人这种能量的释放,全部依赖于人的独立、自由与竞争。所以,

艾哈德说:“竞争是获得繁荣和保证繁荣的最有效的手段。只有竞争才能使作为消费者的人们从经济发展中受到实惠。”

弗莱堡学派认为,自由竞争建立在财产私有制的基础上。财产私有制是自由竞争的前提,没有财产的私有制,便没有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发挥企业家作用,实行经济人道主义

弗莱堡学派认为,社会市场经济的推动者和原动力是具有独立自主权利的、对企业经营有强烈责任感的企业家,他们是自由竞争的主力军,也是社会市场经济的中坚力量,没有企业家,便没有社会市场经济。因此,百户企业家的创业精神,为他们的经济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是社会市场经济的中心任务。为此,必须实行人道主义。首先,坚决的反对垄断。其次,提倡“社会伙伴论”,引导工人与企业家进行明智的合作,劳资双方不应该是互相斗争的对象,而应该成为互不可分的社会伙伴,要教育工人不应片面的提出增加工资的要求,否则不仅增加企业的困难,而且将引起通货膨胀和失业,对劳资双方都不利。第三,实行公平分配原则,让每个人都按照所应有的生产要素的多少获得公平的收益。这就是说,“必须使蛋糕增大,有了一个较大的蛋糕,就不难让每个人分的较大的一份。”社会市场经济鼓励企业家投资,扩大生产,鼓励工人购买股票,投资入股,人人都应成为资本家,人人都应增加自己所拥有的生产要素份额,再给自己带来更多收益的同时,促进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

(三)政府适当干预,维持经济秩序

弗莱堡学派认为,实行自由竞争和经济人道主义,必须有良好的经济秩序为保证,而建立和维持经济秩序的重担也只能由政府来承担。为了确保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正常运行,政府必须采取各种道德和法律

的措施,以利于良好的经济秩序,实现自由自由竞争和实行经济人道主义;对各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出规定,防止滥用和掠夺性开发,保护市场资源;实施稳定的货币政策,稳定币值,防止银行滥放贷款,并利用调节通货以维持市场物价;运用财政政策和工资政策协调劳资关系,培养中产阶级,调整收入分配中的不合理现象等。同时,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适度的、有限制的。政府的任务不在于插手市场机制的运行,而在于维持市场经济的秩序,保证市场机制能充分的发挥作用。在社会市场经济中,政府的责任是制定和执行经济政策,政府的干预也不是直接干预企业家经营活动,而是去保护和帮助他们,为他们提供一个稳定的、良好的竞争环境和经济秩序,为他们的发展创造各种良好的有利的条件。

(四)借助国家力量,发展市场经济中的“社会化”

弗莱堡学帕认为, 在保证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和经济人道主义的同时,政府还应该从事社会公益事业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他们把社会公益事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称之为“市场经济中的‘社会化’”,认为政府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去实现“社会化”。他们认为,首先,政府运用手中的财力和物力等,对国民经济中那些必不可少而私营企业又不便经营或不愿经营的社会性事业。其次,政府应努力建立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当然,他们认为这种社会保障制度应该是适度的,否则不仅排斥了个人的创业精神、责任心和从事自由竞争的动力,而且还会因财政支出过大危及货币稳定。因此,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要建立在不断增上的国民收入基础上。

三、社会市场经济秩序下的融资活动

弗莱堡学派认为,筹资方式与社会经济密切相关,如果筹资方式得当,对社会经济秩序将起到稳定和协调作用。他们认为,在社会市场经济中的筹资主题是企业和政府,筹资方式一般有三种:

第一、通过自由市场筹集资金。采用这个办法,每个公民都可以参加进去。由于自由市场里的资金通常是靠人民大众的零星积蓄、积少成多的积累起来的,“因此,这种办法不仅是传统的,也是最健全的办法。”用这种方法筹集资金对社会市场经济秩序能起到稳定和维护作用。

第二、通过提高物价的办法筹集资金。这种办法可能在理论上说得通,而在现实的实际中可能行不通。因为价格稳定是政治、社会和经济制度稳定的集中表现,也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人为的提高物价,将破坏市场价格机制,危及社会市场经济秩序。

第三、政府通过增发货币和增加税收的办法筹集资金。用增加税收的办法筹集资金等于无偿的占用人民的财富,重税必然扼杀人民创业、投资和生产的积极性。用扩大货币发行的办法筹集资金,必然导致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必然危及货币稳定,扰乱市场、破坏社会市场经济秩序。

弗莱堡学派认为,上述三种办法相比,后两种都是不可取的,理想的办法应该是通过自由资本市场筹资。在自由市场上筹资主要采取银行信贷融资和发行有价证券融资两种方式,从企业家的角度看,银行信贷是较为有利的融资方式,他们认为,证券融资主要有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两种形式,相比之下,他们认为发行人民股票是最优的筹资形式。

对个人来说,购买股票是最优的储蓄形式,也是改变自身社会地位的有效途径。

对企业来说,由于股票筹资的成本较低,还可以作为企业的长期资本,是一种理想的筹资方式,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发行人民股票可以改善劳资关系。

对国家来说,通过发行人民股票,可以获得双重效果。一重效果是能顺利实现国有企业私有化和财富的公平分配。第二重效果是能有效的筹集国家资金。国家通过发行这种小面额的人民股票,可以把人民手中的一部份零星储蓄转化为国家资金,同时国家还可以从中获得巨大的创业利润。

第二节 货币供应理论

弗莱堡学派认为,要保证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协调和稳定,必须首先稳定货币,因为货币稳定是社会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因此,他们特别重视货币的稳定问题。弗莱堡学派认为,稳定货币最关键的是稳定货币供应,货币供应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因此,他们把货币供应理论的重点放在控制货币供应量问题的研究上。

一、货币供应的原则

(一)货币供应的总原则

弗莱堡学派认为,货币供应的总原则应该是保证币值稳定。他们认为,稳定货币主要是指稳定币值,因为只有稳定币值才能稳定物价、稳定市场、稳定经济,因此稳定币值应该是社会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基本条件。

(二)货币供应的具体原则

弗莱堡学派的代表人物瓦尔特·欧肯(Walter Eucken)曾经提出过“商品货币本位制”的主张。他认为“应该使货币的发行与商品的买卖联系在一起,而不是与银行发放的信贷联系在一起。”货币供应的多少如果与商品交易的规模相适应,就能保证币值的稳定;若货币供应脱离商品交易的规模相适应,就能保证币值的稳定;若货币脱离商品交易的需要而与银行信贷联系在一起,难免要出现偏差,因此他主张商品作为货币发行的保证,实行商品货币本位制。但大多数弗莱堡学派的经济学家认为,作为一种制度,欧根提出的商品货币本位制缺乏现实实用性,当今切实可行的是信用货币制度,但作为一种思想,欧根的观点有深刻的意义,要摆正币值的稳定,货币的供应必须与商品相联系。据此,他们提出了二条货币供应的具体原则:

第一,货币供应与社会生产能力相适应。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决定了该国能够生产出多少商品由此决定了需要多少货币来交易,因此,以现价计算的社会生产能力除以货币流通速度,就是货币供应量的最佳数量。

第二、保持商品追逐商品的局面。他们认为,在商品和货币的对应关系上,商品少,就会出现货币追逐商品的局面,表现为物价上涨,商品短缺,市场紧张。但若货币量略少于商品,则形成商品追逐货币的局面,吸引商品源源不断地流入市场,通过公众所投的货币票来判断商品的优劣,以此来提高商品的数量和质量。他们认为,在当代信用货币制度下,由于货币供应没有商品或其他物质(金或银)作为发行准备,币值缺少内在保证,发行缺乏客观制约,货币供应过少的情况很少,且解决起来也很容易。历史和现实表明,危险的和常见的是货币供应过多。为了有效的防止通货膨胀,为了增强公众对货币信任和信心,在货币的控制上,略少比略多好,尽管这一点做起来不容易,但如果能保持商品追逐货币的局面,为开展自由竞争和提高社会市场经济效率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条件。

二、货币供应的层次与控制指标

弗莱堡学派认为,要对货币供应进行有效的控制,应该科学地对货币供应区分层次。他们把货币供应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M1=现金+国内银行机构的活期存款;

M2=M1+四年以下国内银行机构的定期存款;

M3=M2+提前三个月通知可提取的国内储蓄银行的存款。

他们把M1和M2称为狭义货币,把M3称作广义货币,认为M1和M2这两个层次的货币在短期内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经常处于强烈的波动之中,而这种波动是中央银行难以控制的,因此,M1和M2 不宜作为货币供应量的控制指标。相比之下,由于广义货币M3在短期内比M1、M2更具有稳定性,覆盖面也广,又与整体经济行动联系密切,因此,中央银行可以采用M3作为货币供应的控制指标。

1974年以前,前西德中央银行一直使用M3这个指标来测量货币供应量,调节性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运用存款准备金率,最多时曾一年变动6次存款准备金率。由于存款准备金率的频繁变动给经济带来经常性波动,M3的覆盖面较宽又给中央银行的控制带来很大难度,因此,从1974年以后,前西德中央银行改用中央银行货币量作为货币供应的控制指标。中央银行货币量等于国内非银行部门持有的现金量加上按不变准备金率计算的各银行机构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总额。他们的理论根据是:中央银行货币量这个指标的构

成合理且全面,能够较好地反映社会货币供应的一般状况。因为非银行部门持有的现金是银行体系以外的货币存量,它是中央银行基础货币供应的一部分;而各银行机构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反映的是银行体系的货币存量。在存款准备金率既定的情况下,各银行在中央银行法定准备金的增减,可以全面地反映出银行机构存款的变化,因此,选择中央银行货币量作为货币供应的指标是恰当的。同时,由于中央银行的货币量既是货币扩张的基础,又是中央银行行动的结果,以它为货币供应的指标,可以清楚地表明对于货币供应的扩张,中央银行负有最终责任。

三、货币供应增长率的决定因素

弗莱堡学派认为,社会市场经济是在不断发展的,货币供应不可能一成不变,要使货币供应的变化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必须确定恰当的货币供应增长率。在确定货币供应增长率时主要考虑以下两个因素:

(一)潜在社会生产能力的增长是确定货币供应增长率的主要因素

如前所述,货币供应原则上应该与社会生产能力相适应,所以,货币供应的增长也必须与社会生产能力的增长大体相当。

问题在于货币供应应该与何种社会生产能力相适应?社会生产能力一般可以表现为以下几种:(1)已实现的社会生产能力,它是过去年份已经实现的社会生产能力,通常用上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来表示。(2)当年可能的社会生产能力,它由当年社会生产能力的可能利用程度决定,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可以达到最大或最小,通常用当年预计的国民生产总值来表示。(3)潜在社会生产能力,是指当年应该启用的社会生产能力,它是考虑了资源、可持续发展等诸多社会经济等方面因素以后的规范性选择。

弗莱堡学派认为,货币供应应该与潜在社会生产能力相适应;货币供应的增长率也应当按潜在社会生产能力的增长率为主要依据来确定,而不是按已实现的或当年的经济增长率来确定。因为以国民生产总值表示的上年经济增长率或当年可能的经济增长率是已经生产出多少或最大程度可以生产出多少,是由该年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决定的,在政治、社会、经济各方面因素干扰下,具体年份的经济增长率总是波动的,有高也有低,若以上年或当年可能经济增长率来确定货币供应增长率,容易对不稳定的经济起推波助澜的作用。而潜在社会生产能力是指应增长率必须与该年潜在社会生产能力的增长相同步,才能保证该年度的货币增长和经济增长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同时,由于资源的稳定性,潜在社会生产能力的增长是相对稳定的,它受各方面的干扰较小,因此,根据潜在社会生产能力来确定货币供应增长率,就能够保持货币稳定和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二)可承受通货膨胀(紧缩)率是确定货币供应增长率的主要限定因素

从理论上说,货币供应增长率应该与潜在社会生产能力增长率相一致,但在实际上,往还要加上一个承受的通货膨胀率或通货紧缩率。这个因素是中央银行为了抵御国内外各种干扰所必需的。他们认为,由于德国的经济具有很强的外向性,德国马克又是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主要储备货币,所以国际经济形势和汇率的波动会对国内经济产生较大的冲击力;与此同时,国内经济也可能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出现波动,所以精确地、机械地按潜在生产能力增长来确定货币供应增长率,就难以抵御和克服来自各方面的干扰。中央银行为了保证经济的稳定发展,在特定时期和特殊情况下,可以在确定货币供应增长率时加上一个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率。但是中央银行所加入的通货膨胀(紧缩)率必须限定在社会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也即具有可承受性。

这种可承受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率的特点,一是水平低,一般在5%以下;二是时间短,一般在2~3年之内。这种人为加入的通货膨胀或紧缩因素在中期内就能被经济吸收和消化掉,不至于引起长期物价上涨。例如,1977~1979年前西德马克过升值,为了抵消汇率大幅度波动对国内经济和国际收支的冲击,德意志联邦银行在确定货币供应增长时加上了3%~5%的通货膨胀率;过后几年又加上了2%~4%的通货紧缩率,通过适当紧缩货币的办法,减少前几年货币供应增长较快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而较好地保持了马克币值的稳定性。 同样,为了克服国内经济周期的影响,中央银行制定的货币供应增长率往往在经济衰退时期略高于潜在社会生产能力的增长率;而在经济高涨时期又略低于在社会生产能力的增长率,其目的旨在同时兼顾保证币值的稳定和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四、货币供应增长率的区间论

按照潜在社会生产能力增长率和可承受的通货膨胀(紧缩)率确定的货币供应增长率可以表现为一个具体的数值,例如7%或8.5%等,各国中央银行一般都是按照一个既定的数值来进行货币供应的实际操作。在一段时期内,前西德中央银也是这样做的。但自从1974年西德实行货币目标公布制,既预先公布下一年度的货币供应增长率以后,他们发现把货币供应增长率固定在一个具体的数值上,在理论上是不严密的,在实际操作中也是被动的,于是提出了货币供应增长率的区间论。

所谓“区间论”,是指把货币供应增长率从一个具体数值变为一个特定范围。例如,货币供应增长率不是定有7%或8.5%上,而是确定为6%~8%或7%~9%等。这种理论认为,由于受技术上所能达到的精确度所限。货币供应增长率本身就不是一个精确的值。为了对来自各方面的干扰提供一个“媛冲”的余地,也为了减轻确定货币供应量中的技术性困难,划定1%~3%的货币供应增长率区间是必要的和合适的。从1979年开始,中央银行以这个理论为指导,采用了货币供应增长率的区间指标,例如1979年这个区间定为6%~9%;1986年又定为3.5%~5.5%。

前西德中央银行采用货币供应增长谐振工间指标,客观上给自己留下了充分的余地。这个区间就是中央银行货币供应的机动范围,可以应付一年中未曾预料到的情况。分析起来,这种区间论在理论上是对按潜在生产能力确定货币供应率理论的一种补充。由于潜在生产能力是按现价计算的当年应该生产总值的预测数,这个预测数本身是否精确,能否完全实现都存在着问题,因此,按这个预测数确定的货币供应增长率如果固定在一个数值上是欠妥的。同时,在实行货币目标公布制后,货币供应如没有一个弹性区间,就没有了任何余地,一旦与实际情况不符,中央银行就陷入被动的赶尴尬局面:若坚持实现货币供应目标,对货币稳定和经济发展不利;若放弃货币供应目标,又会失信于民,影响中央银行的信誉。因此,前西德中央银行为了维护自己的声誉,为了取得公众的信任,把货币供应增长率划为一个区间,就有了回旋的余地,这样,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就有一定的机动权,既有利于保证实现稳定币值的目标,又有利于维护中央银行的信誉。

第三节 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一、通货膨胀的教训和治理措施

在德国历史上,伴随两次世界大战,曾发生过两次货币体系的崩溃和两次恶性通货膨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掌握货币发行的德意志帝国银行被降格为帝国财政部的一个执行机构,由于财政部无限制地从帝国银行透支以弥补庞大的军费开支,到1923年时德国货币发行量达到天文数字,通货膨胀使德国货币走向崩溃的境地。1923年,德国实施了一次货币改革,并使帝国银行独立于政府,但这种独立性在希特勒纳粹统治时期又被逐步剥夺了。1939年1月,希特勒政府再一次把帝国银行变成附属于政府的工具,滥发钞票为战争筹款。到战争结束时,货币发行又一次达到天文数农业院校,惊人的通货膨胀使德国马克失去了货币的功能,市场上实物交易盛行,整个经济处于极度混乱状况之中。

当时,以艾哈德为首的弗莱堡学派认为,滥发货币造成的通货膨胀已成为战后西德经济混乱的“震中”,不解决货币问题,一切都无济于事,而解决货币问题的关键是要大幅度减少货币数量,稳定币值,而这只能通过币制改革才能做到。于是1948年6月20日,在艾哈德领导下,前西德进行了一次彻底的货币改革,发行新马克以1:15的比例兑换旧马克,通过实施货币改革的各种规定,使原有的货币供应量减少了93.5%。此后,他们严格控制马克的发行量,坚持在保证币值稳定的总原则下确定货币供应增长率,有效地防止了通货膨胀,使前西德马克成为世界上最坚挺的通货之一。

弗莱堡学派认为治理通货膨胀首要的是减少货币的数量,因为货币也像商品一样,服从“物以稀为贵”的规律,如果货币相对多于商品,不管这种货币有多么雄厚的黄金外汇储备作后盾,也不管政府采用什么强制性措施,都不能逃脱贬值的命运,必然使物价上涨;但若使货币相对不少于商品,则会出现相反的结果,就会出现商品追逐货币的局面,商品就会源源不断地流进市场,币值上升,已经上涨的物价自然会降下来。

特别是治理冻结物价的通货膨胀必须预先减少货币数量,然后才能放开物价,否则第一轮物价上涨会带来轮番的涨价,使通货膨胀控而不止。前西德1948年的货币改革就是这一理论的成功运用。

在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关系上,弗莱堡学派反对凯恩斯主义关于以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增长的主张,他们认为,企图以一定的通货膨胀买到高经济增长和高水平就业只是一种幻想,“因为通货膨胀扭曲了相关联的价格的结构,而价格在市场经济中,担负着引导经济进程的责任。若市场上的价格信号得不到准确的解释,错误的投资决定随之而来。货币的贬值还会导致收入和财富分配的随意改变,从而加重社会差别。如果遵循这种通货膨胀的经济政策,在中期就不会有高就业,而是经济停滞和持续的低增长。”

①他们认为,经济只有在稳定的货币环境中才能得到真实的发展,有效地防止或消除通货膨胀,是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生果保证和条件。在货币稳定与物价稳定的关系问题上,他们认为,货币稳定和物价稳定是紧密相关的,稳定货币的主要目的是保持物价水平的长期稳定;而物价的稳定与否则是货币是否稳定的主要标志。从这个意义上讲,二者有直接的关系,但是二者并不完全相同,货币稳定不等于物价固定不变,物价的短期波动也不等于货币不稳。由于供求关系,生产结构等因素的变化所造成的物价短期波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难以避的现象,只要货币稳定,这种短期的波动就会趋于平息。如果将货币稳定和物价稳定等同起来,以为通过政府干预来保持物价稳定就可以使货币稳定,那就不对了。在货币稳定的正常情况下,控制物价对稳定货币毫无意义,反而会损坏社会市场经济。因为人为地控制物价,例如限定最高价和最低价,“其结果只能是分裂市场,减少竞争,造成人为的供应短缺和过剩,这就是说扰乱了市场协调的过程,因而增加了市场的不稳定。”

②如果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采用行政手段来硬性限定物价,只能是在表面上维持虚假的物价稳定,却掩盖了货币不稳的实情,这种冻结物价的通货膨胀犹经济运行混乱,生产、交换、消费和分配都处于非正常状态,市场上出现排队、配给,而另一方面出现囤积、倒卖、走私、黑市猖獗等混乱现象,最终或者以原有的货币制度崩溃,或者以爆发社会的和经济的总危机而告终,其代价都是十分惨重的,这种史例不胜枚举。因此,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用控制物价的办法来稳定货币,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他们认为,稳定货币的惟一途径是控制货币数量。只有坚决地控制货币数量,才能保证币值的稳定,从根本上保持物价稳定。

二、货币政策的目标和中介指标

(一)货币政策目标

西德新经济自由主义者吸取了德国历史上两次恶性通货膨胀的惨痛教训,在成功地实施了货币改革以后,把稳定货币放在极端重要的位置上,认为“保障货币稳定是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因此,中央银行作为保卫货币的职能机关,必须把稳定货币作为其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

他们认为,从根本上说,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依赖于货币稳定。因为自由价格的形成和有效的竞争、企业家的正常活动和经济人道主义的实施,都是以货币的稳定为基本条件的。如果货币不稳,例如出现通货膨胀,就会使币值下跌,造成物价普遍上涨,这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因干扰了市场信号,妨碍自由价格的形成和有效竞争;因扰乱了社会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破坏了企业家经营活动的良好环境;因降低了工人的实际购买力,引起劳资双方的各种摩擦,动摇了原有社会伙伴关系;因减少了人们的实际收益,使人们对货币的价值失去信心,造成储蓄下降,危及资金的积累。这一切都从根本上危害了社会市场经济,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因此“经济政策的中心问题是在没有通货膨胀的趋势下,让经济继续向前发展。货币稳定是平衡经济发展和确立社会进步的基本条件。”①

弗莱堡学派认为,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可有多个目标,例如发展经济、维持充分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等,政府的各职能部门也可以有自己的政策目标,但对于中央银行来说,货币政策的目标只能以稳定货币为主。只有稳定货币,才能稳定经济,为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保持正常的秩序;才能保障其他经济政策的贯彻执行,为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的其他目标鼎力相助。因此保卫货币,稳定币值是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责和首要目标。当中央银行的这一政策目标与其他经济政策目标发生冲突时,或稳定货币与经济发展出现矛盾时,中央银行必须顶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坚定不移地把稳定货币放在首位,这样做事实上是对其他政策目标的最大支持,也是对经济发展的最大贡献。可见,弗莱堡学派中央银行的

政策目标主张与货币供应的原则是完全一致的。

(二)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弗莱堡学派认为,要实现稳定货币这个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还需要正确确定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来进行实际的操作。他们不同意把利率或汇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其理由是,利率或汇率是经济体系中的内生变量,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因素,有经济的也有非经济因素,它们之中有许多因素是中央银行无法控制的,如果把利率或汇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中央银行的政策效果会很不理想。

他们认为,稳定货币的核心是稳定币值,而币值的稳定与否取决于货币供应量的多少,因此,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应该是货币供应量。只有控制货币供应量才能比较直接而有效地达到稳定货币的目的。那么,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操作指标应该是什么呢?他们主张把中央银行货币量作为货币供应量的操作指标。他们认为中央银行货币量既能反映总体经济中货币供应的状况,又处于中央银行的控制之下,所以把中央银行货币量作为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是合适的。一般来说,中央银行货币量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基数,其变动量是以增长率来表示的,因此,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盯住的是中央银行货币量的增长率,具体地说就是以非银行部门持有的现金加上按不变准备金率计算的银行部门最低法定准备金总额表示的中央银行货币量的增长率。

三、货币目标公布制

前西德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货币目标公布制的国家。所谓“货币目标公布制”,是指中央银行在每年第四季度向公众公布下一年度货币供应量增长的控制指标,作为下一年度中央银行货币供应的准绳。例如,在1988年第四季度公布1989年的货币供应增长率为4%—7%。自1974年起,前西德中央银行一直实行这种制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弗莱堡学派对实行这种制度的必要性和优点作了理论上的阐述。他们闪为,实行货币目标公布制,尤其是严格地按公布的控制指标供应货币,是稳定货币,稳定社会市场经济的重要保证。货币目标公布制的好处在于:

第一,可以表明中央银行防止通货膨胀的坚定决心。前西德中央银行有一句响亮的口号:“保卫货币!”他们把稳定货币作为自己神圣的职责。实行货币目标公布制,在货币稳定时期,是向人民展示中央银行维护货币稳定的状态;而在通货膨胀时期,可以显示中央银行制止通货膨胀、保卫货币的决心和能力,目的在于赢得公众对它的信任和支持。

第二,提前公布既定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的控制指标,可以消除雇主和工会对通货膨胀的不当预期,有效地防止工资——物价追逐所引起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同时还能减少劳资双方因对物价上涨不同预期引起的摩擦争执,有利于巩固社会伙伴关系。如果中央银行在实施货币目标公布制中,能够加强与雇主、工会的沟通,还可以加深彼此的理解和合作。

第三、有利于协调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等其他经济政策的关系。由于中央银行提前公布货币政策的具体目标,财政部门可以据此调整其与货币政策相关的某些具体政策措施,保证两大政生财办调配合。其他政策如就业政策、收入政策、外贸政策等也可以参照公布的货币目标,做出相应的调整。

第四,为各经济单位安排下一年度的经济活动提供了重要的参照数据。例如,企业可以根据公布的目标,判定下一年度银根的松紧状况,做出切合实际的生产经营决策

第五,把中央银行的行为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由于货币目标是提前公布的,公众对中央银行的监督就有了衡量的尺度,这对中央银行的行为也是一种有力的约束。人们通过下一年度的实施情况,可以判定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成效如何。

在实际执行中,中央银行每年公布货币目标前,先要和政府进行正式的会谈,目的是为了协调双方追求的政策目标,也向公众表明他们之间密切配合的友好关系。1974年以来,中央银行公布的货币目标都是预先征得政府同意的。在公布货币目标时,中央银行还要向公众解释制定该目标的步骤、依据和意图,争取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与其他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相比,前西德中央银行采用货币目标公布制是有一定长处的,这种提前公布的

做法可以消除货币供应的随机性,增强稳定性,有利于经济的正常进行。同时在众目睽睽之下毕竟是对货币扩张冲动的一种制约。由于公布的货币目标都是经过政府认可的,并且公布的是货币供应增长率的一个区间,在一般情况下,中央银行不至于突破范围,故有利于维护前西德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和信守诺言的良好形象。

第四节 金融体制与金融控制

弗莱堡学派认为,金融控制对于社会市场经济起着稳定和保护的作用。要实行有效的金融控制,首先必须确立合理和健全的金融体制,其次是采用恰当的控制方法和手段。

一、金融体制与金融控制的关系

弗莱堡学派把一个国家金融业的结构和制度称之为金融体制,具体包括两大体系:一是由不同功能的各种金融机构组成的金融体系;二是由各种金融法令和规章制度组成的法规体系。金融控制是中央银行依照各种法规,按货币政策的要求运用多种方法,对不同金融机构的金融活动进行引导、调节、限制和管理总称。他们认为,金融体制和金融控制之间有密切的相关关系,主要表现为:

(一)金融体制是金融控制的基础

他们认为,金融控制有赖于金融体制。只有先建立金融体制才能确立金融体制系统,有什么样的金融体制决定了需要实行什么样的金融控制。金融体制既是金融控制的基础,又是金融控制的客观承担者。有效的金融控制是以合理和健全的金融体制为先决定的,如果金融体制漏洞百出,就不可能实现理想的金融控制目标。

(二)金融控制是维护金融体制的保证

金融体制的确定,只是从制度上为金融活动规定了方式和秩序,就像打球时需要裁判来执行球赛规则一样,在进行金融活动离不开中央银行的金融控制。中央银行通过对各种金融活动的控制和管理,协调着金融活动的总量和结构,维持着正常的金融秩序,从而维护了金融体制的稳定,保证其健康发展。金融体制和金融控制的紧密衔接和配合,就能够为社会市场经济提供良好的货币环境。

二、金融体制的构成

德国的金融体制主要由金融体系和法规体系构成。

(一)金融体系

德国的金融体系主要由独立的中央银行、全能的银行系统和银行监管署构成。

1、独立的中央银行

德国的中央银行具有高度的独立性。弗莱堡学派人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其完成稳定货币、防止通货膨胀任务的先决条件。这种独立性主要是指不受政府辖制,免受政治影响。独立地承担并行使保卫货币职权的一种特征。只有赋予中央银行独立的地位,它才不受政府牵制真正独立自主地享有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权力。在前西德,中央银行的独立地位是以法律的形式确定的,1957年颁布、1980年修改的“德意志联邦银行法”,就中央银独立于政府、享有独立的货币发行权、对政府货款最高限额、中央银行理事会成员在任期内(八年)不得被政府罢免等许多有关中央银行独立性方面的问题作了文明规定,赋予中央银行完全的自主权,中央银行不受总理领导,不受政府监督,也不受银行监管署检查。

例如,《德意志联邦银行法》第12条规定:“在行使本法授予的权力与职的时,联邦银行不受联邦政府指令的干涉。”在他们看来:“这种法定的保护使货币政策免受政治影响和政府过分筹资愿望的干扰;反映了德国人民过去的痛苦经历。作为政府财政上给予支持的战时通货膨胀的结果,德国人民曾两次经历了德国货币的总崩溃。独立的中央银行因此而出现,作为消除通货膨胀的最好手段。这样确保联邦银行能选择追求自己的保证货币稳定的主要目标。”②因此,只有独立的中央银行才能成为强有力的金融控制者。当然,弗莱堡学派强调中央银行可以自行其是,他们认为,与独立性相关联的是,中央银行有义务在保证完成其本职任务的前提下,支持联邦政府总的经济政策,并尽量向政府提供所需要的情报、咨询和建议。

2、全能的银行系统在现代西方非银行金融机构日益活跃的情况下,弗莱堡派仍然强调银行在社会市场经济中的作用,认为银行功能越齐备,越有利于企业家的经营活动,也有利于稳定金融。按照这种理论发展

起来的德国金融体系有一个特点,即全能银行或综合性银行占主体。所谓全能急用地是指具备多种功能,可以提供全套金融服务的银行。在西德的三类银行(私营商业银行、公营储蓄银行和信用合作银行)都是经营各类银行业务的全能银行。它们可以从事各种金融业务,既可以从事长短期的信贷业务,提供贷款融资方式,满足企业和的融资需求;也可以从事证券投资和信托等业务,提供众多的金融工具满足企业和公众进行金融投资及理财的需要;同时还可以提供种类齐全的保障性和社会性金融服务。便利人们的社会经济生活金融活动。

全能银行与企业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请进来”即请企业的代表参加银行的董事会或顾问委员会、“派出去”即银行派人参加企业的董事会或监督委员会的办法,加强银行与企业间的密切联系。从企业角度说,由于全能银行可以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特别是从银行筹款更为可靠、及时,成本也低于金融市场或其他融资渠道,所以企业家们都愿和银行保持良好的关系,从银行取得长短期贷款和各种融资便利。

从银行的角度看,一方面,全能银行有利于形成一个稳定可靠的客户群,因为银行不仅可以通过直接持有股票控制企业,还可以代理企业在股东大会上投票,从而对企业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提高企业的质量,巩固银行与企业的关系;另一方面,全能银行可以对企业从开办到经营进行全过程积极参与,扩大银适用地区的经营范围和业务种类,如帮助企业进行创业和策划、募集股份、发行债券、提供贷款和多种金融服务等,提高银行的市场占有率和盈利水平。这些全能银行经营活动范围之广、资金力量之雄厚,使他们在经济和金融活动中占据主导甚至是支配地位,起着重要和主要的作用。这也是前西德国内资本市场比其他西方国家相比略欠发达的主要原因。可以认为,前西德的金融体系是一个相对集中的银行体系,这种全功能的银行体系不仅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市场经济中各单位的需要,而且为中央银行的金融控制奠定了良好基础。

3、银行监管署

弗莱堡学派认为,为了维护社会市场经济中良好的金融秩序,确保稳定的货币环境,仅有中央银行的金融控制是不够的,还必须进行严格的金融监督。他们认为,金融控制者和监督者因其职能不同,应该分别设立,不宜集于一身。基于这种理论,按照1961年银行法和1984年的银行法修正案规定,前西德专门设有银行监督署(The Federal Banking Supervisory Office ),该署由财政部代管,该局局长由总统任命。法律规定银行监管署的主要职能是监督银行的业务活动,防范风险以维护银行资产的安全性,防止出现银行危机,并对金融活动中的不良或违法行为进行阻止或惩处。为了顺利履行其职能,法律赋予该局相应的权力,如颁发和吊销银行营业许可证;制定营业条件和规则;制定和执行完整的银行报表制度;规定设计银行审计报告的形式和内容并指定银行审计师;并享有调查干预权等等。银行监管署是前西德中央银行进行金融控制的协助者和监管者。

根据“社会伙伴论”,弗莱堡学派特别倡导和强调金融全系中各组成部分之间密切合作关系。他们认为,银行监管署和中央银行之间是一种分工合作的关系,目标是一致的,双方应该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对金融业的控制和监管。银行监管署主要负责制定实施各种银行法规,履行法律手续;中央银行主要负责收集、处理、分析银行业务和财务报告等有关资料,双方共同对银行从开业、日常经营到市场退出的全过程进行监管,因此,这两个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双方互相合作,密切配合,例如银行监管署有权根据银行法制定一些具体的规章制度,但事先必须与中在银行进行协商并得其同意后再付诸实施;而中央银行在收到有关银行的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后,要将该资料及中央银行的意见一并转送到银行监管署,银行监管署再据此采取相应的措施。

弗莱堡学派认为,中央银行和银行体系之间也应该本着合作的精神互相支持。银行系统遇到资金困难或经营障碍,中央银行要给予再融资或其他帮助;中央银行公布货币目标以后,银行系统也要予以支持和配合。银行监管署和银行系统的成员之间也应该保持良好的关系,监管署不应妨碍银行业务的正常进行;而银行系统也应该自觉地接受监督,以维护自身的信誉和安全。

(二)金融法规体系

弗莱堡学派认为,在自由的市场经济中,健全的金融法规是金融活动的行为准则,也是维护金融秩序

的法律保证。制定并执行公正严密的金融法规,是政府责无旁贷的职能,根据这种理论,前西德确立了庞大健全的金融法规体系,其中最重要的是《德意志联邦共同国信用业法》和《德意志联邦银行法》,此外,还有众多的专门法规。除金融法规以外,对于银行业务活动还要遵守其他的相关法律,如《商业交易法》、《股份公司法》等等。

德国的金融法规体系不仅种类多,而具内容全面,对各种金融活动都有明确而详尽的规定,例如银行的开业条件、机构名称、各类从来人员资格、业务活动营运规则、报告义务和格式、存款保护、法律诉讼条件等,基本做到事必有法,有法必依,保证了德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完善。这种庞大而严密的法规体系既作为金融控制的手段,又成为实施金融控制的法律保障。

三、金融控制的重点和手段

(一)金融控制的重点

弗莱堡学派认为,金融控制的主要和首要任务是贯彻货币政策,实现公布的货币供应目标,稳定和维护社会市场经济的货币环境。因此,金融控制的重点应该放在货币供应上,包括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总额。由于以中央银行货币量表示的货币供应增长率的变化牵制着信贷总额,所以,金融控制的关键在于货币供应增长率。

怎样控制货币供应增长率才能实现货币长期稳定的目标呢?弗莱堡学派者认为,除了按照潜在社会生产能力增长率和可承受的通货膨胀(紧缩)率确定货币供应增长率以外,还应该将货币供应增长率按时间长度制订出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中期目标是指五年内的货币供应增长率,短期目标是指年度货币供应增长率。为了既能适应经济需要,又能保证货币稳定,他们提出控制中期目标更为重要。而短期目标根据每年不同情况,制定的年度货币供应增长率区间,可以允许有一定幅度的小波动,个别年份可以略高一些,个别年份可以略低一些,不必强求均等,但是五年内决不能突破既定的中期目标。这种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金融控制,被认为是德国中央银行稳定货币供应的一条经验。

(二)金融控制的手段

根据社会市场经济理论,作为金融企业的银行,其经营活动完全是独立自主进行的,中央银行无权直接干预他们的经济行为和经营决策,而只能在法律的保护下,运用经济手段进行调控,达到预定的目标。 他们认为,由于货币数量和信贷总额形成的渠道不同,运动轨迹不同而处于不同的层次上,因此金融控制也应该分层次进行,通过间接控制信贷总额实现既定的货币供应增长率目标。这种间接控制的手段主要是:

第一,利率手段。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以下三种利率:(1)再贴现率,即中央银行给予金融机构再贴现的利率。(2)短期放款利率,即中央银行协议利率,即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与各金融机构签订证券回购协议时的利率,称作“伦巴德业务”。(3)证券回购协议利率,即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与各金融机构签订证券回购协议时的利率。这三种利率都是中央银行可以自行决定的,变动他们就可以间接影响社会的信贷总额,进而控制货币量。弗莱堡学派把利率手段的功能和作用称之为“利率效应”。将其传导过程描述为:当中央银行提高这三种利率以后,货币市场利率和短期存款利率就会上升;接着债券利率和非银行机构持有的长期金融工具利率随之上升;利率上升后诱使企业和公众用一部分流动性资金购买债券或投资于长期金融工具,信贷成本的上升促使企业和公众减少对信贷的需要。随着国人信贷规模的缩小,货币供应增长率就会因此而下降。

第二,流动性政策手段。其中最主要的有:(1)通过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制约银行信贷扩张的能力。例如,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银行就被迫增加他们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为了保持其自身的流动性,不得不减少贷款的发放。(2)通过改变再贴现的最高限额,限制银行贴现贷款的业务。德国中央银行对每一家银行都规定其办理再贴现的最高限额,如果中央银行降低最高限额,银行就会随之减少其贴现贷款的数量。(3)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影响银行的资产流动性比率,调节信贷规模,进而控制货币数量。 长期以来,德国中银行运用这些手段,对货币供应和信贷总额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基本上实现了稳定货币的政策目标。


相关内容

  • 四种市场经济发展模式比较初探
    四种市场经济发展模式比较初探 商旅学院 2000级企业管理 喻佳泉 摘 要: 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已经由过去的美.日.欧三个支点变成为现在的 美.日.欧.中四个支点.研究美.日.欧.中市场经济发展模式有助于我们了解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本文对四个 ...
  • 20**年10月本科自考[西方文论选读]试题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013年10月<西方文论选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0个小题,共10分) 1.<伊安>是哪位文论家的作品( D ) A.亚里士多德 B.贺拉斯 C.王尔德 D.柏拉图 2.认为诗高 ...
  • 国内外生态城市规划进展综述
    国内外生态城市环境规划研究进展综述 Domestic and foreign the ecological urban environment planning Research Development XX 102601XXXX (河南大 ...
  • 霉菌中的伟大发现
    除了发明预防疾病的疫苗之外,科学家们还不断努力研究新的治病方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抗生素的成功研制.抗生素是一种能够有效杀灭病菌,或者让病菌的毒性降低的药物.第一个发明抗生素的人,是英国的亚历山大·弗莱明. 培养细菌 1906年,亚历山大 ...
  • 六年级基础知识归纳
    一.读拼音,写词语. zī xún liú lǎn jiǎn pǔ shěn yuâ sī suǒ quán suō ( ) ( ) ( ) ( ) ( ) ( ) kuí wú lí hēi zǔ zhîu jiâ yì jǔ sànɡ ...
  • 一次帮助改变两个人的命运阅读答案
    一次帮助改变两个人的命运 ①在19世纪末的苏格兰,有一位贫苦农夫叫弗莱明.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有一天他在干活时,忽然听到附近的泥沼地里有人呼救,原来,一个男孩陷了进去.眼看泥沼已淹到胸口,弗莱明立刻跳下去,奋力救起了男孩. ②这时,一位绅 ...
  • [春怨]三种英译本对比赏析
    [摘要]唐朝诗人金昌绪的<春怨>小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其英译本也不下数十种.本文选取了弗莱彻.宾纳和许渊冲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译文,根据汪蓉培教授的"传神达意"的理论,分别从达意.传神两方面来评析. [关键词]& ...
  • 发展政治学:政治发展研究的概念与理论
    目录 图书信息 内容简介 目录 编辑本段图书信息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2月1日) 丛书名: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平装: 294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开 ISBN: 7301099924 条形码 ...
  • [引用]引用 [精品赏析] 弗莱尼:40年教学的20条经验(一)
    前言:今天在火山的博客中看到这篇短文,感觉有太多的共鸣!于是想,虽然自己是一个仅是个经验并不丰富的教师,还是想就此作一番点评.淡一点感悟,我想,即便我的所思所想十分浅薄甚至有谬误,但若能引发"因教育而感动"的博友们更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