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历史期中试卷 - 范文中心

高一年级历史期中试卷

06/20

高一年级历史期中试卷

班级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成绩_________

(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空2 分,共60 分)

1、山东又称“齐鲁大地”,这一称谓源于古代的哪种制度( )

A .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2、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

A. 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 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 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了继位

3、从“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到“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反映了中国古代( )

A .分封制的废除 B .宗法制的消亡 C .刺史制的建立 D .内阁制的形成

4、秦朝的建立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过去的贵族政治。官僚政治最基本的特点应该是( )

A. 丞相掌握大权 B.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

C. 颁布秦律, 以法治国 D.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系统

5、“(秦朝)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材料主要反映了秦朝( )

A .开创了精细严密的监察制度 B.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

C .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贵族政治 D.中央和地方出现机构臃肿的趋向

6、学完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后,某班四位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拟定四个选题准备开展研究,这四个选题有明显错误的是( )

A. 《趣谈秦朝三公九卿制》 B.《论元代刺史制的实行及其影响》

C .《论西汉中朝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差异》

7、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

A .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 .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 .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 .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8、清代定制,官员任命由军机处等机构简选,最后由皇帝朱笔圈定简放。但自太平天国运动以来,不仅司道以下官员的任命,皆由督抚奏定,而且邻省督抚的任命,有时也要征求有力督抚的意见。这表明( )

A .皇帝的权力受到了限制 B .统治危机冲击中央集权

C .清政府已无力控制地方 D .地方政府掌握了行政权

9、据《明史》记载:朱元璋所设殿阁之职,对国家事务“鲜所参决”;“自正统后,始专命内阁条旨”;而“终天顺之世,李贤为首辅,吕原、彭时佐之”。以上变化表明( )

A .内阁首辅专权现象严重 B .内阁已成为法定中央行政机构

C .内阁取代六部掌管行政 D .内阁拥有参与国事决策的权力

10、史学家邓嗣禹说:“历代名臣贤相,十之八九,盖从此孔(科举) 穿过,不能谓未得人才也。然以盖世奇才,有不尽出身科场者。”这说明科举制( )

A .推动社会阶层的流动 B.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C .难以全面地选拔人才 D .促进文化教育的发展

11、我国某旅行社在安排某项目旅游景点时写道:“接折(阅读奏折) ——见面(请皇帝旨) ——述旨(拟皇帝旨意) ——过朱(皇帝过目确定) ——交发(下发旨

意) „„”,该景点最有可能是( )

A. 秦丞相府 B. 唐尚书省 C. 元中书省 D. 清军机处

12、史学家钱穆曾说;“从前封建时代,政府和家庭,有分不开的关系·现 在则不然了。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不再是一个一个家。”这一

变化 ( )

A.促进了“民本”思想的产生 B.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形成了“家国一体”的观念 D.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13、中国近代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

A .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B .长期闭关锁国状态呗打破

C .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D .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14、有专家指出: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在于“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土地问题”。下列各项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

A .金田起义B .《天朝田亩制度》 C .定都天京 D .《资政新篇》

15、下列近代文献中,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是( )

A 《海国图志》 B 《天朝田亩制度》 C 《资政新篇》 D 《孔子改制考》

16、朱德同志曾写过一首纪念遵义会议的诗:“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诗中赞扬的历史人物是( )

A .王明 B .周恩来 C .李德 D .毛泽东

17、遵义会议被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力挽狂澜”的一次重要会议。其依据是( )

①纠正右倾机会主义错误②提出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③从军事、组织、思想上彻底清算左倾错误④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④

18、电影《建国大业》讲述了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建国前夕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属于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是( )

A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B .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 .中共一大成立

D .中共决定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19、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里的“三个战役”是指( )

A .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进攻等战役 B .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等战役

C .辽沈、淮海、平津战役 D.渡江等战役

20、2011年12月2日海基会召开董事会,江丙坤被推举连任董事长,在历史上,海协会与海基会曾达成“九二共识”,这里的“共识”主要是指( )

A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 .海峡两岸实现“三通”

C .反对国际反华势力和“台独”分子 D .进一步扩大两岸交流与合作

21、列关于香港回归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 B.香港历史从此揭开了崭新的篇章

C .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D.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22、35、1980年,著名的意大利记者法拉奇询问邓小平,中国今后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邓小平回答:“只有________,从制度上解决问题。”你认为空格处最可能最恰当的说法是( )

A .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 B .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C .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D .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

23、对于“一国两制”构想,下面四位同学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其中最符合“一国两制”理论的是( )

A .许华:“一国两制”首先要坚持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B .赵明:“一国两制”会改变中国大陆的社会性质

C . 王山:“一国两制”只适用于中国,对其他国家不适用

D .李立:“一国两制”就是要改变港、澳、台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24、我国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程序,保证常委会组成人员充分发表意见,在基本达成共识的基础上进行表决,实行一人一票,按照多数人的意见做出决定。这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则是( )

A. 任期制 B. 代议制 C. 政治协商制 D. 民主集中制

25、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标志这一变革完成的是( )

A .解放战争的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26、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联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突出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

A .中美历经曲折,最终建立外交关系 B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 .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D .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27、毛泽东指出:“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训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对“一边倒”外交政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发展了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 B. 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外交孤立

C. 维护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 D. 缓解了新中国的经济困难

28、1978年7月,中国政府停止了对两个社会主义国家越南和阿尔巴尼亚的无偿援助;10月,邓小平访问日本,《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正式生效;12月16日,中美发表建交公报。上述外交行为反映出( )

A .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B .中国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全面恶化

C .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直接影响中国的外交方针、

D .新时期我国外交逐渐摆脱僵化意识形态的束缚

29、历史纪录片《周恩来外交风云》展示了周恩来这位共和国外交的奠基人物,以矫健的身姿活跃在世界外交舞台上的一系列事件。下列中国的外交政策由周恩来提出或阐发的是( )

①“一边倒”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求同存异”方针 ④“另起炉灶”

A .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30、2015年3月,欧洲议会议长马丁·舒尔茨在启程访华前表示:“毫无疑问,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展现出良好的领导才能。在中国的积极和有效的斡旋下,今年早些时候成功化解了朝鲜半岛政治和军事的紧张局势。”这表明( )

A. 中国有能力维护世界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B. 中国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

C. 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D. 中国有能力处理好与一些邻国的领土争端

二、综合题(共40 分)

31、(15分)阅读下列材料: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渺渺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玉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可。”

——《史记》

请回答:

(1)文中的“寡人”是谁?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3分)

(2)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寡人”最担心哪些人或势力会威胁到他的统治?针对这些威胁,文中的“寡人”采取什么措施来维护他的统治?(6分)

3)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中,“寡人”们和这些人或势力的矛盾演变呈现出怎样的规律或特点?(4分)

(4)从文中可知“寡人”开创的什么政治制度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你认为这一政治制度有何积极作用?(5分)

32、(15分)2011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民军队军装浓缩了党的奋斗历程。

请回答:

(1) 看图一请回答,图中人物指挥了哪次重要的起义,这次起义的意义是什么?(4

分)

(2) 看图二、图三,从图二到图三军装的变化反映了国共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

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国共关系的这次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5分)

(3) 图二、三、四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哪几个重要时期?在这几个时期中共领导的革命

军人的主要任务分别是什么?(4分)

(4) 看图四请回答,身着1948年军装的解放军取得了哪些重大军事行动的胜利。(2

分)

33、(10分)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

材料一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1)“跪在地上办外交”的状况何时得到根本改变(2分)

材料二

周恩来总理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

(2)以上图片分别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哪些外交成就?(4分)

材料三 以“小球转动大球”而作为“破冰之旅”载入新中国外交史册的“乒乓外交”曾经备受瞩目。对此事件周恩来总理引用《论语·学而第一》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中国政府心情,并开心地说“现在,门打开了。”

(3)结合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成就,指出“门打开”后“有朋自远方来”的表现。(2分)

材料四 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在中国的推动下,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2001年,中国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08年5月29日,是“联合国维持和平人员国际日”,2008年恰逢安理会授权向中东派驻第一个维和行动60周年。中国近年来对维和行动的参与和支持力度越来越大。

(4)从旧中国“跪着”办外交到当前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说明了什么?(2分)

历史必修一期中试卷答题卡

姓名______班级______学号______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每小题2分,30题共60分)

一、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总计40分)

31、(1)(3分)

(2)(4分)

(3)(6分)

(4)(5分)

32、(1)(4分)

(2)(5分)

(3)(4分)

(4)(2分)

33、(1)(2分)

(2)(4分)

(3)(2分)

(4)(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解析】西周实行分封制,在今天山东境内的是齐国和鲁国,山东由此又称“齐鲁大地”。

2、C 【解析】试题分析:本来题考查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即嫡长子继承制,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符合这一原则,故C 项正确。唐太宗不嫡长子,故A 项排除。兄终弟及也不是嫡长子继承制,故B 项排除。皇四了继位也不符合嫡长子继承制,故D 项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宗法制的相关知识,这属于复习备考的热点之一。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嫡长子继承制是核心。这种制度确立于夏朝,发展于商朝,完备于周朝,影响于后来的各封建王朝。后来,各王朝的统治者对宗法制度加以改造,逐渐建立了由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组成的封建宗法制。

3、A

4、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秦朝的建立”、“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最基本特点”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C 两项明显属于无关项,排除;D 项具有片面性,周朝时期就已经建立起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系统,只不过中央的的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罢了。进一步可知,B 项,即废分封,行郡县,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符合题意,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及其影响·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5、B

6、B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相关知识的把握。根据题干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B 符合题意, 因为刺史制度出现于汉武帝时期,与推恩令措施同时实行。元朝时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而A,B,D 的描述皆正确,皆可排除。综上,本题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刺史制度

7、C

8、B 【解析】根据材料“皆由督抚奏定”“有时也要征求有力督抚的意见”体现了中央与地方的权力之争,故A 项错误;根据材料“皆由督抚奏定”“有时也要征求有力督抚的意见”表明地方督抚权力日益扩大,冲击了中央集权,故B 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地方权力的扩大,但并不能体现中央对地方失控,故C 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地方对官员的任命有一定的干预,不能体现其掌握了中央行政大权,故D 项错误。

9、D 【解析】材料中“终天顺之世,李贤为首辅”不能说明专权现象严重,故A 项错误;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故B 项错误;即使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也不是题中的“内阁取代六部”,故C 项错误;材料中“专命内阁条旨”表明参与国事决策,故D 项正确。

10、C 【解析】材料突出科举在选拔“人才”方面的优劣,并未体现士人出身等社会阶层流动的一面,故A 项错误;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与材料“历代名臣贤相,十之八九,盖从此孔(科举) 穿过,不能谓未得人才也”相左,故B 项错误;根据材料“不能谓未得人才也”和“然以盖世奇才,有不尽出身科场者”可知,科举制在选拔“人才”方面有它的优势,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故C 项正确;根据材料“然以盖世奇才,有不尽出身科场者”不能体现,科举制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故D 项错误。

11、D 【解析】本题考查清朝的政治制度。从所给材料看,这一机构的人员没有决策权,只是传达皇帝旨意,显然这一机构的人不是丞相,经此可排除A 、B 、C 。这一机构只能是清军机处,答案为D 。

12、D 13、C 14、B 15、C 16、D 17、D 18、D 19、C 20、A 21、C 22、D 23、

A 24、D 25、D 26、D 27、A 28、D 29、B 30、B

二、综合题

31、(1)秦始皇(嬴政)。(1分)“六王咸伏,天下大定”,皇帝等皆可(2分)

(2)相权(或丞相)与地方割据势力。(2分)

措施: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4分)

(3)强化皇权,削弱并最终废除丞相;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4分)

(4)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或皇帝制度、或君主专制)。(2分)此制度促进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3分)

32、(1)南昌起义。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南昌起义中诞生了。

(2)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原因:日本大举侵华,使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影响: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推动了全民族的抗战,为争取抗战胜利创造了条件。

(3)图二: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或土地革命时期;图三:抗日战争时期;图四:解放战争时期。主要任务: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反动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

(4)三大战役、渡江战役、追歼残敌、巢匪。

【解析】考点:本题以军装为切入点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史实。第(1)问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1中的人物指挥了南昌起义;第(2)问从民族矛盾的角度分析国共关系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和影响;第(3)问联系教材知识归纳中国革命的不同时期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任务即可。

33、(8分)

(1)新中国成立或1949年10月(1分)

(2)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以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1971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4分)

(3)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出现与中国的建交热。(2分)

(4)弱国无外交;国家主权独立和实力的增强是国际地位提


相关内容

  • 高一历史20**年-20**年第二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潮南区东山中学高一级历史科期中考试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7.中国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其总体目标是为了 ( ) A.解决香港回归问题 B.解决澳门回 ...
  • 学校教学常规要求
    学校教学常规要求 为了加强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逐步实现教学管理的规范化,优化教学秩序,创设和谐奋进的教学环境,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教学常规要求: 一.备课常规要求 (一) 备课 1.备教材 (1)要 ...
  • 七年级历史期中测试卷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测试七年级上册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答案填在表格中(共45分) 1 )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 ...
  •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卷 (时量: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2分×20,共40分). 1.中国结束了100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始于 ( ) A.西藏和平解放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
  • 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物理试题 命题单位:荡口中学 命题人:华晓宏 审核人:华承贤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列车甲和乙并排停在某站,当甲车启动后乙车还未启动,此时列车乙内的一乘客看到自己所乘的列 ...
  • 高一地理下册期中考试试卷3
    2010-2011 学年度第二学期 汪清六中高一地理期中试卷 考生注意:本试卷共分二部分试题,总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 30 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 ...
  • 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说明:本卷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第I卷选择题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写到答题纸上. 第I卷(选择题 每小题3分 ,共36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 高一数学必修1期中考试
    汉寿五中2017下学期高一数学 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且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把答案填填在答题卡上) 1.设集合U ={01,,2,3,4,5},M ={0, ...
  • 高一英语期中考试试卷
    北京临川学校 2015--2016 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英语试卷 命题:武志军 考试时间:120 分钟 第一节 满分:150 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 20 小题:每小题 1.5 分,满分 30 分) 听下面 5 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