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经典阅读的意义及方法 - 范文中心

浅析经典阅读的意义及方法

10/30

  摘要:针对当今我国网民数量不断增多、经典阅读者数量不容乐观的现象,笔者分析了经典阅读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并阐述了进行经典阅读的方法,期望能启发人们回归经典阅读,坚持经典阅读,在经典阅读中提高自我、丰富自我,以更好地促进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经典阅读 意义 方法

  2013年,一名旅居上海的印度工程师孟莎美的文章《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受到广泛关注。书上写道“中国是一个有全世界最悠久阅读传统的国家,但现在的中国人却似乎有些不耐烦坐下来安静地读一本书。”此话不是空穴来风,不是胡言乱语。数据表明,我国居民书本阅读率连年低迷。而另一种现象,以“网上冲浪”为主要特征的浅阅读队伍却日益壮大。据CNNIC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5.91亿,较2012年底增加2656万人。

  针对此现象,有学者担忧,如果国民的阅读方式仅停留在渺如烟海的网络中,而忽视了以经典阅读为代表的书本阅读,这将不但不利于国人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的提高、甚至也不利于社会风气的发展和民族的历史文化传承。

  一、经典的含义

  19世纪的美国著名作家梭罗曾说“经典是人类思想最崇高的记录”。按现在通俗的说法,经典是指那些历世不衰、具有权威性、典范性、价值性的书籍。它是人类智慧结晶和永恒的精神财富。

  二、经典阅读的意义

  曾有人说过,读经典就是与伟人交流思想。也有人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是一个人的阅读史。阅读经典,可以让人从中得到思想指引、灵魂构塑和价值导航。

  1.经典阅读影响个人的成长

  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把阅读分为两种:为知识的阅读和为成长的阅读。显然,经典阅读就应属于为成长的阅读。

  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身患残疾的情况下,写出了长篇巨著《钢铁是怎么炼成的》。相信只有读过这本书的人,无不为书中表现出的浓郁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献身主义而感动着、激励着,从而成为无数读者精神生活重要的支柱,在一代又一代读者心中产生深远的影响。

  2.经典阅读影响社会的风气

  很多人感叹,在物质文明不断进步的今天,我们的精神文明、道德素质却没有得到同步发展,甚至一定程度上出现停滞不前、滑坡倒退的现象。举最典型的例子,当今社会上,当路遇倒地者,究竟该扶不该扶?这竟成了许多人纠结不已的问题,在生活中一度成为人们热烈讨论的话题。当作好事变成一件让人犯难、纠结的事,而且有可能发展成为普遍现象时,就应引起我们深刻的反思。究竟是什么让人心变得冷漠?在善良与丑恶面前,在担当与逃避面前,为什么有些人会习惯性地选择后者?为什么正能量的传播赶不上负能量的蔓延?这,不能不说和社会风气有关。社会风气的好坏取决于国民素质,而国民素质,谁能说和国民的经典阅读习惯没有关系呢?

  可以说,现今流行的以“快、泛、杂”为特征的浅阅读,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人们的道德水准、思辨能力、审美能力的提高,使人们降低了对事物的基本判断力,动摇了对基本价值的持守。

  3.经典阅读影响历史发展

  迄今为止,世界上印数最多、发行最广、翻译文种最多的书籍,非《圣经》莫属。《圣经》,可谓人类文学经典巨著。联合国公认《圣经》是对人类影响最大最深的一本书,特别是在西方国家,其价值观、政治、法律、文学、经济等方方面面无不打着《圣经》的深深烙印。

  在我国几千年文明历史进程中,文学经典灿若繁星。其中《儒学十三经》可谓是极具影响力的文学经典代表作,它对我国古代社会思想、政治、经济、法律、艺术等方面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甚至直到今天,其中的一些思想,也仍在为人们学习和运用。

  三、如何进行经典阅读

  在理解了经典阅读意义之后,如何进行经典阅读,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1.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阅读计划

  许多人觉得,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工作忙碌,没有什么空闲时间,所以很少去读书,更别提经典阅读了。我想这可能只是自己拒绝经典阅读的一个借口罢了,既然有时间上网冲浪、聊天、购物,怎么就没有时间去读书呢。所以,问题的关键是没有养成经典阅读的习惯。因此,依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经典阅读计划显得很有必要。简单的阅读计划主要包括阅读书目和时间合理分配即可。这种计划要切合实际,不贵在有多么宏伟,更贵在有多么坚持。

  2.选择一个好的阅读方式。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也早已发生了改变。笔者认为,进行经典阅读最好的方式,还是选择传统的纸质阅读方式更好。理由有三:一是纸质阅读方式既环保又方便,不像电子阅读那样需要一台电子设备并且要电源、网络的支持。此外,纸质阅读不会接受到电磁辐射,而且对人眼视力的影响有限。二是纸质阅读受外界影响小,可以专心的阅读。如果是采取电子阅读,很容易受到QQ、新闻或一些广告的干扰而分心。三是纸质阅读效果好,一些阅读时产生的疑惑可以很方便地在书中翻阅查证,也可以在笔记本上甚至是书上圈圈点点,即时写出自己的感想、心得,大大增强阅读效果。所谓“不动笔,莫读书”,讲得也是这个道理。

  3.积极利用图书馆的功能,享受图书馆的服务

  (1)图书馆资源丰富,能满足大众阅读需要。一般县级(及以上)图书馆均有较为丰富的藏书量,对于古今中外经典文学作品,都有一定数量规模的收藏。且藏书版本齐全,如既有文言文版本的,又有白话文版本,甚至是还有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精简版的,这样就适合了不同类别读者阅读需要。

  (2)图书馆的免费服务,为读者省去阅读消费。影响当代国人阅读率低下的原因之一,是在市场经济下,书籍价格偏高,特别是一些精装、铜版图书,往往因超出了人们心理预期而限制着购买欲望。而公共图书馆却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3)图书馆环境好,能让读者安心阅读、甚至变得热爱阅读。现代的公共图书馆,不仅有安静舒适的自然环境,也有淡雅圣洁的人文环境和读者至上的人文关怀。置身其中,仿佛徜徉在知识的海洋,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对知识的渴望、对经典的膜拜。从而会以一颗安静的甚至虔诚的心,陶醉其中、享受其中,获取养分,滋润心田。

  四、结语

  近年来,国内悄然兴起一股经典国学热潮。有学者认为,这是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上,人们在精神上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追求,它体现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自觉、自信,标志着民族精神的弘扬和民族文化的复兴。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J].互联网天地,2013(10):74

  [2]于丹.阅读经典 感悟成长[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1(2):55-61.

  [3]安卫华.浅议我国经典阅读现状及推广经典阅读的意义[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4):70-71.

  [4]苏超.党报评当前这股国学热:热潮中要冷思考[J/OL].2011-04-22.2014-05-18.


相关内容

  • 浅析中国传统吉祥纹样"云纹"之历史脉络
    浅析中国传统吉祥纹样"云纹"之历史脉络 论文关键词:吉祥纹样 起源 论文摘要:云纹为何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并得以世代沿袭,文章从云纹的起源.演变及种类进行了分析. 传统吉祥纹样是在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先人们在劳作的过程 ...
  • 人工智能在自动控制中的应用浅析
    人工智能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浅析 姓名:蔡志威 学号:2011080911 专业:电路与系统 摘 要:现如今,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全球最普及的信息技术, 人类的大脑是最为发达的机器,计算机所有的编程都是效仿人类的电脑,对其信息进行采集.分析 ...
  • 浅析三十六计第一计--瞒天过海
    浅析三十六计第一计--瞒天过海 战场上的伪装之术,自古有之.中国春秋末期孙武在他的<孙子兵法>中就谈到:"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在三十六计中也就是瞒天过海这一条 ...
  • 浅析[格列佛游记]中陌生化手法的运用
    浅析<格列佛游记>中陌生化手法的运用 作者简介:翟伟伟(1988.12-),女,山东人,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化. (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 上海 201306) 摘 要:"陌生化 ...
  • 英汉委婉语的跨文化对比研究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中英颜色词内涵对比分析--<骆驼祥子>个案分析 2 礼貌,商务信函的灵魂-礼貌原则及其在商务信函中的应用 3 从语用角度和文化角度浅谈隐喻的翻译 4 Verification of ...
  • 合作原则下幽默的语用分析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试论爱伦•坡的作品在当时遭受非议的必然性 2 外贸英语函电的文体特征及翻译对策 3 从简爱和安娜卡列尼娜的不同命运看女性意识的觉醒 4 场独立和场依存对不同主题阅读材料的影响研究 5 A St ...
  • 浅析王小波_黄金时代_的语言特色_喻越
    名篇探赏 2010.06 文学教育 浅析王小波<黄金时代>的语言特色 喻 越 内容摘要:作为九十年代文坛一位特立独行的作家,王小波用自己的独特的语言风格为我们演绎出了<黄金时代>这部"宠儿".本文 ...
  • 浅析西部牛仔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探讨星巴克多样化顾客关怀及其推广性 2 <白鲸>与<老人与海>中的海之意象分析 3 美国价值观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的体现 4 浅谈商务合同 5 浅议中西 ...
  • 英汉恭维语对比研究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从违反合作原则看英语广告语言 2 社交活动中肢体语言的研究 3 英语学习中语法的功能 4 商务合同的语篇特征及其汉英翻译策略 5 论<野性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 6 浅析好莱坞英雄主 ...
  • 小学阶段中华经典诵读教育价值研究
    青少年中华经典诵读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几年来的教育改革,让更多的人开始深层次的对教育进行了思考.偏重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缺乏文化的熏陶与人格的培养,是中国文化的传承出现了断层,是国民素质下降心胸不广.涵养不深,是一代少年儿童成了挣分的机器.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