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作文教学中说明性评价方法的运用 - 范文中心

关于语文作文教学中说明性评价方法的运用

09/17

关于语文作文教学中说明性评价方法的运用 作者:吴双

来源:《速读·中旬》2015年第02期

摘 要:随着科学社会的飞速发展,教育事业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对于小学阶段的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说明性评价方法进行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小学阶段;作文教学;评价

一、小学作文评改的重要性

由于在现代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作文评改则是作文教学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其含义是指在作文的基础上,对学生作文写作中存在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归纳;通过批阅,让学生可以知道自己写作作文的亮点和缺点,发扬亮点,纠正缺点,从而全面提高作文写作的水平,因此,作文评改是一个提高学生的作文心理品质,不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学生语言的意识性,提高写作效率的过程。但是,纵观历史,在传统的作文教学当中,批改作文完全是语文老师说了算,作文评语也大多公式化、模式化,诸如:中心是否明确,重点是否突出,详略是否得当,层次是否清楚,语句是否通顺等。这些传统的评改方式缺乏创新,无形中剥夺学生的自主性,同时强调学生共性的发展,有意无意地扼杀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小学作文评改要从单一走向开放和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小学作文教学中评价的原则

语文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改,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鉴定,同时也是教师与学生感情交流的渠道。好的评语,不仅能够矫正学生作文中的失误,而且能够保护学生的创作欲望,从某种意义上讲,还能够促使学生人生道路的转变;而坏的评语,则会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厌恶感,乃至对语文学习失去信心。

1.抓住要害,突出重点

(1)教师要对全文作一浏览,找出错别字、病句和在行文方面不规范的地方,提出改正方案。

(2)教师要从文章的脉络结构上把握中心思想,看题目、看句子、看层次、看段落;再次,教师要从文章的写作手法上着眼,对文章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修辞手法的运用等方面加以剖析。

(3)在完成对思想、结构、特点评析的基础上,教师要写出全文的评语。

2.实事求是,恰如其分

学生完成一篇作文往往下了很大的功夫,期待着老师给一个好的评语,最好是一番表扬。满足学生心理上的要求,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的一种良方。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予以恰如其分的评价,既不夸大其优点,又不舍弃缺点不谈。讲优点要做到全面,最好是通过比较的方式,将学生前一篇习作的缺点同该篇的优点相比,给予肯定;谈缺点要从善意出发,融情于笔端,开导如流,恰当中见真谛,反思中做修正,让学生从评语中了解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增强写好作文的信心并能刻苦写作。

3.恰当褒贬,掌握分寸

教师在给学生的作文下评时语,要做到恰当褒贬,更多的是肯定优点。教师在提出学生的缺点时,最好不要与上一次的重复,达到让学生在几年内克服写作中的缺点的目的,从而与时俱进,篇篇更新。

三、小学作文教学中说明性评价的方法

1.说明性评语要有感染力

作文评语其实也是教师的作品,那种文字优美而富有个性的评语,那种字字珠玑、掷地有声的评语,则是一种精神愉悦的审美享受,会在无形中感染学生。如关于写景的作文,教师一般会写这样的评语:要观察,仔细观察。学生觉得这样的评语枯燥无味。如这样写:“美是到处都有的。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乏发现。文章的语言流畅,也写出了老师的感受。你是老师的知音,希望我们共同切磋,在文学的百花园里采集鲜花一束。”虽意思一样,但让学生领略到了教师的文采,且让学生铭记于心,让学生感到教师也是一个文学高手,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反之,如果学生的作文文采斐然,而教师的评语干瘪无味,那是极不相称的。 另外,在写评语时可适当运用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力求新颖活泼。这样的评语一定会受到学生青睐。

2.说明性评语要有激励性

学生将辛辛苦苦完成的作文交给教师,希望得到教师恰当的评价。教师积极热情的期望,会感染学生,所以写评语时要尽量挖掘学生的潜能,寻找闪光点。学生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决不只限于模仿。

3.说明性评语要有侧重点

“语句通顺,层次分明,但语言欠生动,中心欠突出……”这样空洞的程式化的评语屡见不鲜,这些都无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评语应该根据写作训练目标,有所侧重地写出,不宜面面俱到。

作文的说明性评语要侧重多批优点。多批优点,也是对学生的鼓励。通过一篇习作的批改,提出一个主要缺点让学生重视。如果把所有缺点都罗列出来,会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造成自己作文不行的错觉,进而丧失进取心,所以语文教师务必要谨慎。

四、如何做好作文课堂评讲工作

作文评讲应该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找出作文中一般学生普遍存在的而且具有倾向性的通题;最后是以评讲的作文为例,讲一点语法、修辞、逻辑、写作知识和文学常识。教学活动是两方面的活动,只有教师的积极性而没有学生的努力配合是不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的。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真正让学生受益,教师就应该多采用启发式教学。还可以让学生自我介绍心得、体会,教师加以补充,一般是选择程度较高或中等程度又有显著进步的学生,介绍写作或修改的心得体会。事先教师可辅导学生写好讲稿,告诉他们讲什么,怎样讲。比如从实际出发,注意观察生活,多看多想,注意积累等,重点应是学生个人的心得和体会。在学生讲完后,教师再进行概述和补充,把该学生这次作文有较大进步的主要原因强调一下。在尊重学生劳动成果的前提下,教师运用灵活恰当的作文批改和评讲方法,不仅有利于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更能满足学生对作文的期待心理。

五、结束语

总之,作文评改作为作文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作用不言而喻,因此,老师在给学生写作文评语时,生搬硬套的谢谢模式化的批语。评语通过与学生无声的交流,好的评语不仅能提高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其写作热情,促进学生作文能力,使得学生作文写作和教师作文教学更轻松,而且对学生未来的社会行为产生长期而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沛.“读·悟·写”一体化教学尝试[J].语文教学通讯,2011(17)

[2]石义堂、李守红.作文教学要加强修改文章的指导[J].中学语文教学,2013(11)


相关内容

  • 关于针对尝试校本写作的解释
    HR Planning System Integration and Upgrading Research of A Suzhou Institution 尝试校本写作 引导回归本真 内容摘要:本文从目前初中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入 ...
  • 专题讲座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
    专题讲座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 赵文娟 导入 : 评价 =考试吗 ? 评价≠考试 考试多为纸笔测验,一般用于水平性评估和选拔,且由于纸笔测验形式的限制,其内容多集中在知识.技能和抽象的思维和推理方面.评价包括多种形式和方法,考试只是评 ...
  • 关于任务型作文题的认识
    关于任务型作文题的认识: 作文试题考查明确增加了任务驱动的导向.如全国卷作文题拓展了材料的功能,在材料一如既往地引发考生思考.激发写作欲望的同时,还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发挥材料引导写作任务的功能,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 ...
  • 20XX年青龙县小学语文质量检测试卷分析
    青龙县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小学语文四.五.六年级质量检测试卷分析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小学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严格按照局长和教研室的命题要求进行命题,本着"既紧扣书本,又略超越书本:既注重基础知识,又重 ...
  • 四年级作文指导
    一.写作教学新理念的核心是还原作文的本来面目 写作教学新理念的核心是还原作文的本来面目,这从"课标"第17页"3. 关于写作"的教学建议的第一段就可以看出来. 1. "课标"说:写 ...
  • 文献综述格式及技巧范文大全(2格式2技巧4范文)
    文献综述格式及技巧大全(2 格式 2 技 巧 4 范文)第一个文献综述是在对文献进行阅读.选择.比较.分类.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研究者用 自己的语言对某一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叙述的情报研究成果.文献的搜集.整理.分析 都为文献综述的撰写奠 ...
  • 现代信息技术论文
    类 别:中小学信息技术 题 目: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单 位:周口市扶沟县城郊乡第一初级中学 作 者:王瑞侠 作者简介:王瑞侠 女 1972年12月出生 . 1992年6月毕业于周口师专. 中学一级 . 教 龄20年. ...
  • 超越"三要素":高中议论文教学的转变
    超越"三要素":高中议论文教学的转变[转载] 文体内涵的转变:由"议论文"到"论辩文" "议论文"作为一种文体提出,在20世纪初期──当时我国写作理论借鉴西方, ...
  • 超越"三要素":高中议论文教学的转变
    文体内涵的转变:由"议论文"到"论辩文" "议论文"作为一种文体提出,在20世纪初期──当时我国写作理论借鉴西方,将文章分为记事.叙事.解释.议论(论辩)等类别[①].叶圣陶.夏丏 ...
  • 课堂教学中如何用好评价语_课堂教学学生评价案例
    课堂教学中如何用好评价语 ---课堂教学学生评价案例 刘万平 (张掖市临泽县城关小学,甘肃张掖 734200) 新课程呼唤充满活力的新课堂,新课堂呼唤"以学 生发展为本" 的新评价.天真可爱的小学生非常看重教师的评价.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