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单元 - 范文中心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单元

11/02

1.1 区域的基本含义

1、区域:一定的地域空间。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如:气候区、内流区、行政区、地形区。 2、区域的基本特征 1) 2) 3) 4)

具有一定的界线(模糊的和明确的)如:温带和亚热带的界限是模糊的。陕西省和山西省的界限是明确的。 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的差异性

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如:山西作为一个区域其优势是煤炭资源丰富;商业区其功能是进行商业活动。 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

3、区域的空间结构

1)区域的空间结构——区域中各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2)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与区域中各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如:沿河分布的城市,其空间结构是带状分布;平原地区的城市空间结构是团块状。

3)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因素 自然地理条件 社会经济活动 人口状况 城市化水平 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 4)区域空间结构的类型

5)区域空间分布形式:农业通常表现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岛状 。 4、区域的产业结构

1)区域产业结构——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2)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

3)我国三次产业划分:第一产业:农业(种植、林、牧、渔);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除第一、二产业外的其他。 4)区域产业结构的表现: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为比重;三次产业结构的结业比重;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 5)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空间)

①传统的农业区域和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 ②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

③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三产业比重较大,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出“三、二、一”的格局。 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时间)

①区域发展前期——农业经济占相当大的比重 ②工业发展时期——工业经济比重迅速上升

③后工业化发展时期(区域发展后期)——第三产业比重及速度超过第二产业,形成“三-二-一”格局。 补充1】热带沙漠——炎热干燥,降水稀少,河流短缺,植被稀少,沙漠广布,沙丘连绵。

热带雨林——终年高温多雨,水源充足,树木高大稠密,成层分布,四季常绿,动植物种类繁多。 热带草原——一年分为感激和湿季,温带草木葱茏,生机盎然,干季枯黄,一派衰落景象。 高山地区——水热随高度而变化,自然景观垂直变化明显。

2】分析交通运输的变化:交通运输方式(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线路密度(小、大)、线路分布形式(线状、网络状)

1.2 区域的发展阶段

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标志

常用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 综合性指标——人文发展指数(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 2、区域各发展阶段的特征

3、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的问题:①产业结构不合理,部分资源枯竭②生产设备老化,技术工艺滞后,产品竞争力低③环境污染严重④就业矛盾突出⑤经济体制落后

4、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出路:①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②改进技术工艺,全面改造提升加工制造业,实现技术创新;③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投身于国际市场;④治理环境污染;⑤调整产业结构 ;⑥国家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较大支持 5、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匹兹堡的发展历程 1) 2)

在美国建国初期,美国处于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匹兹堡作为区域核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以第一产业为主,虽然匹兹堡附近有丰富的煤铁资源和水资源及其便利的水陆交通,但是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没有发展钢铁工业。

工业化阶段,也是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成长阶段随着宾夕法尼亚运河的开通以及铁路的修建,钢铁业迅速发展。匹兹堡作为早期的中心城市逐步发展,并涌现出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布法罗等工业城市,工业化区域不断扩大。匹兹堡作为区域核心,去发展速度远远快于区域内的其他地域。与此同时,匹兹堡也出现了环境污染、生态恶化、人地关系紧张等问题。 3)

近半个世纪以来,美国东北部进入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由于资源衰减、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出现,匹兹堡及其附近地区的钢铁产量下降,而美国西部的硅谷、南部的休斯顿等新兴的工业中心崛起。

1.3 区域发展差异

1、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地带划分的依据: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水文状况、植被、土壤等)、经济基础(农业和工业基础)、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 2、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东部:沿海12省区(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琼、桂)(注:未包括港、 澳、台地区); 中部:9个省区(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赣、湘); 西部:10个省区(陕、甘、宁、青、新、云、贵、川、渝、藏) 3、东部与中西部的发展差异

①、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东高西低,东快西慢

②、产业结构:东部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中、西部,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南轻北重,东轻西重” ③工业化:东部进程快,中、西部相对滞后;东部的工业产值明显高于中、西部;中、西部以传统型工业为主体。 城市化:城市化水平上东高西低,城市综合实力东高西低,城市分布密度东密西疏。 ④、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时间上东早西晚,程度上东高西低

4、对外开放的原因:①有利于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本地的技术和管理水平②有利于积极融入国际市场,及时把握研发动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提高产品竞争力。 5、改革开放的时空差异(见课本P19图)

时间角度: 1980年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1984年开放I4个沿海城市 1992年全方位

空间角度(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 到片(长江、珠江三角洲; 闽南三角地带; 山东、辽东半岛等) 再向中西部推进(但目前中西部的开放城镇仍是点状分布:长江沿岸、边境、省会,开放程度上不及东部沿海地区) 6、南方与北方的差异

7、西部大开发

范围:10+2+3(西部地带10个省区、内蒙古、广西两个自治区。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和吉林延边3个自治州也比照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实施开发开放)。

优势:矿产、油气、水能、土地资源等有突出优势,发展潜力大

劣势:西部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生态环境 脆弱;产业结构不合理。

措施:①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 ②加快优势资源开发, 发展特色产业; ③发展科技教育, 积极推进科技创新; ④扩大对外开放⑤抓好产业结构的调整。

意义:①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②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③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④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4 区域经济联系

1、当今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欧盟、东盟、APEC 等)和经济全球化(跨国公司、国际贸易等)。 在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下,要进行区域经济合作。

2、区域经济联系的形式: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资源跨区域调配;产业转移。

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①原因:能源资源以及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匀;社会发展的需要,资源不足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意义: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南水北调

2)跨流域:连接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 3)格局:“四横三纵” 4)三条线路的优缺点

东线 优点:有京杭运河现有河道及沿线湖泊可以利用。工程量较少,建设成本低; 缺点:水质较差 ,黄河以南需逐级提水,耗用大量电能,运行费用高 中线 优点:可以自流、水质好; 缺点:需挖掘渠道,工程量很大。

西线 优点:为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和山西6省区提供灌溉、城镇生活和工业用水,促进西北内陆地区经济发展 改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水质最好,既可缓解华北缺水,又可缓解西北缺水; 缺点:地形复杂,工程量大。 5)南水北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对受水区的有利影响:①增加水量,有利于水循环 ②减少对地下水的开发,防止地面沉降和海水倒灌, 有利于水土保持 ③增加地表水和土壤含水量 ④有利于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 对受水区的不利影响:某些地区会出现土地次生盐碱化

对调出区的有利影响: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促进经济的发展 对调出区的不利影响:破坏植被,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5、西气东输 1)线路

②西气东输主体工程经过新、甘、宁、陕、晋、豫、皖、苏、沪等省。

③西气东输主干线管道要穿越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宁夏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和太湖平原等地形区。 2)意义(有利影响)

⑴对资源调出区 ①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西部大开发,拉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②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③发展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学工业,推动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④改善能源结构,减少对植被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⑤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带动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 ⑵对资源调入区 ①优化东部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②有效改善大气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③缓解东部能源紧张状况,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①破坏植被及地表保护层,土地退化;②工程建设中隔离动物活动的通道,引起物种资源的流失;③造成植被破坏,局部生态环境恶化,加剧环境恶化,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增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④将对保护价值较高的众多文物古迹和雅丹地貌造成损失。 6、西电东送

1)原因①我国是世界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但分布不均,集中在西南、中南和西北地区。②我国煤炭资源也集中在山西、陕西、内蒙古等省 ③我国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能源资源非常短缺。 2)线路

北通道:将的水电和省区) 的火电输往 中通道:将的水电输往主要水电站有二滩、葛洲坝、三峡)

西通道:将的水电输往主要水电站有天生桥、岩滩、龙滩) ,开发贵州等地火电作为补充。 3)意义(有利影响) ①保证东部地区能源供应,加快西部资源开发,拉动相关产业,增加就业机会 ②变西部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缓解东部能源紧张的状况,促进东西部地区经济共同发展。 ③水利工程的建设还具有防洪、灌溉、航运、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 ④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⑤减轻能源运输对铁路的压力。

4)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调出区:资源减少,地面沉降,生态破坏(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污染(大气、水、固体废弃物污染),产业层次偏低等。 调入区:大气污染、废渣处理等

7、产业转移(发达地区到不发达地区) 1)迁移的原因(推拉理论)

发达地区:①城市病的出现(地价上涨、住房困难、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工资水平高、就业困难、社会治安不稳定); ②环境意识的加强;③占有更广阔的市场;④降低生产成本;⑤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不发达地区:①地价便宜,工资水平低;②环境意识薄弱;③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的改善;④招商引资等优惠政策的吸引。 3)产业转移的影响

对迁入区的影响 利:①大量的资金投入及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 增加就业,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②缩小区域社会经济差距;弊: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对迁出去的影响 利:①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促进经济的发展;②减缓当地的人地矛盾(住房困难、交通拥挤、社会治安差)及环境污染; 弊:降低就业率。

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1、荒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

2、荒漠化的类型 ①沙质荒漠化(沙漠化)——我国西北地区 ②石质荒漠化(石漠化)——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③水土流失(黄土高原)④土壤次生盐碱化(华北平原、渭河平原、河套平原、松嫩平原) ⑤红色荒漠(南方低山丘陵的水土流失) 3、荒漠化的征兆

4、荒漠化的过程 植被破坏,地面裸露,风沙侵蚀+水土流失,土壤中水分和养分流失,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荒漠化景观。 5、荒漠化“三区”——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三退”——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 “三化”——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碱化“二因”——人类国度经济活动、气候变异 6、荒漠化形成的原因

自然原因: ①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②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周围有高大山脉,阻碍了海洋水汽的进入 ③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降水稀少,蒸发强,大风日数多,且多集中在冬春两季 ④河流:河流少,多为内流河,水量少 ⑤植被:覆盖率低,主要为草原、荒漠,对地表的保护作用差,多沙质沉积物

人为原因: 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过度砍伐 ②水资源利用不当

7、荒漠化的危害 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土地沙化、土地退化,使土地生产能力下降,影响播种面积和生产产量,可能导致食物短缺②破坏基础设施:流动沙丘埋没村镇、交通线路、水库、灌渠、良田③对交通的影响:流动沙丘淹没公路、铁路,威胁交通安全;沙尘暴降低大气能见度,机场关闭,公路停运④影响人们的生活:荒漠化崎岖为沙尘暴提供充足的沙源,恶化人们生存环境。 8、荒漠化的治理措施 ①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②控制人口增长 ③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大力宣传教育,进行生态移民 ④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退耕还林、换草,封沙禁牧 ⑤禁樵禁采,解决生活能源问题 ⑥合理用水,发展节水农业⑦利用生物措施(如:“三北防护林”)和工程措施(设置草方格沙障)构筑防护林体系,植树种草,防风固沙 9、荒漠化防治的具体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生物

施和程措构筑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宜林则林、宜牧则牧

10、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古长城以南,秦岭以北)

(1)自然原因:①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易被流水侵蚀 ②夏季降水集中,而多暴雨,流水冲蚀严重③地表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持的能力差 人为原因:①植被的破坏(过度开垦、放牧、樵采)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如:轮荒 ③开矿

(3)治理措施(小流域综合治理) ㈠保塬:①平整土地,增加水流入渗,减少地表径流②营造护田林网,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 ㈡护坡:①缓坡修筑水平梯田发展林果基地 ②封坡育林育草 ㈢固沟:沟道打坝建库,拦泥蓄水,支沟分段营造防护林 11、红色荒漠(红壤的水土流失)南方低山丘陵(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雷州半岛以北) ⑴自然原因:①山地丘陵为主,地形坡度大 ②降水多,降水强度大,地表侵蚀作用强烈 人为原因:①人多地少,开荒种地②能源缺乏,砍伐森林③植被破坏,加重了水土流失 ⑵治理措施——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走立体农业之路)

㈠水土流失的治理①解决能源问题。⒈推广生活用煤⒉推广节能技术——节能灶⒊发展沼气,营造速生薪炭林⒋发展小水电 ㈡红壤改良①封山育林,植树造林②肥力低——种绿肥,施矿质肥料③酸性强——施石灰中和④土质黏重——土壤中掺沙子 12、我国北方的沙尘暴及其危害和对策 沙尘暴多发的原因 1) 2) 3)

根本原因:西北部地区生产力水平较低,人口增长过快过多,人口素质较低,。

地表原因:过度放牧,无度开发、开垦,滥挖药材,草场遭到破坏,荒漠化不断加重和扩大是造成沙尘暴的。

天气原因:气候异常,北方持续干旱,气温又普遍偏高,春季多风是北方气候固有的特点。这是由于内陆入春后地表温度迅速升高,气压差异较大,就会形成较大的风;北方的春天多浮尘,是因为北方是沙质土,此时温度回升迅速,且又少雨,土地解冻后,水分被蒸发,土地墒情较差,大片没有职务覆盖的土地呈干松状态,遇风而起,形成浮尘、扬沙乃至沙尘暴天气。同样,南方之所以遇大风也不会出现,一是南方以粘质土为主,而是南方多雨,三是南方植被覆盖率较高。近年来北方持续干旱,气温又普遍高,地表非常干燥,这就为沙尘暴的形成准备了充分的条件。为此我国北方地区连续出现沙尘暴天气。 沙尘暴的危害——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大气污染。

沙尘暴的治理对策 ①加强法制,完善机制,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牧区生产方式和牧场生态状况,提高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效益,改善农牧民生活是根本途径。②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是关键。③进一步营造“三北”防护林,扩大防护林面积,提高防护林质量,使“绿色长城”更加坚固耐用。④在荒漠化地区,要坚决地退耕还林还草,只有多种林草,才能固住泥沙,挡住风沙,改善生态环境才是根本出路。

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1、定义: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按内容分:沼泽、河流、湖泊、浅海滩涂、草甸、水塘、稻田、水库、人工河、人工湖、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等。 按形成原因分:天然湿地:沼泽、河流、湖泊、浅海滩涂、草甸等 人工湿地:水塘、稻田、水库、人工河等 3、湿地的特点地表常年或经常有谁,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度地带。

4、我国湿地的分布 ①我国湿地类型多样,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山,都有较为广泛的分布;②沿海、沿江、沿河、临湖分布广泛,东多西少,湿地分布不均匀。

5、我国湿地的类型 ①沼泽湿地——东北三江平原湿地 ②湖泊湿地——洞庭湖湿地、鄱阳湖湿地 ③河流湿地——长江下游湿地 ④浅海、滩涂湿地——海南岛红树林湿地 ⑤人工湿地——水库、池塘 6湿地的作用

①生产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农副产品——资源的宝库 ②提供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生命的摇篮 ③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天然空调机 ④涵养水源,调蓄洪水——天然水库 ⑤净化水中污染物质——地球之肾 ⑥众多鸟类的栖息地——鸟类的乐园 7、湿地资源存在的问题 ①天然湿地的数量减少,面积减小 ②天然湿地的质量在不断下降 ③生物多样性减少 ④湿地水污染严重 ⑤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 ⑥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降低

8、湿地资源问题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 ⒈蒸发(气候变暖,蒸发旺盛)⒉泥沙淤积 ②人为原因 ⒈人口的快速增长(根本原因)⒉变湿地为耕地,如:围湖造田,开垦沼泽为耕地等⒊砍伐森林,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湿地泥沙淤积⒋过度对湿地淡水开发利用,如:引水灌溉 ⒌滥捕滥杀,破坏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⒍向湿地排放污染物

9湿地不合理利用⒈开发湿地为耕地⒉砍伐森林⒊过度捕捞⒋泥沙淤积⒌环境污染⒍水利工程建设不当⒎引进物种干扰⒏城镇建设 10、湿地资源保护的必要性 ①湿地资源的破坏,严重威胁到居民的生存环境和区域的持续发展 ②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将会给我们更多的经济效益,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 11、湿地资源保护的措施(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的方式)

①控制人口规模 ②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的意识,加大湿地保护的投入 ③退田还湖、还沼泽④大力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泥沙淤积 ⑤合理利用湿地水资源 ⑥防止水污染 ⑦禁止滥捕滥猎,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野生动物 补充 洞庭湖湿地“鱼米之乡”

1、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丰富 地形: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河湖:河湖密布,水产养殖业发达

2、洞庭湖的功能 ①产出:生产人类需要的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动植物、矿产、水产)、生活资料 ②调节:调节气候,调蓄洪水 ③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 ④降解:净化水中污染物质 ⑤其他:美化环境,旅游,航运,各种动物的栖息地

2.3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1.3.1基本概念

水系/河系——降落在地面上的雨水在水流集中流动的过程中,构成了脉络相通的河流系统,叫水系或称河系。 干流——一般是指水系中的河道长、水量大、流域面积大的主河道。

支流——水系中除干流外的所有河流都称为支流。支流的分级方法是:把直接注入干流的河流称为一级支流;把直接注入一级支流的河流称为二级支流,依次类推。

分水岭——相邻水系或河流之间的山岭或河间高地,称为分水岭。 流域——分水岭为边界的河流集水区域称为该河流的流域。 1.3.2河流对人类的重要性

河流具有供水、航运、灌溉等功能,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关系密切,人类文明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世界上的人口、城市也大多位于河流的中、下游平原地带。 1.3.3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

1、田纳西河概况: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奈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

2、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利用区位分析法分析)

3、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社会经济背景

4、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治理(可以用到其他流域的开发与治理中,模式基本相似) 流域治理的核心——水资源综合开发(梯级开发——修水库或是修大坝)

①发电——山地多,起伏大,河流落差大,修建大坝,可以很好的发电 ②内河航运——水流急,水位季节变化大,修建大坝调节径流,趋于和缓,便于航运③拦蓄洪水,减少洪灾——降水年内变化较大,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雨季易出现洪水④旱季灌溉⑤旅游⑥水产品养殖⑦基本上水库,大坝都有“发电、航运、防洪、灌溉、旅游、养殖”的作用。

大坝上游:受水库影响,河流水位明显上升,河流流速较修筑前慢。受水库蓄水影响,河流流速减慢,泥沙淤积,河床上升; 大坝下游:受水库的调节作用,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较修筑前平缓。受水库季节性防水的影响,下游河床受到流水的侵蚀作用,河床下降。

6、水库在可持续发展中,面临什么严峻的自然环境问题?

①水库容易引起你傻以及,严重影响水库寿命期②引起水库上游泥沙沉积,容易引发洪涝等灾害 ③容易引起地震等地质灾害,威胁水库的安全④上游污染加重,使水库水质变坏 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2.4.1美国农业生产条件

㈠自然条件①位置三面临海,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北邻加拿大,南邻墨西哥湾②气候大部分属于温带和亚热带,气候类型多样,水热条件适合栽培多种多种农作物,热带气候缺失,热带作物需要进口③地形为三大纵列带,在落基山脉和阿巴拉契亚山脉之间,是广阔的平原 ,中部平原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农业机械耕作和大规模经营,山区有利于发展林业和畜牧业 ④土壤温带草原气候区的黑土和密西西比河冲积平原的沃土 ⑤水源 密西西比河流经,五大淡水湖群附近,美国年降水量丰富 ㈡社会经济条件①市场——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对农业区域专门化起了决定性作用。②交通运输——完整而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世界上最完整而广泛的储运系统,加快农产品的流通和出口,促进农业地域专业化的发展。③人口密度——人口密度小,地广人稀(930万km 2,2.3亿人口)。劳动力缺乏,为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提供了可能,农业生产率高,商品率高。④工业和科技——高度发达。为农业生产提供机械设备和最新科技成果,提高了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⑤国家政策与法规——执行力强。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专业化和区域化。 2.4.2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1、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2、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是指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专业生产区。

3、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目的——在于根据不同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以及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对种植业和畜牧业进行合理布局,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4、农业地区专门化生产的意义——可以充分发挥农业自然资源优势,更好地利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装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5、美国农业的专业化生产带

7、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其对我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影响

8、根据东北地区地形和气候特点,分析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

2.4.3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美国政府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精确农业、“处方”农业;

生态农业——按照持续发展的观念,把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农村经济有机结合起来的持续发展模式,它最大优势在于减少污染,降低成本,保护生态环境。

有机农业——在肥料的利用上,不是大规模投施化肥而是使用粪肥和绿肥,这样避免了土壤的酸化、板结及环境污染,做到秸秆还田,补偿土壤有机质肥力,维护农业生态环境向良好方向发展。 精确农业——卫星导航理性化分析,生产决策系统。

处方农业——农场主在购买化肥农药之前必须请农业技术人员到现场勘查,根据农作物的长势和病虫害的程度,结合用地规模,开出使用化肥、农药的处方。

(2)美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保护耕地和农业生产环境的政策、法规和计划,推广了大量农业新技术,采取了许多因地制宜、切合实际的对策措施,从而有力地促进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如:限耕政策、休耕政策、补贴政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等。

免耕——为保护土地资源不再耕作的一种方式。

休耕——为保护耕地,恢复土壤肥力,暂时不进行耕作的耕作方式。 轮作——在一块田地上轮换栽种几种作物,改善土壤肥力,减少病害。 2、美国农业的发展政策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我国发展农业生产,也必须制定一系列宝华耕地和农业生产环境的政策、法规和计划,推广大量农业新技术,采用因地制宜,切合实际的对策,以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5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①区位优势(5个)繁荣(19世纪上半叶)②原因、表现、问题(5)衰落(20世纪中叶)③措施(5)复兴(20世纪60年代) 2.5.2.1鲁尔区繁荣的区位条件 ㈠自然条件①丰富的煤炭资源②离铁矿区较近(洛林、瑞典、俄罗斯)③充沛的水资源 ㈡社会经济条件①便捷的水陆交通——交通运输②广阔的市场——市场 工业部门(5个)

鲁尔区的衰落 ①煤的需求量及煤炭能源地位下降——煤业危机——钢铁危机

②生产结构单一,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③世界性钢铁过剩(产刚国、钢铁出口国增多)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劳动力减少,大批工

人失业)⑤环境污染严重(三废)

2.5.4鲁尔区的复兴措施 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②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③发展科技,繁荣经济④工业布局的调整 ⑤扩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2.5.5辽中南地区

区位优势:①煤、铁资源丰富②水陆交通便利③以辽河为水源④接近消费市场⑤工业基础好,技术力量强 面临的问题:①东北区煤炭资源几乎枯竭 ②水资源严重不足 ③环境污染严重

采取的措施: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②消除污染,美化环境③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培养和引进人才④进一步完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 ⑤增加资金投入,促进设备更新,技术创新

2.6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2.6.1珠江三角洲的基本概况

1、位置——珠江三角洲地处我国南部沿海,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南临香港、澳门,靠近东南亚。 2、珠江三角洲的土地面积约4.2万km 2,约占广东省面积的23%。

3、狭义的珠江三角洲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市的全部和惠州、肇庆粮食的部分县、市。 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香港和澳门。

4、“泛珠三角”,简称“9+2”,即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9个省(区)。再加上香港和澳门所形成的超级经济圈。

“泛珠三角”提出的原因:目前珠三角面临发展空间不足和工业资源有限等问题,需要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整合资源。

“泛珠三角”提出的意义:扩大珠江三角洲的经济腹地,有利于区域经济综合实力的增强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从而把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发展成为亚洲乃至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经济地区之一。可充分利用周边省区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可利用港澳地区的资金、信息、技术、市场,周边省区可利用珠三角的的资金、技术,还可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港澳地区能充分利用珠三角廉价的劳动力、土地、市场,并进行产业转移。促进国内统一市场的建设,在更广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这对于推动西部大开发,促进全国经济的协调发展。

2.6.4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区位条件

1、自然条件:地处我国南部沿海,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南临香港、澳门,靠近东南亚(位置);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气候);地势平坦开阔(地形:珠江三角洲);土壤肥沃(土壤);河网密集,水资源丰富(水源);农业基础条件好。

2、社会经济区位条件 1) 2)

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地价便宜,交通便利(内河航运、海运、陆路交通),市场广阔。

发达国家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产业结构调整。(第二产业下降,第三产业上升;劳动力、资源资源密集型产业下降,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上升;劳动力、资源密集型产业寻找新的出路,为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了契机)——国际背景。 3) 4) 5)

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国家给予很多的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国内背景)

良好的区位条件——本区的位置、劳动力丰富、地价便宜、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转移,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参与广泛的国际分工。

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改革开放后,广大华侨和港澳台通报利用他们在海外的各方面关系,通过投资、招商、引资,带来资金、技术、管理,推动了珠江三角洲的发展。 2.6.5.1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较高的表现 1、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比重大;2、城镇数量多,分布密度大;3、城镇的经济实力较强4、外来劳动力所占的比重高,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比较完善,供水、供电和通信等水平居全国前列。

珠江三角洲“一镇一品”特色经济的优点: 1) 2) 3)

专业化程度高,具有规模效益;

便于经营管理,改进技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便于企业间技术和信息交流,互相促进,进而促进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

注: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

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1、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2、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3、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问题1、产业升级面临困难。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严重滞后,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3、生态环境问题严重4、“城市病”就业困难、人口密集、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环境恶化、社会不安定等⒌环境污染:工业三废,酸雨,“水质性”缺水,噪音污染,质量下降⒍生态破坏: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森林和绿地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 措施 1、产业结构调整 2、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3、加强规划与管理,制定发展规划,加强交通、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问题

跨国公司在珠江三角洲建厂的原因(如:日本汽车行业)

①占领中国市场的需要 ②通过关税壁垒 ③土地租金及劳动力低廉 ④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制造业基础好

2.6.9比较京津唐都市圈、珠江三角洲都市圈、长三角都市圈主要发展优势

京津唐都市圈:①人才、科研优势突出②区位优势明显,自然资源丰富③具有独特真实资源优势

长三角都市圈 :①全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②世界各大河三角洲人口数量最多、密度最高和城镇数量最多③经济总量大、加工工业发达;长三角是我国经济总量规模最大的经济区④城市化水平较高,城镇体系层次性明显;区域形象力较强。

珠江三角洲都市圈 :①边界条件独特,广东珠三角面向中国南海,为珠江出口处,具有天然的港口资源。 ②与香港、澳门毗邻,珠三角也是我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③经济持续高速度增长,经济国际化水平较高 ④社会信息化水平较高,珠三角的社会信息化水平也居全国各地之首 ⑤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信息、旅游中心

3.1地理信息系统(GIS )及其应用

1、概念——是一种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球表面与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

2、功能——制作电子地图、数据采集、空间查询、数据分析、空间分析、决策应用、模拟空间规律和发展趋势。

3、发展 ⑴GIS 四个阶段:开拓期(20世纪60年代)巩固发展期(70年代)大发展期(80年代)用户时代(90年代) ⑵我国GIS 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起步,9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GIS 已经成为分析重大社会经济问题的强有力工具。 4、组成:①硬件(计算机主机、数据输入设备、数据输出设备、数据传输设备、存储设备)②软件(提供存储、显示、分析地理数据的功能,包括数据输入与编辑、数据管理、数据操作以及数据显示和输出等。软件是核心)③数据(是GIS 建立的基础,包括基础数据和专题数据;数据管理方式分图形和数据表两种形式)④应用模型(是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如人口扩散模型、商业选址模型、路径分析模型等)⑤人员(包括从事GIS 系统开发的专业人员和使用GIS 系统完成工作的用户)。 5、工作过程——地理信息数据的输入、存储—地理数据的操作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输出。 6、GIS 可以解决的四类基本问题

⑴与分布、位置有关的基本问题⑵趋势分析(可以表示空间特征和属性特征随时间变化的过程)⑶模式问题(对象的分布存在何种空间模式?各种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GIS 由许多图层组成,每图层都表示不同的地理要素,它们之间的空间关系的融合表示了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⑷模拟问题(利用数据集已掌握的规律建立模型,就可以模拟某个地方如具备某种条件时将出现的结果,如:高程和被淹没地区的关系,温室效应和海平面上涨之间的关系)

7、GIS 的应用领域——资源调查、环境评估、灾害预测、国土管理、城市规划、邮电通信、交通运输、公安、水利、公共设施、

11

商业金融等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

8、GIS 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①城市规划和管理(城市规划的设计、工程选址、城市管理和辅助决策)②基础设施管理(工程设计、应急抢修、日常维护)③土地利用与管理(土地使用性质变化、地块轮廓变化、土地权属关系变更、土地利用状况的监控和管理)④生态环境管理(城市生态规划、环境评价、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决策分析、环保设施的管理)

9、GIS 在道路交通中的应用:①道路交通管理(道路的通行状况,定位事故点,提供交通疏散的方案)②道路设计(最佳路径分析,最小造价分析)③道路建设(工程进度,工程质量)④道路管理(路况信息,道路养护) 10、地图与GIS 对地理信息表示的差异

①存储信息的形式不同。GIS 通过建立数据模型,以数据库的形式村吃地理空间数据。而地图以图纸的形式保存地理信息。②查询的方式不同。GIS 通过计算机进行查询和数据更新,而地图则通过肉眼进行判读,获得地理信息。GIS 获取的信息更有针对性,速度也更快。③GIS 可以将不同来源、不同比例尺、不同投影的地图数据进行综合,并进行空间分析,而地图在许多方面都做不到。

3.2遥感技术(RS )及其应用

1、概念——指借助对电磁波敏感的一起,在不与探测目标接触的情况下,记录目标物对电磁波的辐射、反射、散射等信息,节食目标物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测控技术。

2、原理——不同的地物反射与吸收电磁波存在巨大差异。遥感不仅可以通过可见光进行感知,同时也可以通过红外线、微波等。 3、特点 :⑴探测范围大 ⑵获取资料的速度快,周期短 ⑶受地面条件限制少:对于自然条件恶劣、地面工作难以开展的地区,如高山、冰川、沙漠、沼泽等,或因国界限制不易到达的地区,用遥感,特别是航天遥感的方法,则比较容易获取资料。⑷手段多,获取的信息量大:选用不同的波段和不同的遥感仪器,取得所需的信息。⑸用途广: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地质、地理、海洋、水文、气象、测绘、环境保护和军事侦察等许多领域,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4、遥感分类⑴按遥感平台高度(运载工具)分:近地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 ⑵按电磁波段分:可见光遥感、红外线遥感、微波遥感

⑶按传感器的工作形式:被动式(接受来自地物的电磁波)、主动式(发射讯号,接受目标物反射这种辐射波的强度,如测试雷达) 5、过程:目标物辐射或反射电磁波—传感器手机电磁波—传输—遥感地面系统进行信息处理和分析—专业土建统计数字获取成果。 6、遥感与资源普查:勘测矿产资源,调查生物资源、水资源等市遥感技术在资源普查中的重要应用领域。 7、遥感与环境灾害监测

环境监测——荒漠化、土壤盐渍化、海上冰山漂流、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植被变化、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等 灾害监测——旱情、水灾、滑坡、泥石流、地震、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

3.3全球定位系统(GPS )及其应用

1、概念:具有海、陆、控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功能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它能够实时测量经、纬、高速度。 2、组成①空间星座(24颗卫星)②地面监控系统(1个主控站、3个注入站、5个监控站)③用户系统(接受设备) 3、工作过程①地面监控系统对空间星座进行监测、控制②空间星座发送导航定位信号给GPS 信号接收机

4、特点①全球、全天候工作②能为用户提供连续、实时的三维位置、速度和精密时间,不受天气的影响③功能多,应用广 5、GPS 接收机的分类

6、应用 ◆ ◆ ◆

野外调查—确定考察点的地理位置和高程(GPS )—获得精确的调查数据

飞行的飞机、行驶的汽车和轮船上、徒步野外考察旅行—GPS 接收机—随时知道—前进的方向、所处的地理坐标

军事、测绘(监测地壳的微小移动,从而帮助预报地震)、交通(关键是导航)、救援(关键是定位)、农业(精准农业耕作,精细农业服务)

12

3.4数字地球

1、概念——信息化的地球,地球的虚拟对照体。

2、信息化的地球——数字地球将有关地球上没一点的信息,按地球的地理坐标加以整理,然后构成一个全球的信息模型。人们可以快速、形象地了解地球上的任何一点,任何方面的信息,从而实现“信息就在指尖上的梦想”

3、核心——用数字化的手段处理这个地球的自然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并使人们能够通过一定方式,方便地获得有关地球的信息。

4、数字地球的提出——阿尔·戈尔率先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他明确将“数字地球”与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高可以,与可持续发展、农业、灾害、资源、教育等方面的社会需要联系在一起。 5、关键技术 ①信息高速公路与高速网络技术②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③空间信息技术与空间数据基础设施

④大容量数据存储技术⑤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⑥高性能计算能力⑦GIS 、RS 和GPS 结合构成数字地球的核心技术。 6、3S 技术

7、应用

①打击犯罪——利用数字地球的数据可以掌握各地的治安状况,有助于恰当布置警力打击犯罪 ②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模拟环境变化对濒危物种的影响,以便于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掌握作物病虫害及其生长情况,科学施药、施肥,可提高作物产量。③虚拟外交 ④预报气候变化 ⑤增加农业的生产力 ⑥教育、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 ⑦土地利用规划 ⑧网络购物

13


相关内容

  • 荷山中学高一暑假学生自主学习计划指导(完整版)
    荷山中学高一暑假学生自主学习计划指导 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高中生活的第一学年已经结束,即将进入的高二文理分科学习,将是整个高中阶段的一个重要的崭新的起点,也可能是很多同学学习成效的另一分水岭.因此即将来临的暑假自主学习时间对于每位同 ...
  • 高一地理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地理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地理组 一.学情分析 高一新生虽然在初中已经学过两年的地理知识,但由于地理科目不参加中考等原因,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普遍较差,而初中地理知识又是进一步学习高中地理知识的基础,因此,高一学生会感觉地理难 ...
  • [精品]高中课程设置方案
    篇一:高中课程设置方案 陕西省从20XX年秋季开始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试验)><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和陕 ...
  •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结构图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家天下"制度的形成 早期政治制度 诸侯的权利:1.在封疆内可对卿大夫再分封 (夏商周时期 2.职位世袭 3.设置官员 4.建立武装 (1)分封制 5.正派赋役 诸侯的义务:1.必须服从周天 ...
  • 高中地理必修1复习精讲-知识结构详解
    地理必修1高考复习之知识结构详解 第一部分:如何复习好必修1(自然地理) 一.抓住主干,夯实双基──基础 由于自然地理试题中各考点主要集中在地图与空间定位.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地球的运动.天气与气候.海水的温度与盐度和洋流.自然灾害与自然资 ...
  • 对高中地理解读课程标准的解读
    对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解读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 ...
  • 高中地理教学中和谐思想教育的内容与途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中地理教学中和谐思想教育的内容与途径 作者:史学光 沈非等 来源:<地理教育>2014年第11期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 ...
  • 高二地理必修三教学工作计划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教师:xxx 一.指导思想 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 ...
  • 高中地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 1=2.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 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第二节 人口合理容量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 自然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