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上机图 - 范文中心

第二节上机图

03/29

第二节 上机图

一、上机图的基本概念

上机图是表示织物上机时,按一定规律排列的组织图、穿筘图、穿综图、纹板图、经纱循环说明、引纬方案图、色纱排列图等共同组成来表示织物上机织造工艺条件的图解,是织造时的重要技术工艺条件之一。为了在织机上织制某种组织的织物,设计人员在生产、仿造和创新织物时,上机图的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每一个设计人员、技术人员必须根据所设计的织物组织确定综框片数、穿综循序和综框的提升循序以及穿筘的方法。确定综框片数和完全组织中各根经纱穿综顺序的图形称为穿综图。确定综框提升顺序的图形称为纹板图。确定每筘齿穿入经纱根数的图形称为穿筘图。因此每一个设计人员、技术人员必须学会绘制和编制上机图。上机图体现设计人员对织物组织结构设计的意图和思想,是一种艺术的体现。

二、上机图的组成及形式

1、上机图的组成

上机图由组织图、穿筘图、穿综图、纹板图、经纱循环说明、引纬方案图、色纱排列图等组成,设计师一般在设计时只画出组织图、穿筘图、穿综图、纹板图四部分,经纱循环、纬纱循环、色纱排列以及引纬次序等用文字单独说明。四者紧密联系、互为抑制,就同一组织而言,有不同的穿综图,就有与之不同的纹板图与之对应。

上机图中各组成部分排列的位置,随各个工厂的习惯不同而有所不同。

2、上机图的布置

上机图的布置通常有以下两种形式:

(1)组织图在下方,穿综图在上方,穿筘图在它们中间,三者上下排列,左右对齐,而纹板图在组织图的右侧,与组织图平齐,如图2-3所示。该种组织图有一种好处,直观

好判断。依据纹板图编制纹链时,自下而上依次编制即可。

(2)组织图在下方,穿综图在上方,穿筘图在它们中间,三者上下排列,左右对齐,而纹板图随左右手织机的不同,在穿综图的右侧(或左侧),且与其上下平齐,如图2-4所示。

图2-4 上机图的布置图 图2-5 上机图意匠表示法

这里明白一点左右手织机的的判断,站在织机前(胸梁侧)面对机后(经轴),多臂机在织机的左边,称为右手织机,就是右手车左龙头,右手指主电机侧。多臂机在织机的右侧,称为左手织机,就是左手车右龙头。剑杆织机一般都是从左侧放置多臂机。

工厂里,根据个人的习惯和技术水平,在实际生产中,通常不全部画出上机图的四个部分,只画穿综图和纹板图或只画纹板图,穿综图用文字说明。穿筘图一般不绘,因每筘穿入经纱数一般都相等,只须注明每筘穿几根即可。若生产特殊品种,须采用稀密筘时,因每筘穿入数不等,应绘穿筘图或不绘穿筘图,也可用文字说明,就是下面说的花穿法。

三、上机图的表示法

上机图的表示方法常用的有两种,一种为方格表示法,即意匠图标方法,如图2-5所示。

另外一种为直线表示法,其原理基本一致。如图2-6所示。

另外,还有一种上机图的排列方式,即添加一个关系图,该作图方法也常用到,如图2-7所示。

图2-6 上机图直线表示法图 2-7 上机图的另一表示形式

四、上机图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一)组织图

组织图表示织物中经纬纱的交织规律,组织图的画法在前已描述,在此不再累述。

(二)穿综图

1、穿综图的定义

穿综图表示在上机图中,组织

图的各根经纱穿入各页综片顺序

的图解。穿综方法应根据织物的组

织、原料、密度、操作来综合决定。

由于织物组织多种多样,因而穿综

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应按照穿综原

则来确定合理的穿综方法。

2、穿综图的基本画法

下面先介绍穿综图的画法。

穿综图的基本画法如图2-8所

示。 图2-8上机图各部分的画法及关系

穿筘图在上机图中位于组织图、穿筘图的上方。其纵向左右两侧与组织图对齐,也就是说,穿综图的纵向列数与组织图中经纱循环根数相等,即穿综图中每一纵列与组织图中每一根经纱根数相等,他们的纵列数等于完全经纱数或为完全经纱数的整数倍。也可以说每一纵列相当于一根综丝。

穿综图的每一横行代表一列综框或一列综丝,即横行数等于综丝列数或综片数,有多少横行,就代表有几片综框。综片的顺序在图中由下向上(在织机上由织口向织轴方向,即由前向后)排列,最下面的一行代表第一行综丝或第一片综框,向上第二行代表第二列综丝或第二片综框,向后以此类推(这时在头脑中建立一种立体图像,仿佛一台织机在自己跟前,站在胸梁前,面向机后经轴)。

3、穿综图中的纵横行与经纱和综框的关系

每一横行代表一页综片(单列式综片)(或一列综丝,复列式综框),每一纵列代表与组织图相对应的一根经纱。

图2-9 单列式综框和复列式综框示意图

注意:在穿综图中综框的排列顺序是自下向上排列。在织机上是由织口(或胸梁)向织轴(或后梁)方向排列,即由前向后。。

这里综框就有两种形式:单列式综框和复列式综框。

单列式综框:每列综框上只有一列综丝的,称为单列式综框(这个好理解,就是每列综框内只有一列综条,综条上挂综丝)。如图2-9(1)

(2)复列式综框:一片综框上分挂几列综丝,如2列、3列、4列等,这样的综框称为复列式综框。粗纺毛呢总经根数一般不超过5000根,综框均采用单列式综框。如图2-9

(2)。

4、穿综图中符号表示

表示某一根经纱穿入某列综框上,则在代表该根经纱的纵行与代表该列综丝的横行相、“■”、“●”或用1、2、3……数字等

5、穿综的基本原则

(1)根据织物组织,一般把浮沉规律相同的经纱穿入同一页综片中,也可穿入不同的综框中。当经密较大时,为了减少综丝密度,减少织机织造时因综丝密度大造成经纱摩擦断头,也可以分穿几列综丝或分别穿入几片综框。如100经纱纱线可以穿在1、2、3、4片综框中,也可穿在1、2、3、4、5、6、7、8片综框中。不同的就是更换一下纹板图。更换纹板图的方法在后面讲解。

(2)浮沉规律不相同的经纱或不同交织规律的经纱必须分穿在不同的综页内。

(3)穿综图必须至少画出一个穿综循环。

(4)各片综内穿入的经纱数力求接近。在满足生产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综框片数,同时应考虑每列综丝密度不宜过大。

(5)组织图中浮长长的,宜穿在前综。

(6)特殊经纱(如绢丝、涤纶长丝作嵌条线的)应另加综框或穿在前综。

(7)提综次数多的经纱一般穿在前面的综框中,提综次数少的经纱一般穿在后面的综框中。

(8)穿综规律(顺序)应简单,便于穿综工记忆,减少错经。

6、穿综方法

根据织物的组织、原料、密度不同而不同,穿综方法一般有顺穿法、飞穿法、照图穿法、间断穿法和分区穿法等。

(1)顺穿法

A )定义:按这种方法穿综时,一个组织循环中的各根经纱总是依次连续地顺次穿入每一综片内。

B )顺穿法的穿综循环及其优、缺点

顺穿法的穿综循环:

综片页数(Z )等于完全经纱循环数或组织循环经纱数(Rj ),这种方法的穿综循环经纱数(r )也与Rj 、Z 相等,即Rj = Z = r。

如图2-10中,经纱循环由左向右依次排列,综框循序由下向上依次排列。穿综时,穿筘工在穿筘架上,先从经轴上拿第1根经线,在从第1列综框中拿第1根综丝,从综丝眼中把经纱引过来拉到前面,再从经轴上拿第2根经线,在从第2列综框中拿第1根综丝,从综丝眼中把经纱引过来拉到前面,再经轴上拿第3根经线,在从第3列综框中拿第1根综丝,从综丝眼中把经纱引过来拉到前面,再经轴上拿第4根经线,在从第4列综框中拿第1根综丝,从综丝眼中把经纱引过来拉到前面,穿完一个经纱循环,所有综框的第一根综丝全部穿上经纱;向下再穿第二个循环,第三个循环……。

图2-10 平纹组织穿综图

图2-10(甲)为平纹组织的穿综图,平纹组织的Rj = 4,根据顺穿法的规律,所以用综数Z = Rj = 4,同样,它的穿综循环经纱数r = Z = Rj = 4。先画出组织图,再画好穿综图的大方格,然后将组织图中的各根经纱依次填入穿综图的各片综框内,第1根经纱穿入第一片综内,第2根经纱穿入第二片综内,第3根经纱穿入第三片综内,第4根经纱穿入第四片综内,即得图2-10(甲)。

图2-10(乙)为平纹组织的穿综图,平纹组织的Rj = 2,根据顺穿法的规律,所以用综数Z = Rj = 2,同样,它的穿综循环经纱数r = Z = Rj = 2。先画出组织图,再画好穿综图的大方格,然后将组织图中的各根经纱依次填入穿综图的各片综框内,第1根经纱穿入第一片综内,第2根经纱穿入第二片综内,第3根经纱穿入第一片综内,第4根经纱穿入第二片综内,以此类推即得图2-10(乙)。

图2-11为2/2的穿综图,Rj= Z= r = 4,组织图中的各根经纱依次穿入各对应的综片

内,第1根经纱穿入第一片综框内用数字“1”表示;第2根经纱穿入第二片综内,用数字“2”表示;第3根经纱穿入第三片综内,用数字“3”表示;第4根经纱穿入第四片综内,用数字“4”表示(如图乙)。也可用符号“■”、“×”或“●”(如图甲)表示。

甲 乙

图2-11 2/2斜纹穿综图

从上述可知,不论什么组织,凡采用顺穿法,则必须符合Rj = Z = r,因此顺穿法一般适用于密度较小、经纱循环数较小的简单组织和某些小花纹组织。

综上所述:

顺穿法的优点:操作简便,不宜出错,适应于密度较小的简单组织织物和某些小花纹组织。

顺穿法的缺点:

①经纱循环数较多时,用综片数多,这样给上机、织造带来很大困难。

② 经纱密度过大,综框数又少,每片综框上分布的经纱根数就多,则在开口时经纱与综丝严重摩擦,易造成大量断头或经纱粘连、起毛羽,造成开口不清。

(2)飞穿法

定义:在遇到织物经密较大而经纱循环数较小的情况时,如采用顺穿法则每片综上由于综丝密度过大,织造时经纱与综丝摩擦过多,而引起断头或开口不清,甚至造成织疵而影响产品质量,采用复列式综框或增加单列综框页数的方法,称为飞穿法。。为了使织造顺利地进行,则采用综片数大于经纱循环数的穿综方法,其中常用的有飞穿法。在这种情况下,Rj

如图2-12(甲)为4片综织平纹的飞穿法穿综图。Rj = 2,Z = r = 4,根据飞穿法的规律,可知穿综图中组织图位置上须用经纱4根(可将该组织打一大1倍解决)。先画好组织图,再根据Z = 4,画好穿综图的大方格,再将综片进行分组,分成两组,第I 组包括第一及第二片综,第II 组包括第三及第四片综,然后将经纱依次穿入各组的第一片综、第三片综;第二片综、第四片综;…… 即,第1根经纱穿入第一片综内(第I 组的第一片综),第2根经纱穿入第三片综内(第II 组的第一片综),第3根经纱穿入第二片综内(第I 组的第二片综),第4根经纱穿入第四片综内(即第11组的第二片综内)。平纹织物密度较大时,常采用这种方法。

如图2-12(乙)为2/2右斜纹,使用8片综时的穿综图。同样,先绘制组织图,因为Z = r = 8,而Rj = 4,所以组织图经纱要扩大1倍。先画出2/2右斜纹的组织图,再画好穿

综图的大方格,然后将综片分组,分成4组,第I 组包括第一及第二片综,第II 组包括第三及第四片综,第III 组包括第五及第六片综,第IV 组包括第七及第八片综,再将经纱依次穿入各组的第一片综,再依次穿入各组的第二片综,其余依次类推。这样,绘制出来的穿综图的提综次序为1、3、5、7、2、4、6、8。

图2-12 飞穿法穿综图

飞穿法的优点:从上可知,由于增加了综框页数,可减少每页综上的综丝数,减少经纱与综丝的摩擦,使织造能顺利进行。

(3)照图穿法

在织物组织循环大或组织比较复杂时,在织物组织中有部分经纱的浮沉规律相同的情况下,可以将运动规律相同的经纱穿入同一页综片中,将浮沉规律不同的经纱穿入不同的综框,这样可以减少使用综页的数目。因此照图穿法又可称为减综穿法,这时r = Rj ≥ Z 。此法在小花纹织物中较多采用。

图2-13(1)为照图穿法,Rj = r =8,Z=4,由组织图可以看出,该图第1、第6根经纱的组织点相同,穿入同一片综内,即第一片综内;第2、第5根经纱的组织点相同,所以穿入同一片综内,即第二片综内;第3、第8根经纱的组织点相同,穿入同一片综内,即第三片综内;第4、第7根经纱的组织点相同,穿入同一片综内,即第四片练内。由此可知,虽然Rj=8根,但组织点规律不同的只有4根,所以只需用综片页数Z = 4,因此可以省综框。

图2-13(2)为照图穿法,Rj = r =12,Z=6,由组织图可以看出,该图第1、第7根经纱的组织点相同,穿入同一片综内,即第一片综内;第2、第12根经纱的组织点相同,所以穿入同一片综内,即第二片综内;第3、第11根经纱的组织点相同,穿入同一片综内,即第三片综内;第4、第10根经纱的组织点相同,穿入同一片综内,即第四片综内;第5、第9根经纱的组织点相同,穿入同一片综内,即第五片综内;第6、第8根经纱的组织点相同,所以穿入同一片综内,即第六片综内。由此可知,虽然Rj=12根,但组织点规律不同的只有6根,所以只需用综片页数Z = 6,因此可以省综框。

图2-13(3)为照图穿法,Rj = r =12,Z=4,由组织图可以看出,该图第1、第7根经纱的组织点相同,穿入同一片综内,即第一片综内;第2、第6、第8根、第12根经纱的

组织点相同,所以穿入同一片综内,即第二片综内;第3、第5、第9根、第11根经纱的组织点相同,穿入同一片综内,即第三片综内;第4、第10根经纱的组织点相同,穿入同一片综内,即第四片练内。由此可知,虽然Rj = 12根,但组织点规律不同的只有4根,所以只需用综片页数Z = 4,因此可以省综框。

图2-13 照图穿法穿综图

图2-13(4)为照图穿法,Rj = r =12,Z = 4,由组织图可以看出,该图第1、第5、第10根经纱的组织点相同,穿入同一片综内,即第一片综内;第2、第6、第9根经纱的组织点相同,所以穿入同一片综内,即第二片综内;第3、第8、第12根经纱的组织点相同,穿入同一片综内,即第三片综内;第4、第7、第11根经纱的组织点相同,穿入同一片综内,即第四片练内。由此可知,虽然Rj = 12根,但组织点规律不同的只有4根,所以需用综片页数Z=4,因此可以省综框。

图2-14为Rj= r = 8,Z=6,由图可看出组织图和穿综图中均有对称处,因而把这种穿综法称为山形穿法或对称穿法。这种穿综方法是把经纱先依次连续穿入各片综内,直到最后一片综,然后再按照相反顺序穿入各片综。

图2-14 山形穿法穿综图 图2-15分区穿法穿综图

从上可知,采用减综穿法,虽然可以减少综片数目,但也存在着一些缺点:

①在多数情况下,各片综的综丝数不能相等,各片综承受的负荷不同,因此各片综所受磨损程度也不相同,综丝的保养较复杂。

②穿综和织布操作比较复杂,不易记忆,容易出错。

(4)分区穿法

当织物的组织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组织联合或用不同性质的经纱(如粗细不一)织造时时,为了使组织清晰,减少织物的断头,把综框分为若干区域,分别将不同组织穿入各个区域内,称为分区穿法。

图2-15所示的织物组织包含两个不同组织,同时它们是间隔排列。穿综时,把综片分为前后两个区,各区的综页数日根据织物组织而定。图中,符号□与■分别代表一组织。两种组织的经纱按1:1相间排列。第I 区为4页综顺穿法,第II 区为8页综顺穿法。

用分区穿法穿综时,综框运动频繁的组织穿在前综,运动少的组织穿在后综。

(5)间断穿法

是分区穿法的一种,适用于由两种组织并合成的格子花纹或条子花型。穿综是除上下分区,上下区又左右并列,即先把某一组织的经纱全部穿入一区内,然后把另一组织的经纱全部穿入另一区内。图2-16所示该组织有两种组织合并而成的花型格子。穿完一个花型再穿另一个花型。通常这种穿综方法称为间断穿法。

间断穿法的穿综循环等于经纱循环数r = Rj 。

照图穿法、分区穿法,其优点是减少综片数,在多臂机上能织出较复杂的花纹织物。其缺点是各片综的综丝数不等,因此各片综的综丝密度和负荷也不同,各片综的磨损情况不同。

图2-16 间断穿法穿综图 图2-17 穿筘示意图

以上介绍了几种穿综方法。有上述可以看出,每一种穿法适用于不同的组织和织物,采用何种穿综方法需视织物组织的不同而定。同时,还需考虑经纱品质、经纬密度以及操作等方面的情况。

在实际生产中,穿综方法有时几种综合应用,有时不用上面的方法来描述穿综图,而用文字加数字来表示。如2-16某织物8片综,穿法:【1、2、3、4】2次,【5、6、7、8】2

(二)穿筘图

在上机图中,穿筘图位于组织图与穿综图之间,左右与组织图和穿综图对齐。每一纵行代表组织图中相应的一根经纱。它在意匠纸上用两个横行表示,下边一行代表相邻筘齿的前一齿,上边一行代表相邻筘齿的后一齿。在穿筘图中,经纱在筘片间的穿法,如在每■、●等符

号,如图2-17中穿筘图表示每筘齿内穿两根经纱。

每筘齿内穿入数的多少,应根据织物的外观要求、经纱密度、细度、工艺条件及织物组织对坯布的要求而定,以不影响生产和织物的外观为原则。同一种织物在不同的工厂可能采用不同的穿入数。

这句话表示经密一定,经密=筘号×入数,选择筘号不同,穿入数则相应改变。如一织物,上机经密120根/10cm,可有以下选择:20#/6入,24#/5入,30#/4入,40#/3入,60#/2入等几种均可得到上机经密为120根/10cm的织物。

选择小的穿入数会使筘号增大,虽然有利于经纱均匀分布,但会增加筘片与经纱间的摩擦而增加断头。如选择大的穿入数,则筘号减小,经纱分布不匀,筘路明显。因此,在选用每筘穿入数时,一般对经密大的织物,穿入数可取大些。在选择穿入数的数值时,应注意尽可能等于组织循环经纱数或组织循环经纱数的约数或倍数。为了使布边坚牢,便于织造和整理,边经纱穿入数一般比布身穿入数要多。

穿筘方法:

1)方格法表示法。

2)文字说明表示法:如每筘齿2入。

3)其他表示法。

在经纱穿筘中,某些织物视外观风格的要求,采用空筘等穿法。空筘即在穿一定筘齿后,空一个或几个筘齿不穿。例如透孔组织织物,为使孔眼突出,就在每组经纱间空一个或两个筘齿。

空筘的表示法:

在经纱穿筘中,由于织物结构上的要求,需在穿一定筘齿后,空一个或几个筘齿不穿,习惯称为空筘。空筘表示法如下:

1)在穿筘图中,空筘处以“∧”符号表示,如图2-18所示。

2)在制定工艺表时,空筘可以在穿筘图上以空白方格“□”表示,如图2-25右图。

3)空筘也可用文字说明。如每筘齿2入,每隔一齿空一筘。 次,或

图2-18 穿筘图示意图

4)在用数字法表示穿综和穿筘时,空筘也可用“0”表示。如图2-25,也写成“3入、0;3入、0;3入、0;3入、0…”,穿综和穿筘则写成【[**************]0】3入或 “【121 0 343 0 121 0 343 0】3入。”

3入 空筘 3入 空筘 3入 空筘 3入 空筘

花穿表示法

有些织物为达到外观风格,除采用空筘外,还需要花穿。就是每筘齿经纱根数不同。如一织物每齿入数有2入、3入、2入、2入、2入、4入等混合穿法。如图2-19左图,右图为2入、3入混合穿法。

图2-19 花穿法示意图

当然在实际生产中还会出现空筘、花穿综合应用的情况,这里就不多累述。

(三)纹板图

纹板图是控制综框运动规律的图解。多臂织机上的纹板有纹钉式、纹珠式、纹板纸式、电子数字式等几种,它是多臂机开口机构植纹钉的依据。

纹板图在上机图中的位置有两种,因而绘图方法也有两种。

1、纹板图位于组织图右侧

如图2-20所示,其纹板图位于组织图的右侧,这种方法绘图方便,核对简捷,所以工厂一般都采用此法。纹板图中每一纵行表示对应的一页综片,其顺序自左向右,其纵行数等于综页数;每一横行表示织入相应一根纬纱的纹钉,控制1根纬纱,其横行数等于组织图的纬纱数。

纹板图的画法:根据组织图中经纱穿入综片的次序依次按该经纱组织点交错规律填入纹板图对应的纵行内,图2-20(左)图中穿综图是采用顺穿法,因此描绘的纹板图与组织图完全一致。由此可知,采用这种上机图配置时,当穿综图为顺穿法时,其纹板图等于组织图,既便于绘图又便于检查、核对。

(左) (右)

图2-20 纹板图画法(一)

图2-20(右)图穿综图为照图穿法,Rj = 8,Z = 4,故纹板图的纵行为4行。在穿综图上看,经纱1、2、3、4是顺穿,5、6、7、8经纱又分别重复1、2、4、3经纱上组织点的浮沉规律,所以将组织图中1、2、3、4经纱的组织点浮沉规律依次填入纹板图中1、2、3、4纵行上,即为此种组织的纹板图。

2、纹板图位于穿综图的右侧或左侧

图2-21(甲)的纹板图在穿综图左侧,适用于右手车左龙头。(乙)的纹板图在穿综图右侧,适用于左手车右龙头。

此种表示方法在纹板图中,横行数表示所控制的综页数,因而与穿综图中综页数相等。

(甲) (乙)

图2-21 纹板图画法(二)

其纵行数与组织图横行数相同。表示织入相应1根纬纱的纹钉孔,其顺序自内向外。

纹板图的绘法是:如图,组织图中各根经纱1、2、3、4(横向,由左向右),对应其

所穿入的综页数1、2、3、4(纵向,由下向上),按顺时针方向(左手车) 或逆时针方向(右手车)转90°后,■表示,经纱下沉以空格□表示。

也可按下述方法填绘:

当织第一纬时,1、4经纱应提起,1、4经纱分别穿入1、4综框中,则应在纹板图的表示第一纬的第一纵行上(由下向上)第1、4方格内填入符号■,

当织第二纬时,1、2经纱应提起,1、2经纱分别穿入1、2综框中,则应在纹板图的表示第二纬的第二纵行上(从下向上)的1、2方格中填以符号■。

当织第三纬时,2、3经纱应提起, 2、3经纱分别穿入2、3综框中,则应在纹板图的表示第三纬的第三纵行上(从下向上)的2、3方格中填以符号■。

当织第四纬时,3、4经纱应提起,3、4经纱分别穿入3、4综框中,则应在纹板图的表示第四纬的第四纵行上(从下向上)的3、4方格中填以符号■。

上述用图2-22表示如下:

图2-22 纹板图画法步骤

图2-21(甲)的纹板图是用于右手车左龙头的。其绘法是在转向时与左手车[图2-21(乙)]相反即得,工厂在使用此种上机图时,也往往只采用穿综图和纹板图,不画组织图。

五、组织图、穿综图、纹板图的相互关系

组织图、穿综图、纹板图三者之间紧密相连,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上机图中除穿筘图外,组织图、穿综图及纹板图已知其中两图就可以求出第三图,或者说保持其中一个图不变,改变第二个图,则可使第三图也改变。例如,保持穿综图不变,改变纹板图,可以得到新的组织图。熟练正确运用三图之间的关系,在织物设计和实际生产中都具有一定意义。

1、已知组织图与穿综图,求作纹板图。

织物设计时,首先确定的是组织图,然后根据织物的性质、经纱密度和工艺条件等,确定穿综图。最后有这两个图作出纹板图。具体做法有两种:

(一)纹板图在组织图右侧

图2-23 已知组织图与穿综图,求作纹板图

1)按纹板顺序(纬纱顺序)作纹板图

如图2-23所示,步骤如下:

第一步:引入第一根纬纱时,第1、3、4三根经纱应提起,这三根经纱分别穿在第1、2、4三片综框上,于是在纹板图上,第一块纹板(表示第一纬)与代表1、2、4综框的列相交的方格中,填入记号,如“■”。

第二步:引入第二根纬纱时,第1、2、4三根经纱应提起,这三根经纱分别穿在第1、3、4三片综框上,于是在纹板图上,第二块纹板(表示第二纬)与代表1、3、4综框的列相交的方格中,填入记号,如“■”。

第三步:引入第三根纬纱时,第1、2、3、三根经纱应提起,这三根经纱分别穿在第1、2、3三片综框上,于是在纹板图上,第三块纹板(表示第三纬)与代表1、2、3综框的列相交的方格中,填入记号,如“■”。

第四步:引入第四根纬纱时,第2、3、4三根经纱应提起,这三根经纱分别穿在第2、3、4三片综框上,于是在纹板图上,第四块纹板(表示第四纬)与代表2、3、4综框的列相交的方格中,填入记号,如“■”。

至此纹板图填绘完毕。

上述作图顺序如图2-24

所示:

图2-24 纹板图绘制步骤

2)按综框顺序(经纱顺序)作纹板图

如图2-23所示,步骤如下:

第一步:第1根经纱穿在第1片综框上,第1根经纱在投第一纬、第二纬、第三纬时需提起,在纹板图上,代表第1片综(箭头对应)的列与第一块纹板、第二块纹板、第三块纹板相交的方格中填上记号,如“■”。

第二步:第2根经纱穿在第3片综框上,第2根经纱在投第二纬、第三纬、第四纬时需提起,在纹板图上,代表第3片综的列与第二块纹板、第三块纹板、第四块纹板相交的方格中填上记号,如“■”。

第三步:第3根经纱穿在第2片综框上,第3根经纱在投第一纬、第三纬、第四纬时需提起,在纹板图上,代表第2片综的列与第一块纹板、第三块纹板、第四块纹板相交的方格中填上记号,如“■”。

第四步:第4根经纱穿在第4片综框上,第4根经纱在投第一纬、第二纬、第四纬时需提起,在纹板图上,代表第4片综的列与第一块纹板、第二块纹板、第四块纹板相交的方格中填上记号,如“■”。

到此填绘完毕。

上述作图顺序如图2-25

所示:

图2-25 纹板图的绘制步骤

(二)纹板图在穿综图的左侧或右侧

图2-26 已知组织图与穿综图,求作纹板图

1)按纹板顺序(纬纱顺序)作纹板图

如图2-26所示,

步骤如下:

第一步:引入第一根纬纱时,第1、3两根经纱应提起,这两根经纱分别穿在第1、2两片综框上,于是在纹板图上,第一块纹板与代表1、2两片综框的行相交的方格中,填入记号,如“■”。

第二步:引入第二根纬纱时,第1、2两根经纱应提起,这两根经纱分别穿在第1、3两片综框上,于是在纹板图上,第二块纹板与代表1、3两片综框的行相交的方格中,填入记号,如“■”。

第三步:引入第三根纬纱时,第3、4两根经纱应提起,这两根经纱分别穿在第2、4两片综框上,于是在纹板图上,第三一块纹板与代表2、4两片综框的行相交的方格中,填入记号,如“■”。

第四步:引入第四根纬纱时,第2、4两根经纱应提起,这两根经纱分别穿在第3、4

两片综框上,于是在纹板图上,第四块纹板与代表3、4两片综框的行相交的方格中,填入记号,如“■”。

到此填绘完毕。

上述作图顺序如图2-27

所示:

图2-27 纹板图作图步骤

2)按综框顺序(经纱顺序)作纹板图

如图2-26所示,

步骤如下:

第一步:第一根经纱穿在第一片综框上,第一根经纱在投第一纬、第二纬时需提起,在纹板图上,代表第一片综的行与第一块纹板、第二块纹板相交的方格中填上记号,如“■”。

第二步: 第二根经纱穿在第三片综框上,第二根经纱在投第二纬、第四纬时需提起,在纹板图上,代表第三片综的行与第二块纹板、第四块纹板相交的方格中填上记号,如“■”。

第三步:第三根经纱穿在第二片综框上,第三根经纱在投第一纬、第三纬时需提起,在纹板图上,代表第二片综的行与第一块纹板、第三块纹板相交的方格中填上记号,如“■”。

第四步:第四根经纱穿在第四片综框上,第四根经纱在投第三纬、第四纬时需提起,在纹板图上,代表第四片综的行与第三块纹板、第四块纹板相交的方格中填上记号,如“■”。

到此填绘完毕。

上述作图顺序如图2-28

所示:

图2-28 纹板图作图步骤

2、已知穿综图与纹板图,求作组织图。

1)纹板图在组织图右侧时,如图2-29

所示。

图2-29 已知穿综图与纹板图,求作组织图

①按纹板顺序(纬纱顺序)求作组织图

步骤如下:

第一步:在第一块纹板上,相应于第1、2、4片综框上的方格上填有符号。在穿综图上,这几片综上穿的是第1、3、4根经纱。于是,应在第1、3、4根经纱的第一纬相交的方格中填入经组织点■。

第二步:在第二块纹板上,相应于第1、3、4片综框上的方格上填有符号。在穿综图上,这几片综上穿的是第1、2、4根经纱。于是,应在第1、2、4根经纱的第二纬相交的方格中填入经组织点■。

第三步:在第三块纹板上,相应于第1、2、3片综框上的方格上填有符号。在穿综图上,这几片综上穿的是第1、2、3根经纱。于是,应在第1、2、3根经纱的第三纬相交的方格中填入经组织点■

第四步:在第四块纹板上,相

应于第2、3、4片综框上的方格上

填有符号。在穿综图上,这几片综

上穿的是第2、3、4根经纱。于是,

应在第2、3、4根经纱的第一纬相

交的方格中填入经组织点■。

至此,组织图绘制完毕。 图2-30 组织图作图步骤

上述过程如图2-30所示。

②按综框顺序(经纱顺序)求作组织图

步骤如下:

第一步:在穿综图上,第1页综的第1方格中填有符号,表示第1根纱穿入第1页综,纹板图中第1纵行对应穿综图中的第1页综片,即第1根经纱的浮沉规律与纹板图中表示第1页综的第1纵行的浮沉规律相同,在纹板图中的第1纵行上的第一、二、三纬方格中填有符号,因此相应的在组织图中第一根经纱上第一、二、三纬方格中填入符号■。

第二步:在穿综图上,第二页综的第3方格中填有符号,表示第3根纱穿入第2页综,纹板图中第二纵行对应穿综图中的第二页综片,即第三根经纱的浮沉规律与纹板图中表示第二页综的第二纵行的浮沉规律相同,在纹板图中的第二纵行上的第1、3、4纬方格中填有符号,因此相应的在组织图中第三根经纱上第1、3、4纬方格中填入符号■。

第三步:在穿综图上,第三页综的第2方格中填有符号,表示第2根纱穿入第3页综,纹板图中第三纵行对应穿综图中的第三页综片,即第二根经纱的浮沉规律与纹板图中表示第三页综的第三纵行的浮沉规律相同,在纹板图中的第三纵行上的第2、3、4纬方格中填有符号,因此相应的在组织图中第三根经纱上第2、3、4纬方格中填入符号■

第四步:在穿综图上,第四页综的第

4方格中填有符号,表示第4根纱穿入

第4页综,纹板图中第四纵行对应穿综

图中的第四页综片,即第4根经纱的浮

沉规律与纹板图中表示第四页综的第四

纵行的浮沉规律相同,在纹板图中的第

四纵行上的第1、2、4纬方格中填有符

号,因此相应的在组织图中第4根经纱

上第1、2、4纬方格中填入符号■。 图2-31 组织图作图步骤

至此组织图绘制完毕。

上述作图顺序如图2-31所示

2)纹板图在穿综图右侧(或左侧)时,如图2-32

所示,

图2-32 已知穿综图与纹板图,求作组织图

①按纹板顺序(纬纱顺序)求作组织图

步骤如下:

第一步:在第一块纹板上,相应于第1、2片综框上的方格上填有符号。在穿综图上,第1片综上穿的是第1根经纱、第2片综上穿的是第3根经纱。于是,应在第1、3根经纱的第一纬相交的方格中填入经组织点■。

第二步:在第二块纹板上,相应于第1、3片综框上的方格上填有符号。在穿综图上,第1片综上穿的是第1根经纱、第3片综上穿的是第2根经纱。于是,应在第1、2根经纱的第二纬相交的方格中填入经组织点■。

第三步:在第三块纹板上,相应于第2、4片综框上的方格上填有符号。在穿综图上,第2片综上穿的是第3根经纱、第4片综上穿的是第4根经纱。于是,应在第3、4根经纱的第三纬相交的方格中填入经组织点■。

第四步:在第四块纹板上,相应于第3、4片综框上的方格上填有符号。在穿综图上,第3片综上穿的是第2根经纱、第4片综上穿的是第4根经纱。于是,应在第2、4根经纱的第四纬相交的方格中填入经组织点■。

至此,组织图绘制完毕。

上述过程如图2-33

所示:

图2-33 组织图作图步骤

②按综框顺序(经纱顺序)求作组织图

步骤如下:

第一步:在穿综图上,第一页综的第1方格中填有符号,表示第1根纱穿入第1页综,纹板图中第1横行对应穿综图中的第1页综片,即第1根经纱的浮沉规律与纹板图中表示第1页综的第1横行的浮沉规律相同,在纹板图中的第1横行上的第一、二纬方格中填有符号,因此相应的在组织图中第一根经纱上第一、二纬方格中填入符号■。

第二步:在穿综图上,第二页综的第3方格中填有符号,表示第3根纱穿入第2页综,纹板图中第二横行对应穿综图中的第二页综片,即第三根经纱的浮沉规律与纹板图中表示第二页综的第二横行的浮沉规律相同,在纹板图中的第二横行上的第1、3纬方格中填有符号,因此相应的在组织图中第三根经纱上第1、3纬方格中填入符号■。

第三步:在穿综图上,第三页综的第2方格中填有符号,表示第2根纱穿入第3页综,纹板图中第三横行对应穿综图中的第三页综片,即第二根经纱的浮沉规律与纹板图中表示第三页综的第三横行的浮沉规律相同,在纹板图中的第三横行上的第2、4纬方格中填有符号,因此相应的在组织图中第三根经纱上第2、4纬方格中填入符号■。

第四步:在穿综图上,第四页综的第4方格中填有符号,表示第4根纱穿入第4页综,纹板图中第四横行对应穿综图中的第四页综片,即第4根经纱的浮沉规律与纹板图中表示第四页综的第四横行的浮沉规律相同,在纹板图中的第四横行上的第3、4纬方格中填有符号,因此相应的在组织图中第4根经纱上第3、4纬方格中填入符号■。

至此组织图绘制完毕。

上述作图顺序如图2-34

所示:

图2-34 组织图作图步骤

3、已知组织图与纹板图,求作穿综图

1)纹板图位于组织图右侧时

如图2-35

所示。

图 2-35 已知组织图与纹板图,求作穿综图

①按纹板顺序(纬纱顺序)求作穿综图

步骤如下:

第一步:在纹板图中,横行代表纬纱顺序即纹板顺序,最下一行代表第一纬。第一纬(第一块纹板,纹板图第一行)提综1片、2片、4片,对应组织图中,第一纬中第1根经纱、第3根经纱、第4根经纱提起,由此可见,第1根经纱、第3根经纱、第4根经纱分别穿在第1列、第2列、第4列综框中。在穿综图的第1根经纱、第3根经纱、第4根经纱与对应的第1列、第2列、第4列综框相交的方格内填绘符号■ 。

第二步:在纹板图中,横行代表纬纱顺序即纹板顺序,最下二行代表第二纬。第二纬(第2块纹板,纹板图第2行)提综1片、3片、4片,对应组织图中,第2纬中第1根经纱、第2根经纱、第4根经纱提起,由此可见,第1根经纱、第2根经纱、第4根经纱分别穿在第1列、第3列、第4列综框中。在穿综图的第1根经纱、第2根经纱、第4根经纱与对应的第1列、第3列、第4列综框相交的方格内填绘符号■ 。

第三步:在纹板图中,横行代表纬纱顺序即纹板顺序。第三纬(第三块纹板,纹板图从下向上数第三行)提综1片、2片、3片,对应组织图中,第三纬中第1根经纱、第2根经纱、第3根经纱提起,由此可见,第1根经纱、第2根经纱、第3根经纱分别穿在第1列、第3列、第2列综框中。在穿综图的第1根经纱、第2根经纱、第3根经纱与对应的第1列、第3列、第2列综框相交的方格内填绘符号■。

第四步:在纹板图中,横行代表纬纱顺序即纹板顺序。第四纬(第四块纹板,纹板图从下向上数第四行)提综2片、3片、4片,对应组织图中,第四纬中第2根经纱、第3根经纱、第4根经纱提起,由此可见,第2根经纱、第3根经纱、第4根经纱分别穿在第3列、第2列、第4列综框中。在穿综图的第2根经纱、第3根经纱、第4根经纱与对应的第3列、第2列、第4列综框相交的方格内填绘符号■ 。

到此穿综图绘制完毕。

上面的绘制顺序如下,如图

2-36。

图2-36 穿综图绘制顺序

②按综框顺序(经纱顺序)求作穿综图

步骤如下:

第一步: 在纹板图中,第一列综与第1纬、第2纬、第3纬相交的方格中绘有符号■,代表织第1纬、第2纬、第三纬时,这列综框应提起。对应组织图,第1纬、第2纬、

第三纬连续提起的经纱为第1根经纱,故至此第1根经纱穿入第一列综框,在第一列综框与第1根经纱相交的穿综图方格内绘上符号■。

第二步:在纹板图中,第二列综与第1纬、第3纬、第4纬相交的方格中绘有符号■,代表织第1纬、第3纬、第4纬时,这列综框应提起。对应组织图,第1纬、第3纬、第4纬连续提起的经纱为第3根经纱,故至此第3根经纱穿入第二列综框,在第二列综框与第3根经纱相交的穿综图方格内绘上符号■。

第三步:在纹板图中,第三列综与第2纬、第3纬、第4纬相交的方格中绘有符号■,代表织第2纬、第3纬、第4纬时,这列综框应提起。对应组织图,第2纬、第3纬、第4纬连续提起的经纱为第2根经纱,故至此第2根经纱穿入第3列综框,在第3列综框与第1根经纱相交的穿综图方格内绘上符号■

第四步:在纹板图中,第四

列综与第1纬、第2纬、第4纬

相交的方格中绘有符号■,代表

织第1纬、第2纬、第4纬时,

这列综框应提起。对应组织图,

第1纬、第2纬、第4纬连续提

起的经纱为第4根经纱,故至此

第4根经纱穿入第4列综框,在

第4列综框与第4根经纱相交的穿综 图2-37 穿综图绘制顺序 图方格内绘上符号■。

至此,绘制完毕。

上述作图顺序如图2-37 所示:

可以看出,求出的穿综图为飞穿法。

2)纹板图位于穿综图的右侧(或左侧)时

图 2-38 已知组织图与纹板图,求作穿综图

①按纹板顺序(纬纱顺序)求作穿综图

步骤如下:

第一步:在纹板图中,纵行代表纬纱顺序即纹板顺序,第一纵行代表第一纬,第一纬(第一块纹板,纹板图第一列)提综1片和2片(纹板图最左一列,从下向上),对应组织图中,第一纬中第一根经纱和第三根经纱提起,由此可见,第一根经纱和第三根经纱分别穿在第一行和第二行综框中。在穿综图中,第一根经纱与对应的第一行综框相交的方格内填绘符号■ ,第三根经纱与对应的第二行综框相交的方格内填绘符号■。

第二步:在纹板图中,纵行代表纬纱顺序即纹板顺序,第二纵行代表第二纬,第二纬(第二块纹板,纹板图第二列)提综1片和3片(纹板图从左向右第2列,从下向上),对应组织图中,第二纬中第1根经纱和第2根经纱提起,由此可见,第1根经纱和第2根经纱分别穿在第一行和第三行综框中。在穿综图中,第1根经纱与对应的第一行综框相交的方格内填绘符号■ ,第2根经纱与对应的第三行综框相交的方格内填绘符号■。

第三步:在纹板图中,纵行代表纬纱顺序即纹板顺序,第三纵行代表第三纬,第三纬(第三块纹板,纹板图第三列)提综2片和4片(纹板图从左向右第3列,从下向上),对应组织图中,第三纬中第3根经纱和第4根经纱提起,由此可见,第3根经纱和第4根经纱分别穿在第2行和第4行综框中。在穿综图中,第3根经纱与对应的第2行综框相交的方格内填绘符号■ ,第4根经纱与对应的第4行综框相交的方格内填绘符号■。

第四步:在纹板图中,纵行代表纬纱顺序即纹板顺序,第四纵行代表第四纬,第四纬(第四块纹板,纹板图第四列)提综3片和4片(纹板图从左向右第4列,从下向上),对应组织图中,第四纬中第2根经纱和第4根经纱提起,由此可见,第2根经纱和第4根

经纱分别穿在第3行和第4行综框中。

在穿综图中,第2根经纱与对应的第3

行综框相交的方格内填绘符号■ ,第4

根经纱与对应的第4行综框相交的方格

内填绘符号■。

上面的绘制顺序如下如图2-39:

②按综框顺序(经纱顺序)求作穿综图

步骤如下:

第一步:在纹板图中,第一列综与第1纬、第2纬相交的方格中绘有符号■,代表织第1、第2纬时,这列综框应提起。对应组织图,第1纬、第2纬连续提起的经纱为第1根经纱,故至此第1根经纱穿入第一列综框,在第一列综框与第1根经纱相交的穿综图方格内绘上符号■。

第二步:在纹板图中,第二列综与第1纬、第3纬相交的方格中绘有符号■,代表织第1、第3纬时,这列综框应提起。对应组织图,第1纬、第3纬连续提起的经纱为第3根经纱,故至此第3根经纱穿入第2列综框,在第2列综框与第3根经纱相交的穿综图方格内绘上符号■

第三步:在纹板图中,第三列综与第2纬、第4纬相交的方格中绘有符号■,代表织第

2、第4纬时,这列综框应提起。对应组织图,第2纬、第4纬连续提起的经纱为第2根经纱,故至此第2根经纱穿入第3列综框,在第3列综框与第2根经纱相交的穿综图方格内绘上符号■。

第四步:在纹板图中,第四列综与第3纬、

第4纬相交的方格中绘有符号■,代表织第3、

第4纬时,这列综框应提起。对应组织图,第

3纬、第4纬连续提起的经纱为第4根经纱,

故至此第4根经纱穿入第四列综框,在第4列

综框与第4根经纱相交的穿综图方格内绘上符

号■。 图2-40 穿综图作图步骤

至此,绘制完毕。

上述作图顺序如图2-40所示:

由上述可知,采用不同的穿综图和纹板图,便可得出不同的组织图,即:可以得出不同的花纹。在实际生产中,多臂开口织机上常常利用改变纹板图或穿综方法来制织不同组织花纹的织物,而在踏板开口织机上,常利用改变穿综的方法来制织不同组织的织物。 到此穿综图绘制完毕。 图2-39 穿综图作图步骤


相关内容

  • 运筹学上机报告最短路问题的计算机求解
    运筹学上机实验报告单 20 14 -20 15 学年第 2 学期 实验名称 最短路问题的计算机求解 班级 实验 目的 姓名 日期:2015 年 5 学号 月 26 日 掌握最短路问题的计算机求解方法. 实验 内容 (1)最短路问题的 lin ...
  • 中职学校计算机机房管理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中职学校计算机机房管理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何祖猛 执笔 一.项目研究背景和意义 1.研究背景 我校的计算机机房主要承担全校所有班级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和计算机专业班级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主干专业课程以及其它专业的计算 ...
  •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指导书
    信息工程学院(部)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指导书 适用专业: 非计算机专业本科一年级 贵州理工学院 2015 年 2 月 前言 本课程是公共必修课程,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当代大学生的公共基础课. ...
  • 白浪小学微机室管理制度
    白浪小学微机室管理制度 一.微机室教师守则 (一).安全注意事项: 1.凡带有微机室钥匙的教师必须认真负责,不得将钥匙转借他人. 2.凡是信息技术课学生上机学习,任课老师一定要到微机室,并做好相关上机记载. 3.在离开微机室前或在微机室上课 ...
  • 高中信息技术[在Internet上发布信息]教学案例
    我想有一个"家" __<在Internet上发布信息>教学案例 [教学设计] 一.主题背景 信息技术课程由计算机课程发展而来,但随着知识经济发展,在全球范围形成了一个信息化的氛围,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应用越来越 ...
  • 信息技术备课
    二00七年度信息技术教学 工作计划 一.基本情况 通过上学期四川省农村远程教育的大力投资及实施,再加上之后的进一步教学,让学生更能准确的输入字母.符号.了解掌握一些基本的输入法及WIN9X及XP操作系统,但由于操作时间及硬件的限制,还有待于 ...
  •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反思
    <初识Excel >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认识Excel 的工作界面及其组成:认识行.列和单元格:并能准确录入数据.让学生掌握修改数据的方法和修改工作表标签的操作.通过本节中录入数据的实例,掌握制作数据表的基 ...
  • 微机室学生用机守则
    凤城初中微机室学生用机守则 (一)学生到微机室进行上机学习,必须经信息技术教师同意,在指定时间内使用指定机器. (二)爱护本室设备,严禁随意涂划.搬移.挪用.破坏等.要按教师要求进行操作,违反操作规程,造成设备损坏,照价赔偿. (三)上机前 ...
  • 会计实验心得体会
    会计实验心得体会 随着会计实验手工帐的完成,我们基本上结束了这门课程,对于这门课程,我感慨最深的就是:做一个会计真的不容易,做一个合格的好会计更不容易!会计实验是一门对我们专业中的会计基础及中级财务会计的一门综合性的模拟性质的学科,在学习这 ...
  • 网络机房管理及维护模式的重要性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网络机房管理及维护模式的重要性研究 作者:戴磊 来源:<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年第12期 摘要:网络机房在高校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良好的机房管理和维护可以为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