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的人生困境及其最终解脱 - 范文中心

阮籍的人生困境及其最终解脱

12/17

正直文人求仙隐逸思想的社会根源。同时, 魏晋文人求

阮籍的人生困境及其仙隐逸的风气, 也深受当时流行的玄学影响。玄学标榜

老庄, 老庄哲学的遁世思想又为隐逸求仙提供了思想基

最终解脱础。在那样一个时代背景和思想氛围之下, 全身保真, 遗

落世事的最好出路就只有求仙隐逸之一途。

阮籍的艰难处境和思想基础自然使他对求仙隐逸

李春辉1王洁2的道路充满了热切的渴望。隐居弃世, 求仙永生是作者

在那个险恶环境中的人生理想。阮籍出身于世宦之家,

摘要:阮籍的人生悲剧就在于他陷人历史和时代年轻时就做官, 成名后又是名士的首领, 具有很大的社的困境之中, 必须做出艰难的选择。而这种选择, 本身就会影响。他如果隐遁山林, 对司马氏的拉拢采取不合作是一个极大的悲剧:没有独立地位和人身保障的士人, 的态度, 恐怕早已遭到司马氏的屠杀了。另一方面, 隐居为保持精神的独立和生命的继续, 必将付出了心灵冲突也未必就能遗忘世事, “身在江海之上, 心在魏阙之下”, 的沉重代价。他以“朝隐”的方式, 在保全性命的同时, 保是许多士人思想矛盾的形象写照。阮籍自己也认识到持精神的独立, 选择了不死也不屈的生存方式, 大隐隐求仙隐逸之路不切实际。于“朝”, 在酣饮与沉醉中度过一生。但他为此付出了沉大隐隐于“朝”:一种不死不屈的人生出路重的代价, 独自品尝孤独、寂寞的心灵之苦, 阮籍的人生求仙隐逸之心幻灭了, 阮籍以另一种“隐”的方式来之路为古代身处逆境的知识分子确立了一种新的生存面对自己的环境。西汉东方朔就自称是避世于朝廷的方式。隐士。(见《补史记滑稽列传》) 隐的目的是表示自己不与

关键词:阮籍《咏怀诗》; 忧生之嗟; “朝隐”浊世合流, 避世全身, 那么在宫殿之中也能“形神见藏, ”

朝廷也是可以避世的。

晋宋之交的颜延年在他的《咏怀诗注》中说:“嗣宗阮籍虽然当过尚书郎、散骑常侍、东平相、步兵校身仕乱朝, 常恐罹祸, 因发兹咏, 故每有忧生之嗟。”忧生尉等官职, 但他的行为更像一个隐士, 而不是一个官吏。之嗟, 在阮籍的诗篇中占了很大份量。“《咏怀诗》中半数平日里他“发言玄远, 口不臧否人物”, 就连司马昭也称以上篇章, 皆含忧生内容, 全篇为忧生之嗟者亦不在少他为“古之至慎人”; 他尽量避开世事的纠缠, 全身远祸; 数。”[1]阮籍特殊的身世、处境、历史境遇, 使他的忧生之他“酣饮为常”, 甚至一醉六十日不醒, 这也是借酒来逃嗟具有更深广的忧愤, 包含了更多的社会人生意义。避世事; 他当官的理由有时竟只是为了有贮存的好酒,

阮籍身处魏晋之交, 其时, 司马氏为篡夺曹魏的政他任东平相时“坏府舍屏障, 使内外相望”, 在那个时代, 权, 大肆屠杀士大夫, 制造恐怖黑暗的政治气氛。他和司这近乎游戏态度; 他居丧可以不依礼制, 面对礼法之士马氏若即若离, 始终小心翼翼地保持一种微妙的关系, 指责也“神色自若”, 一切都依情而动。这些行径都是把太近则有违本性, 损害自己的独立人格; 太远则容易遭自己当作“方外之人”的结果。到猜忌, 有生命的危险。他始终都过着一种“终身履薄阮籍的精神极为苦闷, 他的《咏怀诗》中充满忧生之冰, 谁知我心焦”的战战兢兢的生活。他的这种痛苦、矛嗟的感喟, 都是这种苦闷心情的外在表现。他活得很累, 盾的心情在《咏怀诗》中表现了出来。在那个黑暗的时代, 不仅说话小心翼翼, 就是在《咏怀

“无常”和“有常”:对宇宙人生悲剧命题的思考诗》中也是欲说还休, 隐约其辞, 乃致造成了“言在耳目阮籍认识到飘忽无常的现实人生, 一切都是无常之内, 情寄八荒之表……厥旨渊放, 归趣难求”(钟嵘《诗的。青春、生命、友谊、名誉、富贵、国运等, 一切都不是长品》) 的独特艺术效果。这种朦胧之美, 对文学来说确是久不变, 都是可能随时失去的。自从汉末以来, 社会大乱, 幸事, 但这种战战兢兢的生活, 对阮籍来讲, 又何尝不是“礼崩乐坏”的局面使士人心态大变, 不再信奉万古不变一个“悲剧的典型”呢? 阮籍的人生悲剧就在于他陷人历的儒家教义, 而是对宇宙、人生进行了一系列新的思考, 史和时代的困境之中, 必须做出艰难的选择。阮籍的人进而产生了怀疑。魏晋士人之任达放荡, 实与认识到宇生困境, 正是中国古代士人经常面临的艰难选择, 阮籍宙人生之无常这一悲剧命题有关。阮籍深受这一社会的悲剧人生, 对于理解古代文人心灵的历史, 具有重要思潮的影响, 加上自己又身处那样一个艰难危乱的政治的认识价值。环境里, 因此他的“忧生之嗟”中, 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就很深刻。参考文献:

他甚至对宇宙天地、日月星辰这些永恒的自然物[1]徐公持. 魏晋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也提出了怀疑。屈原说:“与天地兮比寿, 与日月兮齐1999。光。”阮籍则说:“日月不常融, 天地有否泰”(四十二), “朝[2]罗宗强. 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M].天津:南开大阳不再盛, 白日忽西幽”(三十二), “存亡从变化, 日月有浮学出版社,2004。沉”(二十二) 。他在《大人先生歌》中, 甚至说天地、日月星[3]陆侃如、冯沅君. 中国诗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辰都毁灭了, 自己又能怎么样呢? 版社,1999。

求仙和隐逸:一个不能实现的梦想

魏晋文人求仙和隐逸的思想是有原因的。社会动(作者单位:1.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2. 呼和浩特第荡, 兵祸不断, 再加上统治集团的政治迫害, 是当时许多二中学语文组)2012.4上半月

\171·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评·析崔宏宇郝米娜等


相关内容

  • 汉语言文学教育本科毕业论文
    贵州师范大学 学 号: 姓 名: 年 级: 完成日期: 论文编号: 自学考试本科生毕业论文 论奥尼尔作品的悲剧性 专 业:汉语言文学教育 学 院:贵州师范大学 2012级成人教育本科 指导教师: 2014年3月2日 论文成绩: 联系电话: ...
  • 浅谈[前赤壁赋]中苏轼的儒释道互补思想
    浅谈<前赤壁赋>中苏轼的儒释道互补思想 福建建阳 张叶华 摘要:苏轼<前赤壁赋>一文情.景.理相交融,在对赤壁那优美的山水风月的描绘中蕴含了丰富的儒释道思想,他以赤壁为依托,反思人生.审视历史.参悟天地,以宏博开放的 ...
  • "天才少年"之死与父亲的尊严(道德良知与诚信)
    彭晓芸 一位梦想着成为名利双收畅销书作家的高中教师,却频频遭遇退稿,任教的诗歌鉴赏课也听者寥寥:生活中,他是一位单身父亲,儿子Kyle学习有障碍,多次被校方劝退学,建议转特殊学校,父亲勉力争辩着:"他其实反应不迟钝".这 ...
  • 高考作文之素材--司马迁.勾践.苏武
    历史人物作文素材(司马迁.勾践.苏武) 司 马 迁 (一)人物事略 少年司马迁生于史官世家,祖先自周代起就任王室太史,掌管文史星卜.父亲司马谈在武帝即位后,任太史令达三十年之久.司马迁10岁起诵读<古文>并接受其父的启蒙教育.渊 ...
  • 马尔萨斯"两种抑制"的观点及解脱"人口陷阱"的制度条件
    作者:吕昭河 人口学刊 2001年04期 [中图分类号]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29X(2001)02-0035-04 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已经发表了200余年.过去的20年, 虽然对马尔萨斯人口学说已 ...
  • 日本地震海啸核爆 电影大师黑泽明21年前就以[梦]来警示
    黑泽明电影<梦>剧照 日本这次大地震令人想起,在21年前,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拍摄的影片<梦>里面的第6个噩梦,岛国发生了核电厂泄漏事故,生灵涂炭.贻害无穷.电影与现实的高度相似令人感叹,既然能预见,为何仍然不能幸免? ...
  • 死刑犯的最后人生
    死刑犯的最后人生:互相道别 最后一餐很少吃光 2013年07月13日 02:21 来源:人民网 更多 分享到: 原标题:死刑犯最后的人生 死刑犯最后的日子心理变化非常明显.一位看守所民警说,从一审被判死刑到执行死刑,时间跨度大多一年左右.生 ...
  • [转]弘道读经会丨人生就是一个大舞台,要当自己的主宰
    道学苑腾讯道学陈景展2017-08-15 10:02 7评论 [摘要]如果发一个勇猛的志气来解脱,我不演这个戏了,我不做别人的一个玩偶了,我退下这个舞台了,我脱离这个轮回了,那我们就有了道心了. 文/陈景展 参透红尘好似戏,打起锣鼓来齐备. ...
  • 人生从此孤独
    当我决定从凉山州的高中里辍学的那一刻起,到我背着一大袋子的书悄然离开呆了五年的中学,我就走上了自己所认为更有价值意义的自学成才的道路,那时候我以杰克伦敦,富兰克林,林肯,乔布斯这些离经叛道获得了巨大成功的人为榜样,当然比尔盖茨,马云,俞敏洪 ...
  • 老子和庄子的比较
    老子和庄子的比较 张京华(洛阳大学东方文化研究院副教授) 一.直觉认识论 道家与儒家二家在先秦时期即同显于世,汉魏以后又同在 道家以老庄并称,有益有害.益处是老子和庄子都是道家大师,有重要著述传世,在学说的许多方面都相一致,因而二人的学说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