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数学推理题大总结 - 范文中心

公务员数学推理题大总结

01/26

1. 等比数列:后一项与前一项的比为固定的值叫做等比数列。

例题:3,9,( ),81,243

解析:此题较为简单,括号内应填27.

2. 二级等比数列:后一项与前一项的比所得的新的数列是一个等比数列。

例题:1,2,8,( ),1024

解析:后一项与前一项的比得到2,4,8,16,所以括号内应填64.

3. 二级等比数列变式:

二级等比数列变式概要:后一项与前一项所得的比形成的新的数列可能是自然数列、平方数列、立方数列、或者与加减“1”的形式有关。

例题1:2,4,12,48,( )

A.96 B.120 C.240 D.480 (2005年中央甲类真题)

例题2: 1,1,2,6,( )

A.21 B.22 C.23 D.24 (2005年中央甲类真题)

例题3:10,9,17,50,( )

解析:10的1倍减1得到9,9的2倍减1得到17,由引可推括号内应为50的4倍减1,即199.

例题4:6,15,35,77,( )

A.106 B.117 C.136 D.163 (2004年江苏省真题)

例题5:2,8,24,64,( )

A.160 B.512 C.124 D.164 (2004年江苏省真题)

重点: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是最基本、最典型、最常见的数字推理题型。必须熟练掌握其基本形式及其变式。

和数列

1. 典型(两项求和)和数列:

典型和数列概要:前两项的加和得到第三项。

例题1:1,1,2,3,5,8,( )

解析:最典型的和数列,括号内应填13.

例题2:1,3,4,7,11,( )

A.14 B.16 C.18 D.20 (2002年中央A 类真题)

解析:1+3=4(第3项),3+4=7(第4项),4+7=11(第5项),

所以,答案为7+11=18,即C.

例题3:17 10 ( ) 3 4 —1

A.7 B.6 C.8 D.5 (2004年浙江真题)

解析:17-10=7(第3项),10—7=3(第4项),7-3=4(第5项),3-4=-1(第6项)

所以,答案为17-10=7,即A.

2. 典型(两项求和)和数列变式:

典型(两项求和)和数列变式概要:前两项的加和经过变化之后得到第三项,这种变化可能是加、减、乘、除某一常数;或者每两项加和与项数之间具有某种关系。

例题1:3,8,10,17,( )

解析:3+8-1=10(第3项),8+10-1=17(第4项),10+17-1=26(第5项), 所以,答案为26.

例题2:4,8,6,7,( ),27/4

解析:(4+8)÷2=6(第3项),(8+6)÷2=7(第4项),(6+7)÷2=13/2(第5项),

所以,答案为13/2,这里注意,27/4是一个验证项即(7+13/2)÷2=27/4. 例题3:4,5,11,14,22,( )

解析:每前一项与后一项的加和得到9,16,25,36(自然数平方数列)括号内应为27. 例题4: 22,35,56,90,( ),234

A.162 B.156 C.148 D.145 (2003年浙江真题)

3. 三项和数列变式:

三项和数列是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出现的新题型,它的规律特点为“三项加和得到第四项”。

例题1: 0,1,1,2,4,7,13,( )

A.22 B.23 C.24 D.25 (2005年中央甲类真题)

1. 等差数列:是数字推理最基础的题型,是解决数字推理的“第一思维”。所谓“第一思维”是指在进行任何数字推理的解题时都要首先想到等差数列,即从数与数之间的差的关系进行推理和判断。

例题:12,17,22,,27,32,( )

解析:后一项与前一项的差为5,括号内应填27。

2. 二级等差数列:

二级等差数列概要:后一项减前一项所得的新的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

例题1:-2,1,7,16,( ),43

A.25 B.28 C.31 D.35 (2002年中央B 类真题)

例题2:1、2,6,12,20,30,( )

A.38 B.42 C.48 D.56 (2002年中央A 类真题)

例题3:3、2,5,11,20,32,( )

A.43 B.45 C.47 D.49 (2002年中央A 类真题)

3. 二级等差数列的变式:

二级等差数列变式概要:后一项减前一项所得的新的数列是一个基本数列,这个数列可能是自然数列、等比数列、平方数列、立方数列、或者与加减“1”、“2”的形式有关。 例题1: 1,2,5,14,( )

A.31 B.41 C.51 D.61 (2005年中央甲类真题)

例题2: 1 2 6 15 31 ( )

A.53 B.56 C,62 D.87 (2003年中央B 类真题)

例题3 32,27,23,20,18,( )

A.14 B.15 C.16 D.17 (2002年中央B 类真题)

例题4: 2、20,22,25,30,37,( )

A.39 B.45 C.48 D.51 (2002年中央A 类真题)

例题5:10,18,33,( ),92

3. 三级等差数列及其变式:

例1:1,10,31,70,133,( )

A.136 B.186 C.226 D.256 (2005年中央甲类真题)

例题2:0,1,3,8,22,63,( )

A.163 B.174 C.185 D.196 (2005年中央甲类真题)

例题3:( ) 36 19 10 5 2

A.77 B.69 C.54 D.48 (2003年中央B 类真题)

例题4:1,4,8,14,42,( )

A.76 B.66 C.64 D.68 (2004年浙江省真题

)

1. 数列间隔组合:两个数列(七种基本数列的任何一种或两种)进行分隔组合。 例题1:1,3,3,5,7,9,13,15,( ),( )

A.19,21 B.19,23 C.21,23 D.27,30 (2005年中央甲类真题)

解析:二级等差数列1,3,7,13,(21)和二级等差数列3,5,9,15,(23)的间隔组合。

所以,答案为21,23(C )。

例题2: 2/3 1/2 2/5 1/3 2/7 ( )

A.1/4 B.1/6 C.2/11 D.2/9 (2003年中央A 类真题)

解析:数列2/3,2/5,2/7和数列1/2,1/3,(1/4)的间隔组合。

所以,答案为1/4(A )。

例题3:1, 3, 3, 6, 7, 12, 15, ( )

A.17 B.27 C.30 D.24 (2004年江苏A 类真题)

解析:二级等差数列1,3,7,15和等比数列3,6,12,(24)的间隔组合。 所以,答案为24(D )。

例题4: 4 9 6 12 8 15 10 ( )

A.18 B.13 C.16 D.15 (2004年浙江真题)

解析:等差数列4,6,8,10和等差数列9,12,15,(18)的间隔组合。 所以,答案为18(A )。

2. 数列分段组合:

例题1:6 12 19 27 33 ( ) 48

A.39 B.40 C.41 D.42 (2004年浙江真题)

例题2:2 2 4 12 12 ( ) 72

3. 特殊组合数列:

例题: 1.01 2.02 3.04 5.08 ( )

A. 7.12 B.7.16 C.8.122 D.8.16 (2003年山东真题)

解析:整数部分为和数列1,2,3,5,(8),小数部分为等比数列0.01,0.02,0.04,0.08,(016)。

所以,答案为8.16,即D.

1. 质数列及其变式:

例题1:2,3,5,( ),11,13

解析:质数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列,质数即只能被1和本身整除的数。

例题2:4, 6, 10, 14, 22, ( ) (2004年江苏A 类真题)

A.30 B.28 C.26 D.24

解析|:各项除以2即得到质数列2,3,5,7,11,(13)。

所以,答案为13,即C.

2. 合数列:

例题:4,6,8,9,10,12,( )

解析:请注意和质数列相对的即合数列,除去质数列剩下的不含1的自然数为合数列。

3. 分式最简式:

例题: 133/57 119/51 91/39 49/21 ( ) 7/3

A.28/12 B.21/14 C.28/9 D.31/15

解析:各项约分成最简分式的形式都为7/3.

所以,答案为|28/12,即A.

提示:立方数列与平方数列的概念构建类似,所以可参照学习。

1. 典型立方数列(递增或递减):

例题:125,64,27,( ),1

答案为8.

2. 立方数列变式:

立方数列变式概要:这一数列特点不是立方数列进行简单变化,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减常数”的变化。

例题1:3,10,29,66,( )

解析:各项分别为立方数列加2的形式,所以括号内应填127.

例题2:11,33,73,( ),231

解析:各项分别为立方数列加3,6,9,12,15的形式,所以括号内应填137. 例题3:6,29,62,127,( )345

解析:第1、3、5项为立方数列减2的形式,第2、4、6项为立方加2的形式,所以括号内应填214.

例题4:1/8,1/9,9/64,( ),3/8

解析:各项分母可变化为2、3、4、5、6的立方,分子可以变化为1,3,9,27,81,所以括号内应填27/125.

例5:1,4,27,256 ( )

解析:各项分别为1的1次方,2的2次方,3的3次方,4的4次方,所以括号内应填5的5次方即为

3125.

1. 典型平方数列(递增或递减):

例题:196,169,144,( ),100

答案为125.

2. 平方数列变式:

平方数列变式概要:这一数列特点不是简单的平方或立方数列,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减常数”的变化。

例题1 2,3,10,15,26,( )

A.29 B.32 C.35 D.37 (2005年中央甲类真题)

例题2:0,3,8,15,( )

解析:各项分别平方数列减1的形式,所以括号内应填24.

例题2:83,102,123,( ),171

解析:各项分别平方数列加2的形式,所以括号内应填146.

例题3:17,27,39,( ),69

解析:各项分别平方数列加自然数列的形式,所以括号内应填53.

3. 平方数列最新变化—二级平方数列:

平方数列的这种新变化集中体现在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中,从而大大拓展了平方数列考查的深度,这也必将成为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的重点。 例题1:1,4,16,49,121,( )

A.256 B.225 C.196 D.169 (2005年中央甲类真题)

例题2: 9,16,36,100,( )

A.144 B.256 C.324 D.361 (2004年江苏B 类真题)

例题3: 1,2,3,7,46,( )

A.2109 B.1289 C.322 D.147 (2005年中央甲类真题)

1. 典型(两项求积)积数列:

典型积数列概要:前两项相乘得到第三项。

例题1: 1 3 3 9 ( ) 243

A.12 B.27 C.124 D.169 (2003年中央B 类真题)

解析:1×3=3(第3项),3×3=9(第4项),3×9=27(第5项), 9×27=243(第6项),

所以,答案为27,即B.

例题2: 1,2,2,4,( ),32

A.4 B.6 C.8 D.16 (2002年中央A 类真题)

解析:1×2=2(第3项),2×2=4(第4项),2×4=8(第5项), 4×8=32(第6项),

所以,答案为8,即C.

2. 积数列变式:

积数列变式概要:前两项的相乘经过变化之后得到第三项,这种变化可能是加、减、乘、除某一常数;或者每两项相乘与项数之间具有某种关系。

例题1:2,5,11,56,( )

A.126 B.617 C.112 D.92 (2004年江苏真题)

解析:2×5+1=11(第3项),5×11+1=56(第4项),11×56+1=617(第5项), 所以,答案为617,即B.

例题2:3/2, 2/3, 3/4,1/3,3/8 ( )

解析:此题较为直观,每两项相乘得到1,1/2,1/4,1/8,1/16,所以括号内应填

1/6.

备考规律一:等差数列及其变式

【例题】7,11,15,( )

A.19

B.20

C.22

D.25

【答案】A 选项

【解析】这是一个典型的等差数列,即后面的数字与前面数字之间的差等于一个常数。题中第二个数字为11,第一个数字为7,两者的差为4,由观察得知第三个与第二个数字之间也满足此规律,那么在此基础上对未知的一项进行推理,即15+4=19,第四项应该是19,即答案为A.

(一)等差数列的变形一:

【例题】7,11,16,22,( )

A.28

B.29

C.32

D.33

【答案】B 选项

【解析】这是一个典型的等差数列的变形,即后面的数字与前面数字之间的差是存在一定的规律的,这个规律是一种等差的规律。题中第二个数字为11,第一个数字为7,两者的差为4,由观察得知第三个与第二个数字之间的差值是5;第四个与第三个数字之间的差值是6. 假设第五个与第四个数字之间的差值是X ,

我们发现数值之间的差值分别为4,5,6,X. 很明显数值之间的差值形成了一个新的等差数列,由此可以推出X=7,则第五个数为22+7=29.即答案为B 选项。

(二)等差数列的变形二:

【例题】7,11,13,14,( )

A.15

B.14.5

C.16

D.17

【答案】B 选项

【解析】这也是一个典型的等差数列的变形,即后面的数字与前面数字之间的差是存在一定的规律的,但这个规律是一种等比的规律。题中第二个数字为11,第一个数字为7,两者的差为4,由观察得知第三个与第二个数字之间的差值是2;第四个与第三个数字之间的差值是1. 假设第五个与第四个数字之间的差值是X.

我们发现数值之间的差值分别为4,2,1,X. 很明显数值之间的差值形成了一个新的等差数列,由此可以推出X=0.5,则第五个数为14+0.5=14.5.即答案为B 选项。

(三)等差数列的变形三:

【例题】7,11,6,12,( )

A.5

B.4

C.16

D.15

【答案】A 选项

【解析】这也是一个典型的等差数列的变形,即后面的数字与前面数字之间的差是存在一定的规律的,但这个规律是一种正负号进行交叉变换的规律。题中第二个数字为11,第一个数字为7,两者的差为4,由观察得知第三个与第二个数字之间的差值是-5;第四个与第三个数字之间的差值是6. 假设第五个与第四个数字之间的差值是X.

我们发现数值之间的差值分别为4,-5,6,X. 很明显数值之间的差值形成了一个新的等差数列,但各项之间的正负号是不同,由此可以推出X=-7,则第五个数为12+(-7)=5.即答案为A 选项。

(三)等差数列的变形四:

【例题】7,11,16,10,3,11,( )

A.20

B.8

C.18

D.15

【答案】A 选项

【解析】这也是最后一种典型的等差数列的变形,这是目前为止难度最大的一种变形,即后面的数字与前面数字之间的差是存在一定的规律的,但这个规律是一种正负号每“相隔两项”进行交叉变换的规律。题中第二个数字为11,第一个数字为7,两者的差为4,由观察得知第三个与第二个数字之间的差值是5;第四个与第三个数字之间的差值是-6,第五个与第四个数字之间的差值是-7. 第六个与第五个数字之间的差值是8,假设第七个与第六个数字之间的差值是X.

总结一下我们发现数值之间的差值分别为4,5,-6,-7,8,X. 很明显数值之间的差值形成了一个新的等差数列,但各项之间每“相隔两项”的正负号是不同的,由此可以推出X=9,则第七个数为11+9=20.即答案为A 选项。

备考规律二:等比数列及其变式

【例题】4,8,16,32,( )

A.64

B.68

C.48

D.54

【答案】A 选项

【解析】这是一个典型的等比数列,即“后面的数字”除以“前面数字”所得的值等于一个常数。是“前面数字”的2倍,观察得知第三个与第二个数字之间,第四和第三个数字之间,后项也是前项的2倍。那么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未知的一项进行推理,即32×2=64,第五项应该是64.

(一)等比数列的变形一:

【例题】4,8,24,96,( )

A.480

B.168

C.48

D.120

【答案】A 选项

【解析】这是一个典型的等比数列的变形,即后面的数字与前面数字之间的倍数是存在一定的规律的。题中第二个数字为8,第一个数字为4,“后项”与“前项”的倍数为2,由观察得知第三个与第二个数字之间“后项”与“前项”的倍数为3;第四个与第三个数字之间“后项”与“前项”的倍数为4. 假设第五个与第四个数字之间“后项”与“前项”的倍数为X.

我们发现“倍数”分别为2,3,4,X. 很明显“倍数”之间形成了一个新的等差数列,由此可以推出X=5,则第五个数为96×5=480.即答案为A 选项。

(二)等比数列的变形二:

【例题】4,8,32,256,( )

A.4096

B.1024

C.480

D.512

【答案】A 选项

【解析】这也是一个典型的等比数列的变形,即后面的数字与前面数字之间的倍数是存在一定的规律的。题中第二个数字为8,第一个数字为4,“后项”与“前项”的倍数为2,由观察得知第三个与第二个数字之间“后项”与“前项”的倍数为4;第四个与第三个数字之间“后项”与“前项”的倍数为8. 假设第五个与第四个数字之间“后项”与“前项”的倍数为X.

我们发现“倍数”分别为2,4,8,X. 很明显“倍数”之间形成了一个新的等比数列,由此可以推出X=16,则第五个数为256×16=4096.即答案为A 选项。

(三)等比数列的变形三:

【例题】2,6,54,1458,( )

A.118098

B.77112

C.2856

D.4284

【答案】A 选项

【解析】这也是一个典型的等比数列的变形,即后面的数字与前面数字之间的倍数是存在一定的规律的。题中第二个数字为6,第一个数字为2,“后项”与“前项”的倍数为3,由观察得知第三个与第二个数字之间“后项”与“前项”的倍数为9;第四个与第三个数字之间“后项”与“前项”的倍数为27. 假设第五个与第四个数字之间“后项”与“前项”的倍数为X

我们发现“倍数”分别为3,9,27,X. 很明显“倍数”之间形成了一个新的平方数列,规律为3的一次方,3的二次方,3的三次方,则我们可以推出X 为3的四次方即81,由此可以推出第五个数为1458×81=118098.即答案为A 选项。

(四)等比数列的变形四:

【例题】2,-4,-12,48,( )

A.240

B.-192

C.96

D.-240

【答案】A 选项

【解析】这也是一个典型的等比数列的变形,即后面的数字与前面数字之间的倍数是存在一定的规律的。题中第二个数字为-4,第一个数字为2,“后项”与“前项”的倍数为-2,由观察得知第三个与第二个数字之间“后项”与“前项”的倍数为3;第四个与第三个数字之间“后项”与“前项”的倍数为-4. 假设第五个与第四个数字之间“后项”与“前项”的倍数为X

我们发现“倍数”分别为-2,3,-4,X. 很明显“倍数”之间形成了一个新的等差数列,但他们之间的正负号是交叉错位的,由此李老师认为我们可以推出X=5,即第五个数为48×5=240,即答案为A 选项。


相关内容

  • 20**年三支一扶考试行测备考:做题顺序安排建议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在三支一扶行测考试中的判断推理主要考查有4个题型,即图形推理.逻辑判断.类比推理和定义判断,考察的是应试者的逻辑分析能力.那么在考前一段时间如何来准备这个科目呢?考试时又如何安排行测不同 ...
  • 一个月考公务员
    首先声明我不是原创,只是转来供大家学习的!正文:我也不想这样,实在写了太长时间,需要大家支持下我!精华中的精华,经验中的经验,总结了一遍又一遍,一个月复习公务员考试足以!只是看你愿不愿意轻轻的动下你的鼠标成功=心态+勤奋+方法 任何人都不是 ...
  • 行测逻辑推理题通关技巧
    行测逻辑推理题通关技巧-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 判断推理部分解题技巧 (一)图形推理 1.对于图形拆分与重组题:运用实物找关键特征 2.对于多组图形题:找变化规律(数量关系.位置关系.形状关系). 3.基本思路: (1)简单图形看笔画多少. ...
  • 20XX年河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大纲解读
    河北省2010年度公务员录用省市县乡四级联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考试大纲解读 中公教育集团解读 一.两大巨变 巨变一:题型顺序调整,凸显考试重难点 今年行测考试大纲较去年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将常识判断部分由第一部分变为第五部 ...
  • 广州市公务员考试大纲
    附件5: 广州市县级以上机关2012年考试录用公务员 笔试科目考试大纲 为便于报考者了解.准备和参加广州市县级以上机关2012年考试录用公务员的笔试,特制定本大纲. 一.笔试科目 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g ...
  • 20**年河南公务员考试复习计划
    2013年河南公务员考试复习计划 一.深入了解国家公务员考试 首先需要对国家公务员工作.国家公务员考试.国家公务员如何报名等一些基本的信息有一个大体的了解,特别是对第一次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来说,这些都是十分陌生的.在现在的信息社会,谁能掌 ...
  • 判断推理技巧大全
    判断推理部分,一直是奋战公考的亲们的老大难.它是公务员考试中行测的一类题型.判断推理基本分为四种题型:图形推理..定义判断..今天,小图为您汇总判断推理四大难题型,都是干货哦~赶紧收藏吧!1找准内外特征,齐活! 图形推理是一种直观的思考,所 ...
  • 电大实用写作作业答案提示[1]
    <实用写作>作业(1) 学前教育--蔡菁 一.填空 1.主旨. .结构和 是一切文章的构成要素. 2.公文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____性:(2)____性:(3)____性:(4)____性:(5)_____性. 3. 20 ...
  • 公务员省考答题技巧
    公务员省考答题技巧 公务员省考答题技巧20天,行测83分,申论81分 (适合:国家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村官,事业单位,政法干警,警察,军转干, 路转税,选调生,党政公选,法检等考试) ---知识改变命运,励志照亮人生 我是2010年10月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