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问答题(课内阅读题大全) - 范文中心

口技问答题(课内阅读题大全)

03/10

《口技》问答题

1、“京中有善口技者”中“善”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善字统领全文或连贯全文,全文的展开都紧紧扣住善字。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表现出来的。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声音的?

答:由远及近,由小到大。

3、为什么交代道具时,连用四个“一”字?

答:暗示道具简单,衬托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4、“伸颈,侧目,微笑,默叹”写出了听众的那些心理?这样写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

答:听得入神,心领神会,感到满意,为表演者技艺

所折服。对表达中心起到侧面烘托的作用。

5、结尾句“一人„„”起到了那些效果?文章开头和结尾一再强调道具的简单,有什么作用?

答:既照应开头,也突出舞台、道具的简单,反衬表演者技艺高超,有余音绕梁之效。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6、第一段写什么内容?文章最关键字眼是什么?

答:交待口技者表演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及开场气氛。 “善”

7、文中口技者共表演了哪几个场景?

答:两个 一是四口之家在深夜由睡而醒、由醒入睡的情形。一是发生在这个家庭附近的一场大火的

情形。

8、课文中描写了听众的哪几处表现?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三次, 观众反应:伸颈、侧目、微笑、默叹 意少舒、稍稍正坐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细腻的刻画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这场精彩的演出对听众具有的吸引力的表演效果,从而烘托口技者

技艺的高超。

9、作者在选文中怎样表现口技之“善”的? 文中多次描述听众的反应,这些描写有什么效果?

答:既有正面描写各种声音,又有侧面描写宾客为表演所陶醉、折服的神态,这样共同表现其表演之“善”。侧面烘托口技人技艺的高超

10、第②段描摹一个声响场景,表现深夜一家四口由(睡)到(醒)的过程,写声响按由(远)及(近),由(外)及(内),由(小)及(大)的顺序。

11、你能说出各场景的声音变化有何特点?有什么好处?答:作者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描摹,请同学们划出表示时间的词语:遥闻„„既而„„当是时„„未几„„一时„„

未几„„忽„„俄而„„忽然。第一个场景的声音从“深巷犬吠”开始.写到屋中四人的不同声音,由远及近,由小到大;第二个场景“夫声起”、“妇梦中咳嗽”说明一家人由醒而睡.声音变小.尤其通过鼠倾盆器之言来衬托屋内的安静,甚是绝妙。第三个场景情形急转,由“一人大呼”到“夫大呼”、“妇大呼”、“两儿哭”?再到百千人“大呼”、“儿哭”、

“犬吠”,再到各种风火声、救火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说明声音由少而多、杂,也越来越大.从三个场面总体来看,声音变化的情形是:小--大--小--大,思路清楚有序,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体现出表演者高超的技艺。

12、第二段中 “伸颈,侧目,微笑,默叹”写出了那些心理和内心感受?

答:“伸颈”、“侧目”说明听得入神,被深深吸引,“微笑”、“默叹”表明对表演者的赞赏,观众初入情境,尚能自持。.听得入神,心领神会,满意、折服的感受。

13、本文展示民间艺人技艺高超的主要描写方法是什么?这种写法的好处何在?

答: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着力描写表演者的高超技艺,这是正面描写;着力描绘听众的反应,这是侧面描写。两者结合起来写,是为了把表演和它的效果有机地联系起来,一突出口技表演之“善”。

14、你认为口技艺人的表演“妙”在何处?(围绕利用简单的道具表演的惟妙惟肖,淋漓尽致谈即

可。)22、请设计一段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文字,更好的突出表达效果。答:他美妙的歌声在室内回荡,仿佛大珠小珠落玉盘一般,伙伴们个个静静地倾听,神情是那样的专注,眼神中充满了无尽的神往„„

15、由口技之精,我们可以联想到各行各业的技艺之善,如果在本专业有所建树,你认为必须具备哪

些条件?

答:可就“德”和“才”“苦练”和“顿悟”等展开,有恒心,争取做到由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

16、表演者技艺为什么这样出神入化?这给我们什么启迪?

答:勤学苦练的结果,凡事都要下苦功,做到精益求精。


相关内容

  • 口技阅读答案
    阅读<口技>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②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 ...
  • 如何赏析文章的美点和亮点
    作者:监利县大兴中学 李方模  时间:2007-1-31 18:04:45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571 <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对7-9年级的"阅读"中明确提到:"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 ...
  • 七年级下册语文学习目标
    七年级下册语文学习目标(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第三中学  叶桂娴) 1.  掌握200个左右词语(1-5单元)的形.音.义,并能按一定的要求(指定话题.修辞.关联词)联词成句. 2.  有良好的书写习惯,练出一手好的硬笔字,提高书写速度. 3. ...
  • 浙商银行笔试题型考试题面试题大全
    目录 浙商银行笔试题笔经..........................................................................................1 浙商银行面试题面经....... ...
  • 文学知识问答~
    文学知识问答 选择: 1.<笑傲江湖>中的乔峰,身世埋在雁门关下.雁门关在: A新疆 B宁夏 C山西 D陕西 3 2.我们常称风韵犹存的中年妇女为"半老徐娘",这个"徐娘"原是指一位? A ...
  • 广东省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调研测验
    2010--2011年度调研测试 七年级下 语文 一基础(25)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10) (1)山际见来烟, .(吴均<山中杂诗>) (2)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 .(韦应物<滁州西涧>) ( ...
  • 6口技导学案
    鸡西市第四中学2011-2012年度下学期初二语文导学案 第一单元第6课 <口 技> 编制人:李世伟 复核人: 使用日期:2012.3.13 编号:06 今日名言:深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培根 [学习目标] ...
  • 20**年届中考语文专题训练:专题12:文言文阅读
    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 (一)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通(),义:() 2.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 )通( ),义:() 3.便要还家 ()通(),义:() 4.食之不能尽其材 ()通(),义:() ()通() ...
  •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大全
    七年级上册 5 童趣(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mǎo)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jiāng).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 ...
  • 初中毕业生学1
    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考试训练题 语文(三)试题卷 (全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姓名: 年级: 学号: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汉字积累--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参加 人参 参差 参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