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废弃物的管理和对策措施 - 范文中心

电子废弃物的管理和对策措施

05/10

电子废弃物的管理和对策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电子产业的飞速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电子产品的拥有量和更新率都持续攀升,目前,电子废物已成为我国增长速度最快的废弃物之一,如何妥善回收和处理电子废弃物成为我国面临的一项十分严峻而紧迫的课题。本文试图指出目前我国电子废弃物管理现状,并由此为出发点为电子废弃物的处理提出相应对策措施。

关键词:电子废弃物;现有政策;管理现状;对策措施

自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来,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手机、个人电脑、打印机、冰箱等电子电器产品的依赖程度可谓空前。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电子产品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 使用寿命也愈加缩短。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平均报废电冰箱400万台、电视机500万台、洗衣机600万台,此外还有近500万台电脑进入淘汰期。不难发现,在高科技电子信息产品给人们生活带来越来越多的便利的同时,电子废弃物的数量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电子废弃物已经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固体垃圾之一。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电子产业也是稳步向前,伴随而来的,就是电子废弃物处理的严峻问题。

电子废弃物包括各种废旧电脑、通信设备、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以及一些企业事业单位淘汰的精密电子仪器仪表等。有人形容垃圾为“放错地方的资源”,电子废弃物也不例外。一方面,电子废弃物中有许多有用的资源,如铜、铝、铁及各种稀贵金属、玻璃和塑料等,具有很高的再利用价值;但另一方面,电子废弃物构成成分中包含铅、汞、镉、铍、溴化物、塑料等有毒物质,焚烧、掩埋或不科学的拆解方式会大大加重其对环境及人体造成的危害。因此,近年来,电子废弃物管理政策在世界各国普遍受到重视,中国也不例外。

一、我国电子废弃物管理的现状

(一)、相关政策

在电子废弃物处理方面,中国政府作出了长久的探索。

1、对外封堵非法转移

为防止洋垃圾之害,中国早在1990 年3 月22 日就签署了《控制危险废料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并在禁止电子废弃物转移的1995 修正案上签字。2000 年以来,中国政府多次调整了关于进口回收物资的政策,大幅度收缩允许进口的电子类回收物资的范围。近年来,中国政府还加强了与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等国政府的联系、合作,共同打击电子废弃物的非法转移。然而,禁止非法贸易仍然任重道远。

2、对内加强管理和政策引导

除了加强对电子废弃物进口的管制之外,中国政府对内加强了立法和行政管理,一方面出台了相关的技术指导政策和研发措施,建立了回收处理体系建设试点省市,建立了正规的大型处理厂,实行“以旧换新”政策,试图将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纳入循环经济的轨道。

另一方面,中国政府也针对电子产品的生产和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技术政策。

2003 年8 月26 日,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关于加强废弃电子电器设备环境管理的公告》,要求对电子工业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处置和利用要以环境无害化的方式来进行;在2004 年12 月修订、2005 年4 月1 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对电子废弃物管理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2006 年4 月27 日,《废弃家用电器与电子产品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发布实施,提出了电子废弃物污染防治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以及实行“污染者负责”的原则;2007 年3 月1 日,《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2006 年2 月28 日公布)生效,对电子信息产品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进口等环节进行监管,控制或禁止产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2007 年5 月1 日,《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开始施行。该办法对包括废弃电子产品在内的再生资源的回收经营活动进行规范。2008 年2 月1 日,《电子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开始实施。该办法对电子废弃物的处理进行了规范,加强对电子废物的环境管理。2010 年1 月4 日,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废弃电气电子产品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规定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收集、运输、贮存、拆解和处理等过程中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的控制内容及技术要求;2011 年1 月1 日,《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规定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处理发展规划、基金、处

理资格许可、集中处理、信息报送等一系列制度。

(二)管理现状

尽管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加强对电子废弃物的管理,但必须承认,在电子废弃物处理方面,中国刚刚起步,也面临着许多问题。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现有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体系是主要包括个体回收户回收处理模式和电子废弃物专业拆解公司回收处理模式等二种回收处理模式,而这两种模式也各自存在着问题。

1、个体回收户回收处理模式的现状与问题

目前,个体回收户是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的主力军,具有回收渠道畅通、经营方式灵活,同时适应了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的国情,拆解成本低、拆解力度高,因此利润大、发展快。但个体回收户回收处理存在下面二个严重的问题:一是环境污染严重。个体户回收模式下,电子废弃物拆解过程中往往都会排出大量有毒重金属和有机化合物,导致空气、水体和土壤的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二是对拆解人身体健康损害严重。个体户回收模式的拆解业是在利益驱动下自发出现的,以家族式手工作坊为主,其回收处理手段非常简陋和原始,而且基本上是露天作业,缺乏有效的防护措施。

2. 电子废弃物专业拆解公司回收模式的现状与问题

一是投资大,处理费用高。这种系统是国外电子废弃物无害化模式在中国的实践,现代化的处理设备多是由国外进口,价格昂贵,初期投资大。二是回收网络不畅通,原料来源不足。这些专业拆解公司由于面临个体回收户回收的低价竞争,大都处于原料来源短缺的状态。

3、回收处理技术薄弱,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目前,我国电子废弃物的资源化技术主要分为物理技术和化学技术,利用机械粉碎、与化学溶液反应等手段回收有用物质。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电子废弃物处理水平和处理能力都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配套的环保工艺和设备比较落后, 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难以达到相关排放标准,对环境造成了二次污染。

二、电子废弃物处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我国建立了专门处理电子废弃物的企业,但这些企业常常存在“吃不饱”的现象,这些企业常处于半生产半停产的状态。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结果,一方面是中国尚未构建起完善的电子废弃物的回收的体系,大量的电子废弃物没有经过正

常的渠道进入专业处理的企业,而是通过小商小贩们的走街串巷,变成了个体回收;另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仍然没有摆脱经济效益至上的陋习,忽视了经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片面的追求低成本、高效益的经济增长模式。

从立法的角度看,电子废弃物处理的立法相对滞后,满足不了发展现代化电子废弃物处理方式的需要,主要表现在:①立法的体系不够完善,世界各国对于电子废弃物的立法,虽然有很大差别,但立法的重点都集中在立法对象、责任认定方面,以及电子废弃物的回收目标3 个方面,中国现阶段没有在立法中规定回收的目标。这就无法评定执行的效果,不利于立法的实施。②法规的执行力不强。虽然立法了,但效果却甚微。

另外的一些原因,如:①公民们没有普遍而广泛的认识到电子废弃物的危害。要么视之珍宝,要么弃如草芥。②未有良好的环保意识,总认为自己与环境无关。因此,虽然认识到电子废弃物的危害,也不会自觉选择环保条件较好的企业将电子废弃物处理掉,而是在利益的驱使下,更愿意转手卖给小商小贩。

三、电子废弃物处理的对策措施

根据以上提及的原因,关于中国电子废弃物的处理,有几点对策措施。

1. 从生产源头减少电子产品的报废。

(1)促进企业合理选材、推行绿色设计和制造,如:政府可以通过行政手段干预禁用有毒、有害材料,强制或引导企业在生产中采用环保型材料、绿色产品设计和新技术等,实现由末端治理到源头控制的转变。

(2)延长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如:采用模块设计、元器件和零部件的同期寿命设计和易维修、易升级设计等,满足消费者对新功能需要的同时延长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以减少电子垃圾的产生。

2、利用市场力量推动生产商承担更多的责任。

利用市场力量推动生产商承担更多的责任。对进行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的企业, 国家应对主动承担产品回收责任的企业进行表彰、宣传、大力扶持, 采取减税、免税、补贴、信贷等措施, 鼓励企业引进、开发新技术, 扩大再生产,务必使其有利可图, 从而促进这一行业的快速发展。

3、鼓励开发先进的回收处理技术并开展试点工作

电子废物回收处理技术是一项专业化很强的工作,国家应鼓励企业或科研单

位充分利用我国的劳动力资源,开发符合中国国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型资源化回收利用技术,利用这些先进的技术实现规模化生产、市场化运作。为此,国家应对资源化企业提供财政、技术方面的支持,为验证新开发的资源化技术得的可行性,应进行试点工作,从而摸索经验,取得第一手资料,若试点取得成功,可尽快向全国推广。

4、大力宣传,通过舆论导向,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1)尽快促使公民树立正确的电子废弃物处理观念。通过公益广告、举办电子废弃物处理日等活动,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从思想上认识电子废弃物的危害性,认识到正确处理电子废弃物的重要性,从而树立正确的观念,促使消费者购买绿色电子产品,改变原来处置旧电器的习惯,自觉地支持电子废弃物通过正规的途径回收处理,而不是随意丢弃或卖给小商小贩。

(2)政府提倡、引导公民的理性行为。政府通过采取一些激励政策,鼓励国民在电子废弃物的处理上做出理性的选择。一是政府针对一些商品,公民将电子废弃物送到指定的地点时,作为对公民行为的肯定和表彰,政府给予其一定数量的生活日用品,久而久之促使公民养成理性的行为。二是制定二手电器的质量标准,各地可设立回收旧电器的定点单位, 进行收集和分类, 严格区分旧电器和废电器, 在二手产品上加贴二手电器标识, 规范旧货交易, 确保废品得到回收处理, 坚决杜绝以废充好、以旧代新现象的发生。让公民的回收行为不会形成损失,有利益驱动公民自会逐渐形成理性的回收观念。

中国的电子废弃物处理兴起于环境友好型经济模式发展的大背景下。由于电子废弃物的资源性和危害性并存的特殊性,要求中国的公民必须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跳跃式的突破与改变,才能与日益激增的电子废弃物相适应,才能不断满足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的需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企业、公民、政府三方面各尽所能,中国电子废弃物的处理必将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关内容

  • 电子垃圾的危害及资源化利用论文
    电子垃圾的危害及资源化利用 姓名:高馨 学号:1142127 摘 要: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的生活在日趋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的难题.电子产品的高速发展也衍生了一系列的电子垃圾污染及其防治与处理问题,但很多人尚未认识到电子垃圾对人类健康 ...
  • [法律法规]机电工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阅读全文] 第-条 根据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 国家经济委员会颁发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为加强机械电子工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机械电子工业对环境有影响的一切 ...
  • 煤矿_一通三防_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江 西 煤 炭 科 技 JIAN GXI COA L SCIENCE &TECH NOLOGY 2008年第4期NO 4 2008 煤矿 一通三防 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黄敏辉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淮南232001) 摘 要:结合 ...
  • 手机带来的环境问题分析
    手机带来的环境问题分析 一.手机出现的背景 通信手段的进步是必然趋势.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衍生品也会逐步进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愈来愈密切,人际交流不断加强,导致人类对通信的需求不断增强. 手机的发展阶段.从古至今,人类通行手段经历了 ...
  • 铜冶炼工业固体废物综合环境管理方法研究
    230 环 境 工 程2010年第28卷增刊 铜冶炼工业固体废物综合环境管理方法研究* 姚芝茂 徐 成 赵丽娜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标准研究所, 北京 100012) 摘 要:固体废物是铜冶炼工业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基于对铜冶炼工艺过程 ...
  • 洗衣粉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工程分析的要点
    第4l卷第6期2011年12月 日用化学工业 ChinaSurfactantDetergent&Cosmetics V01.41NO.6Dee.2011 洗衣粉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工程分析的要点 武倩倩1,王 晓1,张延川2,郝启勇3 ...
  • 海洋污染来源及防治对策
    海洋污染来源及防治对策 摘要:我国拥有18000多公里的大陆岸线,沿海岛屿6500多个,海洋国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而近年来国内外相继发生严重的海洋污染事件,这要求我们更加重视海洋污染. 关键词:海洋:污染:可持续发展 海洋面积辽阔,储 ...
  • 企业计划投入的主要机械设备一览表
    企业计划投入的主要机械设备一览表 企业计划投入的主要机械设备一览表 针对本工程情况需作出的专门应答 针对本工程情况需作出的专门应答 1) . 安全施工对策安全施工对策 1.成立安全小组,由我项目经理担任组长,设立施工现场安全员,对施工现场安 ...
  • 环境保护监理规划
    环保.水保监理规划 1环保监理组织机构及环境保护体系 1.1 环保监理组织机构 监理部进场后,立即成立环保监理组织机构,组织机构分工明确,责任清晰.组织机构总监理工程师的领导下,开展好环保监理的控制,使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始终处在可控状态.监 ...
  • 高校实验室废液处理措施的探讨
    摘 要:高校实验室废液大多含有毒有害物质,如果不经处理随意排放,势必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较大危害.在废液处理中,存在随意处置.收集管理难度大.处理费用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设置经费.畅通渠道.加强监管.扶持企业等措施. 关键词:高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