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化学高考模拟试卷 - 范文中心

20**年化学高考模拟试卷

06/15

2016化学高考模拟试卷

1.设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8.8g CO2和N 2O 混合物中所含有的原子数为0.6 N A

B .Cu 和足量的稀硝酸反应产生4.48L 气体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6 N A

C .标准状况下,3.36L 丁烷中含有的非极性键数为0.6N A

D .在1L0.2mol/L的硫酸铁溶液中含有的三价铁离子数为0.6 N A

2.据最新报道,科学家发现了如下反应:O 2 + PtF6 = O2(PtF6) ,已知O 2(PtF6) 为离子化

合物,其中Pt 为+5价,对于此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此反应中,O 2氧化剂,PtF 6是还原剂

B .O 2(PtF6) 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C .在此反应中,每生成1 mol O2(PtF6) 则转移1 mol电子

D .在O 2(PtF6) 中不存在共价键

3.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A(g) + 2B(g)x C(g) + 2D(g),在2 L密闭容器中,把4

mol A和2 mol B混合,2 min后达到平衡时生成1.6 mol C,又测得反应速率v B = 0.2 mol · L

– 1 · min – 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 = 3

B .B 的转化率为20%

C .达到平衡时A 的浓度为1.4 mol · L – 1

D .平衡时气体压强是原来的0.94倍

4.分析下图所示的四个原电池装置,结论正确的是

A .(1)(2)中Mg 作负极,(3)(4)中Fe 作负极

B .(2)中Mg 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6 H2O +6e—=6OH —+3 H2↑

+C .(3)中Fe 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Fe 一2e —=Fe 2

+D .(4)中Cu 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2H +2e—=H 2↑

5.2005年11月13日,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的爆炸事件,使大量的苯胺(C 6H 5-NH 2) 、

苯和硝基苯进入松花江,造成松花江水体被严重污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进入水体的苯会溶于水,造成鱼类大量中毒死亡

B .进入水体的硝基苯会浮在水面上迅速流向下游

C .由苯制取硝基苯时可用沸水浴加热

D .苯和硝基苯的混合物可通过蒸馏的方法将其分离

6.X 、Y 、Z 、W 为四种短周期元素。X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Y

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Z 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Y 、Z 、W 同周期,W 的

常见化合价为+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 、Y 、Z 、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B .Y 不能把溴从溴化物中置换出来

C .Z 的氧化物通常形成分子晶体

D .存放W 单质的仓库失火不能用CO 2灭火

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用如下方法测定某居室空气中

甲醛的含量(假设空气中无其它还原性气体):(1)测定原理:

+KMnO 4(H )溶液为强氧化剂,可氧化甲醛和草酸。(2)测

定装置:部分装置如右图所示(a 、b 为止水夹)(3)有如下

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气密性(气密性良好)。②准确移取

-325.00mL 1.00×10mol/L的高锰酸钾溶液(过量)于广口瓶中并滴入3滴6mol/L H2SO 4溶

—液备用。③将2.00×103mol/L的草酸标准溶液置于酸式滴定管中备用。④打开a ,关闭b ,

用注射器抽取100mL 新装修的室内空气。关闭a ,打开b ,再缓缓推动注射器,将气体全部

推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再如此重复4次(共5次)。⑤将广口瓶中的溶

液转入锥形瓶中(润洗广口瓶2~3次,并将洗涤液全部转入锥形瓶)。⑥用标准草酸溶液滴

定锥形瓶中的溶液;记录滴定所消耗的草酸溶液体积。⑦再重复实验2次。其中正确的实验

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④③⑥⑤⑦ C.②①③④⑥⑤⑦ D.①④②⑤③⑥⑦

8.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 .100mL0.1mol·L 1的Na 2CO 3溶液中加入0.01molCH 3COOH --- CO 32+ CH3COOH =HCO3+CH3COO

-- B .4mol·L 1的NaAlO 2溶液和7mol·L 1的HCl 等体积互相均匀混合

- 4AlO 2 + 7H+ + H2O = 3Al(OH)3↓+ Al3+

C .在含有Mn 2+的溶液中加入HNO 3再加入PbO 2,则反应体系显紫红色

- 5PbO 2 + 2Mn2+ + 4H+ = 5Pb2+ + 2MnO4 + 2H2O

D .甲醛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银氨溶液并加热

−→HCOO —+NH 4+2Ag ↓+3NH 3+H 2O HCHO + 2[Ag (NH3) 2] +2OH −+-△+

9.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设计和操作中必须十分重视师生安全问

题和环境保护问题。下列实验问题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

A .制氧气时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出现倒吸现象,应立即停止加热

B .在气体发生装置上直接点燃乙炔气体时,不需先检验乙炔气体的纯度

C .白磷在空气中易自燃,用剩的白磷可溶解于CS 2后倒入垃圾箱

D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可加入碎瓷片或不时移动试管,以免暴沸伤人

10.已知NaHSO 3溶液和Na 2CO 3溶液混合后加热煮沸能产生CO 2气体。现有浓度均为

0.1mol/L的NaHSO 3溶液和NaHCO 3溶液,两溶液中各粒子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一定正确的

是(R表示S 或C)

++--- A .c (Na) +c (H) =c (HRO3) +c (RO32) +c (OH)

+--B .c (H) +c (H2RO 3) =c (RO32) +c (OH)

+-+--C .c (Na) >c (HRO3) >c (H) >c (OH) >c (RO32)

---+D .c (HRO3) >c (H2RO 3) >c (OH) >c (RO32) >c (H)

11.(Ⅰ) 1918年,Lewis 提出反应速率的碰撞理论:反应物分子间的相互碰撞是反应

进行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每次碰撞都能引起反应,只有少数碰撞才能发生化学反应。能引

发化学反应的碰撞称之为有效碰撞。

A B C 图Ⅱ 图I

⑪ 图I 是HI 分解反应中HI 分子之间的几种碰撞示意图,其中属于有效碰撞的是

(选填“A ”、“B ”或“C ”);

⑫ 20世纪30年代,Eyring 和Pelzer 在碰撞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化学反应的过渡态理论:化

学反应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在反应物到生成物的过程中经过一个高能量

的过渡态。

图Ⅱ是NO 2和CO 反应生成CO 2和NO 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 2和CO 反

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⑬ 过渡态理论认为,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的原因是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对大多数反应而

言主要是通过改变过渡态而导致有效碰撞所需要的能量发生变化。请在图Ⅱ中作出NO 2和

CO 反应时使用催化剂而使反应速率加快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Ⅱ)2005年10月12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神

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并成功返回。偏二甲肼[(CH 3)2N —NH 2]是一种重

要的火箭燃料,其与过氧化氢发生反应放出大量热

量:C 2H 8N 2(l)+8H2O 2(l)=N2(g)+2CO2(g)+12H2O(g);

ΔH=-2500kJ/mol。如果1mol 偏二甲肼与过氧化氢

发生上述反应生成液态水,则反应中放出的热量Q

2500kJ (填<、>或=)。

11.(Ⅰ)⑪ C

⑫ NO2(g)+CO(g)=CO 2(g)+NO(g);ΔH =-234 kJ/mol

⑬ (见右上图)

(Ⅱ)>

12.200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3位化

学家。烯烃复分解反应实现了在一定条件下烯烃中碳碳双键两边基团的换位。

如:2CH 2=CHCH2CH 3

CH 2=CH 2+CH3CH 2CH=CHCH2CH 3。 又已知:两个醛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稀OH △ -CH 2--2CH =R -CH 2--H 2O (Ⅰ(Ⅲ) Ⅱ) 现仅以丙烯为有机原料,经过下列反应可以分别合成重要的化工原料F 和K ,以F 和K

为原料可合成一种链状高分子化合物M ,其化学组成为(C12H 20O 4) n 。

回答下列问题:

⑪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

⑫反应⑥、⑦中有一反应是与HCl 加成,该反应是_____(填反应编号) ,设计这一步反

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⑬物质M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⑭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⑪加成反应 ⑫⑥ 保护B(或G) 分子中的C =C 不被氧化

[ ――]n ―⑬

CH 3(CH2) 32) 3CH 3

⑭ HOOCCH 2CHClCOOH+3NaOHNaOOCCH =CHCOONa+NaCl+3H2O

2CH 3CH 2CH 2CH 2OH+HOOCCH=CHCOOH

CH 3(CH2) 3OOCCH =CHCOO(CH2) 3CH 3+2H2O

13.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A 可作为工业生产J 的原料,B 、C 、H 、I 为非

金属单质,X 的水溶液为一种常见的医用消毒液,F 为常见的红棕色防锈油漆颜料的主要成

分,O 是常见氮肥,且反应⑦中L 与M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A 、E 、J 、N 中含有同一

种元素。

回答下列问题:⑪X 的化学式为 ,O 的结构简式为 。

⑫考虑到综合经济效益,工业生产M 时,可采取的措施有 (填序号)。

a .使用催化剂 b .适当降低温度 c .选择合适的温度 d .适度增大压强 e .及时

分离出产物 f .对原料进行循环利用 g .充分利用反应本身放出的热量 h .工厂地址尽可

能选择在交通发达的城市 j .工厂地址可选择在盛产天然气的地区

设备Ⅰ的名称 。工业生产中为了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和保护环境,常常对

某些物质进行循环利用。上述转化关系中能达到该目的的是 (填序号)。

⑬现有1molA 参加反应,假设各步均完全反应,生成N 的质量为1165g ,生成K 的质

量为224g ,则反应①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13.⑪H 2O 2

5SO 2

⑫acdefgj 合成塔 ⑥ ⑬Fe 4S 5+8O

22Fe 2O 3+

14.11.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并进行相关的实验探究。

(1)将3.9 g过氧化钠放入烧瓶中,加入100 mLH2O ,然后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① 过氧化钠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集气瓶充满气体后,怎样从水槽中取出集气瓶?简述操作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酚酞在c (OH) 在1.0×10--4 mol/L~2.5 mol/L时呈红色,且0.5 min内不会褪

色;H 2O 2具有氧化性和漂白性。取上述实验得到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2滴酚酞

试液,溶液变红,片刻红色褪去。

① 有人认为,“红色迅速褪去”是由于溶液中c (OH) 过大造成的,试通过估算并

对比数据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还有人认为,“红色迅速褪去”是因为溶液中存在H 2O 2。试设计实验证明

烧瓶内的溶液中可能有H 2O 2存在,请简述实验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补充实验,证明“红色迅速褪去”与溶液中存在H 2O 2有关。请简述实验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1)① 2Na 2O 2+2H2O = 4NaOH+O2↑

② 用玻璃片在水面下盖住集气瓶口,将玻璃片与集气瓶一起移出水面,将盖有玻璃片的

集气瓶正放在桌上。 .....—-- (2)① 经计算,烧瓶中c (OH) 约为1 mol/L;因为c (OH) 在1.0×104 mol/L~2.5 mol/L

—时酚酞呈红色,因此红色迅速褪去不是由于溶液中c (OH) 过大造成的。

② 取烧瓶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有气泡放出,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着火,说明溶液中可能有H 2O 2存在。

③ 取②中试管里的溶液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且不褪色,说明“红色迅速褪去”

与H 2O 2的存在有关

15.硫酸工业生产应考虑综合经济效益。

(1)若从下列四个地区选址新建一座硫酸厂,最合适的地点应在_________附近。 a .风景旅游区 b .硫酸消耗中心区 c .人口稠密区 d .黄铁矿矿区

(2)工业生产硫酸的原料气成分(体积分数)为:SO 2 7%,O 2 11%,N 2 82%。

压强及温度对SO 2转化率的影响如下:

工业上,二氧化硫催化氧化过程采用的是常压而不是高压,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上表数据可知,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是放热反应,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测算,接触法制硫酸过程中,每生产1 t 98%的硫酸需消耗3.60×105 kJ 能量。若反应:2SO 2(g)+O2(g) 3(g),ΔH =-196.6 kJ /mol放出的热量完全被利用,则每生产1 t 98%的硫酸可为外界提供_____________kJ能量(不考虑其他过程释放的能量)。 .....

(4)依据题给数据计算:在500℃0.1MPa 条件下,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达到平衡时,各种气体的体积比V (SO2) ∶V (SO3) ∶V (O2) ∶V (N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SO 3,某温度下发生反应2SO 32SO 2(g)+O2(g) ,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容器内压强增大了p%,若此时SO 3的转化率为a%,则a 的取值为 (用含p 代数式表示)。

15.(1)b

(2)常压时的转化率已经很大,增大压强会增加动力成本和设备成本;压强一定时,2............SO ..

温度升高SO 2转化率下降

(3)6.23×105 kJ

(4)V (SO2) ∶V (SO3) ∶V (O2) ∶V (N2) = ( 0.46 )∶( 6.5)∶ (7.7 )∶82 (5)2a


相关内容

  • 山东高考6大科目解读
    山东高考说明出炉:取消基本能力测试英语听力 20日,山东省招考院正式对外发布<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夏季高考)山东卷考试说明>.据了解,今年,山东高考将采用"3+X"的模式,取消了基本能力测 ...
  • 20XX年高考怎么考?各省份的试卷使用情况!
    全国卷网官方微信公众号:"高考研究中心" 2016年高考,除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五地以外,全部使用(或部分使用)全国卷的省份达到26个.2016年高考全国卷共有3套,分别是全国Ⅰ卷.全国Ⅱ卷.全国Ⅲ卷.2017年 ...
  • 6.有机基础)
    2013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 --选择题部分 6. 有机化学基础 1.(2013高考全国大纲版(广西)理综综合化学) 下面有关发泡塑料饭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主要材质是高分子材料 B. 价廉.质轻.保温性能好 C. 适用于微波炉加热 ...
  • 细节决定成功
    细节决定成功 1.进高考考场前,怎样调节心理? 临进考场前,最好不要与同学扎堆,以免紧张情绪相互蔓延,你可以独自静处一会儿.入考场前20分钟甚至半个小时之前,自己回味一下当天马上要考试的科目.坐进考场时,一般还有10分钟左右的时间,可以坐在 ...
  • 安徽省20**年高考新政策及备考建议
    安徽省2015年高考新政策及备考建议 今年高考怎么考?有哪些变化?随着昨日安徽省2015年<考试说明>的陆续发放,这个疑问也找到了答案. 和去年相比,今年高考不论是考点还是题型都以"平稳过渡"为准则,只有一些 ...
  • 荷山中学高一暑假学生自主学习计划指导(完整版)
    荷山中学高一暑假学生自主学习计划指导 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高中生活的第一学年已经结束,即将进入的高二文理分科学习,将是整个高中阶段的一个重要的崭新的起点,也可能是很多同学学习成效的另一分水岭.因此即将来临的暑假自主学习时间对于每位同 ...
  • 高三化学后期复习策略
    高三化学后期复习策略 受李云松老师的委托,今天我与大家一起探讨.交流有关高考化学后期复习的问题,我准备从高考考什么.高考怎么考.我们怎么做三个方面谈点个人的看法,仅供参考. 一.2006年高考考什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选择了5套2006年 ...
  • 20**年届临界生培养计划 Microsoft Word 文档
    红寺堡区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临界生培养计划 为了完成红寺堡区教育局下达给我校2014届高考指标任务,充分挖掘一本.二本临界生的学习潜力,对其进行有效培养,全面提高高考升学质量,确保高考奋斗目标的达成,实现学校领导提出的突破重点本科100人 ...
  • 构建知识框架 形成知识体系
    构建知识框架 形成知识体系 --化学复习方法及备考建议 一.复习方法--三轮复习法 (一)一轮复习:(从上轮高考结束至下一年2月) 夯实基础知识,对以前所学知识再回顾,再认识,加深理解,初步归纳. (二)二轮复习:(3月1日至4月20日,计 ...
  • 我的高三故事 | 从上海中学考入北大清华,上海小囡在新高考中抓住了机遇
    2017年上海高考本科录取逐渐进入尾声.祝贺上海小囡们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自己理想中的大学! 今年是新高考元年,新高考的实施,给很多考生和家长带来了获得感.回首高三生活,每一个经历过高考的考生们或多或少都有些肺腑之言.喏,那些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