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课登鹳雀楼教案 - 范文中心

17课登鹳雀楼教案

11/22

西岗镇清泉小学课堂建模教学预案

年级科

课题 17、登鹳雀楼

备课教师

课时数

2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 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的道理。 3 、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问题生成 问题训练 问题拓展

理解诗句含义,想像诗句描写的景象,学会生字词。 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和蕴含的哲理。。 作者在鹳雀楼上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见新课堂中的题目。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教学流程预案

学习行为预设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理解诗题。 1、 (课件示鹳雀楼图)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到一个地方去 游览,看,谁知道这是哪里?示“鹳雀楼”词,指名读。 2、猜一猜名字怎么来的?说名字来历: “鹳”是一种形状像 鹤的鸟, 传说这座楼上经常有鹳雀停留在上面休息, 因此人们给 它取名为“鹳雀楼”。 3、这座楼在山西省永济县,鹳雀楼初建时不怎么有名气。唐 代的时候, 有一位名叫王之涣的大诗人, 他有一次登上这座楼时, 作了一首诗,从此以后,这座楼就名扬四海,这就是我们今天要 学习的古诗《登鹳雀楼》。 4、板书课题,指导朗读。 二、初读古诗 整体感知 有些同学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鹳雀楼的美景了,那,快 打开书自己读读吧。 看谁能不光把古诗读准确, 而且能和所有生 字都交上朋友,先读生字表中的生字。 同学们读得特别认真,老师下面来检查。 1、检查生字 课件出示古诗,且闪烁生字“雀、楼、依、入、欲、穷、目、 更”,指名读,齐读,教师相机指导。 2、检查读诗 生字都认得了,那读好诗句就不成问题了,谁来读? 开小火车读每句诗,注意引导读出诗的节奏。

生指名读,齐 读。

自由读。

认读生字。

3、那谁能把这首诗连起来读好呢?指名读,齐读。 三、精读诗句,悟意明理 1、 (出示图片)诗会读了,现在让我们和诗人一起登上鹳雀楼 看一看,谁来说说,你在楼上看到了那些景物? 2、我们再来仔细地读诗,先读诗的第一句话。示“白日依山 尽”,指名读。 问:白日指什么?(傍晚落山时的太阳。) 太阳怎样呢?看图,读句,想。 依山是说太阳下沉时是怎样的?(紧挨着西山) 依山尽是说太阳——靠着群山慢慢落下去, 最后消失不见了。 指名再说说这句诗描绘的情景。 指名读,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或她读出了什么样的 情景? 3、那第二句写的什么呢?读“黄河入海流” 。 这句诗向我们描述了怎样的情景?指说。 从这句诗的哪里知道黄河水流向大海?(入海流) 黄河水流是什么样的呀?示图

。指名说。 谁再来说说这句话描绘的情景,争取用上我们说过的词语。 听声音, 那你能用你的朗读表现出黄河滚滚流入大海的气势吗? 4、诗人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正挨着连绵起 伏的群山慢慢落下去, 脚下的黄河水正滚滚流入大海。 这景色是 多么壮观,多么美丽呀!我们把这句话连起来美美地读一读。 5、这时候,诗人就想,我真想看到更远更美的景色?那该怎 么办呢?引读——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问:千里目指想怎样? 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必须要—— 哪个字表示还要登楼?示“更”。 引导说:诗人想:要想——,就必须要——。 这是因为——?让生试着说说。 出示: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指导读,评。 “更上一层楼”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它激励我们不断攀 登高峰。 齐读第二句,评: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感受到了你们那不 断进取的决心 。 四、想象意境,吟咏背诵 1、下面请小朋友闭上眼睛,边听配乐朗读,边想象画面。 2、小朋友自由练读,可适当加上动作,等会比赛读,老师还 帮你们准备了配乐呢!。 3、 请几位小朋友上台配乐朗读 (适当加动作) 。 男女生赛读, 教师评价。

学生看图, 自由 表达看到的景物。 指名读。

再指名读,齐读。

齐读诗句。 指名读,齐读。

有感情的朗读。

试着说说。 并评 一评。 想象意境, 进行 赛读。

自由练习,指名, 赛读(适当加动 作) ,齐读

教学流程预案

学习行为预设

3、请几位小朋友上台配乐朗读(适当加动作)。男女生赛读, 教师评价。 五、识字写字 1、出示 8 个生字,指名领读。 2、指导写“欲”、“楼”两个生字。 ①出示课件演示笔顺。 ②老师黑板上范写,相机指导。 3、学生描红,写字。 六、让我们在音乐声中结束这节课。 古诗新唱(欣赏)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更,指名分析字形,说说偏旁名称。 2、指名背诵课文。 二、教学生字词 1、出示生字。 楼 依 雀 入 目 欲 穷 更 指明读上面的字。 2、引导用生字组词。 楼(楼层 高楼 楼房 钟楼) 依(依靠 依依 依山傍水) 入(进入 入门 出入) 穷(穷尽 贫穷 穷苦) 3、教学字形。 (1)指名分析字形,说说记忆方法。 依和衣比较,入和人比较,穷和力比较,层和云比较。 (2)讲解“穷、更、依”的笔顺。 1、指导书写。 2、学生练习描红。 三、课堂练习 1、读一读,再抄写。 山 白日 千里目 海 黄河 一层楼 2、 据句意说出诗句。 (1)滔滔的黄河水向大海流去。 ( ) (2)傍晚的太阳靠着连绵起伏的山渐渐落下去。 ( ) (3)要想看到很远很远

的地方。 ( ) (4)再登上一层楼。

认读生字。

学生描红,写字。

指名分析字形, 说 说偏旁名称。 指名背诵课文 指明读上面的字

用生字组词。

指名分析字形, 说 说记忆方法。 依和衣比较, 入和 人比较, 穷和力比 较,层和云比较。 学生练习描红。

完成练习。

教学流程预案

学习行为预设

教学 反思


相关内容

  •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古诗二 首]
    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体会诗人描绘的意境,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王之涣本人和他的<凉州词>.<送别>这两首古诗,并能背诵这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朗 ...
  • 苏教版九上[鼎湖山听泉]教案6-[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
    <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中的具体语言材料,通过想象感受泉声的美妙,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理 ...
  • 初唐边塞田园山水诗教案
    高二语文 唐朝诗歌派别 使用时间2011年12月 日 教学目标 1 了解唐朝边塞诗派,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及风格思想 2 把握边塞诗山水田园诗内容 第一章 唐代边塞诗派 所谓边塞诗,指的是那些以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为表现对象的诗. 边塞诗主要 ...
  • 下面是唐诗[登鹳雀楼].请把诗中的每一个字扩展成一条成语.
    下面是唐诗<登鹳雀楼>把诗中的每一个字扩展成一条成语.注意: 原诗中的字必须在该成语第二字的位置. ( )白( )( ) ( )黄( )( ) ( )欲( )( ) ( )更( )( ) ( )日( )( ) ( )河( )( ...
  • 妙裁诗词入楹联
    妙裁诗词入楹联 诗词和楹联均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丽奇葩.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从先秦的<诗经>以至唐诗.宋词.元曲,其悠久的历史.多姿的风格.深厚的思想.丰富的情趣,让人目不暇接.心醉其间:而几乎从诗歌诞生的那时起,楹联 ...
  • 王昌龄[西宫春怨]赏析
    西宫春怨 王昌龄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西宫夜静百花香",诗的首句点明季节,点明时间,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花气袭人的春夜.它是为了反衬出诗中人的孤独凄凉的处境:就内容而言,它与 ...
  • 与黄河有关的诗词汇集
    与黄河有关的诗词汇集 关于黄河的诗词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g ...
  • 古诗文阅读理解:柳 堤(20**年高考北京卷)(含答案解析)
    (2012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诗, 完成(1).(2)题.柳 堤明金銮 春江水正平, 密树听啼莺.十里笼晴苑, 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 风暖落花轻.更欲劳攀折, 年年还自生. (1)①下列对本诗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二 ...
  • 二年级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素养知识2
    二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素养知识竞赛试卷2 年级: 姓名: 一. 选择题: 1.<白雪公主>中有( )个小矮人. A 5 B 6 C 7 2.<白雪公主>中的皇后有一面( ) A 魔镜 B 玉如意 C 魔杖 3.古诗< ...
  • 80句广为流传的千古名句
    80句广为流传的千古名句! 2017-10-15 08:40 千古名句 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颜真卿<劝学诗> 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