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能经常祈祷上师,就会获得一种无形的力量,内心也不会有烦恼 - 范文中心

若能经常祈祷上师,就会获得一种无形的力量,内心也不会有烦恼

08/24

来源:没有多少的时间(ID:zrjtime)索达吉堪布

若能经常祈祷上师,就会获得一种无形的力量,内心也不会有烦恼

索达吉堪布开示

其实,上师的密意始终安住在与佛无别的境界中,正是为了引导我们这些不清净的众生,才化现为人的身相。《法华经》也说:“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还有《无垢虚空经》中云:“阿难,诸如来非于一切众生前显现,而尽现为善知识宣说佛法,令播下解脱种子,故善知识胜于一切如来,当铭记此理。”

以前法王如意宝在世时,常有许多众生想拜见他老人家。虽然不信佛的人不一定理解,但对懂正理的人来讲,真正具有菩提心的善知识,谁见到他、忆念他、接触他、听到他声音,都能直接或间接成为解脱之因。

利根者的话,很快就能断除轮回种子,趋入菩提;根基比较差的众生,也会在相续中播下解脱的种子,善根慢慢得以成熟,将来会获得解脱。所以,上师的本体跟佛陀没有任何差别。

鉴于此,我们一定要在上师住世期间,全力以赴依教奉行,通过三种承事,令自心与上师的智慧成为无二无别。

假如上师住世时没有恭敬承事、依教奉行,对众生有利的事也不肯做,一旦上师离开了世间,再口口声声说绘制上师身像、观修上师瑜伽、修习实相等,另辟蹊径去苦苦寻找别的高深大法,如是既不具备使上师断证功德融入自相续的诚信恭敬,也不进行祈祷等,这就是所谓的“能修所修相违”。

很多人依止上师常会如此,上师在的时候,上师最喜欢的事不愿做,最看不惯的行为,自己倒很有信心。而一旦上师离开了,才开始想起上师的恩德,非要塑上师的像、印上师的法本。尽管这样做也可以,但最关键的是,要在上师在时好好承事、祈祷,让上师欢喜,否则,后来做什么都意义不大。我们依止上师的机会不一定很多,所以上师在世时,务必要尽心尽力承事上师;假如上师不在了,仍要圆满上师的意愿,继续利益众生,这才叫真正的依止。

此外,祈祷上师也很重要。

无论是萨迦派、噶举派、格鲁派、宁玛派哪位大德,都会经常祈祷自己的上师。我也再再讲过,上师尽管是如意宝,可以赐予一切所欲,但没有祈祷的话,就不可能赐予悉地。

就如同我们日常所用的电脑,只有打开它,才能做很多事;不打开的话,就算它的功能再多、再齐全,对你也没有任何用处。所以,上师是无上智慧和无偏悲心的总集,作为接受者的弟子,应经常以恭敬心来祈祷,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上师相续中的功德。

在我们成佛的路途中,若能经常祈祷上师,就会获得一种无形的力量,修什么法都很容易,内心也不会有烦恼。以前我遇到过一个居士,她说自己的人生就是一个字——烦。其实如果她多祈祷上师,上师的加持一旦融入心,“烦”马上就不翼而飞了,只可惜她不知道这个窍诀。

我们死后在中阴时,若想蒙受上师指引、救度,也需要无限的信心、恭敬心,如此才会与上师的悲心愿力聚合,显现这样的境界。(当然,上师并不是亲自去中阴界接你。否则,弟子比较多的上师,看弟子今天死一个、明天死一个,只有天天呆在中阴界等了。)

假如你不具备虔诚的信心、不恭敬上师,那无论上师再有多好,也不可能出现在中阴界,为你指引道路。《功德藏》也说:“多数愚者绘像修,上师在世不承事,不知师意修实相,能所修违诚可悲,无信中阴难见师。”

一个人对上师的信心,其实在生前也看得出来。尤其在梦境中,遇到困难和违缘时若能祈祷上师,中阴时应该不会困难。

实际上我们平时的梦境,也是修行的一种体现。若是梦到恐怖的鬼神,或者地狱、饿鬼的众生,那可能是自己生病了,身心肯定乱得一塌糊涂;

当你的心很清净,修行的诸多境界出现时,就会梦见观音菩萨、文殊菩萨、传承根本上师,以及美丽花园等善妙景象。我平时就是如此,修行好坏会在身体上有一些感应。

每个人在中阴时,若能观想上师、祈祷上师,中阴显现立即会变成清净的现相。讲文武百尊时也说过,如果你真正认识自心,文武百尊就会全部变成本尊;倘若你的心不能转为道用,这些便会变成阎罗狱卒。所以这个很关键,大家要好好想一想,里面还是有很甚深的道理。

总而言之,我们在活着的时候,一定要经常祈祷上师。

为什么每个修法前面都要加一个上师瑜伽,晚上睡觉前也要念一遍上师瑜伽?就是要将一切现象全部融入上师的身口意,这样一来,很多境界就会显现为清净!

——《前行广释》78课节选


相关内容

  • 成功励志名言-
    1.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只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萧伯纳] 2.播下行为的种子,可以收成习惯之果:播下习惯的种子,可以收成性格之果:播下性格的种子,可以收成命运之果.――[英 ...
  • 感悟人生_品味生活
    感悟人生 品味生活 1.[一杯浓茶,八味人生]一味爱心:爱自己,爱别人,爱世间.二味虚心:谦虚为人,低调做事.三味清心:欲望无穷,平静是福.四味诚心:将心比心,广结善缘.五味信心:积极的心态,无穷的力量.六味专心:专心做自己,效率好人生.七 ...
  • 心灵的触动
    只有丰富多彩的人生,没有完美的人生!用快乐去奔跑,用心去倾听,用思维去 发展,用努力去奋斗,用目标去衡量,用爱去生活! 1.要有阳光般的心态: 2.学会爱别人: 3.得宽和感恩 4.切记祸从口出: 5.多储存人情: 6.遇事莫急躁: 7.真 ...
  • 愉快精神的小窍门
    在人的一生中,排除种种心理障碍,保持愉快,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哲学家克蒂斯说:"要获得快乐的唯一办法就是停止无谓的忧愁."的确,忧愁是破坏心理平衡的罪魁祸首.无论是谁,只要他的眉头一皱,头脸部就有 30多条肌肉收缩,体内 ...
  • 记叙文牵挂
    那颗盛满牵挂的心 临走的那天看不出花娘(邻居家哥哥的母亲)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 仿佛外面的世界已和她毫无关系了一样. 因为怕花娘一个人在家有什么意外,家里人每天下午都让我去陪她,花娘见到我时总是 很高兴,似乎可以从我身上找 ...
  • 不负责任的代价 会被疏离与孤立 心理距离 审美距离
    为自己的能量负责  不负责任的代价 会被疏离与孤立 "责任"这个字很容易被人们误解为"职责"或"规范".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曾经被教导过什么叫做"正确".&quo ...
  • 入行论021
    第二十一节课 意幻供养前两天已经全部讲完了,中间开"金刚萨埵法会"时停了几天课.这期间,我要求大家念四十万遍金刚萨埵心咒,不管你是否参加了法会,最好能把心咒念完,如果念满四十万遍,我们相续中的罪业就会得以清净,这一点佛陀 ...
  • 如何提升服务品质
    如何提升服务品质与竞争力 1. 生意要如何与人竞争?家庭要如何经营得好?夫妻子 女间要如何相处?如何出人头地追求成功?„都与"服务"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2. 我成功的秘诀:就只有"服务"两个字. 3 ...
  • 学诚法师|[心的世界][大乘百法明门论]第五讲
    各位法师.各位同修: 今天晚上我们讲百法明门论第五讲.大家请翻开教材第9页. "一切法者,略有五种."这是世亲菩萨<百法明门论>论文里的文句.宇宙万法,一切法,概略来说有五种."此总标诸法" ...
  • 20XX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题目集锦
    2010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题目集锦 1.北京 凝聚亲情,才会有幸福的家庭:凝聚友谊,才会有温馨的集体:凝聚爱心,才会有和谐的社会:凝聚智慧和力量,才能够战胜困难,实现理想„„请以"凝聚"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