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谈指导农村中学生作文的粗浅看法 - 范文中心

我谈指导农村中学生作文的粗浅看法

05/24

我谈指导农村中学生作文的粗浅看法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文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 培养学生健康审美情操, 陶冶性情,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一种重要途径。《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七到九年级作文教学也做了明确规定:“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0万字, 其他练笔不少于一万字。”所以,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键词:指导作文; 看法

“文章合为时而著, 诗歌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这句话强调了写文章的目的在于实用。学生作文写好了,语文成绩也就好了,学生的审美情操也得到了培养。根据当前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 现就我校初中作文教学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 帮助学生消除怕作文的心理障碍, 鼓励学生大胆去表现农村生活。

我校部分中学生特别怕写作文, 因为在作文课上, 通常是由老师拟定题目, 就要求学生去写。于是这些学生视作文为苦役。所以, 指导学生写作文时要先消除作文“难写”的心理障碍, 让学生知道:作文就是写在纸上的生活, 是写在纸上的人和事。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和做过的事情用文字恰当的表述出来就是作文。在教学中, 老师要引导学生用朴朴实实的语言写自己实实在在的感情, 写自己的理想追求, 写自己的喜怒哀乐。如:写自己的校园生活,感恩老师;写自己的家庭生活,感恩父母;学校的欢乐,家庭的幸福,都来自于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所以要感恩于社会。

(二) 因地制宜创设文化情镜, 充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根据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恰当地创设文化情境, 营造轻松的写作氛围, 从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呢? 我认为可采取以下几种做法:①图文结合创设情境。为了丰富作文课的内容, 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我常常费尽心机地点缀课堂, 把作文课上得生动而有趣。如在教学《与朱元思书》时, 我们先让学生看课文想象写景, 再看视频理解文字, 然后在悠扬音乐中诵读, 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最后组织学生读课文想画面, 再听音乐回忆课文。下课时还布置学生将其改写成写景散文。②巧设悬念求异创新。一般情况下, 学生的习惯性思维, 认为上课就那程序, 对连续教他们几个学期的教师的细节, 就没有新鲜感, 激不起兴趣。据说有个老师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出现, 他常在上课(尤其是写作课) 时故意作些一反常态的举动, 使学生在惊讶之余产生写作的冲动。他向来比较注重板书, 特别爱把字写得比较大以使后排的学生也能看清。可是有一天, 他却故意把一些字写得很小, 许多学生直吵着说看不到, 但他并不予以理采, 依然故我地写着小字, 直到最后亮出作文题目——谈谈近视眼, 学生才恍然大悟。在那篇作文中, 学生对近视眼的危害性谈得真切具体, 而且很是深刻。③就地取材拓宽视野。我们学校地处乡镇, 清明节组织学生去为烈士扫墓、重阳节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就近参加我镇的社会公益活动。这样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扩大生活范围, 增加情感体验。当然, 营造良好写作氛围的方法不止这些,现在就写到这儿。

(三) 积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鼓励学生积累作文素材。

新课标规定:“多角度的观察生活, 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为此我们要加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鼓励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其实, 在进行教学、开展活动的过程中, 进行随机观察训练, 也会出现一些意想不

到、有价值的信息, 我们应有意识地利用这些机会, 进行随机观察和写作训练。曾有一位教师是这样进行随机观察训练的:一天上午的第一节课, 铃声响过, 他推开门走进教室, 师生互致问候之后, 学生坐好, 他准备上课。这时, 他看到学生精神集中, 等待老师讲课。但他却没有讲课, 而是提出一个问题:谁看到老师是怎样走进教室, 走上讲台, 准备上课的? 这个问题, 出乎学生的意料,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于是学生便认真的回忆, 有的还互相看看, 好象要从对方的目光中寻找答案, 很快学生们便一个个高高的把手举起。其中一位学生是这样说的:“清脆的上课铃声响过之后, 王老师轻轻地推开教室的门, 回转身, 又轻轻地把门关上, 手拿备课本, 面带微笑, 健步走上讲台。我们全体起立, 齐声向老师问好。老师向我们鞠躬, 亲切地答礼:‘同学们好! ’这时, 他扫视了我们一眼„„”这位教师灵活机动地对学生进行观察训练, 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四) 要引导学生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做到留心处处皆文章。

农村中学生平时感知的生活表象是很丰富的, 但他们只停留在事物的表象上, 不会把生活表象与实质联系起来细细加以咀嚼, 并从中得到乐趣。因此, 在教学中, 在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时候, 要强调“置身其中, 五官并用”。朱自春先生的《春》,就是他通过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和嗅觉, 用看、听、闻、摸等多种手段, 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写出春天的性状、颜色、动作、声音和滋味等。只要老师悉心指导, 提出明确、具体的观察要求, 并通过长期的训练, 学生是能够培养出敏锐的观察能力。

(五) 要倡导用我手写我口, 拟出写自己生活的作文题目。

作文命题要根据农村中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特点, 紧扣实际拟出一些实实在在的题目。也可先写文章, 再自由拟题。比如反映家乡变化这方面的内容, 学生就写

出了“农村请来了戏班”、“臭水塘变成了聚宝盆”等一些很有农村特色的题目。正因为破除了命题作文“对号入座”的枷锁, 学生的写作内容才显得十分丰富, 如养猪场、蔬菜园地等均写进了学生的作文当中。这种随心所欲的写作实践, 打破了为作文而作文的教学模式, 使苦写变成了乐写。

(六) 要指导学生注意搜集、积累农村鲜活的口头语, 丰富学生的词汇。 农村的中学生, 在平时的生活、劳动中与左邻右舍广泛接触, 从中可以学到许多课文中没有出现的词语, 充实他们的作文词汇量, 在作文中也会自然而然的表现出来。这些鲜活的口头语言朴实生动, 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 写入作文中, 使人耳目一新, 产生了独特的表达效果。

(七) 要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基本能力。

学生初写作文后, 一定要安排他们互相批改作文。通过互批, 培养学生的客观性思维能力, 使他们客观如实的修改自己的文章, 最终形成“自己修改的能力”。互相修改可以是同桌互改、小组互改, 一人读大家边听边改等。

(八) 切实改进作文批阅方案, 提高教师作文教学效益。

改进作文批阅方案, 培养学生自己批阅作文, 是提高学生作文的又一有效措施, 也是减轻教师负担, 提高教师工作效益的有效途径。新课标写道:“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 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 能评改作文, 以分享感受, 沟通见解。”针对我校学生的作文基础, 作文批改可从以下几方面尝试着做:

1. 教给方法。可以尝试着让学生写完作文后这样去做:(1)要他们自己独立修改一至两遍, 看内容是否切题, 中心是否明确, 语句是否通顺, 有没有错别字, 标点符号是否正确等。(2)安排学生同桌互改要求:①快速浏览, 勾出错字、病句; ②慢

读, 从头至尾精批细改, 写好眉批; ③粗看, 既检查批改情况, 又酝酿批语, 最后抓关键, 抓重点:就是看中心是否明确, 段落是否分明, 中心是否突出, 语言是否通顺, 字体是否工整, 标点是否恰当。(3)批语有共同要求:告诉学生眉批要有针对性、知识性、趣味性、准确性; 总批要简明富有启发性, 具体性和建设性。

2. 分组互改。我们可把全班学生划分为4至6人的小组, 再任命一组长, 负责批改。批改时, 教师将学生自己批改过的作文分发给各小组。两人批改一本, 写好眉批和总批, 看完后, 与本组同学交换, 看本组其他同学批改过的, 发现错批、漏批或批语不当的及时转告主批人。每个学生对自己所看的作文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给个分, 有组长集中各人的分数进行平均, 然后有组长将平均分写在作文本上, 并分别签名。

3. 勤于指导。在学生批改过程中, 教师巡回加强指导, 既解答学生遇到的各种繁杂的问题, 又要及时指导好学生的批改。在批改过程中, 学生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如不知道批语如何写, 错字、病句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等, 因此, 教师要随叫随到, 别怕麻烦, 并鼓励学生多查字典、词典、讨论或查阅手头资料, 同时告诉他们, 遇到问题多集思广益, 不轻易下结论, 批语尽量做到准确而有针对性。

4. 做好笔记。批改或复阅本组其他学生的作文时, 要求学生要边批边记, 即把每本作文的优缺点找出来, 以便与自己的作文比较。通过看、记, 把妙语佳句、新颖的开头结尾、好的写作方法记下, 为以后写此类文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我的学生大多自备了《写作素材手册》,积累名言警句、优美词句等, 作文时学以致用, 增添了文章的文采。

5. 写下体会。我们还可安排学生在轮流批阅后将作文发给作者, 作者仔细看批改后的作文, 既看原文, 又要看批语, 还要改正错字, 病句。然后对照笔录的别人

作文的优点, 写出此次作文的感受或受到的启示, 以及对自己作文的修改意见。这样, 使自己的作文水平每次都会有所提高。

6. 教师复审。学生写完作文后记, 再次交上来, 教师既看原文, 又看批语, 还看后记, 并随时做审阅记录, 为讲评收集素材。看原文以了解学生写作; 看批语, 以掌握互评情况; 阅后记, 以发现学生收益。

7. 搞好讲评。教师经过浏览审阅, 对全班学生作文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在写出讲评提要的基础上, 教师要对每次作文情况作出概括总结, 并抓住普遍性的问题重点讲评。

以上是我的一些尝试性的做法,也是一些粗浅的看法。希望能得到专家学者及同仁的批评指教。只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培养学生能力, 发展学生智力, 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什么方法都是可行的。这样,我相信对农村中学生的作文指导会越来越好,教学成绩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文海山. 《浅谈提高农村中学生写作方法》

[2] 石峰. 《新课改下农村中学作文教学之我见》.


相关内容

  •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修改稿3(邛崃西街小学)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新课程习作教学感悟 四川省邛崃市西街小学 杨俊莲 611530 [摘 要]小学生作文要经历从具体观察到抽象概括表达的思维过程.作文是生活的需要,是生活的再现,学生的生活越丰富,作文的内容也就越真实,越 ...
  • 怎样上好语文复习课
    怎样上好中考语文复习课 何家畔初中 严德红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非常强的学科,主要在于学生的日常积累和潜移默化中的能力提升,要想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是非常困难的,但面对即将来临的中考,我们又不得不尽最大的努力来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因此 ...
  • 教育规划纲心得
    通过学习<教育规划纲要>,使我对整个教育活动的开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现就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提高了思想认识.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 ...
  • 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体会
    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体会 小学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习作的要求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那么怎样来切实把好三年级学生的习作起步关,使学生爱写作文.善写作文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 明确目标与欣赏鼓励相结合 & ...
  • 高中生如何才能写好作文
    摘要:无论是在平时的考试中,还是对高中生最后具有关键作用的高考中,语文学科中占据着重要分数的是阅读理解题目和最后的作文.因此,学生如何才能写好作文,是每位高中语文老师都非常关心的问题,也是中学生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就笔者的作文教学实践, ...
  • 高一语文作文指导学写现代诗教案
    高一语文作文指导 学写现代诗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诗歌写作的一般特点--运用意象表情达意:语言讲究韵律:适当运用艺术手法. 2.能力目标:能写作现代诗. 3.德育目标:提升艺术品位,丰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诗歌的意象 ...
  • 小学生写作感想
    谈小学生写作感想 要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必须从训练学生作文能力上下功夫.小学生作文能力不仅限于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上,还在于对知识.思想.语言.认识.情感和智力的综合运用,在于平时的思维能力.认识能力.材料积蓄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要训练学生作 ...
  • 文献综述格式及技巧范文大全(2格式2技巧4范文)
    文献综述格式及技巧大全(2 格式 2 技 巧 4 范文)第一个文献综述是在对文献进行阅读.选择.比较.分类.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研究者用 自己的语言对某一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叙述的情报研究成果.文献的搜集.整理.分析 都为文献综述的撰写奠 ...
  • 关于针对尝试校本写作的解释
    HR Planning System Integration and Upgrading Research of A Suzhou Institution 尝试校本写作 引导回归本真 内容摘要:本文从目前初中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入 ...
  • 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经验总结
    学校后勤管理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勤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后勤工作是学校整体工作的一部分,它从一个侧面担负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各类建设人才的重要任务.来建设和创造良好的教 ...